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路虽远,行则将至:美国民族音乐学博士的炼成

云里峰主 云里阅天下 2021-04-22

云里编者按

本期推送李环博士分享自己在美国卫斯理大学读博的经历。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可能是我们此前还从未介绍过的学术领域。从李环博士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美国博士阶段的培养方式和所需要的历练在不同人文/社科领域中还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李博士的分享为正在读博和有志于走这条学术道路的年轻读者们提供了新的可资借鉴的求学心得。感谢作者授权和支持。


云里阅天下致力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并为读者提供优质人文社科学术内容,包括我们的“国际学者访谈“和“博士是怎样炼成的”两个专题系列。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也欢迎学术界的读者朋友投稿分享自己的求学和治学经历。

作者简介


作者李环,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学士(2004),音乐学硕士(2007),香港中文大学民族音乐学硕士(2009),美国卫斯理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民族音乐学博士(2020)博士论文: “Gender, Creativity, and Training: Transformation of Peking Opera Qinshi in Contemporary China”(社会性别、音乐创造力,和训练: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京剧琴师)研究兴趣:音乐与性别研究,传统音乐与社会变迁,中国器乐研究,戏曲音乐研究,曾在《中国音乐学》和Asian Musicolog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成果联系邮箱:annielihuan@gmail.com

序言

2020年5月6日,终于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拿下了奋斗九年(2011-2020)所取得的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的博士学位。民族音乐学是门交叉学科,它运用音乐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来研究音乐文化现象。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被引入到中国,如今在国内的发展如火如荼,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子选择出国深造,然而,在美国拿到该专业博士学位的人并不多。正如我的导师郑苏教授所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间,来自中国大陆并在美国获得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的学生屈指可数,这说明了这一学科在国外语境下获得高等学位的艰难不易”。回想读博期间的经历,觉得应该写下点什么,一方面来记录自己这九年的奋斗;另一方面也为准备申请赴美国攻读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的学生提供相关信息。

申请出国读博的过程

其实原本在香港中文大学读硕士时期我并没有读博的打算,只因为2009年春季去英国利物浦参加了英国民族音乐学年会(British Forum for Ethnomusicology),接触到了当时参会的专家学者和学生。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感触颇深,很向往进一步深造。回到香港之后,我把我读博的想法跟当时的导师蔡燦煌教授说了。蔡教授对我说,如果你想读博士,就应该出国读,因为博士的课程你在硕士阶段就基本上修完了。美国是民族音乐学研究最前沿的地方。就这样,我开始了申请博士的历程。


总的来说,申请美国民族音乐学的博士,需要准备的是英文成绩(托福,GRE),个人研究计划,个人陈述,研究样本(如你的硕士论文或者已经发表的论文),推荐信,成绩单等。有的学校现在已经不要求GRE的成绩,或者只做参考,具体要求在学校官网里就能查到。就我个人看来,博士研究生的申请和本科生的申请不一样,学校排名并不是我首先考虑的因素,我更看重的是专业排名和导师的研究领域。在准备读博之前申请者就应该准备好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拟定好研究对象。这个研究对象虽然并不具体,但是至少有一个大致的框架,而这个框架就给你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申请前一定要去学校官网查看该校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录取要求和教授的科研资料,看哪几位教授的研究和你将要进行的研究相吻合。博士阶段的研究都是小切口、深挖掘,如果导师的研究领域和学生的研究对象没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叠,这会给你博士阶段的学习带来很大的挑战和阻力。了解教授的研究最好的办法是下载他/她们所发表的文章,熟悉他/她们的研究成果、研究领域、研究方法,这样才能找到心仪的教授,她/他很大可能就成为你博士期间的主要导师。美国高校教授们的联系方式都是可以在学校官网上找到的。在你对心仪教授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向熟悉之后,可以大胆地发邮件去套瓷(联系教授)。如果有教授对你的个人背景和研究计划感兴趣,她/他会及时回信,并鼓励你来申请。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虽然琐碎,但都将为你的申请和以后的顺利毕业打好基础。我不建议通过中介来找高校,对于博士研究生的申请来讲,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在卫斯理大学读民族音乐学博士

