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里博士炼成”系列 | 生活与工作同样重要- 段卓臻

云里峰主 云里阅天下 2024-01-09



云里编者按



  //  

云里在紧张运作了两年后,过去这个夏天后半期终于给编辑团队和相关学者顾问团们放了个小假。随着秋季学期开学,我们也准备逐渐重新恢复公号的学术活动。如果读者希望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云里公号和随后的活动通知。我们本期推送段卓臻博士分享的在英国读法学博士的留学经历和求职经验。感谢段博士的分享和鼎力支持。


我们在新学年将继续举行多种学术活动和分享其他学术信息,包括“云里学术国际前沿讲座系列”以及这个“博士是如何炼成”的原创文章系列。过去两年中我们推送的原创访谈录,其中第一批国际学者访谈已经计划收入一个中文文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十多篇非常有价值的访谈,很好地反映了云里公号的活动宗旨和两年来的努力所带来的效果和阶段性成果。该文集已经进入最后整理和编辑阶段,有兴趣的读者请关注后续更新。


“云里阅天下”公号致力于促进中外人文社科学术交流和合作。欢迎志同道合的读者继续关注、转发和分享。谢谢大家的继续支持!!


“博士炼成”系列:

生活与工作同样重要


文 | 段卓臻


01. 国内or国外?



我选择法学院的初衷是成为一名律师,因为据说“钱”景不错。在我进入法学院学习后,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比起从事法律实践,我很向往那种可以专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大部分时间用来读书思考的生活状态。在当时的我看来,大学教师便是一份可以实现这样生活状态的职业。所以,我选择了本科-研究生-博士-教职这样的传统路径。


在确定要读博士后,我面临的下一个选择便是在国内还是去国外读博士。这也是这几年来一些打算读博士的朋友或学生们经常问起的问题。在国读博士和去国外读博士各有所长,取决于每个人对未来的规划。第一,如果打算在国内找教职并长期发展,network非常重要。在国内读博士好处之一是可以更便利地在国内学术领域建立network,对于和国内的学术研究保持联系以及博士毕业后找教职和学术职业发展都有助益。第二,在国内是用自己的母语做研究,在语言上也更有优势。第三,经验地讲(不一定完全准确),国内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时间比国外要短一些,如果是自费,在国内学费和生活费都会少一些,也可以早一点毕业开始工作和安顿自己的生活。第四,在国内研修博士学位期间也早早熟悉国内的学术环境与游戏规则,这对于后期在国内的学术职业发展也是有助益的,可以相对少走一些弯路。


为了做出informed decision,我向几位教授寻求过建议,也联系过在英国读法学博士的中国留学生。教授们都非常鼓励我出国读博士,认为在国外进行系统的学术训练对学术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助益,也可以更便利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了解前沿动态。朋友和我分享的经验也是如此。而且,实际身处语言环境也会促使我们去使用这门语言并提升语言技能。除学业外,在英国生活的经验本身也会成为人生中一段很有价值的阅历。我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做出一个判断:如果非常看重提升学术能力和开阔学术视野,出国读博士是个很不错的机会。


但是,在我看来,用不是自己母语的语言完成博士学位是个很大的挑战,我也曾担心自己是否可以成功应对这个挑战,拿到学位。后来想想也有不少中国学生出国求学,最后拿到了博士学位,这足以说明这并不是一件难到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既然并非mission impossible,我最终下了决心:那就去英国读书吧!



02

准备阶段



在决定要去英国读博士之后,为了可以更快适应新的语言与学习环境,我便提前开始了准备。准备主要有三项内容:第一是适应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和学术研究;第二是提前收集国内的研究资料;第三是简要了解英国的社会文化与交往禁忌以及行前准备。回溯这段过去,我感到在研读博士学位之前进行充分准备会对后期研究进展颇有助益。


第一项准备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准备。很幸运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作为国内一流的法学院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资源。这里既有环境良好并有丰富英文馆藏资源的学院图书馆,还有外国老师用英文开设的专业课,也经常有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开放位置给学生旁听。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帮助自己提前适应英文学术环境的好机会。


