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0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22-05-09

点击封面,进入微店订阅

2020年第5期
目  录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研究主体”的启蒙时刻

程 巍 / 5

文学社会学烛照下的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读恩格斯的巴尔扎克论

刘 晖 / 19


专题·跨学科研究中的人工智能

从符号学解码人机关系与图灵测试

张绍欣 / 33

基于语料的新诗技:机器诗歌美学探源

李 睿 / 42

中西身体观比较视域下的具身认知探析与人工智能展望

解 静 / 50


理论前沿

暴力历史与文化叙述:2019年英国文论研究回顾

萧 莎 / 58

隐匿于块茎星丛中的区块链美学

张 晖 / 66


动态研究

新现代主义

 ——新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中的新概念

侯玮红 / 75


专题· 《恐惑谷》 发表五十周年

恐惑谷

[日]森政弘 江 晖 / 85

“人转向”:为何机器人跌入的是恐惑谷而非恐怖谷

程 林 / 93

超越“跨越与否”的思考与探索:

 “恐惑谷”理论相关研究五十年传播发展综述

江 晖 / 98


访谈

穿行于历史间的故事讲述者

 ——美国土著作家莉安·豪访谈录

杨 恒 / 103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扩版启事

 / 32


编后记

 / 112



内容提要

“研究主体”的启蒙时刻

程 巍

内容提要  外国文学学术史和学科史必须一方面摆脱“进化论”的倾向,一方面摆脱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区分,为此,就必须将“研究主体”自身的历史认知模式当作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出发点,如此,外国文学学术史和学科史就不是按照年代先后的事实罗列,而是探究这些事实在怎样的历史社会学语境中如何被建构起来。


关键词  研究主体 内部研究 外部研究 文学的历史社会学研究 文学性


文学社会学烛照下的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读恩格斯的巴尔扎克论

刘 晖

内容提要  本文尝试以布尔迪厄的文学社会学理论解读恩格斯的巴尔扎克论,厘清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与历史和社会学的关系,分析经典文学社会学如卢卡契、戈尔德曼的巴尔扎克释读,阐明巴尔扎克的政治、伦理和审美一体化的“绝对文学”建构。


关键词  恩格斯 《人间喜剧》 风俗史 社会研究 文学场 习性 复调小说


从符号学解码人机关系与图灵测试

张绍欣

内容提要  从生成语言学来看,“语言机器”是世界秩序的一种规律和秩序生成机制,“语言机器”中的“普遍语法”和“生成语法”是人类心智的“逻各斯装置”。人是制作工具的动物,与技艺紧密耦合并共同进化。通过考察笛卡尔的“思维法则”“笛卡尔测试”,以及“图灵测试”“图灵机”可发现:人工智能的发展固然存在人类的物化和机械化,但它也是人类制造的技艺性工具逐步智能化的过程,是人类与机器工具结合并共同进化的“后种系生成”进程。人工智能技术是人类的智能工具,因而可视为人类智能器官的辅助与延伸。


关键词  逻各斯装置 语言机器 后种系生成 人机关系 图灵测试



基于语料的新诗技:机器诗歌美学探源

李 睿

内容提要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出现了文学创作的自动化浪潮。大型科技公司和高校纷纷在智能写作机器人领域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诞生了诸如“小冰”“偶得”“薇薇”等作诗机器人。2017年,文学史上第一部百分之百由“机器诗人”创作的汉语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出版发行。为了剖析机器诗歌与人类诗歌的差异,本文回溯到机器写作历史的开端——德国斯图加特诗派的机器诗歌实验,尝试探索机器诗歌的美学源头——本泽的信息理论美学。本泽通过对“自然诗”与“人工诗”的区分,确定了机器诗歌的美学特征,为文学艺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奠定了美学基础。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写作 机器诗歌 信息理论美学


中西身体观比较视域下的具身认知探析与人工智能展望

解 静

内容提要  在西方哲学的重心从“意识”转至“身体”之后,认知科学领域也出现了从“离身”到“具身”的“身体转向”。具身认知不仅从根本上否定了第一代认知科学所坚持的“计算-表征”逻辑,也彻底背叛了西方哲学占主导的“身心二元论”。而具身认知对主张“身心不二”与“主客不分”的中国传统身体观却有着天然的亲近。中国古代思想当中有关身体的思考不仅可为具身认知研究提供大量可用资源,从中国身体观出发重新解读具身认知的相关重要概念,也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全新视角,进而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开发注入“中国元素”。


