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精粹 | 美国“创新城区”概念、实践及启示【2018.6期优先看】
考虑到手机端阅读的特点,我们特地邀请作者撰写了文章精华版,与全文一起推出,方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文章内容。对该主题感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阅读全文。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精华版——
创新城区是近年来学术界提出的一种创新空间发展模式,是全球创新活动由逐渐向城市中心地区回流,城市创新由“郊区化”“园区化”向“城区化”模式转变的产物,是城市存量空间实现创新发展的一种类型。2014年,布鲁金斯学会的凯茨(Katz)正式提出了“创新城区”的概念;从此,这一概念逐渐得到推广,尤其是在美国,政府及学者按照创新城区的理念,对多处城市片区展开了实践探索。例如在亚特兰大、剑桥、匹兹堡等市中心和次中心出现的创新源驱动型创新城区;在波士顿、芝加哥、西雅图等一些未被充分利用的区域(尤其是老工业区)改造建设的城市更新型创新城区;此外,传统远郊科学园区,如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也正进行改造,实现更加城市化、更具活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梳理美国各地方政府的项目计划和城市规划,目前美国比较成型的、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和特色的创新城区大致有12处(图1)。从成立时间来看,这些创新城区的发展一般开始于2000年后,政府开始重点规划建设的中心城区,而在2014年后,以政府为主体,相继提出创新城区的发展目标,并着手规划、统筹创新城区的建设。从现有区域的规模面积来看,从几十公顷到几百公顷不等,但大部分创新城区的规划范围在80~120公顷,也就是1平方公里左右,相比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创新城区发展空间更加集中。从实施主体来看,一般是由政府引导,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包括房地产商、大学、研究机构、社区协会以及企业等。
图1 美国12处创新城区分布
表1 美国12处创新城区基本情况
欲了解剑桥肯德尔广场、西雅图联合湖南区和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三处创新城区的建设详情,请继续阅读全文。
注:上文图表均由作者绘制整理
——全文——
【摘要】知识经济与科技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伴随着产业转型、城市更新、创新驱动等发展需求,城市越来越重视创新空间的发展与规划。“创新城区”是一种较新的理论概念和实践路径,本文对其发展条件、过程演进、概念与特征进行总结,提出“创新环境—产业环境—城市环境”的创新城区概念模型。同时,梳理美国创新城区发展的最新进展,以波士顿肯德尔广场、西雅图联合湖南区和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为例,介绍创新城区的三种类型。最后,总结美国创新城区在空间建设、政策实施、产业发展、文化嵌入等方面的经验,并提出我国发展创新城区应吸引企业,促进科技产业集聚;优化空间,提高环境品质;鼓励创新,形成创新生态系统。
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进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知识经济与科技创新成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而经济发展转型的同时伴随着城市空间的更新与发展。近年来,美国学者研究表明,美国大城市的创新创业企业快速地向中心城区、传统老城区集聚,并形成了新的创新空间模式。
2014年,布鲁金斯学会的布鲁斯·凯茨首先提出了“创新城区”(Innovation District)的概念,认为创新城区是一种刺激城市增长与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引入新的经济活动和创新生态,将衰败城区、旧工业区、滨水旧码头等区域进行再次开发。通过创新城区建设,可以提升大都市区提供就业的能力,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改善空间环境,优化城市功能等。创新城区概念提出后,美国各大城市区域纷纷提出了创新城区发展战略和空间规划,开展了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同时,我国在2014年掀起的“双创”热潮推动了新一轮的创新创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新的经济活动也催生了多种形式的新的空间发展模式。与美国不同的是,虽然中国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及城市近郊并未出现大规模衰败和发展放缓的情况,但北京回龙观和中关村西区、深圳华强北等城市组团也面临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的压力,正在大力鼓励开展创新活动,梳理激活城市存量空间,积极培育自身的创新创业环境,以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因此,国外创新城区的规划与建设对我国以创新城区为发展目标的空间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将梳理和总结现有创新城区的概念、理论与案例。
