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李倩倩教授团队:苯/全氟苯相互作用实现有机室温磷光
有机室温磷光 (RTP) 材料因其具有低毒性、低成本、易修饰等独特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学、信息加密和生物成像等领域。通常而言,在有机发光分子中,激发单重态 (S1)到三重态 (Tn)系间窜越过程 (ISC) 的自旋禁阻,以及激发三重态不稳定性等因素,导致有机室温磷光材料的开发依然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进一步,通过引入卤原子,作者对此体系的分子堆积和RTP性能进行了精细调控。与PFP-H (无卤原子取代基) 相比,F原子的引入将RTP寿命从195 ms延长至238 ms。当取代基改变为Cl、Br和I时,RTP寿命分别缩短至8 ms、62 ms和3 ms。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表明,从单分子到Ar/ArF二聚体的形成,系间窜越 (ISC) 过程的自旋轨道耦合常数 (SOC) 明显增大,对RTP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卤素的引入,晶体中的平行堆积体现出明显的滑移效应,导致Ar和ArF基团间耦合程度的减弱。但不同的卤素对Ar/ArF相互作用和分子排列的影响体现较大的差异性。具有强吸电子特性的F原子,通过其局部偶极矩与五氟苯四极矩间的相互作用以增强Ar/ArF相互作用,赋予其最长的RTP寿命。而具有大的空间位阻和弱吸电子特性的Cl、Br和I取代基则导致Ar/ArF相互作用减弱(图2)。虽然其重原子效应可促进辐射跃迁,但整体导致RTP寿命明显缩短。
总之,作者通过Ar-ArF相互作用形成紧密的面对面堆积实现了有机化合物的室温磷光,且通过不同卤素原子的引入,利用其强吸电子性、空间位阻和重原子效应对分子相互作用和堆积模式进行微调,实现了室温磷光寿命从3 ms到238 ms的延长。通过晶体结构分析和DFT计算,进一步证明了Ar和ArF自组装作用的强弱可直接导致RTP寿命的变化,这与ISC过程中的自旋轨道耦合强弱和激发三重态的稳定性密切相关。此研究再次体现了分子聚集态行为调控的重要性,奏出了分子聚集态的MUSIC (Molecular Unitting Set Identified Characterisitc)。
论文第一作者为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张群华。详见:Qunhua Zhang, Yuanyuan Fan, Qiuyan Liao, Cheng Zhong, Qianqian Li*,Zhen Li*.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 achieved by aromatic/perfluoroaromatic interactions. Sci. China Chem., 2022, doi: 10.1007/s11426-021-1229-4.
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全文
【扩展阅读】
唐本忠院士/秦安军教授团队:利用商品化的主客体分子构筑高效室温磷光体系
李振教授课题组:通过固态圆二色性揭示力致发光和室温磷光的发射过程
唐本忠院士/王东副教授团队:稳定的纯n电子树状大分子––构筑和理解簇发光体系的理想模板
高希珂研究员和丁丹教授合作将D-A型大π共轭聚合物用于肿瘤活体近红外光热诊疗
南京大学鼓楼医院赵远锦课题组:微流控技术原位合成钙钛矿量子点封装的编码微载体
张献明教授课题组:SbX5四方锥基的一维有机-无机杂化金属卤化物——可调控的宽带发射、非线性光学和半导体性质
华东理工大学马骧课题组:具有室温磷光和圆偏振发光的手性螺旋超分子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