现在回想起来,就读美国东北部的卫斯理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民族音乐学专业是我觉得很幸运的一件事情。该校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全美建立最早和最大的一批民族音乐学项目中的一个。除了民族音乐学,它的作曲系以实验音乐、电子音乐为特色,美国实验音乐作曲家John Cage (《四分三十三秒》的作曲家), Alvin Lucier 等都曾经在这里任教。根据Usnews 在2020年的排名,在liberal arts college 的系统下卫斯理大学排名前二十 (https://www.usnews.com/best-colleges/rankings/national-liberal-arts-colleges)。


卫斯理大学:

Olin图书馆

冬天

的校园


2011年愚人节(4月1日)接到卫斯理大学研究生秘书的邮件,告诉我该校打算给我奖学金攻读该校民族音乐学的博士,问是否愿意接受offer。因为当天是西方愚人节,而且当时我还在张家界森林公园同一群朋友游玩,读到信后感觉有点疑惑,没有立即回复。第二天再查看邮件,发现之前用邮件联系过的郑苏教授也发邮件来问我昨天是否收到音乐系发来的录取通知书, 让我赶紧回复,以免把名额给别人了。我这才意识到是真的被录取了,赶紧回复“Yes”!


与英国学制不一样,美国实行修课制,即在写博士论文前必须修完一定学分的课程并达到相应的要求。卫斯理大学的民族音乐学专业总共要修12个学分,这些课程都是放在博士生阶段的头两年完成。包括民族音乐学的理论课、研讨课、表演课(修两门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表演课)、系外选修课程(与本人研究有关)、论文指导课等。卫斯理大学的世界音乐表演课程很丰富,我选修了印度古典声乐和非洲鼓乐。除此之外,音乐系博士生还必须修两门外语课并通过考核。考虑到中日自古以来的文化交流很频繁,在导师的建议下,我二外选修了日文,考试内容是把日本民族音乐学家小泉文夫的日文文章翻译成英文,难度还是挺大的。不过,二外的考试可以放在博士资格考后进行,不一定非得在读博头两年完成。



 · 图 ·   

参加完印度古典声乐表演之后在学校草坪上休息



修完课之后就是准备博士资格考了。资格考是博士生的一道坎,如果过不了,就不能进行田野考察以及之后的毕业论文写作。资格考的内容是根据博士生自己拟定的开题报告而定,根据其内容和涉及到的研究方向在开题前选定3-4位教授作为博士论文评审委员(dissertation committees),他/她们根据学生拟定的开题报告对学生进行引导,各自指定一部分阅读书目,同时也要求学生根据指定方向自己制定阅读书单,学生需要把自己拟定书单发给教授,经教授过目后再进行增减。不同高校博士资格考的形式有所不同,在卫斯理大学,博士资格考是根据博士论文评审委员制定的题目,在两个星期内完成三篇论文,每篇的长度是至少15页(除去参考文献)。开考的当天由博士论文评审委员指定考题,值得注意的是考生在备考期间并不知道考题,只知道一个大致的方向。比如我的三位导师在我备考期间给我的方向是:有关欧美音乐复兴(music revival)的研究,二十世纪以来东亚乐器现代化的进程,中国改革开放期间的文艺发展(电影、美术、音乐)。


资格考具有一定难度,虽然是开题考,可以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但就算是美国人来考也是挺折磨人的。基本上就是夜以继日地看书、查资料、写论文。我还记得导师在备考前就提醒我不要每天都做饭。一顿多做点,这样可以省下时间来写论文。所以备考前,我就做了很多饭菜放在冰箱里。两星期之后交完论文也并不就意味着解脱了,因为还有答辩要准备。教授们看完你的论文,会组织一场答辩。就三篇论文提出诸多问题,根据学生的答辩再决定是否给与博士候选人的资格。如果通不过,则需要重写。很庆幸我第一次就考过了,不需要再重写或重考。


