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晓: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科学工作与智库建设
专家简介:王晓,现任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博士学位。曾任职广州花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广东团省委副书记;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一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挂职任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一年。
发表论著有《关于文化的价值和文化的创造》、《美国文化产业考察报告》等,王晓同志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中美关系、美国文化、美国智库的情况有一定的研究和思考。
由王晓同志执笔的《美国智库运作经验与建设新型智库思考》调研报告得到省领导批示。2015年、2016年就智库建设为省人大常委会全体干部、省委党校“周五大报告”作专题讲座。2017年作为党的十九大精神广东省委宣讲团成员,2018年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省委宣讲团成员。
采访说明: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到:“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2018年9月,广东知网有幸邀请到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王晓博士给大家介绍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社会科学工作和智库建设方面的一些规划和想法,以下是访谈实录。
王晓
+
Q
王主席您好,非常荣幸您能接受广东知网的专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战略任务。由此,先请您简单谈谈省社科联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王晓:
感谢知网的邀请。诚如大家所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世界上赢得了广泛赞誉。丰富多彩的成功实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沃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社会科学普及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价值转化的重要途径,是让哲学社会科学走进社会走进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承担着“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对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Q
了解了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及其普及的重要性后,大家也十分关注广东省在此方面的一些进展情况。请您也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王晓:
好的,广东省在社会科学普及方面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依法履职尽责,全面贯彻落实《条例》,推动我省社科普及事业迈上新台阶
2014年5月29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9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进入了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条例》实施三年多来,我省21个地级以上市社科联依法开展社科普及工作的态势喜人,各地党委政府按照《条例》规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或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各级社科联及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履行职责,依法推进我省社科普及事业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
一是全省依法科普的制度环境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2017年4月7日省社科联正式出台了《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并印发给省内21个地市贯彻落实;广州市社科联积极推动修订《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将社科普及的有关规定纳入广州新修订的条例中;梅州等部分地区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宣传工作的意见》;深圳市社科联重点推动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佛山市社科联积极推动制定《佛山市科学普及条例》;梅州、茂名、肇庆等市增加了人员编制或建立了基层社科组织机构,三个地市的县(市、区)社科联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是社科普及的经费投入和保障措施持续加大。《条例》颁布实施后,全省及21个地以上市的社科普及经费都纳入了当地财政预算并加大了投入。省财政为省社科联增加了科普经费,是《条例》颁布前的四倍多。各地市也都相应增加了专项经费,增幅大的有中山市、佛山市、梅州市、珠海市等;湛江市原先没有专项科普经费,现每年也有了。据初步统计,现在全省科普经费比《条例》出台前增加了一倍多。
(二)加强阵地建设和服务管理,在提高社科普及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有了新进展
省社科联依托《学术研究》杂志、广东人文社科网等平台载体,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宣传,科学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同时,充分发挥省社科普及经费和省社科类社会组织课题研究和学术活动扶持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整合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紧密结合我省干部群众所思所想,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
茂名社科联的《南方论刊》,是全省唯一一个地市级有正规刊号的理论刊物;清远社科联的《清远视界》,将纯理论刊物为综合性的政经读物,同时开通了清远社科官方微博,形成多媒体立体宣传平台;《中山理论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资政作用,得到市委市政府多次批示肯定。还有肇庆社科联的《肇庆论丛》、韶关社科联的《韶风》、揭阳社科联的《揭阳社会科学》、潮州社科联的《潮州社科》等刊物,坚持理论研究和普及宣传并重,突出应用对策研究,突出地方特色文化,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刊物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同时,省社科联和韶关、中山等市社科联陆续出台了资助学会和科普基地开展课题研究和学术活动办法,加强对社科类社会组织举办的论坛、讲座、研讨会和涉外学术交流活动的指导管理,以项目申报和定向资助的方式,鼓励所辖学会、研究会,科普基地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社科普及活动,较好地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和形象,极大激发了各社科类社会组织、科普基地开展社科普及活动的积极性。
+
Q
从您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科学普及活动都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那么面对如此丰富多样的科普形式,您认为采用哪些形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呢?
