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化模型,用来描述一个国家如何内生地分化为工业化的“核心”和农业的“外围”。为了实现运输成本最小化的规模经济,工业制造企业一般会选择在需求较大的区域落脚,但是,需求所在的区位本身也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核心—外围模式的出现取决于运输成本、经济规模和制造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经济地理学,即对生产要素空间位置的研究,在标准的经济研究中占据着相对小的份额。尤其是国际贸易理论,倾向于把国家看作一个无规模的点(常常假设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运输成本为零)。应当承认,在城市研究中,源于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ünen)的模型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产业组织研究中,霍特林型(Hotelling-type)的区位竞争模型得到了合理程度的关注。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似乎有理由这样说:经济地理学在经济理论研究中至多扮演着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显而易见,这种忽视令人惊讶。经济地理因素当然是现实经济活动最明显的特征之一,至少在经济学外行看来是这样。例如,美国最值得注意的现象之一是,尽管地广人稀,大部分土地适宜耕种,大量人口却集中生活在为数有限的几个都市簇群里——并非十分宜居的东海岸聚集了美国1/4的人口。欧洲的夜景卫星图显示不出多少行政边界,却显示出中心—外围的模式,中心点大体在比利时或其附近。外行可能期待这类事实能在经济模拟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在上一代经济研究中,至少在学术圈内,经济地理研究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当然,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例外,尤其是亚瑟[Arthur]和大卫[David]的待出版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应用源于产业组织理论(industrial organization)的模型和技术来重新认识经济地理,尝试将那些长期存在但没有得到承认的地理思想融合为正式模型。为了做到这一点,本文提出一个简化的描述性模型,用以阐述有关区位的关键问题之一:制造业为什么和何时聚集到了几个区域,并让其他区域相对落后?本文指出,基于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的相互作用,能够开发出一个极端简化的制造业地理集中模型。考虑到最近文献中所展示的那些成果(墨菲[Murphy]、施莱弗[Shleifer]和维什尼[Vishny]也许最接近),该模型的产生并不令人意外。更有意义的是,实际上制造业并不总是集中分布,是否集中取决于几个关键参数。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建立平台,对该问题展开非正式讨论;第二部分提出分析模型;第三部分分析短期均衡和动力机制的决定因素;第四部分分析制造业集中的必要条件。外部性(externalities)引导着特定制造业的区位,关于外部性的讨论不一而足。实际上,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最初就是使用产业选址的案例说明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概念的。该理论的后续研究文献识别出了产业选址的三个理由。首先,多个企业在同一区域的集中,为特定行业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就业市场,同时确保了低失业率和低劳力短缺率。第二,落脚的产业能够支撑非交易的特殊投入的生产。第三,信息外溢能够给企业簇群提供优于单个企业的生产条件(胡佛[Hoover]对聚集经济做过特别清晰的讨论)。以上关于制造业区位的思考当然有其意义。但本文的主旨不是回答为什么特定产业会集中在特定区域——如地毯产业集中于佐治亚州道尔顿——而是要回答,为什么制造业可以高度集中在一个国家的一个或几个区域,而其余区域发挥着向生产“核心”(core)提供农产品的“外围”(periphery)作用。本文的阐述针对广义的外部经济,而不把重点放在特定产业的特殊性上。本文还采用了这样一个假设:有时引起核心—外围模式出现的,是与需求或供应相关的货币外部性(pecuniary externalities),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外部性(technical spillovers)。