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二年科学规划和西郊宾馆

徐祖哲 计算机六十年 2023-07-08

1954年,西郊宾馆作为政务院“外事招待所”在阜成门外南营房开工建设,此地原为清朝八旗兵之厢红旗的驻地,宾馆建成三栋住宿楼和一座礼堂。

1956年,西郊宾馆最重要的的接待任务就是“十二年科学规划会议”,因为接待“科学规划会议”,而成为有重大价值的一个历史建筑。

原西郊宾馆的住宿楼,现存两座。


1956年6月19日,参加科学规划服务的全体工作人员合影(左段)。

郭沫若院长(左五)和工作人员合影(中部)


几十年过去,没有见到有关规划工作过程的材料。西郊宾馆的简报中却有一些服务工作的动态。在档案中的会议服务动态中说,提前准备了1600条新床单,做好房间清洁工作。代表年龄大,高级知识分子、工程师多,考虑起问题来往往不待解决就连饭也不吃,工作需要安静的环境,餐厅安排随到随吃,随时都有热饭菜。服务员开门、谈话、走路要“三轻”,让科学家和苏联专家满意。在这里工作了40多天的苏联专家留言,“要把好的印象带回莫斯科去。”

西郊宾馆的业务常识成为北京市的培训教材。


在完成规划服务任务之后,宾馆决定要用一天时间总结表彰服务工作,并且有一个正式的总结报告。可惜,在档案中有这个总结的目录,而没有正文,应当是当时的严格保密规定,让“服务总结”隐身了。这样,规划开始和结束时间,有多少科学家进驻,用了多少个会议室,在礼堂开了几次大会等等数字,都无据可查。

专家用餐标准为每日1.5元,做到“够吃、不剩、不浪费”, 严格检查食材质量,保证食品安全,劣质食品坚决退货。做到“三好两满意”,会议司机们也都对服务满意。

参加规划服务的工作人员有200多人,由于历史原因,很难留下文字记录。

1957年,宾馆撤销,房屋由当时的中共中央华北局使用,六十年代这里也发生了一些大事。几经辗转,由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工业经济研究所等使用,礼堂已经拆去,住宿楼还剩两栋。

上世纪70年代,前任总理朱熔基在工业经济研究所担任研究室主任时,就在原先的住宿楼中工作了5年。

西郊宾馆作为“十二年科学规划”的驻地,理应留下纪念标志。

原西郊宾馆的楼梯,留下了众多科学家的足迹

当时,北京城区不大,出了阜成门就算西郊。中科院在北海公园西侧,往来十分便捷。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选读:

    1956:科学规划及中南海接见65周年

    1956年科学规划概述(一)

    1956年科学规划之新技术(二)

     1956年科学规划之结语(三)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周恩来与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

教育革命和计算机人才培养

谁是第一个计算机系

大学校长与计算机教育


寻找“薛暮桥和钱学森的对话”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创建前后

人民大学开创信息专业先河

 情系计算机的父亲王中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