王晓:
我认为要让社科普及起效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结合职能,突出特色,贴近需求,精心设计,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省社科联主要从打造品牌,开拓创新,构建“大科普”联动工作格局着手:
(一)抓常规、重质量,加强社科普及传统品牌建设
一是联合打造“省直机关社科讲坛”,搭建省直机关干部思想交流和理论学习的平台。
从2015年起,省直机关工委和省社科联联合举办“省直机关社科讲坛”,每季度安排一场,邀请大众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学术水平高的国内顶尖的专家学者,进机关普及社会科学知识,至今已举办了14期,累计听众达2万多人。该讲坛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5“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工作方案),全力打造成为“书香机关”品牌。
二是举办“省社科专家话地方文化名片”活动,推进广东文化品牌建设。
省社科联、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会同各地市社科联合主办、广东省文化学会承办的“广东社科专家话地方城市文化名片系列活动”,自2015年7月启动以来已在佛山、江门、清远、阳江、湛江、惠州、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东莞、深圳、梅州、汕尾、珠海、云浮等地成功举办了14场,在珠海斗门区举办1场。2016年本活动已列入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创新项目,连续3年向省委宣传部报送进展情况。
三是擦亮社科普及周等科普活动品牌。
省社科联围绕中央和省委工作重点,全省三级联动,上下呼应,错时举行,每年以百场系列主题科普活动为载体,全省21个地市、上千个社科类社会组织参与其中,采取咨询服务、讲座研讨、展览展演、广播电视访谈、基层巡讲、义务培训、全民读书、知识竞赛、互联网+等多种形式,让社科界专家学者进机关、下基层、走企业、访学校,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同时,各地级以上市也多层联动开展活动,如:广州市社科联打造“广州学术季”、“羊城学堂”五大系列人文社科讲座等;“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已连续举办13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江门“改版升级”社科普及周,从“线下”局部交流升级到“线下线上”
全面互动。
四是进一步加强优质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建设,科普传播受益面不断扩大。
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人文社科普及基地66个,其中包括课堂型基地22个,摇篮型基地15个,资源型基地29个。基地以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社区书吧、农民论坛、社区讲坛等新颖宣传教育方式,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强化创新发展,彰显社科普及特色和亮点
一是回应时代的呼声,举办讲故事大赛。
由省社科联主办,广东演讲学会承办的“讲广东故事、赞发展成就”故事大赛,自2017年11月启动以来,全省各地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共发动21个地级以上市上万人积极参与,佛山等七个地市社科联获得了“优秀组织奖”。接下来,还将举办“新时代广东故事基层巡讲”活动。
二是挖掘全新社科普及精品活动,助推红色文化推广普及。
省社科联与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举办“革命历史大讲堂----社科专家话广东红色文化名片”系列活动,组织知名党史类社科专家学者根据1921年-1949年间当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进程中留下的人物、事件、遗迹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现场实地寻访,并进行整合提炼挖掘,评选出当地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名片,增强民众对当地红色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三是社科普及向基层延伸,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贡献智慧和力量。
省社科联举办“社科专家基层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活动,组织一批省内社科专家学者,赴粤东西北经济较薄弱、社科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开展专题宣讲活动,引导全省干部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四是以改革同龄人的尺度,丈量40年历史。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省社科联与南方都市报隆重推出“生于1978———寻找改革开放同龄人”大型报道,寻访生于1978年的一代,与改革开放同生共长,在重大历史节点的见证人、与时代共同成长的追梦者。
五是省市县三级联动,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省社科联和省直机关工委联合组织开展“2018年省市县三级机关党的十九大知识邀请赛”,分别进行了海选初赛、21个地级以上市片组赛、省直机关片组赛和决赛,推动全省市县机关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
+
Q
我们可以看到,在社科普及过程中,省社科联还是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创新。当然,在各种创新的尝试下,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还是会遇到不少困难。由此,您认为智库建设是否有助于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呢?
王晓:
广东省社科普及主要还有两大问题:
一是尚未建立社科普及专业队伍。虽然社科普及可以联络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政府、企业等群体,但尚未形成社科普及人才库,未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衡量标准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人才培训不足,动态跟踪管理不到位。
二是尚需搭建网络普及活动机制。目前社科普及活动仍以线下活
动为主体,尚未完全采用“互联网+”的方式。需要通过探索运用各种新媒体、新型信息传播手段,把各地市有关单位创作的优秀科普作品、科普读物发布在科普网平台上,把优秀社科普及经验和做法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多元立体的形式推介出来供学习借鉴,推进社科知识的大众传播,赋予科普工作时代感和现实感。
关于智库建设对社科普及的帮助,我认为智库、学术、科普“三轮驱动”,缺一不可。省社科联近年来发挥社科联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广泛建立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设立了49个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和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创办了中国南方智库论坛和《南方智库》(内刊),近两年来,围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等专题共上报成果96期,52期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和有关决策部门采纳。今年我省国家社科基金共有275个项目获得资助经费5845万元,位居全国第四(前三位北京、江苏、上海),这是我省历年取得的最好成绩。要实施社科普及品牌工程,不仅要从打造活动载体入手,更要整合优质学术资源,融合高端智库智慧,提升决策咨询成果转化率,提升公众人文素养和社会理性。
+
Q
我们知道第七届南方智库论坛刚刚落下帷幕,请问您认为该届论坛有何亮点?您对于智库论坛未来的发展有何想法?
