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都有哪些机场通了捷运?
国内机场由于建设晚,普遍没有卫星厅。在浦东之前,典型的卫星厅就是香港机场的中场客运廊。
而深圳机场、昆明机场也在浦东机场之后陆续启用了卫星厅。
至于首都机场的T3D和T3E,也可以视为广义上的卫星厅,首都的T3D和T3E具备安检功能,但是没有值机功能。
卫星厅和主航站楼必须通过一定的交通方式进行连接,一般都采用运行稳定高效的轨道交通系统。当然,如果能直接走过去那就不是卫星厅了。
大家一定注意到国内机场无一例外都把机场内部的轨道交通称为「捷运」。而这个词其实是台湾省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叫法。
也许当初给首都机场的内部轨道交通系统起名时找不到合适的名词,叫「机场轨道交通」太啰嗦,叫「小火车」太土,叫「地铁」或「轻轨」则容易和城市轨道交通混淆,叫「快轨」则和「首都机场线」又名「机场快轨」撞车。所以「捷运」一词朗朗上口,加上香港机场也这么叫,于是在中国内地「捷运」就成为机场内部轨道交通的专用名词了。
上海浦东机场的这个捷运车辆和地铁差不多,没错就是A型地铁列车,上海电气阿尔斯通生产,由上海申通地铁负责运维,无人驾驶。
图片来自网络,下同
北京首都机场用的则是庞巴迪的Innovia100胶轮系统,和广州珠江新城的APM同款,都是无人驾驶。
深圳宝安机场也是庞巴迪,不过属于新一代的Innovia300,浦镇庞巴迪生产,和上海浦江线同款,也是无人驾驶。
昆明长水机场则是储能有轨电车,株机生产,广州有轨电车昆明分公司负责运维。
天府机场虽然没有卫星厅,但是为了连接两个航站楼的安检后区域,也建有捷运,同样使用庞巴迪Innovia300。另外天府机场还有一套连接停车场的PRT个人捷运系统据说挺有意思。
香港机场则用的是三菱重工的系统。最早用于T1航站楼内的运输,能够让同一航站楼内前往较远登机口的旅客少走路,后来又延长到了中场客运廊。
此外台北桃园机场也有连接两个航站楼的类似交通设施,但是为了避免和外面的「捷运」混淆于是叫「机场电车」。
深圳、昆明的卫星楼只有国内航班,所以车辆和车站不需要特别对不同旅客进行区分。而浦东机场的卫星楼同时支持国际和国内航班,那么车辆和车站都是分成了两半,一半国内一半国际,中间物理隔开,互不相通。
浦东T1的捷运车站,国内和国际区用玻璃墙隔开
又因为国际到达和国际出发是隔离的,正常情况国际转国际也需要安检。所以车站也设计为一侧下车一侧上车,确保乘客都下车后才会开启另一侧的上客门。避免国际到达乘客能够直接进入出发区域。
另外,同样饱受廊桥不足困扰的首都机场建成了若干了远机位廊桥,可以视为低配版本的迷你卫星厅。好处就是避免乘客淋雨,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也避免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这种情况发生。
里程宝典欢迎转载,其他精华文章索引请👉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