为了提升英语,唯有进行大量阅读与练习,没有捷径。我当时选修了由一位资深英国律师用英文开设的法律阅读与写作的课程。在上法律英文写作课时我发现自己身上,包括同学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喜欢用长难句。因为我们养成了这样一种印象:用长难句会显得自己的英文表达“水平很高”,只有写出来的东西很复杂很难懂,才会显得作者很有水平和深度。然而,法律实务和学术写作的第一要务是清晰地表达。而且,如果母语不是英语,用结构复杂的长句也很容易犯错。有趣地是,老师提到,他每年给学生上课时,都因为建议学生不要写长难句而引发许多学生与他争论,经历一段时间后学生们才会慢慢接受他的建议。我自己也是经历了一段时间后才逐渐接受老师建议的那种simple,clear,concise的表达方式。这对于我提升英文写作能力和之后在英国研修课程时essay拿到高分起到了极大的帮助。此外,我还旁听了由一位维也纳大学教授用英文开设的短期专业课程。上课时与同学和老师讨论便是锻炼英语听说能力非常好的机会。我还和几位同学旁听了几场国际学术会议,尤其是和自己未来研究课题相关的会议。会议上有同传,遇到比较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拿起耳机,同步听听同传的翻译。在茶歇时间,也可以去和参会的老师就一些感兴趣的学术问题进行交流,他/她们也会很亲切友好地与我们讨论。在锻炼英语能力的同时,这也开拓了我们在专业上的视野。


关于第二项准备,我必须感谢母校图书馆和学院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让我可以提前收集许多相关的论文和著作。在英国想要访问国内的数据库和专著资源并不是很方便,除了SOAS图书馆会有中文数据库外,大部分图书馆并没有中文数据库,也几乎没什么中文书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所在地明德楼


关于第三项准备,我依稀记得好像读过一本相关的书,网上也有丰富的资源。学校也有一些讲座,会讲到留学时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和遇到问题时的求助方式。北京当时也不少有面向即将赴国外留学的学生的交流活动,会请到一些留学归国的学生和家长分享留学前准备以及留学生活的经验。我感觉自己行前准备还算充分。有趣的是,我去英国后得知有位同学在去英国前专门去培训班学过烹饪,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前准备还是百密一疏啊。



03. 博士研究阶段



在英国读博士是人生中一段很美好的时光,虽有压力,但是可以有几年的时间,全部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这样的奢侈恐怕以后很难再有。英国的博士培养方式很“自由散漫”,传统上甚至都不要求博士生选修什么课程,也不要求必须发表论文,唯一的要求就是学位论文要达到博士学位水准并通过答辩。在我去读博士学位时,学校新增了一个postgraduate training scheme(PGTS):若要取得博士学位,除了完成一篇达到博士学位水准的论文外,还需要修满一定学分。修学分的方式很多种,包括选修课程、在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发表论文等等。每个博士候选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安排,所以也不算是很大的负担。而且,这也算是提供了一个福利,研究生可以在PGTS下免费选修其他院系的课程,包括Languages Department的语言类课程(一般不允许旁听)。当时为了训练思辨能力和excellency of argument,我还选修了哲学系的课程。此外,我还选修了由一位资深律师开设的Legal English课程,以提升专业英语水平。偶尔导师了解到可能对我的研究有帮助的课程,也会建议我去听一下,但从来都不会对我有什么强制要求。文科博士生大都不需要每天去实验室工作,我们每天在哪里做什么、是否经常去学院是没什么人管的。


这样高度自由的环境,需要我们很自律。关于自律,有这样一些经验可以分享。我去伦敦参加一个面向法学PhD培训的活动时,几位法学教授和我们分享了一些不错的建议:第一,我们需要积极地联系导师并寻求建议,因为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project,我们必须为自己的project负责,而且他们也很繁忙;第二,尽量每天保持写作,无论是一页还是只有几行。另外,我和几位读PhD的朋友们还有个共同的感受:将工作空间和休闲空间分开,给自己创造一个相对固定的工作空间,无论是家里的书房、学院办公室或是图书馆,这样可以保证自己更有效率地进入工作状态。这样也有利于明确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毕竟学术职业本身的特点就容易造成工作和生活界限模糊。选定固定的工作空间后,我们需要保证除度假或外出开会外,时间规律地在这个空间工作,保证自己最高效的时间优先留给研究和写作。当时法学院给博士生安排了一间集体办公室,我们可以经常去学院工作,也可以时常见到faculty staff,可以很方便地交流一些学术上的问题。集体办公室相较于独立办公空间虽然可能存在一点点干扰,但是也有其好处。博士生一起工作,彼此熟悉后会感到有个自己归属的community,相互交流,彼此提供支持。其他不少院系也会给博士生安排办公空间,例如社会学系和政治学系博士生的办公室是在一个独立的house里面,周围绿树掩映,内部环境安静优美,在里面工作体验很棒。