王晓:
2018年7月26日,我会联合省社会科学院、《红旗文摘》杂志社、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等单位,在广州共同举办了以“传承与创新: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经验与启示”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届论坛省社科联与中国知网共同合作完成了课题《1978-2018:广东改革开放理论成果汇总分析及展望》。中国知网基于自身大数据网络,对广东改革开放40年来的社科理论成果,从发展趋势、发表载体、学科布局、区域对比,以及主要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研究热点和代表性成果等角度,开展了定量分析和研判,为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的学术水平和发展态势提供了数据支撑,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这是本届论坛的最大亮点和特色。
未来,南方智库论坛将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指向,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和阐释,为省委省政府提供科学决策参考。尤其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全省改革大会提出的12项任务及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深层次社会矛盾等进行深入研究阐释,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多做科学定量分析,从学理逻辑上参透,从办法措施上支招,做服务“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最强大脑”,用“理论之思”,做好广东发展的“时代之问”。
+
Q
经过南方智库论坛的合作后,您认为在社会科学普及和智库建设方面,省社科联与中国知网还有什么样的合作契机呢?
王晓:
当前,人们要获取知识,一般会选择在互联网上进行搜索,一个关键词会引出成千上万个解释。那么,该选哪一个?一般情况下,我们会选择排在前面的某些条目进行阅读或观看,但这些解释一般不同,有时还有争论。该相信哪个?受众一般的做法,是看了很多解释之后,按照自己的知识体系、理解原则等进行权衡比较,选择某一个,姑且相信他的说法,你似乎要变得比专家还专业才行!如何帮助受众在互联网上选择合适的、正确的信息,让他们易于理解和接受,是科普的关键。2016年初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省里也紧跟着出台了《关于加强广东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鼓励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健全决策咨询工作机制。
据闻中国知网年访问量达32亿人次,年均资源下载量7亿篇次,用户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机构用户达2.5万个,行业用户遍布高校、中小学、科研院所、政府、企业、医院、农业等各个行业,提供了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在社科普及和智库建设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省社科联期望在如下三方面与知网真诚合作:一是做好社科普及信息内容建设。知网拥有的海量社会科学知识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科普专栏、数字化图书馆等形式,将信息标识出来,不要让搜索者自己判断,直接可以提取,或给他们以某种帮助,使他们易于判断,知道好的社科普及信息在哪里,只要受众想了解的信息,在知网上都能查到;二是增强社科普及信息的普及度。虽然知网上的社科知识正确性、准确度很高,但解释和描述的专业术语让一般群众难以理解,或引不起公众的兴趣,会大幅降低社科普及的效果,要把专家学者研究的社科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正确的社科普及信息易于理解;三是共同发掘学术大数据+新型智库建设的价值。为政府的顶层设计、科研管理者的学科布局、智库机构的发展规划、学者的研究方向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和学术创新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和科学决策参考依据。
采访后记:
通过两届“中国南方智库论坛”的合作契机,小编有幸向王晓主席发出了采访邀请。在百忙之中,王晓主席拨冗接受了《粤创·知网》的访问。聊及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她侃侃而谈,对于省社科联现在的诸多创新举措如数家珍,很多细致的工作她也一一道来,可见她是一位“亲力亲为”的社会科学践行者。(采访编辑:CNKI广东知网服务中心 邓玉敏)
文章选编自《粤创·知网》·2018年·第3期 总第9期 专家访谈版,整刊下载,请点阅读原文
编辑:广东小知
《粤创·知网》
《粤创·知网》是由同方知网广东分公司主办的面向中国知网广东用户发行的内部刊物,旨在反应中国知网各行各业的建设与发展情况,增进CNKI与各行业用户交流,分为公司新闻、用户动态、行业资讯、专业知识、项目快讯、专家访谈、产品推荐、员工风采、活动预告等栏目。每季度出版。目前,已发行9期。后期将持续发布专家访谈实录及更多内容。
专家邀稿:现诚邀广东区域的各行业领域专家、领导进行专访,专访内容为专家、领导的研究方向、或时政热点评论、或与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知识管理、知识服务发展相关的内容等。联系人:詹老师 020-37690110
往期专家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