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划小刊|规划行业信息精选(2021年2月下)

导读

本文原载于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小刊》,内容为近期的法规动态、新闻广角栏目,以供参考。欢迎大家订阅和咨询,订阅方式请查看文末。


成都城市体检报告出炉

按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城市体检由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三个部分组成。

2020年,成都市聘请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开展自体检工作。按照2020年“防疫情补短板扩内需”的主题,完成并报送了城市建设领域防疫情补短板扩内需专题调研报告,并结合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的要求,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八个方面,建立了50+13的市级体检指标体系,完成了《成都市2020年城市体检自检报告》编制。同时,配合第三方机构,以手机APP的方式开展了包含58项问卷内容的社会满意度调查,回收了有效问卷6108份。

《自检报告》显示,成都在创新活力方面表现突出;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多元包容、风貌特色还有提升空间;安全韧性、交通便捷、整洁有序存在一定短板,需重点关注。

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整体满意度评价较高的占71%,一般占26%,3%满意度较低,主要为小汽车停车数、房价房租可接受程度等。问卷结果与自体检结果基本一致。

成都市提出,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统领,突出精准治理和长效管理,用城市体检促进城市问题解决,推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建立城市体检长效机制,做到“诊疗一体化”。要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城市体检工作“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城市体检和动态评估体系;聚焦体检发现的关键“病症”,以发展的眼光进行系统研究、科学分析和提前研判,尽快拟定整治方案,按照“一题一策”落实责任部门,推动城市短板问题实现标本兼治,提升城市系统科学治理水平,切实回应群众期盼。

强化城市体检技术支撑,要充分借鉴利用第三方体检采用的超算、人工智能、遥感等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城市体检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度;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加快建设成都市城市体检综合信息平台,整合市级相关部门信息平台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分区域采集汇总动态指标数据,运用大数据准确分析、科学研判,系统精准地治理“城市病”,并嵌入“城市大脑”推动城市智慧治理。

拓展城市体检结果应用。要将城市体检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等,将城市体检结果作为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制定城建工作计划、开展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依据,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和资源投放精准度,用城市体检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管理。要系统总结宣传城市体检、城市治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城市体检样本城市引领示范作用,形成可推广应用的成都经验。


河北省今年启动省级城市体检试点

2月4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021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为加强市政公用设施运行安全管理,2021年,河北省将启动省级城市体检试点,制定省级城市体检试点方案,出台符合全省实际的城市体检标准,选择1个设区市、2个县(市)开展试点,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根据工作要点,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将加强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管理,开展省级城市供水水质督察,覆盖县城及以上所有城市。各地加强对城市供水单位的水质管理,定期公布供水水质信息,保障城市公共供水安全。

深入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城镇房屋安全管理;加强农村房屋安全管理;健全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对农村住房安全问题实行动态排查监测,落实月报告制度,对动态新增住房安全问题,统筹分类施策,通过危房改造等多种途径及时解决住房安全问题。

工作要点还对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加强城市管理安全工作、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等作出了规定。


北京:大力推进城市更新 促进首都高质量发展

1月2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城市更新专场,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副主任杨浚出席会议介绍情况。杨浚表示,北京“十三五”时期的城市更新突出体现了北京市落实减量发展、推动城市治理的坚强“决心”,通过民意导向、有机更新突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

“十四五”时期北京城市更新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十四五”时期重要的国家战略。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物质空间层面的拆拆建建、修修补补,而是一项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的系统工程,是“十四五”时期北京落实总规第二阶段任务的重要内容,需要充分动员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形成综合规划和一致行动,由需求牵引推动供给侧改革,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主要采取“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构建城市更新工作体系、突出需求导向,有效发挥城市更新各方主体作用、强化政策推动,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加强制度保障,加快推进城市更新项目落地”四方面的举措。


