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吹不黑,谈谈切尔诺贝利真相 | 李思达

李思达 搜历史 2019-06-04

本       文       约      470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我们最主要的资本即苦难。不是石油和天然气,而是苦难。这是我们不断开采的唯一资源”

——S.A.阿列克谢耶维奇

1986年,4月26日凌晨,乌克兰普里皮亚季。

在这座位于切尔诺贝利西北18公里的小镇上,人类终于打开了潘朵拉之盒,释放出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在事故中,连续的爆炸和引发大火,将8吨多的高能辐射物质喷洒到大气层中,释放的辐射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的400倍,整个欧洲甚至北美东部部分地区都受到了核辐射尘污染的影响,使得这次事故成为当代后果严重的核工业灾难之一(与之并列的唯有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30年虽然过去,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一直未曾消散,随着HBO最新迷你剧《切尔诺贝利》的上演,让这场昔日的重大灾难,再度回到了时人的视线之中。

一  悲剧是如何诞生的

切尔诺贝利曾是苏联的骄傲。

作为一个核大国,苏联在核能利用上很早就取得了进展。1948年,在核武器上奋起直追的苏联人,搞出了RBMK型核反应堆。不过,此时的RBMK型核反应堆的用途还只是为了生产核武器的原料钚。直到拥有核武器后,苏联人才有心情将其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成发电用的核反应堆,1954年,第一座投入使用的RBMK型(大功率压力管式石墨反应堆)核反应堆在奥布宁斯克成功运行并且发电,成为苏联核电工业的开端。

应该承认,苏联这款完全自主研发的核反应堆,当时在技术上还是傲视群雄的。事实上,当时也没有几个国家有能力制造核反应堆,就连中国的早期核反应堆,也是根据苏联援建的RBMK型而来。70年代初,苏联再次升级自己的核电厂设计和建造技术,相继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二代RBMK型堆纷纷投入运行,除了切尔诺贝利之外,还有列宁格勒、伊格纳林纳、斯摩棱斯克和伊格纳林纳。在切尔诺贝利的,正是苏联对外宣传为世界上最安全的RBMK1000型。

从数据上来看,苏联人的确值得为切尔诺贝利骄傲。在这里共有4台RBMK-1000型大型石墨沸水反应堆,每个反应堆光用作减速剂的石墨柱高7米,直径达12米,重1700吨。在其中,有着1680根燃料管,沸腾的轻水在其中受到加热,然后被引出带动汽轮发电,四台机组发电功率可达4兆瓦,向整个苏联的欧洲地区提供动力。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个被苏联人视为骄傲的“世界上最安全”的核反应堆,最终闯下大祸,而且更可悲的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正是由于电厂工作人员在试验增加电厂安全性时操作失误,惹下了滔天大祸。

核电站的三个操作工程师

按苏联人的设计,在核电厂应该有两套独立的外部电源,以确保在停堆状态下还能维持冷却剂循环,不至于让反应堆过热。切尔诺贝利原来有足够的蓄电池组,同时还有应急柴油发电机,但考虑到在外部电源丧失瞬间,柴机油不能立即启动有可能出问题,所以电厂的工作人员试验利用汽轮机惯性转动效应为反应堆补充电力。

4月26日凌晨1点零5分,工作人员开始试验,目的是为了让涡轮发电机惯性运行,使得作为冷却剂的轻水能自己循环。为了冲动涡轮发电机,工作人员加大了水流量,很快就超过了安全规定。按理说,此时系统已经报警,操作应该进行不下去,但“战斗民族”心大的特点开始爆发,他们楞用手动拉起了控制棒,并且在反应堆处于不稳定状态和控制板没有任何显示的情况下,强行关闭了水泵电源。凌晨1点23分,由于水流速度不足,冷却剂被加热并产生蒸汽,发现不对的操作员下令紧急停堆,但由于被他们手工控制棒在推回被卡住,只进入了三分之一,反应无法中止,燃料棒熔化并产生高温高压,最终堆芯大爆炸——从发现不对到整个反应堆爆炸,时间仅过了7秒。


二  苏联军民的牺牲

短暂的7秒过后,苏联的骄傲就变成了一场悲剧性的灾难,4号机组的爆炸将大量带有辐射的石墨、核燃料和反应堆厂房碎片抛到了1000米的高空,散落在核电厂的周围,放射性尘埃随着风,向整个欧洲扩散开去。可想而知,为了这个曾经的骄傲,苏联人民将会付出怎样巨大的代价。