答辩完了之后就可以做实地考察(fieldwork)了。卫斯理大学民族音乐学专业要求博士资格候选人至少做一年的实地考察。我的研究对象是京剧琴师和京剧音乐,虽然我从本科开始就是学音乐,但因为不是京剧科班出身,对京剧的接触很少,所以我决定在中国做两年实地考察。我后来在学习京胡的同时,走访了北京、沈阳、上海等地区的几十位琴师,并在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沈阳京剧院等对演员的排练演出进行观摩。


实地考察期间在中国京剧院观摩实验京剧《浮士德》的排练



实地考察结束后,离拿下学位就只剩下写论文和答辩了。这个过程,博士资格候选人(ABD)可以选择回学校写论文、或者是居家写论文、或者找工作。如果选择回学校全职写论文,就可以申请学校写论文的奖学金(write-up support)。但是这个奖学金也不是白给的,拿了奖学金就需要给系里做助教、研究助理或者教课等等,一周12个小时。当时导师让我选择,我最后选择在卫斯理大学教中国民乐队。包括美国本土的博士生在内,很少有人能在一年之内完成博士论文。write-up support只提供一年, 之后学生还可以申请校外的奖学金。比如,我在实地考察结束后回到美国的第二年就很幸运地申请到了蒋经国博士论文奖学金(北美区)。这个奖学金的评选每年都有,奖金也比较丰厚。但是竞争激烈,北美各高校人文社科的博士候选人一起竞争仅有的三十个名额。拿到了奖学金,就可以不用在学校打工,可以有时间专心写论文。如果申请不到奖学金,博士资格候选人还可以通过在校内打工的方式来支付自己的生活费。如学校的音乐图书馆或者其它单位每年都会有预算,让学生有在校打工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美国法律,在美留学的国际生只能在校内打工,学期中每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20小时,在假期则可达到40小时。如果想到校外打工,需要身边特别工作许可。


图丨期末指挥卫斯理大学中国民乐队的音乐会


博士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是整个博士阶段的冲刺阶段,也是最重要、最具有挑战性的阶段。很多ABD 因为没完成论文,最后就无法拿到博士学位。有些博士资格候选人会在写作期间对原有的研究提纲进行调整,这是因为实地考察(field work)后有了新资料和新发现,可能导致原有开题报告中涉及的理论框架不再适用,需要对原有的理论框架进行调整。我在论文写作中也遇到了这种情况。我原有的研究计划并没涉及到性别和音乐问题,但是field work期间关于女性琴师的问题引起我很大的关注,于是我决定对原来的研究计划进行调整,并跑到图书馆去查阅了许多有关性别和音乐的理论和研究专著。这么做可能很费时间,但却是必须的。因为我们在开题时所提议的研究题目和方向是基于没做实地考察之前的armchair research(扶手椅式的研究)设想,所以和实地考察中搜集到的数据和实证有差异很正常,需要作出适当纠正并找到支撑新观点的理论依据。


文科博士论文写作不得不说是一个漫长寂寞的过程。整个过程可能是每天一个人坐在电脑前进行写作和论文修改,所以要坚持下来是对心志的极大考验。究竟该什么时候把论文稿件发给博士评审委员们看呢?有的人选择写一章发一章,有的人选择写完初稿再发。这是个人选择问题,可以和主要导师商量。但是,我建议还是不要等到初稿写完了再发。一方面因为博士论文本来就很长,导师很可能没有大块时间来看你的初稿。另一方面,你的论文写作也有偏离轨道的时候,而自己可能并没察觉到。好不容易写完了,最后却是浪费时间写偏了,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在写作期间,需要导师们对你的文章保驾护航,做好重写的心理准备。每位博士论文评审委员都会对你的文章做出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和各位教授沟通好,每位导师的意见最好都要抄送给其他几位导师,做好修改意见的信息汇总。此外,教授们的工作都很忙,所以提前给足他/她们时间来阅读并提修改意见。每个人工作的风格不同,有的教授可能一个月内就回复了,有的教授可能需要三个月。但如果教授们在三个月内没有给出修改意见,就需要写信催促了。延迟毕业对海外博士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博士论文的撰写和修改很考验脑力、体力和心力。不时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也很正常 。但是要在学术道路上继续前行的话,除了咬着牙迎难而上,没有别的办法。当拿到博士学位,你就会由衷为自己感到自豪和骄傲。


