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溯面试流程,跳出自我桎梏 | 面面俱到第一期总结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3-02-13



/  面面俱到  /


自2022年9月22日“面面俱到”第一期秋招系列活动预告发布起,深度营陆续推出五篇稿件。
我们和不同的秋招过来人进行对话。有“佛系但自信”的猫皮奶;有“把面试当做一场采访”的奶啤;有“从打游戏到做游戏”的Vritas;有“在面试中审视自我”的易玉山;也有“把面试看作双向选择”的丸子……
对话过后,像是在无垠的广袤中忽而觅得一座灯塔,我们怀揣自信与热望,踏实地大步向前。
以下是面面俱到第一期的系列作品回顾,欢迎点击图片阅读:
(按发稿顺序)
01

《面面俱到 | 国企人的面试经:佛系但自信》

作者有话说


潘桢甄

“面面俱到”采写组成员

深度营十期成员


经过几番波折,我们联系到了现在的采访对象“猫皮奶”学长。学长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标题中提到的:佛系、自信。佛系在于学长虽然海投,但会估量成本,选择有把握的单位去投递,不去强求那些过高的目标;自信则体现在学长谈到“如何调整心理状态”时,表示“不要把那份工作看得太重,能够通过简历筛选证明我也很优秀”。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就随大流说“非xx不去”,但内心真的这么想吗?秋招很难,但也没那么难。在自身有积累、条件过硬的前提下,基本上是会拿到offer的。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找准心里的衡量标准,做好自我定位。现在似乎流行起一个词,叫“松弛感”。学长传递的观念和想法在这个内卷至极的社会下相当治愈。当然,全篇还包含了非常多内容,学长关于各行业面试内容、面试注意点等方面的分享可谓“干货”满满,显示出海投人极其丰富的求职经验和自我思考,非常实用!
02
《奶啤:别紧张,面试就是接受一场采访 | 面面俱到》

作者有话说


朱咏玲

“面面俱到”采写组成员

深度营十期成员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我的采访对象竟然是我关注的博主”的故事。几个月前我因在小红书上搜索深度营而关注到了奶啤,没想到加入深度营后又采访到了奶啤本人,缘分形成了一个闭环。
我此前很少有机会采访非熟人,所以采访前还有点紧张,担心这场采访的气氛会不会冷掉、我的提问会不会显得有些死板、我的紧张会不会影响采访的效果……直到我进入会议室开始和奶啤一对一交流后,这些担忧才慢慢散去。
奶啤比我想象中更开朗、更爱表达,她善于总结、乐于分享,非常年轻但很有想法。而且很明显的是,她根据我们发过去的采访提纲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作为采访者的我对这一点非常感激。
我作为一个跨专业的新传生(秋招版),平时很少有机会能和新传出身的同学有这样细致且深入的交谈,同时我也迫切地需要一些秋招经验。于是出于私心,我在统一的采访提纲里又加了很多问题,奶啤的回答也的确解答了我的困惑、引起了一些共鸣。比如,她说起要在面试中保持互相平等的关系,她解释为什么放弃了高薪的互联网工作而选择做记者……
或许每场采访都既是公共的,又是私人的。这次采访中有一些内容没有被整理到终稿中,临场的氛围和当下的感受也无法被“录制”下来,它们是独属于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体验,也是这次愉快采访的重要组成。

03

《面面俱到 | 大厂打工人的面试经:从“打游戏”到“做游戏”》

作者有话说


胡怡芹

“面面俱到”采写组成员

深度营十期成员


稿件发布的那天,分享到朋友圈之前,我在备忘录里打打删删,总觉得这次采访背后有很多想说的,但又不知道怎么说好,最后还是全部都删除了。幸好还有采写心得环节,又给了我一个“唠叨”的机会。

早在聊天的时候,当我们得知Vritas的秋招是在三年前时,就开始担心他会不会已经忘记了秋招的细节。但得益于采访对象很能说,我们的采访还算顺利。同时,我们没有局限于秋招面试,也聊到了很多方面,比如3年前就业环境和现在的对比、社会结构性问题,还有Vritas作为面试官时遇到的一些“卷”得令人诧异的面试情况。虽然这些与面试经验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对于采访者来说,这是我们独特和珍贵的收获。