最早抵达核电厂的是几十名当地的消防队员,他们抵达现场之后,在近乎毫无保护的情况下用水灭火,导致了不少消防队员丧生。到了27日下午,意识到事态严重的苏联当局动员了1000多辆公交车,在3个半小时内将4万多普里皮亚季居民疏散。28日,1000公里外的斯德哥尔摩已经探测到核辐射尘埃,国际社会都意识到了出现重大核事故,此时苏联才不得不正式公布了事故的消息。

为了控制事态,苏联调动了50万军民进行事故善后。爆炸反应堆周围半径30公里内居民被全部疏散。而军队再次冲到了第一线:他们用几百架大型直升机昼夜不停地从高空向反应堆倾泻硼砂,由于堆芯温度高达3000度,撒下的硼砂很快被熔化,因此苏军迅速又调集了2400吨铅块将其投入反应堆,以吸收中子阻止反应,使得堆内温度降低,放射性减弱,从而实现灭火。在这个过程中,苏军的确出现直升机失事,但这和电视剧中所说的故事一点也不相干——放射性还没有那么厉害,导致事故的真正原因是苏联军人的奋不顾身牺牲:参加灭火的苏军出动强度极大,由此引发坠机事故并不稀奇。

反应堆灭火,只能算是让灾难不进一步恶化,对于已有的污染,依然需要妥善的处置。但处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整个核电厂全都是能存在几万年高强度辐射物质,谁知道要怎么办?最后,还是工程师涅夫博洽科想到除了一个颇具毛子色彩的处理方案——整个核电厂不全都是辐射,没法处理吗?那就干脆不处理,直接隔离在一个大石棺之中!

方案确定之后,敢想敢干的苏联人调集了全国各矿区400名优秀矿工挖了一条长达168米的地道。这条地道作用有两个,一是为了确认是否有放射性水渗入地下;另一个就是在地道中建立一个冷却系统,给上面的建筑物降温。从5月20日到6月24日,这400名矿工日夜不停,用一个月完成了地道。在完成地道的同时,苏联人开始清除反应堆厂房屋顶和地面上强放射性物质碎片。这项工作本来应该遥控操作机器人完成,但由于机器人在高强度辐射下失灵,所以不得不由苏联军人再度做出牺牲,由苏联军人冒着生命危险,身穿重达25公斤的铅制防辐射服,佩戴剂量仪进行轮换作业。到了这年12月,也就是事故发生230天后,由钢筋混凝土和金属板搭建的石棺完成。所有的部件均是在几百公里以外预制好,然后运到电厂,在用巨型起重机和直升飞机吊装焊接而成。石棺光横梁就长70米,重达150吨。可想而知,当年苏联工程人员为此付出了多大的代价,遭受了多少的核辐射。

在这次切尔诺贝利事件中,苏联的军民自我牺牲的崇高,远远超出了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的刻板想象。

在影片中,美国人虚构了主人公以每年四百卢布的津贴作为条件,让冷漠工人们冒着辐射危险去执行任务的桥段。但和真实事件比起来,这完全就是污蔑。执行这项任务不是什么工人,也没有什么津贴,是高级机械工程师阿列克谢·阿纳年科(知道闸门所在位置)、控制单元高级工程师瓦列里·别兹帕洛夫、切尔诺贝利反应堆值班长鲍里斯·巴拉诺夫三人志愿执行这项任务的。他们潜水进入4号反应堆被淹没的地下室,打开排水闸门,以避免高放射性废水和融穿地板的高温物质触发大爆炸。

电视剧中的三个英雄

事实上,正是几十万如同他们一样的苏联军民前仆后继,奋勇牺牲,才最终控制了整个局面。从这点来说,HBO此剧中那些怼天怼地,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个人英雄们,只是一种美国式的幻象而已,和事实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三  真正的问题

在HBO的《切尔诺贝利》中,充满了各种美剧对苏联的一贯的刻板影响:上层出于各种政治因素,极力掩盖真相,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而身处下位的主人公则不得不和这些高级工程师、官僚斗争,要么怒斥,要么瞪大双眼直视,以显示自己英雄气概。固然,这些说法很符合美国人的口味,看上去也比较有戏剧性,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事实。

实际上,事故发生的26日当天,苏联最高层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雷日科夫清晨就得到苏联动力和电力化部副部长的通报,得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发生了强烈爆炸……核电站的夜间密码警报显示该电站发生了核泄漏、核辐射、火灾和爆炸”,他将这一消息告知了苏共总领导戈尔巴乔夫,随即苏共政治局开会对此事态进行了讨论。