1 创新城区的发展背景
1.1 创新城区的产生条件
创新城区是全球创新空间由“园区”走向“城区”大趋势下的产物,其产生条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首先,现今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更多地选择在城市中心生活,他们更喜欢短距离的通勤、舒适的生活环境、可步行的街区环境。随着技术创新的进步,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追随知识源和创新源,也随着人才汇聚到城市中心地带。其次,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创新文化和创业企业被认为是带动经济复苏、提供就业岗位、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有效方法,传统的科技园区则存在缺乏活力、进入门槛高等瓶颈,阻碍创新创业的发展。第三,历史上,城市的中心往往有工业发展的基础,给市中心留下破旧的厂房、荒废的铁路。但随着旧城复兴、内城绅士化的进程,这些待更新的建筑场地成为政府和市场合作的基础,有助于吸引新的经济活动,促进形成新的城市空间模式,为大都市区的市中心、次中心、旧城、老工业区等区域带来新的发展机会。第四,随着市场消费个性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活动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企业需要在地理空间上更加接近终端用户和初级市场,而城区恰好居住着企业服务的终端用户。
在这样的趋势下,政府逐渐意识到创新城区的发展意义和作用。政府以促进地区发展为目标,以创新驱动为路径,通过鼓励和引导知识集聚和创业培育,增强片区创新能力;通过引进企业和集聚高新产业,增加片区经济活力;通过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吸引科技人才和企业家。
1.2 创新城区的理论演进
创新城区的理论基础可追溯到19世纪末马歇尔提出的产业区理论。之后的学者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industrial location)、波特的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等。20世纪初,在近代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韦伯提出最小费用的原则,从个体企业区位选择成本的角度研究工业集聚。随着技术的创新发展,很多学者在工业集聚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聚的概念,从范围经济的视角进行分析,开始更加关注企业间的联系。1990年,波特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产业集群,而产业集群与创新活动联系紧密。熊彼得提出创新理论后,学者逐渐关注到,创新同样发生于特定的区域和文化环境中,集聚中知识交换和人才交流促进了创新的绩效,各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之间通过强弱联系建立正式与非正式合作,进一步形成了创新网络,可以提高地区经济发弹性和经济转型潜力。创新网络需要更加开放的创新环境,根据创新环境(innovation milieu)理论,开放的创新环境可以实现共同学习,信息共享,弥补创新、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而空间邻近性、非预见性的面对面交流等都将促进这种开放式创新。这种开放创新的现象扩展成新的产业,改变办公空间的设计,重塑建筑间的关系,以及现在延伸到城区尺度上,创新区正在经历传统界限的突破,使创新的过程在公共和私人领域更具可渗透性。
从产业集聚理论到创新环境理论,均表明在一定区域内集聚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产业以及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可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同时企业可以共享区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外部经济,因此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产生。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共享经济的繁荣,很多学者聚焦于创新创业经济活动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赫顿针对七个全球城市的研究发现了在内城中新的产业集群的出现,认为新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正在发生变化。佛罗里达(Florida)对风险投资活动空间分布的研究表明,高科技发展、创业活动和风险投资最近开始转移到城市中心以及次中心,即功能混合、公共交通导向、可步行的城市已建区。万恩(Van)进一步探讨城市核心区内新产业的区位选择,认为相较于城市核心商业区(CBD),城市核心区的周边地段(CBD fringes)因为良好的可达性、商业水平高、低租金等优势,更有利于新产业新企业的集聚。布里亚列罗(Bugliarello)观察到“城市知识园区”的出现,认为这类园区围绕城市中的知识机构发展,提供公共空间、社区活动空间,并且具有高密度、功能复合等特点。2014年,凯茨提出了创新城区的概念,并给出发展建议(图1)。