读博期间的感受

民族音乐学属于人文学科,博士课程的开设对语言的要求很高。每周看的文章和书籍很多,看完之后要写读后感,研讨课上需要针对所阅读的资料进行讨论……所以,对于有心去美国攻读民族音乐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一定要在出国前就打好英文底子,这样有助于你很快融入北美研究生课堂,短时间内就适应学校生活,跟上学习的节奏。但九年在卫斯理大学的民族音乐学的训练让我感受到语言上的挑战只是初级层面的挑战,更深层面的挑战来自学术思维训练的不同和文化上的适应。


其次,博士研究生必须有很强的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的能力。学校给博士生很大的空间进行独立研究,教授们上完课、布置完作业就走了,如果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发信给教授,约在office hour(教授专门解答学生疑问的时间)见面。此时的你就像海绵一样,主动性越强,吸收的东西就越多。成为博士资格候选人后,你已经修完了课,只剩下写论文,所以见导师的次数就更少了。为了早点毕业,这时候最好拟定写作计划,预计多久完成一章,什么时间打算答辩,这个环节是自己能够把控的。而当你把论文章节发给教授之后,他/她们的修改时间和进度就不是你能控制的了。当然,即便拟定了写作计划,也可以根据写作的进度进行调整,但最好按原计划按时提交论文,否则会导致毕业延期。


教授们都有自己的研究和教学任务,他/她们的工作不是经常督促你在一定时间写完论文。教授们也不会因为你博士论文写了几年还没有顺利毕业就降低对博士生论文质量的要求。对于教授们而言,博士生都是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有选择的权利。而实际上,并不是每位博士资格候选人最终都能顺利完成论文。有的学生在成为博士资格候选人之后的十年都没有完成学位,而有的学生中途找到非学术类工作,于是决定放弃学位。一些学校对博士资格候选人完成论文有年限要求,有的学校则没有。而对于国际生而言,做好计划,专心完成论文,早日毕业才是王道。


前面也谈到卫斯理大学的博士论文评审委员会由3-4位业内专家组成,一般由校内教授组成。如果你觉得校外某位或者是几位专家的研究与你的研究紧密有关,或者你很欣赏某位校外专家的研究且希望你的论文能够得到他/她的指导,你可以跟你导师商量,通过系里邀请他/她加入你的博士论文评审委员会。如在我的论文写作中,因为中途二导Mark Slobin教授退休,我邀请当时在北爱尔兰教书的Jonathan Stock教授成为我的博士论文评审委员。Jonathan在中国戏曲和中国器乐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在联系他之前我跟他只有一面之缘。在2017年ICTM(国际传统音乐学年会)上,Jonathan刚好负责我那场的学术交流讲座。后来证明能邀请到他是一次非常正确的选择,他很负责,给我的博士论文提出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指导,让我受益匪浅。









2020年5月因为疫情,在网上进行博士论文答辩



最后再谈谈读求学期间面临的压力问题。在美读博的学习压力肯定是大的。我在卫斯理大学读书期间,晚上熬夜看书是常事。其实不止学生,教授们也经常熬夜进行研究。还记得有一次在凌晨三点多收到导师给我发来的邮件,提醒我今天是deadline,一定要交作业。第二天早上上完课后和同学们在一起聊天,才发现她除了给我发邮件,还分别在两点、四点给另两位同学也发了邮件。我们学生们聚在一起的时候也常常感叹,到底郑老师睡不睡觉?或者每天睡几个小时?有工作如此拼命的导师,学生自然也不敢松懈。


