【开源时代的人类学 III】什么样的人会成为人类学家?
本科和硕士生,时有迷惑,做不做学术,读不读博士?他们看到学术圈的混乱与穷困,又感到某种真心喜欢,有超乎功利的东西。
我也问自己,什么样的人会成为人类学家?
有魅力的人类学家,痴迷于世界和生命的无限可能性,自带某种忧郁气质,让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充满某种无可言喻的“玄学体系”。
求学中,每遇可敬可爱的人类学家,总能体会满满的人类学气质,或多或少,也逐渐在自己身上感受到。在这里,写出来,看到它,实践它又不为它控制,时时与自我生命的不可言说和不可预期摩擦,生出点点未知。
我心中的人类学,折腾不息却温婉宁静,延展着生活和生命的边界,浸润着性灵的色彩与味道。课上,我总结了这张ppt,定下自己人类学的aura,找个东西让自己折腾。
1) 不安分的 (“世界真无聊”); 总找不到一个确定的东西是真心喜欢的, 做什么都不是自己
列维-斯特劳斯是个不安分的人类学家。在他眼中,生活世界“真无聊”,衍化无穷也只过眼云烟。从质感生命的乐感和味道中,他抽离出来,带着遥远的目光,剥离绚烂的色彩,把人文血肉化为冰冷结构。投入与抽离之间,他感受着世界的荒诞,靠结构活过了二十世纪。1998年,法国文化部庆贺他百岁寿诞。
可生活不因结构而消失。移居美国期间,他的姓Levi-strauss不幸与牛仔裤品牌同名。不时飞来的订单,给他的深层结构带上些许生活气息。
不安分的,总有些哭笑不得。
内外交织的方法论,让人类学家在投入与抽离之间,看到无限的他者,经验着自我的多种可能。田野,表面是异域的神奇与新颖,实际充满艰辛,触及彼此的禁忌与伤疤。从陌生到信任,从防备到扶持,让人心酸却上瘾,自我随风飘荡,又清醒自如。
学生说,人类学一次次让她惊讶、感动,潘多拉魔盒子打开一扇扇新世界大门,三观不断被颠覆与重塑,以至消失殆尽。原本,按学生的文化资本与阶层位置,人生可以稳定舒适。选择人类学,人生将充满风险,却切中内心。
他们快乐地吐槽自己深受荼毒。一学生总结得挺好:在人类学的世界里,永远不会有疯子,只有不懂的傻子。
2) 理想主义,正义感和爱心爆棚的
玛格丽特·米德,人类学的女神,不论学术研究,或社会实践,都给人理想主义的印象。她的萨摩亚研究,观念先行,以对美国社会的批判规范了田野的观察与反思。理想化的生活方式,让米德夫妇与贝特森在太平洋小岛的田野中,激发无数思想火花,也点燃爱情火花。米德和贝特森胎珠暗结,她的英国丈夫黯然离开。她以人格学派的理念培养孩子,塑造几代美国人的育儿观 ...
清醒的理想主义者,生活和思考一体。读书不只智力之旅, 更是感觉、情感、和物质的体验。思考、生活、工作是一体, 以爱好的心态对待工作, 以生活的节奏对待研究, 以研究的眼光对待生活。理想主义的人类学家,以超然和投入的状态生活和工作, 在生活中投入, 融化宁静悠远;在工作中超然, 体会紧张激扬。
这是清明梦状态:抽离(知性)的自己观察投入(感性)的自己。 人类学家接纳生活和世界的混沌、纠结、与迷失,在生活中做梦,在梦中醒来。庄生晓梦迷蝴蝶,既是梦,也是蝶。
3)知行合一,做自己
社会学家Pierre Bourdieu出身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从哲学转入人类学,终入社会学,从story-telling开始, 继以cynical 和clinical 的批判, 扮演时代的公共精神。结合青年的激情愤慨和老年的成熟睿智,他反思社会,反思自己,想过所有可能的社会生活:从法国边缘殖民地,走向学术中心 -- 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再走向贫民窟。
延续Bourdieu的实践精神,人类学走向本体论转向,关注embodiment,尝试言说不可言说,寻回人与世界的连结。在矛盾与无解中,整合智识的明晰与感觉的含混,若有无地理解并成为自己。
我没想到,内外交织、生命体验、和embodiment都成为学生中毒太深、毒性大发的行为艺术,成为调侃我的梗。期末,研究生送我内外交织的对联,本科班级微信群中,最流行的句子就是“这是多么深刻的一个embodiment!”