图1 创新城区的理论演进
2 创新城区的概念与模式
2.1 创新城区的概念辨析
创新城区是空间中观尺度上的概念,在相同尺度上还有其他多种空间类型,传统类型如产业区、产业集聚区,创新类型如城市综合体、中央智力区、三区(校区、园区、社区)融合区域等,不同概念的侧重点不同。
创新城区由innovation district翻译而来,district源于马歇尔提出的industrial district(产业区)理论,侧重于产业集聚区的概念。此后,district的概念逐渐应用到城市规划中,韦氏英语词典中将district译为具有相同特征的地区和区域;在牛津英语词典中,district被译作服务于政府政策,具有一定领土范围和特殊目的的片区。本文参考林奇对district的定义——相对较大的城市区域,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人们可以自由出入,且可识别其特征;对外部而言,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因此,innovation district的district可理解为政府为促进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根据地区特征和片区环境而划定的城市片区,本文译为“城区”,没有明确的地理边界。
2.2 创新城区的内涵与模型
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创新城区是以创新创业行为主体(企业、人才等)以及包括科研院所、孵化加速器、服务机构等在内的基础要素集聚(图2)为前提,在一定区域内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而形成的城市综合发展片区。
图2 创新城区构成要素
结合现有研究,作者提出创新城区的基础模型(图3):创新创业企业的集聚和特色产业的形成是创新城区发展的基础,不同规模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形成的产业生态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创新网络的形成是片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创新要素(大学、研究机构、人才)之间建立起强弱联系网络,是保持创新发展的关键;城市空间作为物质基础,为企业经济活动和人的生活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住房等空间。
图3 创新城区构成模型
创新城区的空间特征包括公共交通便捷可达、高密度、小街坊的平面布局、混合利用的土地功能、良好的人居环境营造等。相较于在工业区、科技园区引入创新、培育创新和发展科技产业,创新城区的目标在于以创新为契机,促进经济、社会、空间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在空间组织上,创新城区存在三种演变模式(图4),从封闭式到集群式,向嵌入式发展。封闭式空间模式为连片的独立区域,与城市环境交融性差,内部交通对外开放性弱,内部功能自成体系,功能互动少;而集群式空间模式为大学、科研机构和大量的公司在一定范围内集聚,通过一些道路划分成零散街区,街区间相对开放,各街区内为独立的教育、科研、办公等用地,与周围建筑较为隔离;嵌入式空间模式中的各类功能建筑是城市片区的一部分,该类区域周边有各类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有机地嵌入到城市片区内,空间完全开放,功能互动强。
图4 创新城区的空间组织模式演化
2.3 创新城区的三种类型
目前,创新城区根据其发展特征与空间区位的差异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创新源驱动型、城市更新型和科技(产业)园提升型。三种类型的发展基础、动力机制、发展目标和空间模式略有不同,如表1所示。
表1 创新城区类型及特征
3 美国创新城区的实践
美国不断加大对创新的关注和投入,创新城区在美国的大都市区域不断涌现。例如在亚特兰大、剑桥、匹兹堡等市中心和次中心出现的创新源驱动型创新城区;在波士顿、芝加哥、西雅图等一些未被充分利用的区域(尤其是老工业区)改造建设的城市更新型创新城区;此外,传统远郊科学园区,如北卡罗来纳州的三角研究园,也正进行改造,实现更加城市化、更具活力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本文将重点介绍创新源驱动型——剑桥肯德尔广场、城市更新型——西雅图联合湖南区、科技园提升型——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这三处创新城区。
3.1 剑桥肯德尔广场