我当时有两位导师。因为可能涉及跨学科研究,一位导师来自法学院,另外一位导师来自社会学系,他们认为这样的安排会更有助于指导我的论文。导师们根据学生提交的草稿和progress给出反馈和指导建议,定期开supervision meeting见面讨论研究进展和遇到的问题,根据他们的研究经验指导我们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就像师傅带徒弟。但即使不是跨学科研究,双导师制也很常见。据说是考虑到师生间的权力关系,为了增加对学生的保护。学校也会在progress meeting最后设置一个让导师回避的程序,committee的成员会问学生是否对导师的指导有什么意见。除了制度设计有助于避免权力被滥用外,在我和许多同学的印象里,英国的学术职业群体也高度自律,十分专业和敬业。我们的导师们不仅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在学业上悉心指导,给我提供了系统和高水准的学术训练;在我们面对问题或压力感到沮丧时,也会给我们提供坚定的精神支持。没有导师们的支持,我很难想象可以完成我的博士学位。除了学术训练外,与两位导师的关系也是我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与财富。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或感到压力时,想起他们,我的心里就会感到温暖并充满力量。


除了博士培养方式给予我们的自由度外,英国的学术环境自由度本身就很高,这点就连一位在英国工作的法国老师都曾和我感叹过。我们有很大的自由度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果想要发表论文,英国也没有任何期刊分级制度,期刊更多是靠所发表的研究的质量和时间积累的学术声誉。如几位老师所言,了解和关注这一研究领域的同行看了论文后,自然可以判断这份研究的质量。多数学术期刊实行同行匿名评审制度,即使是在读的博士候选人或是处于学术生涯早期的博士,也有机会在一些声誉不错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对处于学术生涯早期的人是友好的。直到博士论文初稿几近完成时,我才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在此之前,我也曾有点焦虑。和两位导师交流时,他们告诉我不要太着急考虑发表论文,最重要的事情是沉淀下来,先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高质量的研究会让学术发表水到渠成。听了导师们的意见,我的焦虑减轻了许多,也便精心专注于自己的博士课题。


此外,在读书时,我也没有感到学科之间存在绝对不可逾越的壁垒。当时法学院和社会学系、政治学系、哲学系这些人文社科专业的老师们离得并不远。其他专业有什么讲座或研讨会时,我们感兴趣也会去参加,反之亦然。我们因此也时常有机会和其他专业的老师交流自己的研究或是感兴趣的学术议题,也会经历思路打开、突获灵感的美妙时刻。有个同学和我们分享过一次有趣的经历。他去楼外吸烟点吸烟时(英国禁止在室内公共场合吸烟,所以想吸烟的人需要去外面的吸烟点),旁边还有另一个人也在吸烟。两人寒暄后,同学知道这是社会学系的教授,教授也知道了他在写博士论文,便饶有兴趣地问起了他的研究,然后给他推荐了一些书,并在之后还保持联系交流。还有一次,一位同学听完一场哲学讲座后,一脸兴奋地告诉我,以前提起哲学就觉得很枯燥无味,没想到现象学是如此fascinating,正好打开了她的研究思路。法学院内部不同学科之间交流也很多。在学院看来,博士候选人已经不是纯粹的学生,而是潜在的学术研究工作者,学院的seminar和学术午餐会一类研讨活动都很欢迎不同研究背景的博士候选人参加,也会很鼓励多元化的研究交流。