在竞争的总体均衡中,货币外部性当然没有福利意义,不会导致我们以后将推论出的那种有趣的动力机制。在存在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的条件下,货币外部性会发生作用,这一观点在过去10年里已经耳熟能详;例如,就像一个企业的研究和开发会外溢到公共知识库中一样,当一个企业有所动作,就会影响到市场上其他以边际成本定价的公司的产品需求,于是,就会出现“真正的”外部性。同时,比起以看不见的形式提出外部经济,聚焦货币外部性能够使分析更具体些(这一点在讨论区位时尤其重要:技术外部性能够外溢多远?)。为了理解这种假定的货币外部性的属性,我们可以假想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有农业和工业两种产业。农业生产具有规模收益恒定和大规模使用不可移动土地的属性,所以,农业生产的地理分布基本上由适宜耕作土地的外在分布决定。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工业生产具有规模收益递增和少量使用土地的属性。工业生产在哪里出现呢?由于规模经济的特征,每一种工业产品的生产只能出现在有限数目的场地上。假定其他条件一致,受到青睐的场地将是那些相对接近需求的场地,因为生产接近需求市场能够减少运输成本。这些中心场地也服务于其他地方。但是,哪里的需求大呢?有些对工业产品的需求来自农业部门;如果该需求就是全部需求的话,如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和廖什(Lösch)的经典模型所显示的,工业分布基本上形成一个点阵,农业土地分布决定了这种形式。但是,该需求并不是全部需求——部分工业产品的需求不是来自农业部门,而是来自工业部门本身。这明显导致了另一种可能性,也就是米达尔(Myrdal)所说的“循环因果关系”(circular causation)和亚瑟(Arthur)所说的“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工业生产将倾向于集中在有巨大市场的地方,但工业生产集中的地方也会有巨大市场。一种“前向联系”(forward linkage)可能强化了赫希曼(Hirschman)“后向联系”(backward linkage)所产生的循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因为购买这个中心地提供的商品要便宜一些,所以,企业更愿意靠近工业集中地从事生产。这并非独创的理论;实际上,经济地理学家一直都熟悉沿着这些线索展开的思考,他们(特别是普列德[Pred]和梅耶[Meyer])强调了这种循环过程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工业地带出现中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目标是说明,我们能够用一个简单而严谨的模型概括这种论述。当然,在提出这个模型之前,可能有必要进一步扩展这个感性论述,提出两个问题:趋向地理集中的过程会有多长?生产在哪里实际上会停止下来?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过程的长度依赖于相关经济参数。当工业从业人口仅占整个从业人口的一小部分,因此产生的需求也仅占总需求的一小部分,或者弱规模经济、高运输成本共存,导致给农业部门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方选址非常靠近市场时,能够产生工业集中的循环影响不大。没有火车的前工业化社会,如19世纪早期的美国,就符合这些特征。在这种社会,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小型工商业部门尚不具有规模经济的特征,由于运输成本的存在,那些乡村生产无法满足的大多数需求将由服务于当地市场的小城镇来满足。但是,当代社会把较高份额的收入用到了非农商品和服务上;工厂体制和批量生产最终出现,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油然而生,运河、铁路和汽车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生产与土地分布的联系被打破了。非农人口较多的区域将更具吸引力,这不仅因为本地市场足够大,而且因为本地的商品和服务更易获得。这将持续吸引人口,并以牺牲初始产量较小的地区为代价,这个过程会自我维持,最终让整个非农人口集中到少数几个区域里。这一并非杜撰的历史表明,经济参数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对经济的定性行为产生巨大影响。也就是说,当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以及非农商品开支比例的一些指数跨过临界值时,人口会开始集中,区域会开始分化;一旦这个过程开始,便会自我维持下去。这种现象还意味着,一些特定的地理因素决定了哪些区域将集中人口,而这些因素高度敏感地依赖于初始条件。