肯德尔广场(Kendall Square)位于查尔斯河西岸的剑桥市,紧邻麻省理工学院(图5),是全球创新企业最多、创新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该区域承接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知识技术外溢,集聚了大量能源、IT与数据、生物医药等企业,产业环境是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图5 肯德尔广场区位图
肯德尔广场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实现了从工业区、办公区到创新区的转变。最早麻省理工学院在政府资金支持下进行军事研发,其附近区域逐渐发展成为军事工业区;1960年代—1970年代政府财政投入逐渐减少,该区域开始转型发展民用电脑生产行业;而1980年代后,区域内的企业逐渐从硬件转向软件开发,并基本摆脱了对国家财政的依赖,工业逐渐迁出,旧厂房逐渐更新为办公楼;1990年代,在校企合作下,生物技术产业首先爆发式发展,随后新能源等新兴科技产业崛起,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图6)。近年来,市政府希望将肯德尔广场及周边区域提升成一个密度更高的、更具活力的、更动态弹性的创新城区。
图6 肯德尔广场及周边产业分布
创新发展方面,打造良好的创业基础、创新氛围。创新创业活动在初期主要依托于该区域的低效用地和废弃厂房,低廉的租金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才是初创公司选择肯德尔广场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城市建设,地价和租金不断上涨,影响到了该地区的创业活力和小微企业的入驻。为了保持肯德尔广场的竞争力和活力,政府在2012年颁布《肯德尔中心广场规划研究》(Kendall Square Central Square Planning Study),提出要保留和增加初创企业的生存空间,允许增加建设密度,鼓励孵化器、联合办公空间、生产服务业态的发展,区域内新增办公空间的5%应开展与创新创业相关的活动。同时,该区域成立了具有政府性质的剑桥创新中心(CIC),为创业创新人才及企业提供优质的环境。此外,努力引导创新文化,通过政策和宣传提倡学校的创新发展,并制定校企合作的鼓励制度,促进区域内创新生态的形成。
城市环境方面,改善公共空间,提升生活品质。规划中提出肯德尔广场不仅是工作场所,也是生活娱乐场所,应区别于硅谷以办公空间为主的空间形式,创新城区要合理配比功能用地,增加零售等生活服务空间,增加人们在此停留的时间和活动的多样性。在2013年开始建设的片区改造项目(Kendall Square Initiative)中提出,在建设科技创新街区的同时,要建设商业娱乐街区,组织多元的商业活动,营造富有创造力的、有活力的空间,项目规划规定区域内75%的地面层用于商业及服务功能,增加街道活力。同时,规定区域内要建设15%的开敞空间,正在推进查尔斯河沿岸公园改造,绿地系统规划,步行道、骑行道的规划。
此外,重点关注与调控住宅市场,满足基本居住需求。肯德尔广场创新城区希望该片区也成为生活居住街区,规定区域内住宅建筑面积最少要22300㎡,其中18%的保障性住宅,8%的创新LOFT,通过商品房、保障房、LOFT等多种形式的住宅混合,满足包括居民、工人、学生等的各类人群需求。住宅项目开发中还规定,在建设高层住宅中超200英尺(约76m)高度的住宅部分,需要涵盖25%的中等收入(80%~120%收入中位数)居民住宅。
3.2 西雅图联合湖南区
西雅图的联合湖南区位于西雅图市中心北侧,联合湖的南岸(图7),是西雅图六个未来城市发展中心之一。2000年前,联合湖南区工业区的产业主要为面粉加工等传统制造业,片区用地类型单一,建筑物多为生产车间;2000年后,传统制造业逐渐衰退,面临衰败。
图7 联合湖南区区位
城市建设上,一方面,政府提出要增加建设强度,提高建设密度。如图8所示,未来该区域的建设强度将增加一倍,成为整个西雅图城市区域的重点建设片区。而现状用地较为混杂(图9),以商业办公用地(占43%)和工业用地(占19%)为主,少量住宅(占4%)分布在东南侧。规划中将涉及多处改造和重建的项目(图10),新项目将重新规划建筑高度,尤其是零售业建筑和住宅的高度,鼓励土地的高强度利用。同时对地块分割、塔楼底商、沿街界面进行引导,建设高密度、步行友好的街道空间。
图8 西雅图建设强度对比图
图9 联合湖南区土地利用图
图10 联合湖南区项目进展图
产业方面,为了激活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政府通过政策倾斜吸引科技产业和教育机构,逐渐完成了亚马逊总部的迁入,华盛顿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盖茨基金会校区的建设,以及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片区开始恢复经济活力,并将创新驱动作为中远期发展目标。2013年,市政府为了推进城市增长和片区的经济转型,对联合湖南区进行了新一轮的发展规划和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希望通过空间优化、就业提升、住房保障等措施进一步吸引创新人才和科技企业。
另一方面,促进用地功能混合,多业态发展提高就业率。规划中引入了SM(Seattle Mixed)用地标准——不规范土地类型,而是对地块上建筑的占地面积、体量、设计风格以及与周边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规范,例如街块内部划分、沿街立面等,用地功能则允许商业、办公、住宅、服务多功能使用及混合利用。规划中尤其关注可以提供就业岗位的零售、服务业的发展,并结合交通中转站合理布局,开发建设交通站点周边要满足最低就业岗位要求:800m范围内至少包括15000个工作岗位,而整体片区就业密度则要求每英亩(约0.41h㎡)提供多于50个工作岗位。