北京:城市副中心营造大尺度绿色空间

北京城市副中心坚持绿色发展,营造大尺度绿色空间,取得突出成效。2020年实施9个城市公园、8个镇域公园建设,在城区利用乡土植物构建城市森林体系。建成国家森林乡村38个,首都森林城镇2个,首都绿色村庄105个。建成通怀路等“十一横九纵”风景林荫路20余条。建设北运河等绿道百余公里,实现潮白河、北运河绿道互联互通400公里。加强百姓身边建绿,2020年共完成造林面积2.35万亩、留白增绿约3755.44亩、屋顶绿化新建工程7662平方米,建设小微绿地5.2万平方米。

2021年将对漫春园、漪春园、玉春园、万春园等运河西大街沿线4个老旧公园实施改造,并实施广渠路东延、万盛南街等绿化建设,年底再添3条林荫路。


上海:打造综合性节点城市

上海正按照相对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定位,推进新一轮的新城建设。五大新城之一的嘉定新城新一轮建设1月6日实质性启动,首期集中启动的15个重大项目预计总投资超百亿元,涉及高端产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等领域。据介绍,项目安排突出“三个优先”,即功能项目优先、民生项目优先、重大项目优先,进一步提升新城功能品质和辐射能级。其中,远香湖无人驾驶示范环路项目,未来将打造上海“第一条商业示范无人驾驶线路”;嘉定区数字档案市民服务中心将记录城市文化个性特征和城市发展轨迹。


上海:“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推进旧住房更新改造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月3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旧住房更新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上海将进一步完善旧住房更新改造工作机制,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多渠道、多途径改善市民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上海“十四五”期间旧住房更新改造的范围主要包括:2000年底前建成,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健全、群众改造意愿迫切的老旧小区;有条件的地区亦可适当将2005年底前建成的小区纳入改造范围。


天津:投入10亿元建设多层次住房租赁体系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与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近日共同启动天津市住房租赁奖补资金管理系统,计划投入1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主渠道多层次住房租赁体系建设,满足广大市民不同层次住房需求。此举旨在推动全国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工作,探索与实践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天津模式”。据介绍,天津市去年正式入选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按照试点要求,天津市今年将重点完善住房租赁市场体制机制,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培育住房租赁企业。同时,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下,天津市今年还将立足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海河英才行动计划”等决策部署,以满足引进人才、产业职工等租房需求为重点,进一步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重庆:运用测绘地理信息支撑服务智慧城市建设

2013年,重庆市启动了智慧重庆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2017年通过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验收后,为助推重庆智慧城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智慧重庆时空信息云平台基础上,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建成了集空间数据采集、治理、应用于一体的时空大数据服务平台,进一步实现了面向全市政务管理、社会生活的智能服务。

测绘地理信息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信息资源。近年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着力加强基础数据资源建设,构建了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挖掘地理信息数据潜能,建设了重庆时空大数据等系列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多样化的地图服务体系,为市民提供种类丰富的专业便民地图。通过多方面深化应用地理信息数据,为重庆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促进了城市管理智能化、社区治理精细化,让市民们充分感受了智慧城市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捷。


广东:出台“三旧”改造管理办法

近日,《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并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管理办法》对广东的“三旧”改造所包括的几种类型以及规划、用地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进行明确,提出“三旧”改造应当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尊重历史、分类施策、统筹规划、共建共享的原则。

《管理办法》指出,“三旧改造”包括全面改造、微改造和混合改造三种类型,是指对纳入广东省 “三旧”改造地块数据库的 “三旧”用地进行再开发、复垦修复或者综合整治的活动。边角地、夹心地、插花地和其他用地经批准后可以纳入 “三旧”改造项目进行整体利用。


甘肃: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2020年,甘肃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1.67万套,基本建成5.73万套,发放租赁补贴4.14万户1.42亿元。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2019-2020年甘肃省共申报旧改计划任务25.37万户、涉及小区1328个,整合项目104个,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45.75亿元。甘肃省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有序开展,全省城镇排查既有房屋建筑28975栋、在建房屋建筑5605栋,排查处理违法建设行为381起,全省农村排查房屋129.33万户。

