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你一生至少要来一次的地方 | 李方悦看以色列
2017/9/28
Day Two in Jerusalem
神圣悲情的耶路撒冷
犹太人大屠杀博物馆
耶路撒冷大屠杀博物馆,是加拿大国际知名建筑师Moses Rasdid设计的,从建筑,到景观,到室内,都是一个大师之作。同时,这里也是对于大屠杀史料记载最全的一个纪念馆。
大屠杀纪念馆,以时间为维度,通过空间的进阶,记录了从1939-1945年,对犹太人歧视,驱逐,分隔,迫害,到屠杀和种族清洗的过程。看的过程,越看越压抑,越看越心惊,到了最后,看到推土机像垃圾一样把一堆堆的犹太人的尸体推进坟墓,感觉沉重得喘不过气来,马上要呕吐一样。好在从建筑逃出来,是一个观景平台,看着整个城市,处在一片光明之中。这也应该是建筑师的“未来一片光明”立意和用心吧……
儿童纪念堂
在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所在:儿童纪念馆。走进儿童纪念馆,一片漆黑中,三根蜡烛被镜面折射出无数的光影,恍若夜空中的繁星,没有任何图片,影像,只有广播里不断地播放着每一个死去孩子的名字、年龄,令人后脊梁越来越发冷。
这是一对美国籍的犹太裔夫妇捐建的,为纪念在大屠杀中早亡的孩子们,而他们的儿子被屠杀时只有4岁。600万被屠杀的犹太人中150万是儿童。门口小山丘上那个儿童纪念碑是两排被拦腰折断的柱子,象征着夭折的幼小生命。
这样的悲剧发生在现代社会,让人不禁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一种光天化日下,人性的丧失,和人类对自己同类的歧视,仇恨和杀戮呢?
展览以客观的态度,介绍周边国家对希特勒歧视和屠杀犹太人的态度。在漫长的过程中,虽然也有正义的人士,出手相助和谴责这一暴行,但是非常少。绝大多数人,是一种无所谓apathy的态度,或者说冷漠,甚至成为帮凶。当希特勒驱逐犹太人的时候,很多国家,包括英国,美国,都选择拒绝接纳。而上海是唯一一个城市,不需要签证,接纳犹太人的进入。
当别人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的时候,太多人选择了沉默,因为和自己无关。直到有一天,希特勒的铁蹄踏破了家园的安宁。
展览还以大量的篇幅,介绍纳粹党卫军的指挥官,特别是执行final solution 最后清洗的军官们,绝大多数都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半是博士,学习法律,经济。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社会精英,成为杀人不眨眼的侩子手?
其实人类之间的大规模的杀戮,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南京大屠杀,就是同种类型的行为。一时间,人类所有的丑恶,包括自私,狭隘,嫉妒,贪婪,都被释放了,吞噬了无数正义和无辜的生命。
有句话说,世界上如有十分美丽,九分在耶路撒冷。世界上如有十分哀愁,九分在耶路撒冷。这个神奇的城市,似乎把太多的历史,信仰和故事都融合在了一起,真是不可承受之重。
海法
以色列北部港口城市,在希伯来语中有着“美丽的海岸”之意。 巴哈伊教空中花园依山而建,背靠有“上帝之山”盛名的卡梅尔山麓。迎面吹来地中海温暖、湿润的海风,以金色穹顶的主建筑为中心发散,形成19级巨大的平台式阶梯,自山脚至山顶绵延千米。在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到达海法的那个晚上,我和李先生一起到了海边。海边有不少餐馆,晚上有人气,又不失休闲。我们在一个花园餐馆坐下,喝了一点酒,谈了好多,以前有些一直不想说的东西,也说了出来,还哭了一场。说起来我们两个人的合作,并不像世人看起来的那么顺其自然。一个北大学经济管理的,一个清华学建筑设计的,还能找到比这个最好的创业合伙人吗? 天知道,很多事情都不是你想的那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头脑和思想,不是那么容易合为一体,这过程也不是一般的艰难,对婚姻也是巨大的考验。
神奇的是,本来觉得说出来会影响感情,也没有什么解决方案,不如不说的事情,一旦说出来,一下子释然了,我们之间的感觉拉近了很多。原来放在心里的心结,其实没有想象得那么不可跨越!
离开那里的时候,我们感觉似乎开心了很多,一块巨大的包袱放下了。抬头看看,啊,原来我们刚刚是在巴哈伊教堂的中轴线下,谈我们的婚姻和感情……我们这才理解潘石屹和张欣到这里来寻求修复婚姻裂缝的原因。真的神呢! 不管你信不信,总之我是信了……
结语
以色列让我我想起瓦拉那西,印度教和佛教的发源地,也是这么一个浓重得打不开的城市。这些和上帝关系密切的城市,都充满了灵性,神圣,哲学性,和复杂感,都令人百感交集,震撼心灵。
在这里,你会有关乎生命和死亡的思索,有关信仰的存在的思索,有关信仰的差别和共同之处的思索,有关生命的终极意义的思索…
以色列,一定是你一生至少要来一次的地方。
旅游时间2017/09/27--2017/10/03
2018年1月整理
查看李方悦看以色列系列游记,请点击:
部分图片来自新华社相关报道、百度百科、onwayto的博客文章《为了不忘却的纪念: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Yad Vashem 》,微信公众号风长眼量,《以色列的前世今生,犹太人是如何建国的?》等
本文是李方悦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协调白名单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行走中的李方悦:
披荆斩棘,走向未来 | 李方悦的2017个人总结和2018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