关键词  具身性 身体 情境 交互 人工智能


暴力历史与文化叙述:2019年英国文论研究回顾

萧 莎

内容提要  彼得卢惨案二百周年,相关的纪念性学术研讨会和围绕塞拉利昂裔小说家福纳获奖小说《幸福》的专题研讨会,不约而同地聚焦于暴力问题和创伤研究,使之成为2019年英国文论研究的一个热点。此外,检视历史、观察当下英国大众阶层生活状况及精神世界的文化研究,构成了该年度另一成果突出的领域。本文通过回顾和评论这两方面的学术动态,说明英国文学理论和批评的年度研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简要评述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英国文论研究总况。


关键词  年度英国文论研究 彼得卢惨案 暴力 创伤 文化研究


隐匿于块茎星丛中的区块链美学

张 晖

内容提要  以去中心化为主要特征的区块链使系统内每个节点都有可能成为非永久性存留的中心,它为数字货币和新型智慧城市的诞生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在重组社会结构的同时重塑人的思维模式和审美形态。本文拟从同中有异的“块茎”理论和“星丛”概念出发,深入分析区块链不断解域-再结域的悖论本质,借以观照区块链美学在德语现代派都市文学中的意蕴和功能,探究这些作品是如何通过蒙太奇技巧缔造解离且联聚的区块链式结构并在其中进行主体性反思的。


关键词  区块链 块茎 星丛 去中心化 蒙太奇 都市


新现代主义

——新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中的新概念

侯玮红

内容提要  新现代主义是近年来在俄罗斯文学批评界逐步受到公认的文学现象。本文尝试界定新现代主义概念的含义及其在各学科领域中的阐释,梳理其逐渐受到关注的过程,并总结归纳新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联系与差异。本文认为,新现代主义已成为当今俄罗斯最为活跃的文学倾向之一,有待学界深入研究。


关键词  新现代主义 新世纪 俄罗斯文学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人转向”:为何机器人跌入的是恐惑谷而非恐怖谷?

程 林

内容提要  森政弘的概念“不気味の谷”多被译为“恐怖谷”,但本文认为“恐惑谷”与其词汇内涵、概念本身、问题脉络、接受情况和现象成因等更吻合。类人机器人引发了人的自我、同类和“它者”认知困惑,进而引发人的排斥、不安或害怕,这种“恐惑”关乎人在当下和未来的自知、自寻和自适。关于恐惑的探讨不仅要关注类人机器人,而要更加关注人的感知与自身(即“人转向”)。


关键词  恐怖谷 恐惑谷 机器人 森政弘 自我认知


超越“跨越与否”的思考与探索:

“恐惑谷”理论相关研究五十年传播发展综述

江 晖

内容提要  日本机器人学家森政弘于1970年提出了“恐惑谷”假设,却经历三十年遇冷,直至二十一世纪初重获学术界关注并引发研究热潮。本文通过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式,从传播、接受和应用三个方面对“恐惑谷”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梳理五十年间学术界围绕该理论进行的探讨和变化趋势。


关键词  恐惑谷 森政弘 机器人 麦克多曼


穿行于历史间的故事讲述者

——美国土著作家莉安·豪访谈录

杨 恒 

内容提要  莉安·豪是美国当代杰出的土著女作家、剧作家、诗人和电影制片人,佐治亚大学英语系爱德森杰出教授,俄克拉荷马乔克托族注册成员。她的文学创作体裁多样,诙谐幽默,富于想象。莉安·豪提出“部落书写”这一概念,被认为是“近二十年来美国土著文学中出现的最重要的理论”。笔者在佐治亚大学访学期间旁听了她的课程,并就其文学创作过程、文学创作思想和美国土著文学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对她进行了专访。


关键词  莉安·豪 历史 部落书写 乔克托


往期阅读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0年第1期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0年第2期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0年第3期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0年第4期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原名《外国文学动态》)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外国文学研究所和译林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学术双月刊,迄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本刊以密切关注和追踪研究外国文学创作现状、理论发展趋势为宗旨,要求来稿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学术性。本刊常设栏目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新作评论、动态研究、年度文学研究、理论前沿、重读、访谈等,另设有专题栏目。本刊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核心期刊,已被CNKI等数据库收录。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投稿邮箱

wgwxdt@aliyun.com




扫码关注我们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投稿邮箱

wgwxdt@aliyun.com

社科期刊网 

扫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新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