不知他们是否明白,embodiment终须知行合一,做自己。行动有后果,社会有记忆,今天的知识会塑造明天的社会行为,成为新的社会事实。
我们在课上讨论,如何在大学四年让人类学整体观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学习、生活、情感,理性 ... 你是否太投入了一些,忽视了另一些。亚里士多德在《尼格马可伦理学》中说,生活充满矛盾,需培养“从容不迫、轻松优雅”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人类太习惯扬长避短,需警惕自己的短板。现在扔掉的,将来会以痛苦、疾病、灾难等方式出现。被扔掉的,会成为你脚下装死的鳄鱼,耐心等待致命一击。
人类学的知行合一,看到自己的整体存在,既有希望的、理想的,也有排斥的、忽视的 ...
4)完整大于精致
人类学家生命的完整大于其精致。完整可化入任何方向,又不深陷于其精致。完整需抽离,精致需投入,投于与抽离之间,若即若离。
在今天这个科学与理性至上的时代,完整大于精致,就是放平科学,接纳其他被排斥的思维方式:灵性、宗教、生命体验 ...
课上,我努力阐明,人类学是科学至上时代的希望,为人的其他可能性留下火种。
等看到反馈,才知道我已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文义教主、文义老仙,或贬义一点,神棍、邪教组织头目,更有甚者“张文义的课简直就是大型封建迷信活动”...
他们想多了,我只想做个清醒不狂热的知识人。
我们一起读美国科学院士、内科医生Lewis Thomas的《最年轻的科学》,看到相比西医的过去,现代社会缺乏包容,偏执地压制、消除无法言说或证明的生命经验。
我对这样的科学家心生亲切。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推动量子力学,一生致力于推导世界的统一方程,也坚信世界有不可理解之处。大卫·波姆,因推动量子力学获诺贝尔奖。多年后,因世界的精微神秘不可言说,他抛弃物理进入灵学 ...
他们是完整的人,理性地探索世界的规则,并感受世界的冷暖,与之颤栗。
学生发现,课上我说得多的是,“这个你没法解释呀,它就是这样,它们就是这样。”不是不能,而是强行分析,只会失去那酥到骨子里的诗意。
那种诗意,就是艾略特说的 "听到青草生长和松鼠心跳的声音, 感受寂静背后的呼啸 ... 走得太快而听不到的人简直蠢到家了。"
我们走太快了。学人类学,给世界留点神秘,给生活留点空闲,哪怕没什么用。人生而完整,不过被各种观念、信仰、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带偏了。无意识中,我们都想回归完整。于是,就有了各种生活鸡汤。
孩子上小学,期末,常看到家长群中的必备技能:
1、看娃试卷要沉得住气,娃是你亲生的,她不会,因为遗传了你 !
2、考完试,别问考得好不好,先给个大拥抱,再请娃好好吃一顿。她也辛苦一学期了!
3、出成绩要淡定,控制好体内的洪荒之力!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考试范围,比考试范围更宽广的是看到娃成绩时家长的胸怀!
今天,各种知识、技能、学科都着力于某方面的精致,而人类学探求人的整体性。可惜,今天的人类学,精致过于完整,沦陷于生活和生命的细节,不见过去未来的时空大轮回。
我要走进这个轮回。
请在留言区接上,你为什么(想)成为人类学家?
往期精彩文章:
千万不要来学人类学!来了,却是个美丽的意外,充满风情,充满忧郁
What I cannot create, I don’t understand -- 怎样讲述人类学?
更多文章,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