假定一个区域的运输成本低于某个临界水平,人口略多于其他区域,那么,这个区域最终以其他区域人口流失为代价而获得人口;如果在关键时刻的人口分布仅有微小差异的话,那么,这个区域的作用可能已经被逆转了。这就是一个通俗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下一阶段,本文将尽可能推演出规范的模型,以严谨地表达刚才提到的现象。我们设想一个包括两个区域的模型,在其中假定有两类生产部门: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是与土地挂钩,规模收益固定的部门;工业部门则是位于任一区域,收益递增的部门。如同讨论新贸易和新增长文献中出现的许多模型一样,这个模型是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 & Stiglitz)首先提出的有关垄断竞争的理论框架的变体。该框架诚然奇异,但其功能强大,能针对棘手问题进行简单的直觉化处理。
(1)
这里,CA是农产品消费,CM是一个工业企业聚集体的消费。当然,在方程(1)的条件下,工业企业一般会承受 μ 份开支;工业企业承受开支是决定区域趋同还是分化的关键参数之一。
(2)
N 是大量潜在产品数目,σ>1是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替代弹性 σ 是决定这一模型均衡的第二个参数。这个经济模型包含两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两个要素。按照克鲁格曼(Krugman)所提出的简化方法,假定每个要素专属一个部门。农民生产农产品;在不失去一般性的前提下,我们设想,单位产品劳动投入为1。假定农业劳动力在区域间完全不流动,每个区域的农业劳动力供应为(1-μ)/2。工业劳动力可以在区域间流动;设 L1 和 L2 分别为区域1和区域2的工业劳动力供应,工业劳动力总人数 μ 为【这一单位可保证工业劳动力的工资在长期均衡中等于农业劳动力的工资】
L1+L2=μ (3)
个别工业品i的生产包括固定的成本和不变的边际成本,该工业品的生产随经济规模上升:
LMi=α+βxi (4)
这里,LMi是生产i时使用的劳动力,xi 是这个商品的产出。接下来,考虑两个区域之间的运输成本结构。为了方便,我们作两个假定。首先,假定农产品运输没有成本【作这个假定的理由是:我们假设农产品是同质的,每一个区域要么出口农产品,要么进口农产品,不是既进口又出口,但是,如果农产品有了运输成本,就会引入一个临界值(cliff),在这个临界值上,两个区域具有同等数目的工业劳动力,这样,两个区域都不需要进口食品。这明显是对双区情况的一种人为假设(artifact):如果农民均匀地散布在一个没有任何特征的平原上,就不会产生间断】。这一假设是为了保证农产品的价格相同,这样,两个区域的每个农民的收入是相同的。我们将使用共同的农产品价格/工资比来计算。第二,我们假设工业品的运输成本满足萨廖尔森(Samuelson)的“冰山”形式(iceberg form),运输工业品由此产生运输成本。从一个区域运输到另一个区域的每个工业品单元,仅有τ<1部分到达。这个部分τ是运输成本的逆指数,是决定区域趋同或区域分化的最后一个参数。现在我们转到企业行为上。假定存在大量的工业企业,每个工业企业仅生产一种产品。考虑到工业聚集体消费(2)和“冰山”形式的运输成本的定义,每个工业企业面对的需求弹性是σ【即作者前面所说的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译者注】。这样,区域1中的一个代表性生产企业的收益最大化的定价行为,可以量化为如下公式的价格
(5)
这里,w1 是区域1的劳动力工资率;在区域2使用类似的方程。比较代表性商品的价格,得到,
(6)
如果企业投产没有准入门槛,那么,充分竞争下的市场收益一定会降至0 。这样,如下关系一定存在
(7)
这就意味着
(8)
也就是说,这个区域里的每个企业产出都是相同的,与工资率和相对需求等无关。这就意味着,每个区域生产的工业品数目与工业就业者的数目成比例,即
(9)
应该注意到,在0收益均衡情况下,是劳动力边际产品与劳动力平均产品之比,也就是规模经济的程度。这样,虽然 σ 是一个感受的参数而非技术参数,但是,σ 能够解释为均衡的规模经济的逆指数。至此,我已经建立了这个模型的基本构造。下一阶段转向均衡的决定因素。这个模型没有任何显式动态机制。但是,在转向完全均衡之前,建立短期均衡的概念还是有意义的。本文将采用马歇尔(Marshallian)方式定义短期均衡,该均衡中,区域间的劳动力分布已经确定。假设劳动力向提供较高实际工资的区域迁徙,这种劳动力迁徙,或导致区域间趋同发展,即工业劳动力对农业劳动力的比例相等;或导致区域间分化发展,即工业劳动力集中到一个区域。为了分析短期均衡,首先观察每个区域内部对两个区域产品的需求。假定c11为区域1代表性产品在区域1中的消费,c12为区域2代表性产品在区域1中的消费。在市场价格 p1 中,地方产品定价本身是自由的,但是,来自另一个区域的产品价格存在运输成本——完整的价格为p2/τ。这样,代表性产品的相对需求为
(10)
