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怎么看,94.75亿美元的BD交易都是里程碑式的
火了一年的ADC,在临近年末的时候上演了又一轮疯狂。
昨天下午,默沙东与科伦博泰签下总金额最高可达94.75亿美元的引进合同,引进了后者7款临床前ADC药物,首付款1.75亿美元,平均每款产品2500万美元。
无论怎么看,这笔交易都是里程碑式的。
从出海的角度看,科伦再次刷新了License out的总交易额上限,把前不久刚登上“王座”的康方挤了下去,当然,从单产品的交易额来说,康方50亿美元的交易依然在全球范围内屈指可数。
从ADC赛道的角度,这笔交易很有意思。由于7款产品是临床前,不免让人想到4个多月前,GSK以14.6亿美元总金额买下Mersana一款临床前ADC药物的交易。无论是首付款比例还是单产品的总价值,GSK的交易都要更胜一筹,但架不住默沙东买的多啊。除了这7款临床前产品,今年默沙东还买了科伦博泰2款ADC药物,总交易金额接近120亿美元。
从两家公司和BD交易的角度上来讲。一年三次被默沙东复购,科伦博泰的ADC技术平台和产品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认可,而另一边,默沙东与Seagen的并购案应该是黄了。没有人会在已经拿到9款不同靶点的ADC药物的情况下,再去斥巨资收购一个ADC药企了,毕竟,Seagen的技术平台年头久了,也不见得有多“娇艳”。
如果不算科伦博泰,今年中国biotech里的顶流,毋庸置疑是康方生物。多年的技术积累,终于在今年集中展现,PD-1销售额超出预期、双抗挺进世界前列、头对头大战K药、50亿美元交易位列历史前10。
科伦博泰一举刷新License out交易额,客观上撼动不了康方的年度最佳的位置,但值得一张“MVP”选票。
两家药企今年的表现,尽管早有苗头,也能算得上“异军突起”。
技术、时间、经验的积累转化为成果是需要时间的,无论怎么把控节奏,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比如今年FDA大变脸导致几个PD-1出海失利;比如DS-8201的降维打击,摁死了一群想要做me-better ADC的;比如奥密克戎一统天下,除了把其他毒株打死,也把特效药的市场打没了。
所以,明星药企是会交替出现的。
最开始是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实现零的突破,然后是四大国产PD-1竞相发力,再鼎模式引发狂潮,基石一个月获批两款产品、12个月内获批四款产品,荣昌ADC刷新出海交易额纪录,传奇生物接过出海接力棒......
除了百济神州这种吃了“大还丹”的,年年都有新惊喜,其他biotech或多或少会有蛰伏期和发力期。
所以,明年康方、科伦博泰和传奇生物应该会花点时间消化掉今年的这些成果,那么,谁能成为“新王”呢?
是今年发挥同样出色,但是声量不响的礼新、巨石、济民?还是蛰伏了一段时间的信达、再鼎、加科思?再或者是今年有一些里程碑突破,但市场仍未形成统一看法,等待起飞的华领、腾盛博药?
无法判断,但有点期待。
笔者没有经过严格的数据归纳和统计分析,但是从近年来的医药BD市场上看,并购、尤其是巨额并购,药企们越来越不想做了。
从原理上来讲,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将Big Pharma当做投资人看,并购就是看上了技术或者产品,但是自己要做庄;股权投资就是最常见的入股,说明对公司的平台、人员配置和公司文化都很认可;License in就是药品特许权投资模式(Royalty Investment),只看产品,其他不管,非常纯粹。
这种模式有一定市场,现在玩的人还不多,但是药企之间的License交易已经非常成熟。
有的药企,价值在产品;有的药企,价值在技术;有的药企,价值在老板。并购,毕竟没有回头路,如果眼光够好,看上的产品对方又卖,肯定是License in划算。
医药界历史上超过50亿美元的非并购BD交易不过10起,今年就有5起,从趋势上来看,这个94.75亿美元的纪录被打破也是早晚的事。尤其是在资本寒冬下,更多biotech把以前的非卖品放在了货架上,而这,正是Pharma出手的机会。
各公司官网
其他公开资料
一个广告
尽管BD交易迎来了春天,但如果眼光不好,License 和 并购只是亏多亏少的问题。面对不熟悉的领域,如何正确评估其价值是令每一个BDer头疼的问题。
为了帮助广大致力于BD工作或对此职业感兴趣的朋友们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最新技能,药时代决定举办创新药BD高阶研讨会,邀请资深专家演讲,分享他们的行业洞见和丰富宝贵的实战经验。
卖部门、自愿暂停所有管线、濒临破产,为了通用型CAR-T和实体瘤CAR-T
资本寒冬里,我们一起重温王健博士解读的「新药研发投融资之春夏秋冬四季」!
我们在冬天里欢聚,一起讲述春天的故事!——第二届中国新药领袖闭门交流会成功举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