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与科研】南京工业大学沈志良教授课题组:HP(O)Ph2/H2O促进三氟甲基烯烃的加氢脱氟化研究

沈志良课题组 CBG资讯 2022-06-22



导语


在众多含氟基团中,偕二氟烯烃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结构单元,不但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在药物开发领域中经常被用作对氧化酶(P-450 family enzyme)代谢稳定的酶抑制剂。因此,开发一种温和高效合成偕二氟烯烃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南京工业大学沈志良和褚雪强团队合影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沈志良褚雪强团队报道了一种在二苯基氧膦和水的促进下三氟甲基烯酮加氢脱氟合成偕二氟烯烃酮的反应。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Green Chem.(DOI: 10.1039/D1GC04645D)。文章实验部分由研二研究生孙莉雯同学完成(后排右一)。



沈志良教授简介


沈志良,教授,江苏宜兴人,党员。主要从事金属有机试剂(特别是有机铟金属试剂)的制备及应用、水相及离子液体中绿色有机化学反应的开发、含氟杂环化合物的合成、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以及生物信息素的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共发表论文80余篇,研究工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点评:两篇论文以封面(frontispiece和back cover)形式发表,一篇论文被审稿人选为Very Important Publication(VIP),两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一篇论文曾被主编选为ACS Editors' Choice,多篇论文被SynfactsChemViewsNoteworthy Chemistry (ACS、Organic Chemistry Portal等作为亮点进行报道和评述。已申请专利16项,目前获授权专利3项。



褚雪强助理教授简介


多重C-F键官能化反应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如Chemical ReviewsChem, ACS CatalysisGreen ChemistryOrganic Letters等上公开发表论文>7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公开发表>40篇论文,包含ESI高被引论文2篇,H-index 17,一篇论文曾被主编选为ACS Editors' Choice,多篇论文被Frontiers JournalsOrganic Chemistry Portal等作为亮点进行报道和评述。参与撰写书章节1章,已申请或授权的专利15项。长期担任Organic Letters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等期刊审稿人。




前沿科研成果


HP(O)Ph2/H2O促进三氟甲基烯烃的脱氟加氢化反应


近日,南京工业大学沈志良和褚雪强团队报道了一种HP(O)Ph2/H2O促进三氟甲基烯烃脱氟加氢生成偕二氟烯烃酮的方法(图1)。该反应中的HP(O)Ph2既可以作为氢源,也可以作为脱氟试剂,有效避免了使用额外的过渡金属/有机催化剂、敏感的添加剂以及严格的反应条件。

 

图1. HP(O)Ph2/H2O促进三氟甲基烯烃的脱氟加氢化

(来源:Green Chem.)

 

作者首先以三氟甲基烯酮和二苯基氧膦为原料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反应在最优条件下以87%的收率得到单一的目标产物偕二氟烯烃酮。紧接着,作者对三氟甲基烯烃酮的底物范围进行了研究。对芳环的电子效应,底物中含有噻吩、吡啶、吲哚等芳香杂环以及烷基取代基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这些底物均能以中等至良好的收率获得目标产物。

 

图2. 各种三氟甲基烯烃酮的底物范围

(来源:Green Chem.)

 

接着,作者将该反应方法应用于复杂分子的后期修饰(图3,a),也可以得到不错的收率。同时,将模板反应扩大到5 mmol,对产物产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图3,b)。值得注意的是,所得到的产物3a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多种含氟化合物(图3,c)。

 

图3. 进一步的应用

(来源:Green Chem.)

 

通过多个机理验证实验,作者提出了如下2种可能的机理。标准条件下,通过在底物1的不饱和碳碳双键上加入磷酸化阴离子A,然后将H从HP(O)Ph2转移形成磷酸化的中间体C(机理a)。所得到的C可以被去磷酸化,得到相应的产物3,同时产生FP(O)Ph2(10)。然而,在反应过程中没有检测到中间体C。因此,不能排除通过过渡态D的协同加氢和脱氟过程(机理b)。


图3. 反应机理研究

(来源:Green Chem.)

 

总之,作者利用HP(O)Ph2作为脱氟试剂和氢源,水作为促进剂,开发了一种高效的三氟甲基烯烃加氢脱氟合成偕二氟烯烃的反应。该反应底物范围广、具有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与以往的报道相比,该反应无过渡金属、反应条件温和、具有促进绿色和可持续脱氟反应的潜力。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关于人物与科研

今天,科技元素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中国迎来“科学技术爆发的节点”。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耕耘。在追求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化学领域国际合作加强,学成归国人员在研发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国内涌现出众多优秀课题组。为此,CBG资讯采取1+X报道机制,携手ChemBeanGo APP、ChemBeanGo官博、CBG资讯公众号等平台推出“人物与科研”栏目,走近国内颇具代表性的课题组,关注研究、倾听故事、记录风采、发掘精神。欢迎来稿,详情请联系C菌微信号:chembeango101。


CBG资讯一直致力于追踪新鲜科研资讯、解读前沿科研成果。如果你也对科研干货、高校招聘、不定期福利(现金红包、翻译奖励、实验室耗材优惠券等)有兴趣,那么,请长按并识别下图二维码,添加C菌微信(微信号:chembeango101),备注:进群



CCS Chemistry:一种合成手性二氟磺酰胺的亚砜亚胺试剂

武汉大学雷爱文课题组ACIE:交流电介导的4-烷氧基苯胺类化合物C-O/O-H复分解反应

上海科技大学甄家劲课题组Angew. Chem. Int. Ed.:机械化学合成高能、不稳定的金属有机自组装结构

湖南师范大学杨源副教授课题组Org. Lett.:钯催化环状β-溴代丙烯酸的化学选择性转化合成稠环和螺环化合物

青岛农大李帅帅/中科院成都有机所张晓梅合作:在[5+1]去芳香化反应方面取得进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