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写作Q&A类型的稿件,老实说写之前觉得Q&A就像录音转文字一样,内心觉得“好像也不难的”,但收到梓函发来的一稿、准备修改时,开始觉得“打脸”了。一是虽然我们问了很多问题,但不可能全都照样写入稿件,而是需要整合;二是整合时就会发现,采访对象虽然说了很多,但是有些地方逻辑混乱,还需要再理清和确认,所以也很考验我们的逻辑和对访谈内容的理解。收到统筹组的编辑意见以后,更是觉得狠狠地“打脸”了。文档里面密密麻麻都是修改意见,细致到连一个标点符号也没有放过(感谢统筹们!)。统筹们从第三方的视角也看到了很多我们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比如说Vritas在东京gap一年的经历原本和确立秋招目标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统筹们都对两者的因果关系感到疑惑。再次回看访谈的前后文,我发现这段的逻辑有些混乱,他将gap的经历归为人生的尝试,与秋招目标的确定可能关系不大。

后来和梓函讨论得出的结论是,或许是因为我觉得这段经历太酷了,在写作时并不愿意舍弃它。要学会判断和舍弃那些和主题可能不相关的部分,尽管它们很有趣。这也是我在这次稿件写作中学到的很重要的一点。

最后感谢梓函和我一起推进采访、修改稿件,很多细节问题都是在她的帮助下敲定的。完成这次采写以后,我也更加觉得我们要珍惜每一次采访聊天和写作的机会,因为它们都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04
《易玉山:学会在面试中审视自我 | 面面俱到》

作者有话说


郑思芳

“面面俱到”采写组成员

深度营十期成员


面试,用几十分钟甚至是短短几分钟来认识一个人。我们很难说面试看到的是一个人的全部,但是我们可以用尽全力展现我们想要呈现的样子。我们都要经历面试,求职也好、求学也罢,都是为了某种目的。但在和采访对象的对谈中,我们体验了不一样的面试经历,听到了不曾知道的“秘密”,学到了总能派上用场的“绝招”,最重要的是懂得了把面试当作与自己的一场对话。
在成长的路上,面试也许是最快速认识自己的一种途径。反复追问不仅是面试官对你的考验,还是一场自我的试炼,我们在其中锤炼心中呼之欲出的答案。巧合的是,采访对象刚好是我同一所学校的师姐,把采访问题问出口的同时我也会反过来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如何回答。但人生的阶段不同,所想到的答案也不同,希望未来的我能给现在的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采写的过程是纠结的,你面临的是一个有着强烈分享欲的对象,不仅要把内容不折不扣地呈现出来,还要条理清晰,现实却是你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但还好深度营给每一个参与者都提供了一次成长的机会,像故事的主人公战胜求职面试一样,多对谈、多练笔,才能有更多不一样的收获。

05

《丸子:面试是一场平等的双向选择|面面俱到》
作者有话说

熊珂

“面面俱到”采写组成员

深度营十期成员


当初想要做这个选题,是因为求职与秋招是一提起来就会让我感到焦虑的名词,我认为这种焦虑源自未知。我迫切的想要为我,以及和我一样的即将面对秋招的非应届生找到一些可复制的经验和方法论。

和丸子的对话是一场对“秋招”的祛魅的过程,打破了我对于求职者任人挑选、宰割的刻板印象。当求职面试变成一种平等的双向选择和对话,我们每个人都无需惧怕。


本期海报


作者有话说


钟楚滢

“面面俱到”设计组成员

深度营十期成员


接到做海报的任务是在非常忙的某周的晚上,在听到思航说第二天中午要交的消息时我刚做完两张海报,一条腿刚从海报的牢笼里走出来。为了振奋我的精神,我去买了一份甜品安慰我自己。

我知道我是一个很容易把事情做复杂的人,在做海报和封面图的时候我无数次打开可画,思考找到一个模板速速做好的可能性,但最后我还是折服了——我已经极力遏制自己用蒙版的念头了,手痒得像要长出笔刷来,不断暗示自己“你时间不多了,可画还是很智能的”,但最后还是默默地打开了AI和PS

我去参考了一下其他项目的海报,大家做得都很好看,我压力有点大。我没学过美术也没学过设计,做海报的方式十分野生,碰到完全开放的命题真的只有碰运气。但ddl不等人,为了“速成”海报,我翻开了手边的杂志,找到了一份觉得还不错的,跟丽媛说我打算参考这个。那接下来就是找素材了。

