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 | 课程领导力项目研究高中校长例会在“上中”举行

近日,为了进一步把握和完善第三轮课程领导力项目研究,课程领导力项目高中校长例会于上海中学顺利召开。本次活动各项目校校长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下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会议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金京泽主持。

(会议现场)

会议开始前,各项目高中校长在上海中学教师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史陈列室、4K融媒体中心以及工程楼无人机创新实验室、工业机器人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室等现代化创新实验室,了解上海中学校园历史及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开展实施情况。

(校园参观)

会上,上海中学分管校长朱臻首先以《高水平人才培养事业下的大中学合作与STEAM课程建构》为题,对上海中学本轮课程领导力项目的两个课题之间的同步推进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大中合作育人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和STEAM课程的完善进行了进一步思考。

(上海中学分管校长朱臻发言)
随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金京泽老师总结了2020年的课程领导力项目实施情况,并列出了2021年的项目计划,其中包含对于中期评估方案的解读。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金京泽老师作总结)
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各项目高中校长交流了跨校深度研修,项目中期评估以及双新推进情况,并提出将会更加关注教师研修,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不断探讨共同研修的机制,持续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探索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文:胡晨、冯子棋、朱旭倩    图:杨嘉伟、胡晨、汤寅钧)

【延伸阅读】

当前,STEAM教育成为世界多个国家教育改革中的热点话题。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丰富的课程实践。本期我们呈现了上海市上海中学基于认知、合作、创新、职业四个关键能力培养的高中STEAM课程建构与实践,结合该校“无人机基础”“简易飞行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阐述了高中STEAM课程的目标设计、内容选择、师资准备、实施和评价方式特点,以飨读者。