3.3 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
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RTP)成立于1959年,是由州政府、当地企业、学校联合创办的美国最早的高科技研究园区,规划占地面积30k㎡,位于达勒姆(Durham)、教堂山(Chapel Hill)、罗列(Raleigh)三市中间,靠区域性道路与城市相连(图11)。
图11 北卡罗来纳三角研究园区位
研究园一度引领区域及全国的科技发展方向,依托杜克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科研成果,形成了制药、微电子、生物技术、电信和纺织等产业的技术积累与企业集聚。但近年来,管理者发现远离城市环境和大学校园使得园区对于人才和企业的吸引力在降低,园区的孤岛式区位、单一功能组织不能满足依赖于创新环境和非正式交流网络的创新人才、创业企业的需求。
2011年推出了新的50年远期发展规划,重新探讨研究园的功能定位、组织架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
在创新发展方面,考虑到园区内超过六成为10人以下的微型企业,超过八成为50人以下的小企业(图12),管理者从原始创新转化和创业扶持入手,提高园区的发展活力。园区以第三方非营利基金的形式,组建包括企业加速器(Alexander Business Suites)、创新促进中心(Alexander Innovation Center)、初创促进中心(First Flight Venture Center)在内的机构和基础设施,通过政策、场地、资金的扶持,提高对创业人才的吸引力和小微企业的成活率。同时,针对园区内已形成的以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图13),管理者进一步组织和引进专业化的实验室、加速器建设,例如生命科学加速器(The Hamner Accelerator for translational Biosciences)。此外,提高商业服务水平,尤其是对创业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引进风险投资、法律援助、技术咨询等机构。
园区初期为保证科研活动的开展和企业的入驻,采取了特殊的土地利用政策,但也遗留了问题(图14)。截至2011年,园区的22k㎡土地被划分成大小不等的区域,卖给了170多家企业持有,而剩下的土地也基本为生态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同时,规划规定园区内不允许进行商业和住宅开发(图15)。这些政策保障了企业的用地需求和地价的合理控制,却造成了土地利用效率低、功能不完善等问题;空间布局分散,各企业间缺乏联系;缺乏基础的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社区活力不强;没有配套住宅,工作者完全依赖汽车居住于周围的三座城市。
图12 研究园企业规模
图13 研究园产业分类
图14 研究园开发时序
图15 研究园现状图
因此,正在进行的规划中,研究园计划建设1400套配套住宅,满足科研工作者和年轻人不同类型的居住需求。同时,在中心区域建设规模较大的商业中心,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心区,为工作人员提供方便的购物、娱乐、餐饮服务,给创新者提供自由交流、相互联络的公共空间,将研究型园区逐渐转型成为创新型的开放社区。对于已经划分给企业的土地管理,园区计划成立企业联合委员会,共同协商土地开发、资源共享和空间管理等事宜。如图16,区域1因为年代久远,建筑质量下降,且房屋空置率较高,计划将其重新改造,按照紧凑型、步行友好等原则建设新型办公区;区域2在原有园区中心的基础上,建设新的园区总部,增加其管理与服务职能;区域3将结合生态环境,布置商业和住宅设施,满足基本娱乐、生活服务需求。
图16 研究园规划项目
4 美国创新城区发展经验总结
美国创新城区的发展经验对我们的启示可以从空间建设、政策实施、产业发展、文化嵌入等角度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推进创新城区建设与城市更新规划紧密融合在一起。多数规划中的创新城区留有大量存量空间,包括低效、腾退后的旧有土地、二次转型的科技园区、创新转型发展的传统商业区、大学科教片区及周边住区等。一方面,该区域具备一定的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后期投入少、发展周期快;另一方面,此类空间的价格洼地属性为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2)在创新城区建设初期必须重视“枢纽型”机构的作用。作为创新街区与一般街区发展的重要差异,引进创新源是建设初期的重要环节。政府在规划实施初期与大学、研究院以及大型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建立大学分校、研究中心、企业总部等机构为片区发展打下创新基础。(3)城市创新空间规划要重视城市土地的混合利用开发。创新街区不仅仅是生产空间,同样是生活、娱乐空间,这样的空间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创新街区均提倡在局部空间通过合理的用地配比,增加商业、居住、混合使用等用地,实现功能复合。