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徐州医科大学朱旭课题组ACS Catal.:可见光催化活化烯烃的异源双羧基化反应
导语
前沿科研成果
可见光催化活化烯烃的异源双羧基化反应
经过广泛的条件筛选,该研究团队最终实现了对活化烯烃的高效双羧基化反应。利用甲酸盐和CO2共同作为羧基来源,实现各种双芳基取代烯烃的异源双羧基化反应,极大地丰富了底物范围。并对药物分子如fenofibrate进行了后期修饰,得到了双羧基化的衍生物。
(来源:ACS Catal.)
(来源:ACS Catal.)
此后,作者还成功将得到的化合物2a和4a转化为相应的抗惊厥药物前体2aa和4aa。
(来源:ACS Catal.)
最后,作者通过设计一系列控制实验,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自由基钟实验,证实了苄基自由基中间体的存在。而TEMPO的加入阻止了反应的发生。荧光淬灭实验证实TEMPO对光敏催化剂会产生淬灭,导致反应无法转化,也无法探测得到相应的TEMPO加合物。通过在反应中加入重水,作者分离得到了高达93%的单羧基化产物,其中氘代率为68%。这也说明了反应中碳负离子中间体的生成。值得注意的是,该反应在没有甲酸盐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哪怕加入当量的DABCO。可见甲酸盐产生的CO2•−是引发该反应能够进行的原因。让人感兴趣的是,当分别使用同位素标记的甲酸盐和CO2时,作者都检测得到了A、B、C和D四种产物。
根据这些结果,作者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首先甲酸盐在光敏剂和DABCO作用下产生CO2•−,其随后以两种途径与烯烃发生反应:(a)还原烯烃成自由基阴离子中间体I,自身被氧化成CO2气体。随后与另一分子CO2•−发生自由偶联或者被进一步还原并捕获CO2得到4种化合物的混合物;(b)或者与烯烃发生Giese自由基加成,得到中间体IV,其随后发生类似的转化过程得到化合物B或C。这是首次通过同位素标记实验,证实了烯烃与CO2•−的反应同时存在两种途径,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对CO2•−反应性质的相关研究。
(来源:ACS Catal.)
朱旭教授课课题组简介
朱旭教授简介
朱旭,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师从苏州大学纪顺俊教授并获得硕士学位,2015年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师从Shunsuke Chiba教授,2016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Corey Stephenson和Corinna Schindler。2020年加入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由基化学在药物分子合成中的应用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以及苏州大学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项目。2020年入选江苏特聘教授。2015年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至今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CS Catal.、Chem. Soc. Rev.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关于人物与科研
今天,科技元素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中国迎来“科学技术爆发的节点”。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耕耘。在追求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化学领域国际合作加强,学成归国人员在研发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国内涌现出众多优秀课题组。为此,CBG资讯采取1+X报道机制,携手ChemBeanGo APP、ChemBeanGo官博、CBG资讯公众号等平台推出“人物与科研”栏目,走近国内颇具代表性的课题组,关注研究、倾听故事、记录风采、发掘精神。欢迎来稿,详情请联系C菌微信号:chembeango101。
●武汉工程大学董志兵教授课题组:碘促进的一锅法合成硫醚色酮化合物
●刘云圻课题组在一维纳米带状导电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大章根强课题组Adv. Mater.:Ru团簇披上RuO2外骨骼实现酸/碱电解水性能大爆发
●华东理工大学曲大辉教授团队:聚二硫材料的聚合方法与化学回收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