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诗词|《蒹葭》朗读:蚀骨的冷

点右关注 ☞ 吟诗立卷 2021-02-06


旁征博引  通达自如




你可能从未发现,阅读是如此有趣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诗词 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点击下方音频 即可收听)





蒹葭


作者:(先秦)佚名

诵读:蚀骨的冷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苍苍: 茂盛的样子。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一方:那一边。

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从:追寻。

阻:险阻,(道路)难走。

宛:宛然,好像。

晞(xī):干。

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跻(jī):水中高地。

坻(chí):水中的沙滩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沙滩。



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赏析:


“蒹葭”,听起来很美,也很有古意。其实,这是一种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植物,芦苇。苍苍、萋萋、采采均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


想象一下诗人站在水边的芦苇从中,透过秋季清晨的迷雾,恍惚间看到远处小岛上的倩影,不管他怎么追寻,那美丽的影子都不曾靠近一点点。体会到的,只有求而不得,若隐若现的惆怅。这种追寻,正象征着人们对万物,对宇宙的追寻和求索。


思考存在的意义、生命的本质,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那神秘而又悠远的宇宙,让人迷惑不解,欲罢不能。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很大。在这里,我们姑且先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不可得而作。《蒹葭》属于《秦风》。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来源:古诗文网

配乐:剪辑自李祥霆的《紫花儿》



往期回顾

中华诗词|《献衷心》朗读:蚀骨的冷

中华诗词|《枫桥夜泊》朗读:蚀骨的冷

中华诗词|《短歌行》朗读:蚀骨的冷

中华诗词|《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朗读:蚀骨的冷

中华诗词|《塞上听吹笛》朗读:蚀骨的冷

中华诗词|《春中田园作》朗读:蚀骨的冷

中华诗词|《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朗读:蚀骨的冷

中华诗词|《金缕词)》朗读:蚀骨的冷

中华诗词|《钗头凤·红酥手》朗读:蚀骨的冷

中华诗词|《江汉》朗读:蚀骨的冷

中华诗词|《青玉案·元夕》朗读:蚀骨的冷

中华诗词|《破阵子·春景》朗读:蚀骨的冷






蚀骨的冷 

—— 员晓敏,媒体人,热爱朗读与歌唱。《内在语》、《吟诗立卷》,我声音的世界,无限的乾坤。



《吟诗立卷》


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内在语》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长按以上二维码添加关注分享交流


关注置顶《内在语》、《吟诗立卷》微信公众号,每一个诗意的夜晚视听、阅读与您不再擦肩而过。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留言拥有温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