2021年,甘肃省住建厅将加快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在全省启动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280套,开工建设共有产权住房3000套,继续面向城镇户籍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提供公租房,实行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举,向无房新市民和青年人提供政策性租赁住房。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失管失修失养的城镇老旧小区内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进行改造提升,新开工老旧小区2126个、涉及居民17.7万户,总投资约80亿元。以城市危房改造为重点,新开工改造棚户区6.73万套。


浙江:推动耕地保护工作落实落细

日前,浙江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明确,要深刻认识守牢耕地红线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扛起坚守耕地红线的政治责任,把耕地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不动摇,高质量推动耕地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落实落细落地见效。

会议强调,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要坚持节约集约高效,坚持精细化管理,科学合理利用耕地,持续挖潜耕地后备资源,不断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要压紧压实耕地保护属地责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用好国土空间数字化平台,形成抓好耕地保护的整体合力。


山西:构建内联外通立体高效交通网

《山西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于日前发布,明确通过2年时间,基本实现全省市市通高速铁路、县县通高速公路、景区联网通畅、省际多路通达。

按照《行动计划》,山西将全面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航机场为主体,加快建设内联外通、立体高效的快速交通网。在高速铁路方面,山西将推动“八纵八横”国家高速铁路网山西境内项目建设,实现除吕梁、朔州外其他设区市全部通高速铁路。建设集宁经大同至原平、河北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速铁路,开展运城至三门峡等高速铁路项目前期研究,利用太中银铁路开行动车组列车。


广西:全力加快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十四五”期间,广西综合交通建设投资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比“十三五”完成投资额增长约150%。今年,广西将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区为统领,全力加快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实现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200亿元,再破新纪录。

力争开工合浦至湛江高铁、南宁铁路枢纽五象站、南防铁路钦州至防城港段增建二线等6个项目,续建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防城港至东兴铁路等9个项目。全力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开工33条高速公路、续建41条高速公路、建成6条高速公路,全区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7300公里。开工建设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钦州港金鼓江作业区19号泊位等7个项目;重点推进来宾至桂平2000吨级航道、防城港赤沙作业区2号泊位等20个项目;力争建成防城港企沙港区潭油作业区进港航道一期工程等6个项目;加快推进长洲水利枢纽五线船闸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防城港机场、贺州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


云南:锚定目标任务绘就发展蓝图

近日,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研究部署2021年的重点工作。

会议要求,2021年全系统要全力推进城市更新,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000个以上;巩固农村危房改造成果,完成农房抗震改造10万户以上;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力争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力争建筑业总产值增长8%;持续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实施棚户区改造5万户以上;全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新建改造污水管网600公里以上;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烂尾楼”项目复工率达到60%以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审批提速“90、70”工程;加强城市设计和城乡特色风貌提升管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抓好建设工程消防质量管控,持续推动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首个城市级通信规划颁布实施

2020年12月17日,经深圳市政府批准,《深圳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颁布实施,成为全国首个全域覆盖、内容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据了解,《专项规划》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通信管理局联合编制,以5G需求为主线,统筹布局数据中心、通信机楼、通信机房、基站站址、多功能智能杆及通信管道等基础设施,为深圳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全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领域内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座谈会在京召开

2月5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在京组织召开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座谈会,与19家金融机构共商金融支农举措,推动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十四五”期间高标准农田建设、打好种业翻身仗、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工程、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防范化解农业风险等农业农村领域重点任务,迫切需要金融资本加大投资力度,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

会议强调,当前,农业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风险高”等问题仍然突出,还需要努力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加快建立健全既符合金融市场规律、金融法规制度要求,又符合农业农村需求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要用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制,精准对接和满足各类主体的有效融资需求。充分挖掘“三农”数据价值,加快构建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探索在重大项目上采取投融联动模式,高质量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农业农村部将进一步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促合作,共同开创金融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