如果要讲有什么外在约束,那可能是每年的progress meeting和progress report。在入学后,学院会邀请几位和博士候选人研究领域相关的faculty member组成committee,每6个月提交学业进展报告(progress report),汇报论文进展,由committee进行书面审查并反馈意见,每12个月开会汇报论文进展。如果committee审查后认为候选人很难完成博士学位,候选人就有可能被downgrade为M.Phil甚至被退学。虽然有压力,但是这些考察也是我们获得更多反馈的机会。即使有不同意见,我们也可以向committee的老师解释,不同的学术见解也会得到尊重。


我的研究是关于public opinion与judicial impartiality的比较研究,选择这个题目的主要原因就是觉得重要且有趣。开始研究与写作之后,我发现我选了个十分tough的题目,导师们也如是反馈。我一度甚至想过要不要换个题目。一次偶然机会,和另一名博士候选人交流时,他说觉得我的课题应该很容易,因为不需要承担实验失败而无法得到有用数据的风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样看来,博士阶段并没有容易的project,只是每个project面临的具体挑战和问题不一样。既然研究是重要且有价值的,这个过程在智识上也十分有趣,我很快就继续坚定投入到研究中,也在背景下分析和反思这个题目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而逐渐找到了自己可以做出的original contribution。


我大约用了三年多时间完成并提交了博士论文。在后期修改阶段,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并提交给两位导师审阅。直到一天,两位导师建议我考虑提交论文的事情。我愣住了,问他们是否确定。他们非常肯定地说他们认为我的论文已经达到博士毕业水准,可以考虑提交了。如果还需要什么修改,不如看看答辩委员会的意见。我还是有点忐忑不安。后来,另一位老师幽默地说,世界上有两种博士论文,一种是submitted thesis,另一种是perfect thesis。我意识到,博士学位的完成需要精益求精,但是也不可被完美主义束缚。外出开会交流时,提起答辩,在场的几位教授说很理解我们会紧张,但是换个角度,这也是个可以和对你的研究感兴趣的老师交流的好机会。况且,世界上最了解你的研究的人就是你自己呀。我感到心里踏实了许多。答辩当天,虽略有紧张,但也确如教授们所言,更像是一场愉悦的学术讨论。令我意外的是,答辩委员会没有要求我对论文做任何修改,我的论文直接通过了答辩。这在英国是个很罕见的荣誉。短暂庆祝后,我面临下一项任务:找工作。

法学院所在地Wilberforce Building, 以英国废奴运动重要推动者William Wilberforce命名,Hull是他的家乡



04

找工作



我当时首选是在大学找个教职,因为初心如此。我很向往在大学校园里自由自在做研究的生活状态(后来发现国内大学讲师的工作状态远非如此,这是后话)。但并不是所有博士同学最后都选择去找教职。有的同学明确表示很不喜欢教学,于是找工作时坚定地只申请研究机构的职位。也有朋友毕业后做了律师,或是回国在大学工作几年后跳槽从事法律实践。还有朋友在入读博士一年后发现学术道路不适合自己而毅然决然退学去工作,现在事业也有所成。虽然有些朋友在谈起没有从事学术研究时略有表露遗憾,但他们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并不后悔。在这件事情上,诚实地面对自己非常重要。


因为没有提前熟悉国内学术体制和环境,我在国内找教职前准备也并不充分。当我第一次听到有人问我发表的论文是什么级别时,我楞在原地,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在找工作这件事情上,我能分享的可能更多是一些可以避免的弯路。第一,提前了解国内高校的考核标准(尤其是论文和项目的“级别”)很重要。并不是所有论文都会被国内高校青睐,博士阶段在SSCI期刊或CSSCI期刊发表几篇论文会更有优势,规则是多多益善。第二,虽然国内大学整体的考核机制有相似之处,但是每所学校或院系的氛围各有特点。在求职时,最好通过熟悉的朋友或是在这个学院工作的老师了解一下情况,判断一下是否适合自己。工作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是否适合自己更值得考虑。第三,第一份工作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博士毕业后的几年是很关键的成长期,如果没有利用好会给后续的职业发展增加难度。第四,入职后,最好找一位资深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mentor),可以帮助自己更快地熟悉环境,更有效率地做一些规划。尤其对于在国外完成学位的博士,这也可以尽快帮助自己熟悉国内的学术环境和规则。



05. 会希望当初如何做得不同?