想参考的海报排版

我希望能找到一个正在面试的人,他面露难色、焦虑、难受。但你知道的,找素材从来都是很碰运气的事,ddl在逼近,我觉得自己在耗时间,心里很没底。你不确定在期限里划出的1小时里是不是能找到合适的素材,这是时间;你不确定在茫茫的网页里是不是能找到所需的网站,这是途径;找到一个“还行的”,但你不确定接下来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这是不满足。如果没找到,那花出去的时间都是在浪费,找插图真不是一个有终点的事情。我突然意识到,不会画画真的很难有原创能力,好羡慕会画画的人……(有没有人能教教我怎么可以精准地找素材

后来我找到了一个还算符合我对面试的设想的插画。晚上思航和我说修改意见的时候说,这张海报太压抑了,好像面试的人没有任何绝地反弹的余地,我心想“可不就是这样吗” ,我把自己对面试的印象呈现在海报里了。但思航说,并不是所有面试故事都会不完满,打工人仍有希望在。于是我们决定在海报顶部加坨圣光拯救这位面试人


圣光版第一版海报

事实上另外一张满意的插图是这样的,可见面试这件事对我有多大的阴影

第二天早上,由于我自己也不是很满意第一版的海报,于是又开始了新的找插画之旅。在翻电脑的时候突然翻到之前朋友为我的一个作品画的一张插图(其实是大广赛遗珠),刚好很像打工人面试的状态,以此我开始了第二次创作。新版本的海报发给思航后,思航表示统筹组喜欢第二版,于是我们就在第二版上着重修改了。成果也不能说有多好看,但至少与第一版相比,传达了更多我们想传达的信息。

最后的海报

给大家看看这个暗黑版本,其实我挺喜欢的,十分满足我对面试的想象

改好海报后就是封面图的事了,我想着重强调一个冷知识:天知道有的东西改尺寸有多麻烦……(虽然我承认我技艺不精占很大原因)

当我拖拖拉拉地终于把海报做成了封面图尺寸的版本之后,我又随手交了一份极简的只花了三分钟做的封面图,我和丽媛说,如果大家选了第二张,那我真的会心梗。过了一会,丽媛说,“楚滢,我不知道怎么开口……”

哈哈哈哈哈哈哈,丽媛真的好可爱!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其实我也觉得第一版封面图太复杂了。

事情做完就好。

第一版封面图最后用的极简封面图

我没啥资格在大家面前班门弄斧地传达经验,也没有什么干货能给大家。这篇文字与其说是经验,倒不如说是一份我自己的工作分享,因为过程还蛮有趣的。

做海报时,记得把想法及时拟成草稿,和统筹组及时沟通。分享一个找集成式素材的网站,叫“boss设计”。

最后我再次真诚发问,有没有人能教我怎么精准找素材?

PS:Boss设计网址:

https://www.bossdesign.cn/

郭思航

“面面俱到”总统筹

深度营十期成员


真的到了写统筹感想的这一天,我打开文档却不知道如何下笔。过去二十余天的日程太过于紧凑,以至于终于走到句点的今天,我胸中涌动着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表达,只觉得忽然而至的空闲让我无所适从。一开始报名统筹其实是因为tt姐发完招募后,大群中紧跟着发出来的一条消息:去报名吧,会学到东西的。“能学到东西”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尝试跨专业的这大半年里,我每天想的就是如何利用课外时间参与尽可能多的活动,从而学到更多。于是我火速私聊了tt姐,隔天睡到日上三竿,打开手机突然发现她三小时前发来的消息:报名同学人数有点多,难以抉择,所以想问五个问题。我看看时间,距离她定的ddl还有两小时不到,于是立刻打开电脑,很认真地开始写笔试题,大概花了一个小时左右,写了近两千字,敲下enter键的那一刻真的特别有成就感。


我的笔试题选段


不过后来真的成了统筹后,更多地不是为了“学到东西”而开心,而是为融洽的小群氛围和隔着屏幕逐渐建立起来的友谊而欣喜不已。

策划期间发的微博


“面面俱到”统筹组真的太高效了。9月18日下午两点多我交上战略统筹tt姐布置的笔试题,四点半就被拉进了统筹小群,晚上七点短暂开完小会后,我在将近九点交上了初版策划案,两小时后最终版策划定稿就诞生了。之后雨航提到“面面俱到”的概念,我觉得特别巧妙,丽媛和tt姐也很喜欢,至此所有的准备工作均已完成。