近日,商务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了对外设计咨询的定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并从加强政策引导和机制保障、加强财税金融保险支持、加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和行业管理等五方面提出了促进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


全国自然保护地在线学习系统启动

国家林草局保护地司组织建设了“全国自然保护地在线学习系统”,为自然保护地领导干部和一线管理、巡护人员提供一个学习提高的平台。

该系统通过图文、多媒体、直播等多种形式,开展野生动植物、森林、草原、湿地、荒漠、“3S技术”、红外相机、摄影等多学科领域学习和培训。平台同时开发电脑端和移动端,实现自然保护地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全覆盖。


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修订)》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智慧农业的部署要求,农业农村部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农市发〔2013〕1号)进行修订,形成了《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修订)》(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由总则、组织机构及职责、示范基地类型及标准、申报管理、组织认定、监督管理、附则八个部分组成,共30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试行)》(农市发〔2013〕1号)同时废止。


新疆阿克苏“十三五”新增湿地203万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实施湿地保护工程,“十三五”以来湿地面积由2016年的315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518万亩,新增湿地203万亩,相继建成湿地公园及景观水系等工程35个。目前,湿地内栖息的野生动物达270种以上,野生植物520种以上。

目前阿克苏地区绿洲森林覆盖率达22%,城市(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4%。此外,“十三五”以来,阿克苏地区各地完成防护林建设158万亩,治理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沙化土地154万亩,各族群众受益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红利。沙尘天气由原来的每年100天左右减少到30天左右,年降雨量由60毫米增加到120毫米左右。


黑龙江建立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

近年来,黑龙江省建立全面保护、系统恢复、用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努力实现天然林保护修复由阶段性工程向长期性任务转变、由专项工程向制度设计转变、由精放经营向精准提升转变。

完善天然林管护制度。黑龙江对全省所有天然林在保护基础上划定保护重点区域。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行政首长负责制、目标责任考核制、管护责任制。建立天然林用途管控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健全天然林修复制度,对稀疏退化的天然林,在抚育采伐限额内实施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实现天然林质量精准提升。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监管制度,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复成效考核监督,落实天然林资源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完善支持政策、强化实施保障。


广东发布进一步深化粤港合作15条措施

2月3日,《广东省进一步深化粤港合作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正式对外发布,共15条,主要包括完善疫情联防联控,科技、金融和商贸合作,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及通关便利,青少年交流和教育合作,社会民生合作5个方面。其中,《措施》提出,在广东的能力范围内,继续尽最大努力支持香港疫情防控,全力保障香港正常生产生活,抓紧推进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临时医院项目建设。在科技合作上,一方面,粤港将共同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深圳园区和位于落马洲河套的香港园区,推进“一区两园”建设。另一方面,支持配合香港特区政府实施“杰出创科学人计划”。根据部署,广东将推进“港车北上”政策在港珠澳大桥实施,继续推进皇岗口岸重建,并争取在深圳的新皇岗口岸实行“一地两检”通关模式。


海南将全面推动清洁能源岛建设

“十三五”期间,海南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全面推动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加大推行“去煤减油”力度,加快构建以清洁电力和天然气为主体、可再生能源为补充的清洁能源体系。研究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实施路线,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2025年,海南将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83%,清洁能源岛初具规模;到2035年,能源清洁转型基本实现,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89%,海南清洁能源岛基本建成。


以上信息内容有删减,完整版可查看《规划小刊》

欢迎大家咨询和订阅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规划小刊》


推荐阅读


规划小刊|规划行业信息精选(2021年2月上)

规划小刊|规划行业信息精选(2021年1月下)

规划小刊|规划行业信息精选(2021年1月上)

规划小刊|规划行业信息精选(2020年12月下)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致力于制定城市规划执业规则、推广规划相关行业标准、搭建行业研究交流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