与此同时,苏联国内各部门都做出了一些应对反应,国家安全委员会派出了乌克兰地区副局长带队的行动侦查小组前往事发地调查;国家水文气象和自然环境监督委员会进行了初步辐射监测;雷日科夫还亲自指示向他报告消息的副部长前往事故当地;苏联政府组织的临时委员会当晚8点便抵达了切尔诺贝利。在得知情况不妙后,委员会负责人深夜向雷日科夫汇报了情况,并建议立即动用军队参与事故处理工作。到了27日早晨,政治局已经得知情况比一开始要严重得多,开始疏散市民,动用军队参与事故处置。事实上,此时苏联动员是相当高效的,普里皮亚季在当天下午仅用3个小时就疏散了44460人,民防和内务部队当天就进驻了事发地,开始动用直升机向反应堆填沙土和铅。

33年前

从这些行动来看,苏联政府的反应和处理即便谈不上神速,那也至少也从未出现影片中故意掩盖和拖延,切尔诺贝利是民用核电站,没有任何军事或试验用途,根本谈不上什么为了荣耀忽视真相。从26号凌晨时间爆发到29日政治局成立工作组专门统筹应对危机整个过程来看,苏共上层显然也是随着掌握情况增加,才逐步意识到事态严重,在应对措施上逐步提高规格。另一方面,许多人——包括影片——指责苏联政府应对乏力,出现消防队员在无防护情况下灭火导致牺牲的说法,恐怕也有点事后诸葛亮:切尔诺贝利是人类第一次面临核事故,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先例可供遵循,出现各种失误和牺牲,也是情非得已。正是有了切尔诺贝利的惨痛教训和经验,后人才有更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救援经验。

不过话说回来,苏联在事故应对上没有电视剧里那些黑点,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此时上就完全清白了。虽然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直接原因是偶然,但放在体制僵化,上下官僚主义严重的苏联大环境下,出现事故也是必然的。其实,早在7年前,美国三哩岛核电站就发生过类似的堆芯熔化、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事后美国加强了对核电站安全管理的标准和应对策略,但苏联人却并没有汲取教训,而是盲目自信他们的核电机组更安全,在这种心态下,工作人员盲目操作,引发事故。

与此同时,苏联内部错综复杂的官僚机构架设,也使得切尔诺贝利事故几乎成为不可避免。

理论上,苏联的核电站应该归口动力和电力化部设计并管理,但由于苏联核能最开始是从军事入手,所以核能电厂实际上归属苏联中型机器制造部——实际上就是专门制造核武器的一个部。直到60年代,整个苏联的核电站,是由中型机器制造部下设的第十六、十七总局负责。这种一仆两主的现象,极大地干扰了苏联在核能的技术发展上的道路,动力和电力化部领导层不支持RBMK型反应堆,中性机器部就偏要大力推动。

直到70年代末,苏联调整各部之后,中型机器制造部才将核电站移交,但仍保留着设计反应堆,生产核燃料的大权,并为核电站提供一般性咨询和技术监督。之后,国家工业和矿山安全生产监督委员会、卫生部都在核安全问题上插上一脚,设立相应的核安全监督部门。可想而知,这种政出多门的现象在核电管理方面将会带来多大的麻烦,多个部门之间职权重叠而又模棱两可,使得苏联核电安全问题一直存在问题。

当时的情况正是如此,当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之后,中型机器制造部、动力和电力化部、甚至KGB都通过不同渠道向莫斯科通报事故,但对核反应堆的具体情况,却是莫衷一是,让高层根本无从判断事态。

分管此类问题的多尔吉赫从自己的渠道并未得知详情,因而在政治局上通报得相当平淡,甚至让戈尔巴乔夫都以为事态并不严重。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和俄罗斯部长会议主席由于不接触这些渠道,甚至直到27号才知道事故的消息。在核电安全这种极具敏感性、技术要求极高的项目上,管理如此分割,职权如此不明,苏联也可谓是前无来者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便不是切尔诺贝利,苏联其他核电站迟早也会发生类似的问题,所争只是时间早晚,涉及范围大小而已。

微信公众号IOS版已改版,如果还想找到我们

请将“搜历史”设为星标哦

安卓用户可设为置顶

-  推荐阅读  -

李思达 | 末代沙皇居然成了“殉难者”——算了吧!其实他也是双手血腥

李思达 | 捷尔任斯基同志在看着你——克格勃前身“契卡”诞生记

李思达 | 索尔仁尼琴与斯大林:硬币的两面

值班编辑 | 景如

这是第 481篇文章

- END -

 © Copyright

作家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欢迎分享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