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机】代明骥组JACS:二萜(−)-Peyssonnoside A的13步全合成

潜陶 CBG资讯 2023-03-16


导读:
最近,普渡大学代明骥课题组应用8次过渡金属催化反应,实现二萜类葡萄糖苷(−)-peyssonnoside A的13步对映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全合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化学会志》上(J. Am. Chem. Soc. DOI: 10.1021/jacs.2c09919)。所采用关键反应包括:1)利用上海有机所汤文军课题组报道的钯催化去芳构化环化反应构建C-6螺全碳季碳立体中心;2)利用Baran组报道的HAT引发还原烯烃交叉偶联反应立体选择性构建五取代环丙烷片段。

背景介绍和逆合成分析(Figure 1):
2019年,Kubanek等人从红藻Peyssonnelia sp.中分离出两种含硫酸盐和糖苷键的二萜类天然产物peyssonnoside A (1)peyssonnoside B (2)(Figure 1A)。Peyssonnosides A和B代表了一类新的二萜类葡萄糖苷,其结构上包括3个特征:1)独特的5/6/3/6四环碳骨架,且骨架中存在着高度拥挤的五取代环丙烷环,为实现其全合成带来极大挑战;2)含有7个立体中心(6个连续立体中心),包括3个全碳季碳立体中心(2个在环丙烷环上);3)含有硫酸盐和葡萄糖苷片段。其中peyssonnoside A含有一个β-连接的单糖,peyssonnoside B含有一个β-连接的双糖,且葡萄糖和四环骨架上位阻较大的三级醇通过糖苷键相连接,这也为实现其全合成带来极大挑战。生物活性方面,peyssonnoside A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表现出中等生物活性,对肝期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表现出强效生物活性,但对人类角质细胞没有细胞毒性。鉴于peyssonnosides A和B新颖的分子结构和良好生物活性,实现其全合成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其药物价值。

(Figure 1, 来源:J. Am. Chem. Soc.


Peyssonnosides A和B的生源合成如Figure 1B所示,以2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精准正离子环化、烷基迁移和氢迁移得到中间体77的C11位正离子和C1烯丙位连接即可构建环丙烷得到中间体88再转化成peyssonnosides A和B。全合成方面,2021年,Gademann课题组首次完成peyssonnoside A的全合成(J. Am. Chem. Soc. 2021, 143, 14083−14088)。该全合成工作利用羟基导向和位阻控制Simmons−Smith反应构建关键环丙烷环,利用Robinson环化构建第一个6元环,利用RCM反应构建第二个6元环,利用Schmidt糖苷化引入葡萄糖片段,实现其15步全合成(Figure 1C)。

最近,普渡大学代明骥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新的合成策略,实现peyssonnoside A的13步全合成。其逆合成分析如Figure 1D所示,先将片段181920转化成化合物1717钯催化去芳构化环化反应,构建C-6螺全碳季碳立体中心,得到化合物1616经新颖的HAT引发还原烯烃交叉偶联反应,构建关键的环丙烷环,得到关键前体15;最后15糖苷化,实现其全合成。

Peyssonnoside A的全合成(Figure 2):
作者最初计划通过原料21制备中间体22。如Figure 2A所示,21经Appel反应转化成碘化物20。但是,2010的烯醇锂盐发生加成反应,只能以20%~30%的低产率得到22。为此,作者改用具有更高活性的烷基化试剂1-溴-2-丁炔23。如Figure 2B所示,18经Alexakis组报道的手性NHC-Cu络合物催化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条件(Org. Lett. 2014, 16, 118−121),分别和亲核试剂异丙基溴化镁和亲电试剂1-溴-2-丁炔23发生加成,得到化合物24(61%, 81% e.e.)。24在钯催化下和对甲氧基苯硼酸发生顺式的氢化-芳基化反应,得到单一构型产物25(58%)。在Pfaltz组报道的铱催化对映选择性加氢还原反应条件下(Angew. Chem. Int. Ed. 2001, 40, 4445−4447),高对映选择性还原25三取代烯烃双键,得到主要产物22(79%, >99% e.e.)。

(Figure 2, 来源:J. Am. Chem. Soc.


22经乙烯基三氟甲磺酸酯化-三溴化硼去甲基化转化成化合物1717在汤文军课题组报道的钯催化去芳构化环化反应条件下(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3033−3037),转化成三环化合物1616Baran组报道的HAT反应条件下(Fe(acac)3, PhSiH3, EtOH, 60 °C),能以65%的产率得到理想环丙烷化产物26。该步反应若换用Shenvi组报道的硅烷PhSi(Oi-Pr)H2,仅使用催化量铁催化剂在室温下反应即可,且不会导致产物产率降低。26经钯碳/氢气还原转化成化合物15。为了引入C3位季碳和相关的三级醇羟基,作者应用Lebel组报道的铑催化亚甲基化反应条件(Org. Lett. 2004, 6, 3047−3050),将化合物15高产率地转化成exo型亚甲基化产物2727在Studer组发展的无需氧气参与地铁催化Mukaiyama水合反应条件下,以65%的产率得到(−)-peyssonnosol(28)。最后,28在Gademann组报道的糖苷化反应条件下,和29经Schmidt糖苷化反应、脱Ac-硫酸盐化和脱苄基三步反应,转化成(−)-peyssonnoside A (1),实现其全合成1的相关谱图数据与分离文献及Gademann组报道的全合成文献一致。

总结:
总之,代明骥课题组以钯催化去芳构化环化反应和HAT引发的还原烯烃交叉偶联反应为关键反应,实现二萜(−)-peyssonnoside A的13高效全合成。研究工作中用到的8次过渡金属催化反应,证明了现代催化反应在合成复杂天然产物方面的重要价值。

论文信息:
Catalysis-Enabled 13-Step Total Synthesis of (−)-Peyssonnoside A
Bo Xu,† Chang Liu,† and Mingji Dai*
J. Am. Chem. Soc. DOI: 10.1021/jacs.2c09919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


CBG资讯一直致力于追踪新鲜科研资讯、解读前沿科研成果。如果你也对科研干货、高校招聘、不定期福利(现金红包、翻译奖励、实验室耗材优惠券等)有兴趣,那么,请长按并识别下图二维码,添加C菌微信(微信号:chembeango101),备注:进群


Ruben Martin课题组:利用C(sp3)-C断裂实现酮、醛、非活化烯烃的三氟甲基化反应

日本大阪大学的Koji Hirano课题组:铜催化的α,β-不饱和酯的硼胺化反应

JACS:暂时性活化的富电子芳香亲核取代反应

Science:利用Zincke亚胺实现吡啶的3-位卤化

Matthew J. Gaunt课题组:光催化非活化烷基碘与贫电子烯烃的C(sp3)–C(sp3)偶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