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障眼法:性别隔离的权力游戏
今年的奥斯卡,差点折在肤色歧视的沟里。为了挽回黑人对这一届白色奥斯卡的抵制,奥斯卡海报拉来曾经获过奖的黑人演员拍,还用了一句“We all dream in gold”的口号。
今年奥斯卡的提名电影,有人说比“小年”更差,是奥斯卡的“灾年”,说实话,真不是夸张,有趣的电影确实不多。所谓热门,也并非气质出众的那种,不过有些话题点而已,要说真的是好片,我看到现在,几乎每一部都要打个问号。
最不喜的是,每看一部,都要接受一番教育,每一部热门电影几乎都努着劲儿想讲一个大道理。
大热门《荒野猎人》(《还魂者》),讲美国人的印第安欠账,小李在里面几乎一半时间在爬。据说在筹备引进中国,很怀疑国内观众对这样的电影有鉴赏耐性;
最佳电影热门《间谍之桥》,这一碗美式法治的鸡汤,实在也是太无趣了一些。有评论说“冷静、克制”,那是真的“冷静、克制”,每一场戏都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或者为主角不屈不挠的精神做注解。在我看来,那位保险律师简直就是个法律之神,苏联间谍也被美化成了古典文化的代言人;
男主热门《斯蒂夫.乔布斯》,大约是上一部乔布斯实在太差,乔帮主的新电影这么快又推出来了。这一部乔布斯通过三场发布会,聚焦乔布斯童年被遗弃的经历对他暴君性格的影响,以及最终的和解。说真的,一定要和解吗?那么努力想要把一个暴君的故事讲圆,真是不容易。但是,有些暴君,其暴虐也就是吸引力,乔帮主的门下走狗们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与这些反复想给暴君找美化理由的人相比,我更喜欢很久以前一本有点恶搞的书,《乔布斯日记》。
就算是观赏性还不错的《大空头》,后半部分也忍不住出来讲道理;
唯一不讲道理的就是《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了,娱乐性、艺术性俱佳,只是跟表演奖没啥关系,演员都是道具。并且,在颁奖季里,《麦克斯》看起来并不够热。
《疯狂的麦克斯4》,其实是我心目中唯一的最佳电影。它最大的优点是不讲道理。
除了喜欢讲道理,上述奥斯卡热门最佳影片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都是男性绝对主导的戏。女人在这些电影里的存在基本就是为了给男人们做个陪衬,甚至连陪衬都不是,只是背景。
与此相对应的,是五部获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影片。太奇怪了,实在想不出来,学院6000多名委员,到底是怎么齐刷刷从五部全部从女性视角讲女性困境的电影中,挑出五位女性主义化身的?
《房间》,一个被变态绑架者囚禁七年的女人,如何跟神一样的儿子一起走出人生困境;
《布鲁克林》,爱尔兰女孩远离故乡来到布鲁克林,如何克服故乡的引力;
《45周年》,一个女人和老公结婚45年,一封初恋女友山难遗骸被找到的来信,打破了他爱的谎言;
《卡罗尔》,一个贵族妇女和另一个女孩之间的禁忌之爱;
《奋斗的乔伊》,女性奋斗,“大表姐”凑数的提名,我提都不想提。
最不能理解的是,《机械姬》为什么得不到女主提名?艾娃把一个人工智能女人演得让人又爱又恨,偶像实力派啊。这部电影和演员都比乔伊好得太多,却只得了剧本和视效两个提名。学院真是瞎眼啊。
这让这一届奥斯卡貌似给足了女性面子,非常女性主义。但细思之下,却又叽叽歪歪到了极点。这些女性的命题除了《房间》外,几乎都带着浓浓的无病呻吟的气息。
《布鲁克林》,50年代的爱尔兰开挂“纽漂”女孩,在布鲁克林和故乡都有帮助者和追求者,她最终受不了故乡人的狭隘,选择回到布鲁克林……好吧,如果这也算人生困境,只能说,这样的选择和沪漂姑娘选择回到上海、北漂姑娘选择回到北京看起来也大同小异嘛。爱尔兰版“北上广”。不过,地域上的逃离真的能解决女性的问题吗?
《45周年》,一个男人与妻子结婚45年,表面相亲相爱,其实根本不爱,他深爱的始终是自己初恋女友,女友遇难时怀着他的孩子,而他和妻子一直没有孩子……这种故事不管包装得怎么女性、怎么剥洋葱一样的悲怆,还是怎么看怎么像精心铺排的知音、家庭。先不说一个男人圆谎的耐力,一个女人情感依赖的耐力,单是想想男人情感记忆的上限都已经够让人出戏了。
《卡罗尔》,好吧,很感人的女同电影,但是,这样的故事在当下早已远离禁忌,因而也就缺少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奋斗的乔伊》,唯一一个有点精气神的女性电影。但是,片子水平实在有凑数之嫌。况且,独立女性奋斗,在中国能找到一万个比这更好的例子,用美国梦包装实在没啥意思。
再回到《房间》。说起来,这部电影对于爱与自由的思考某种程度上确实打动了我,女主布丽.拉尔森演得也确实不错,影后最佳人选。但是,一想到那个小棚屋,其实并不高大,墙壁也并不厚(在电影结尾,能看到那扇关闭她们的门歪歪斜斜地倒下来,墙壁其实就是板材),有很多家具和配套生活设施,还有一个不小的天窗,我便忍不住想,“这个小屋,真的逃不出去吗?”假如电影有原型,这么一个小屋,在7年里能困住的是怎样脆弱的女人?
五个女主角,出自五个完全女性视角的电影,让这届奥斯卡的女主提名仿佛经过了一场性别剥离的手术:女主们困守在个体的城堡里,她们被绑架,她们被欺骗,她们的小乡愁,她们不被理解的爱与努力,犹如一个个女性脆弱的标本,接受猎奇的观瞻。
我们再回头看看那些热门最佳影片提名,全部男性视角,几乎都是伟光正的化身,要解决人类发展、人类进步、人类和解、人类危机的大问题。
第88届奥斯卡真是上演了一台“女性主义”的障眼法大戏。学院无意间通过性别筛选,实施了一场精巧的性别剥离手术,让男性和女性从一个银幕上分离。这样一来,看起来女性主义电影的数量多了,实际上女性完全被主流热门电影隔离。
要说,这只是学院的无心之失,也许吧。
但是,它起码可以作为当下世界女性主义走向的主流格局隐喻:
一个以障眼法为主的权力的游戏。
女性的生活困境没有什么大的改观,女性并未真正获得文化尊重,也从未获得真正的权力。
作为奥斯卡的女权象征,梅姨也改变不了本届奥斯卡性别歧视的实质。
往期精华快速通道
☟
《三打》马后炮:放弃猴子起码损失10个亿
文艺连萌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开屏映画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本文版权归开屏映画所有
转发须获得开屏映画许可
合作请加微信:1464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