(4)制定弹性的、长期的发展规划,保留片区发展的灵活性。对于周边情况复杂、近期无法确定主要功能和开发主体的地块,采取弹性发展策略,暂不确定具体功能,而只提出未来发展的目标意向和备选功能,未来条件成熟时补充制定详细方案。(5)重视社会关系与网络资产的建设。政府在做好硬件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关注社会创新网络的建立,通过行业协会、创新孵化器、创新发展政府机构的设立,增加各创新主体之间的正式与非正式联系。(6)形成可持续的资本与融资来源。美国创新城区在规划时多考虑制定特殊的投融资计划,作为该地区吸引资本、推动建设的实施路径。融资计划中,包括发展愿景和目标、市场规模(所需投资量),并预测了当前和未来的市场机会和潜力。部分政府还会召开招商融资说明会,与投资者和机构(房地产开发商、股票投资者、大公司、风险投资等)展开合作,协商开发。
5 对我国创新城区发展的启示
目前,国内各地也不断推进创新城区的建设,例如中关村创业一条街、北京回龙观双创社区等创新空间,正在逐步形成以创新发展为驱动,集聚科技人才与企业,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创新城区。对于中国创新城区的发展,本文从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1)产业层面,着力吸引企业,促进科技产业集聚。对于创新城区的建设,可持续发展、长期运行的关键是培育和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科技产业集聚。企业不仅是吸引人才、提供就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同一产业的企业联系是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新城区建设首先应作好新兴科技产业规划,制定产业发展策略,建立竞争优势。尤其关注未来10~20年的科技发展方向,以十三五科技规划中涉及的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培育对象。同时,对现有产业和业态类型进行改造、升级,例如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将原有电子商贸和图书贸易等传统产业进行腾退,重点引入创新型、创业型企业,重点引进关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言领域的众创空间与孵化器。
(2)城市建设层面,促进空间优化,提高环境品质。针对创新城区目标人群——创业者、科技工作者、企业家等对开放空间、生活品质、交流共享的需求,创新城区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计需要有针对性的策略。一是提高空间功能的复合性。创新城区不仅仅是生产空间,同样是生活、娱乐空间,传统科技园区或者大型企业园区内部配备其他功能用地,存在效率低下、成本巨大、不可持续等问题,而创新街区则提倡在局部空间通过合理的用地配比,增加商业、居住、混合使用等用地,实现功能复合。二是提高空间组织的邻近性。邻近性一直是集聚经济的重要特性,创新城区不仅仅是实现邻近性,而且要实现良好的可达性。友善的、可停留、步行、骑行的街道可促进人的非正式交流,增加公共空间、交流空间,减少封闭式的企业环境;同时,咖啡厅、酒吧等空间有助于人们发现和建立新的社会纽带,从而增加创新的可能性。例如北京回龙观双创社区的建设,合理地利用了原有片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通过微环境的改造和双创综合体的建设,打造新型的创新创业环境。
(3)创新发展层面,政策鼓励创新,形成创新生态系统。在具有了一定科技产业和空间基础后,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形成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城区的中远期目标。一是打好原始创新和技术积累的基础,搭建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项目合作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产业化,鼓励企业家挖掘市场需求将技术成果进行转化。二是提高创新活力和增强创业服务,尤其关注小微企业和企业家的生存问题,发展多种类型的创新空间的设立,孵化培育创新型小微企业,鼓励企业家精神。三是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关注创新和创业的每一个环节,围绕创新活动、创业生命周期过程提供配套服务。例如上海徐汇建立政产学研的创新平台,大力扶持创业孵化,打造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功能区,实现从产业区向创新城区的转型发展。
作者:任俊宇,博士,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在站博士后
刘希宇,硕士,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师
延伸阅读
“刚性·弹性·韧性”——深圳市创新型产业的空间规划演进与思考
编辑:张祎娴
排版:徐嘟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