【摘 要】STEAM课程是培育学生基于科学和工程的创造力的重要载体。上海市上海中学自2017年起设计并实施了基于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的STEAM课程,在一年多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经验。本文结合上海中学STEAM课程建构与实施,简要介绍高中STEAM课程的目标设计、建构过程、教学和评价方式等,并对高中STEAM课程的衔接性、开放性与生长性进行思考。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培养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STEAM课程关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教育的整合,是关键能力培养的良好课程载体。STEAM课程建构和规划实施需要首先回答为何开课(课程目标)、开什么课(课程结构)、如何开课(课程实施)等问题。本文以我校五门STEAM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为例,为高中阶段学校的STEAM课程建构提供参考。
一、STEAM课程的架构与目标
我校STEAM课程的体系包括基础型课程、发展型课程、优势潜能开发课程,STEAM课程自然生长于学校已经建立的高选择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校在发展型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尤其关注前沿技术的融入,每学期开设150余门发展型课程。对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显示,在已经开设过的370门发展型课程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学科交叉科目达到25.4%,这些都为STEAM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奠定了知识和能力基础。我校创建的无人机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等28个数字化创新实验室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资源支持。在分析学生特点及学校软硬件资源的基础上,我校构建了探究型STEAM课程,该课程的目标定位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经历STEAM项目研究过程,了解如何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知识解决技术和工程的真实问题,提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
STEAM主题课程中的项目虽然包含了多学科内容,但是每门STEAM主题课程应该以1~2个核心学科为主导,其他学科则作为辅助思考的工具。目前,我校开发并实施了五门STEAM课程,分别为“简易飞行器”(科学、工程为主)、“3D打印化学分子模型”(科学、技术为主)、“建筑结构设计”(数学、工程为主)、“虚拟现实基础”(技术、艺术为主)、“无人机基础”(工程、科学为主)。五个主题课程的核心学科涵盖了STEAM的五大领域。
二、STEAM课程的建构
1.授课教师准备
STEAM课程不是简单的各学科内容的叠加,需要教师达成对STEAM素养与跨学科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了解STEAM课程要达成的教育价值有哪些,并从课程的高度理解课程或主题的结构、功能、性质、理念、内容、活动方式和评价以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等方方面面。因此,形成跨学科的工作团队是STEAM课程开发的最佳选择。我校成立了STEAM教研组,主要成员包括数学、工程、物理、计算机、通用技术、化学、生物学科共11名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研组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STEAM课程的相关理论,还到其他兄弟学校进行了参观学习,并分析了多个国外优秀教学案例。随后,每位教师立足自身所在学科提出1~2个STEAM主题,通过讨论将相近的主题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综合主题,每个主题由2~3位不同学科教师(该主题的核心学科)组成课程开发小组,负责之后的课程实施,授课则由1~2位教师进行。
2.课程内容的选择
具有挑战性的课程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考虑到课程面向的对象为高二学生,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具有一定的挑战空间。因此,教研组教师通过多次讨论修改,形成了主题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简易飞行器”“3D打印化学分子模型”“建筑结构设计”“虚拟现实基础”“无人机基础”等。
3.学生选课模式
该课程面向高二年级平行班学生,每周安排1个课时,持续一个学期。课程为双向选择,学期初教师在每个班级发放课程介绍材料(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方式等)和学生选课表(包括意向选择顺序、初中阶段是否参与过STEAM课程、课程的授课教师信息等),根据学生选课意向、各学科成绩、以往参与项目研究经历等,每学期选择100名左右学生参与STEAM课程学习。
4.场地与设备材料准备
STEAM课程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不同探究主题对于教学场地和设备的需求各有其特点。但STEAM课程由于其探究的本质,与数字化创新实验室具有天然的适切性,因此我校五门STEAM课程中有三门课的开展都依托了数字化创新实验室,包括无人机实验室、VR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室。具体的设备及材料需求包括了3D打印耗材、桐木条、502胶水、砂纸等。
三、STEAM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学习评价
1.教学设计
相比于小学或初中,高中生的学习经验更丰富、学习自主性以及学习惯性更强,因此课程实施中的细微变化都将影响课程的最终结果。结合STEAM课程的理念,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STEAM课程教学设计的四个原则。
突出实践与探究性,培养认知能力。STEAM教学的主要步骤有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设计方案、科学求证或实施方案、得出结论或评估方案、反思分享。让学生在完成一个或多个小项目的过程中,体验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
突出沟通与协作性,培养合作能力。STEAM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准确、有效地进行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接纳和整合不同见解,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富有逻辑性的分析报告,并对批评意见做出合理的解释。
突出审美与艺术性,培养创新能力。工程和科学自身就要求用一种充满艺术的方式综合运用想象力、创造力和独创性。在STEAM课程教学中,突出审美与艺术性应该作为贯穿课程始终的一种理念,使用设计思维与学科教学融合的项目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突出真实与专业性,培养职业能力。高中阶段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STEAM课程教学要基于真实情境,能够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跨学科的思维去应对和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让学生对STEAM专业打下良好的兴趣和知识基础。
根据上述四个原则,在课程开设之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每个主题课程细化为教学计划表。计划表包括每个课时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活动设计、活动类型、评价与材料准备。
2.学习评价
STEAM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在过程中绘制的图纸、数据、计算过程、作品性能以及在Blackboard平台上的资料学习与讨论参与情况,按照课程特点根据不同的比例核算为成绩。以“建筑结构设计”课程为例,该课程包括两次结构模型设计制作,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结构模型的设计理念的介绍、模型制作的工艺和外形创意、模型的加载表现、加载后学生撰写的加载测试报告,模型测试后的分析报告占主要比重。
四、STEAM课程的实施效果与反思
在每个学期结束STEAM课程后,我校均会对参与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三个学期共收到240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STEAM课程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认可,95.9%的学生希望继续深入学习自己所选择的STEAM课程,99.2%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开设更多的STEAM课程。学生觉得通过STEAM课程的学习自己的多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其中“问题解决能力”(59.4%)、“创新思维”(48.4%)、“团队合作能力”(44.3%)排在前三位。STEAM课程的跨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学习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很重要。从学生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来看,选择STEAM课程的学生,更多地想从事跨学科领域(36.5%),其次为工程领域(28.3%)和科学领域(23.8%)。这一实践效果的形成除了学校已有的课程体系支撑之外,更多的得益于师生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与数字化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调查显示,有74.9%的学生认为学校STEAM课程的开设效果离不开“学生与教师共同研究的学术探究氛围”,68%的学生认为学校STEAM课程的开设与现代化创新实验室建设紧密相关。
结合课程实施中积累的学生反馈和教学反思,在STEAM课程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如下三个问题。
一是关注课程的衔接性。STEAM课程不应是架空在学校课程体系之上的,而应与校内课程有机融合。作为STEAM课程的铺垫,学校宜在常规分科课程之外,设置相应的STEAM共用技术课程,奠定工程和技术知识基础。STEAM课程的延伸一般为基于课题研究的专门课程,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题研究,体验更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STEAM课程要想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还需要与大学、企业进行全面合作,打通职业生涯规划的全路径。
二是关注课程的开放性。项目涉及的内容是开放的,不仅仅局限在这五门学科领域,可以向更多的领域拓展,引入学科之外的视角,会更有助于STEAM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的场地是开放性的,不仅仅局限在一个教室、一个实验室,甚至可以跨越学校和国界,整合线上和线下,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体验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
三是关注课程的生长性。跨学科的STEAM的生长性表现:课程的内容是动态的,教师要不断根据学生的表现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调整课程内容;项目的结果是开放性的,并没有预设的答案。STEAM课程的实施重要的是留给师生充足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不断萌发生长出新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吕延会. STEAM教育的核心精神[J]. 当代教育科学, 2017(5).
[2] 杜文彬, 刘登珲. 走向卓越的STEAM课程开发——2017美国STEAM教育峰会述评[J]. 开放教育研究, 2018(02).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上海中学 徐岳灿 李锋云 赵奇玮)

本号尊重原创,好文值得推荐。本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彩回顾,点击阅读


聚焦校长 | 人大附中第九任校长刘彭芝的教育观(中英对照)

校长 | 李希贵:我要“炸掉”班主任岗位!

校长 | “时代楷模”陈立群校长让同学们“不想下课”的寒假课

聚焦校长 | 何为领导力?校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老话题新观点】

聚焦校长 | 总结!身为校长的你关注了几件事?

校长 | 教育改革先从校长改革开始

校长 | 学生“作业多、睡眠少”难题如何破?北师大附中校长来支招

聚焦校长 | 当校长提出自己的教育理念后,他才开始了真正的“自主办学”

聚焦校长 | 从一线成长起来的学校新中层,林卫民想和你们谈谈心

聚焦校长 | 衡水中学校长对话新东方俞敏洪


热课推荐,点击了解



扫码关注公众号

课程资讯都知道

学校教师共提升

选择笃行就是好

要分享

需收藏

必点赞

都在看

“阅读原文”,看值得一看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