完成博士学业时,我曾略有遗憾。因为完成学位时我好像才知道该怎么去度过这段时间。可惜时光无法倒流,我也大概率不会再去读个博士学位了。在此,很高兴知道有机会分享自己的经历。回顾那段时光,我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What would I have done differently?


第一,我会在留英期间同时保持与国内学术同行更多的交流。当时因为学业压力比较大,再加上当时在线学术会议或研讨会也很少,大部分学术会议是线下进行,与国内联系并不多。近年疫情出现后,在线会议越来越多,在国外与国内保持联系也相对更方便了。


第二,认真对待一日三餐,保持运动,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英国校园的午餐很简单,咖啡厅会供应沙拉和三明治一类的简餐,天天吃实在不习惯。考虑到价格和往返时间,在校外餐厅解决每日三餐也不现实。大部分留学生也都选择自己做饭。当时因为学业压力,为了节省时间(诚实地说可能也有一些懒的成分),我时不时在需要自己做饭的时候糊弄。运动更是只剩下走路或骑车往返校园。快完成学业时,一位老师告诉我,她读博士时也曾压力很大,她的应对方式就是每天去健身房运动,身体和精神状态因此保持得还不错。还有同学养猫,现在想想每天有猫在旁该多么美滋滋。可惜我当时太专注于学业压力,即使后来房东家里有了猫,我也没有经常和它玩耍。猫每天自己一个人在家好像也挺孤单,我们晚上回家后在厨房活动时,它很喜欢跟在我们后面,没有更多地陪伴它也是个遗憾。


回想起来,博士只是漫长学术生涯的开端而已,我们并不需要用冲刺的方式来度过每天。一味压榨生活的时间也未必能够最大化学术产出效率,还会让人觉得颇为苦闷。除了工作,我们也需要照顾好自己的生活。



学术工作是个孤独的过程,许多同行如是说。在为这篇随笔找配图照片时,我翻阅到与同学、老师们相聚的老照片,也唤起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求学路上我遇到了许多友善的同学和师友,他/她们给了我许多支持、鼓励与帮助,在此也想向他/她们表达我真挚的感谢。这些情谊穿越岁月,至今仍然让我心里感到温暖。



  作者简介 




作者段卓臻,摄于莎士比亚出生地Stratford-upon-Avon小镇

段卓臻,英国University of Hull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南开大学法学学士,目前在国内一所211大学担任教职。主要研究领域是中英刑事司法制度的比较法研究、刑事司法中的女性权利问题、刑事司法相关部门法哲学。




云里往期推荐


云里学者访谈#17-杜乐老师谈如何走上“历史学术旅程”

2022-05-19

重读瞿同祖|陈利:传统中国“儒”与“法”的再思考

2022-03-02

妇女买卖的历史回顾:“自我商品化”的妻子与“不依法”的地方官-读苏成捷《清代中国的一妻多夫与卖妻:生存策略与司法介入》

2022-02-18

云里学者访谈#18: 弗吉利亚Press 教授谈 “媒体、性别和文化社会学的交叉研究”

2022-02-14

云里学者访谈#17:杜克大学杜赞奇教授谈流动的中国史和全球史

2022-01-13

张泰苏|缅怀史景迁老师

2022-01-01

学者访谈: 中国工业现代化的微观史视角——哥大林郁沁新著引介与访谈

2021-12-29

云里学者访谈#16 ——范德堡大学张萌教授谈留学经历和新专著

2021-11-22

云里学者访谈#13:耶鲁大学濮德培教授谈历史理论与叙事

2021-10-15

“云里国际学术前沿讲座”系列活动开启通知

2021-10-10



云里阅天下



“云里阅天下”公号是2020年夏季开办的旨在促进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的新媒体平台。我们已经发表了一系列从申请出国留学到读博士和写论文,再到求职和学术界工作生活的原创内容,以及精挑转发的学术研究和文化艺术类文章。欢迎各位读者多参与互动,留言、点击在看或转发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