总的来说,写博士论文带来的压力是最大的。虽说论文写作的过程看上去是一个人在奋斗,但毕业论文的终稿是一个群体(你和你的博士评审委员)合作下的结果。而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干扰到原计划。比如,我原本打算在2019年5月答辩的,后来因为从美国搬到加拿大、教授们的时间协调、根据教授们不同意见等原因又来回改了几次,最后拖到2020年5月才答辩。如果原计划发生改变,教授们没在预定的时间给出修改建议,一定要学会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给自己打气。要提醒自己,教授们并不是只有你一位学生,他/她们平日里有自己的教学研究任务,也很忙。每位教授的工作风格也不一样。主动联系教授,在跟他/她们的交流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他/她们的工作风格和时间。如果他/她们很长时间没有回复你的邮件,就用友善缓和的措辞提醒他/她们,说你期待着他/她们能在合适的时间对你的论文提出修改意见。 


每个人的缓压方式不一样,对我而言,最好的方式是进行体育锻炼和得到亲友们的理解和支持。在论文的写作阶段,留美博士研究生面临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压力,还有来自异国他乡生活上的压力。如果亲友们能够给予更多的理解或者财力上的支持,都能极大地缓解留学生的压力。在我读博期间,我的丈夫给我极大的理解和支持,没有这些我是不可能顺利拿到博士学位的。


也许有人问,国内大约3-5年就能拿到的博士学位,却在美国花了6-9年的时间才拿下来,这到底是值不值?况且当前的人文学科不仅仅在美国高校,在中国高校也面临着日益萎缩,经费减少的困境。随之而来的是,相比于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的博士在高校就业市场上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这些都是真实的问题,但我不后悔出国学习的这个选择和经历。


在留学的日子里,心中有方向,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都在扎扎实实地学习。留学的日子也让自己学会了独立生活、独立思考,不断打破瓶颈,不断超越自己。在这个过程里,你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的人,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被打破、视野变得更开阔。还会有机会和来自不同国家的室友交换烹饪的技巧;在节假日结交游伴去自然景点远足,欣赏异国风光,品尝当地美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侃侃而谈,更为自信地把中国学者的研究传播出去;在文化冲突中找到平衡点,不断突破自己。这种阅历和经验是金钱买不来,也是别人拿不走的。而经历过思维的打破,语言的磨练,生活的磨砺,通过比较后做出的人生选择其实是一种更为成熟的选择,也是相对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假期在波士顿游玩




有的人拿到博士学位后进入高校,有的人拿到博士学位后却选择进入公司、企业,这些都是认识自己后的选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应该得到鼓励和包容。总之,留学是对自己的一次蜕变。如果你希望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深度体验多元文化,从跨国文化和国际视野的角度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姿态去发现和领悟大千世界,发掘自己的潜能,那就认真考虑去留学。

云里详情


云里详情


“云里阅天下”公号是2020年夏季开办的为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新媒体平台。如往期推荐所示,我们已经发表了一系列从留学申请和读博士到求职和学术界工作生活的原创内容以及精挑转发的人文和社科学术文章。如果读了有所收获,请点赞和点在看或留言!读者的肯定是我们的最大动力!


为便于和读者互动并直接分享有价值的学术信息,本公号已开建“云里读者群”和“作者群”(后者也能收到公号文章,但针对愿投稿的读者)。有兴趣的读者可添加主编陈老师微信ID: lc2069。申请时请注明真实姓名、最高学历、现工作或学习单位简称,以及加入“读者群”还是“作者群”等。陈述不实者将被剔除。期待各位加入云里大家庭!






往期推荐


“学者访谈”- 哈佛包弼德(Peter Bol)教授:21世纪的知识分子信念

北大陆扬:现代历史学的形成与研究方法

学者访谈:陈利专访王笛教授(文字版):从细微处捕捉历史的轨迹

博士炼成系列:管玥-“血博士”是怎样炼成的?

郦菁:知识研究与历史社会学

博士炼成系列:“非名校博士生”赴美留学记-杨涛羽

留学申请:清华本科申请北美社会学顶尖博士项目经验分享

博士是怎样炼成的系列:找不到答案时,就去看看这个世界

对话书玉:一个世界主义者的旅程

学者访谈:葛兆光 - 从中国出发,抵达全球史



扫描二维码获取

更多精彩

云里阅天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