接着就是建组、拉群、分别开小会、制定细则,一周的写稿期满后四个统筹接力审稿。我原先不敢审大家的稿子,会觉得“大家应该写得都特别好吧,我能改出什么来呢”,但第一次审稿就花了将近两小时,做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我忽然发现“原来自己也是能做些什么的”。审之后的稿子时,我就更加放得开、更敢去做改动,从只敢改病句和错字到能就全文的框架和逻辑提出自己的意见,我发现自己在进步。

因为每天挂在公众号后台,我一闲下来就会把后台的稿子再扫一遍(尽管它们已经经过统筹的四轮审核)。许愿姐姐把扫码大权交给我后,我便更加惶恐,生怕出什么错误。在这样的状态下,我还真的在终审时发现过好几处细微的错误,比如Q&A环节少了一个A,比如加粗部分缺失,又比如全角半角混淆……后来我在统筹小群说:怎么每看一遍稿子都有新问题啊!扫码前最后看了遍稿子,又发现新问题,十分惊慌


除了审稿期间时刻波动的情绪,偶尔出现的突发状况也让人措手不及。推到第四篇稿子的时候,统筹审核、总监审核、运营排版、排版审核等流程全部走完,即将群发时,我突然得知受访者易玉山实际上并未看过这篇稿子。这真是大大的纰漏!好在我之前机缘巧合加了易玉山的微信,于是拿到她返回来的“面目全非”的修改稿后,我一边手动往后台输入(为了同时兼顾审稿),一边一段一段把需要改动的部分返给她、实时商量。最后在许愿姐姐给我的时限内险险完成,保住了日更。但我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易玉山对我修改意见的认可。她其实已经是正职记者,还比我大了不少,但我在高度紧张状态下想到的修改意见居然大部分都被她采纳了,这是不是说明我好像有两把刷子(自恋中)。此外,她还夸我“文字感好好”,这也让我大受鼓舞。

和易玉山的聊天记录


总而言之,高效而紧张的近二十天就这么过去了。二十天里,从零到一搭建起全新项目、不断讨论从而确定主题和策划细则、主持小组开会、接力审稿、顺利在预计时间内完成了五篇稿子的推送,我们四个真的好棒!我们团队的宝宝们也真的好棒!第二期也在紧张筹备中了,希望我们仍然维持高效的工作状态,把“面面俱到”做大做强!


吴雨航

“面面俱到”采写统筹

深度营十期成员


“面面俱到”第一期秋招篇完结撒花!但这个栏目依然是现在进行时,未来我们还想采访更多的保研人、考研人……
虽然没有直接参与采写,但我从采写组家人们交上来的稿子中汲取了很多未来可能用得上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不少对当下焦虑、迷茫心境的启发。本期来分享的哥哥姐姐们都是秋招的“胜利者”,但我也相信每个人都将成为这样的“胜利者”。就像几乎每位采访对象都会提到的那样,没有收到offer也不要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很多时候是时机和匹配的问题。“总会找到工作的”大概就是我们今后面对秋招的状态吧。
最后,非常感谢tt、sh、ly,还有设计排版、采写组的各位家人们,和你们一起工作学到很多,也很快乐!希望我们越做越好~


黎丽媛

“面面俱到”运营统筹

深度营十期成员


这是我第一次担任项目的统筹,从小白开始一步一步开始学着写策划案、组织安排大家制定排版细则等等,从刚开始的生疏、害怕出错到现在的熟练自如、驾轻就熟,这份进步很值得被记录的!在这里我要大声表白卓雅、思航和雨航三位,感谢她们的帮助!而且她们都是非常细心、靠谱和负责任的搭档!
有些遗憾自己没有直接参与稿件的采写工作,期待在下一期可以和各位对话、聆听大家的声音~


“面面俱到”系列第一期已经结束,期待第二期、第三期……第一百期!



活动成员


最后,请允许我们介绍一下此次活动的成员:

统筹组:唐卓雅 郭思航 吴雨航 黎丽媛
采写组:曹奕涵 潘桢甄 朱咏玲 吴一诺 朱梓函 胡怡芹 郑思芳 任芙杉 熊   珂 马博文
排版组:王冠杰 陈湫林 秦   朗 黎丽媛
设计组:钟楚滢 蔡思敏


-END-


值班编辑|黎丽媛

统筹总监|许   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