我们把z11定义为区域1对地方工业产品和来自另一个区域工业品的开支(expenditure)比率。关于 z ,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由于股价的影响,在减少出售产品相对数量σ的占比(%)时,区域1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1%,将仅仅减少(σ-1)的价值占比(%)。第二,区域1生产的商品越多,那么,对于任何已有相对价格条件下的开支份额越高。这样
(11)
与之类似,区域2在区域1产品与在自己地方产品上的开支比率是
(12)
区域1工业劳动力的整个收入等于对两个区域产品的全部开支(包括运输费用,因为我们在计算商品本身时就假设了这一点)。假设 Y1+Y2 为区域收入(包括农业劳动力的工资)。区域1工业劳动力的收入是
(13)
(14)
当然,两个区域的收入依赖于工业劳动力的分布和他们的工资。农业劳动力的工资率是使用共同的农产品价格/工资比率来计算,所以,我们有
(15)
和
(16)
(11)—(16)这组方程可以看成,在劳动力分布不变的条件下,决定区域1和区域2之间的w1和w2(以及4个其他变量)的一个系统。我们能够看到是否L1=L2,w1=w2。当然,如果劳动力迁徙到区域1,相对工资率w1/w2能够双向变动。之所以有这种变动的理由是存在两个相对立的影响。一方面,存在“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较大市场的工资率一般会高些。另一方面,存在竞争的程度:工业劳动力较少的区域与人口较多的区域相比,所面临的农业商品竞争较小。换句话说,在靠近较大的市场和避免本地市场竞争之间,需要权衡。然而,当从短期均衡推进到长期均衡时,第三个考虑出现了。劳动力并非对名义工资感兴趣,而是对实际工资感兴趣,人口比较多的那个区域的就业者将会面对产品价格较低的情势。假定 f=L1/μ,即区域1里的工业劳动力份额。那么,区域1中的消费品的实际价格指数是对于居住在区域2中的消费者来讲,其消费品的实际价格指数是从方程(17)和(18)可以明显看出,如果两个区域工资率相等,劳动力从区域2迁到区域1将降低区域1的价格指数,提高区域2的价格指数,从而提高区域1相对区域2的实际工资。这就产生了另一个区域分化的原因。现在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相对工资率 ω1/ω2 如何随工业劳动力份额 f 变化呢?当 f=1/2,也就是说,按照对称性,当两个区域具有相等的劳动力时,两个区域提供相等的实际工资率。但是,这是一种稳定均衡吗?当 ω1/ω2 随着 f 减少时,只要一个区域的劳动力比另一个区域多,工人就会倾向于迁出这个区域,这就会出现区域趋同。另一方面,当 ω1/ω2 随着f增加时,工人则将倾向于迁到劳动力已经较多的区域,此时会出现区域分化【这个动态机制实际上在两方面做了极端简化的处理。首先,这个动态机制意味着假定 ω1/ω2 是 f 的单调函数,或至少仅仅在一个区域出现一次,但现实并非如此。在两个区域都有非零工业生产时,会有若干中间稳定均衡。虽然这种情况对于以下的数字示例并非事实,我还是不能从分析上排除这一点。下一节的分析简单地绕过了这个问题。第二,动态过程应该加以考虑。工业劳动力可能迁徙到最初没有多少工业劳动力的区域,因为他们希望其他工人也这样做。但是,只有在迅速调整且贴现率(discount rates)不太高的情况下,这种自我实现的预言才可能发生】。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地方市场影响和价格指数影响是两种推进分化的力量,地方农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是一种推进趋同的力量。问题在于哪种力量居于主导地位。原则上讲,有可能把实际工资作为f的函数来解该模型。然而,分析起来存在困难。下一节将使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这个模型的行为。现在,只需注意到,在单位选择上,这个模型存在三个不可忽略的参数:工业产品上的开支份额 μ;产品间的替代弹性 σ;运输到达的商品份额 τ。这个模型十分容易通过数值求解各种参数。因此,根据参数值我们能直接揭示出,区域要么趋同,要么分化。图1说明了这个观点。图1显示了两种不同情况下,作为工业劳动力份额 f 的函数,ω1/ω2 的计算值。在两种情况下,我们假设σ=4,μ=0.3。当然,在一种情况下,τ=0.5(高运输成本);在另一种情况下,τ=0.75(低运输成本)。在高运输成本的情况下,当 f 上升时,相对的实际工资下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看到区域趋同,生产的地理分布跟随农业的分布。但是,在低运输成本的情况下,斜率逆转;因此,我们会看到区域分化。
图1 随工业劳动力份额τ变化的相对工资比率ω1/ω2
从这一点出发,有可能完全用数字推演。如果采用不同的方式,有可能分析地表达这个模型的性质。本节不是讨论两个区域之间均等分布劳动力的均衡是否稳定,而是讨论所有劳动力集中到一个区域的状态是否均衡。这两个问题不完全相同:如上所述,区域分化可能不会导致完全集中,而且,即使集中是一种均衡,也可能存在稳定的内部均衡。这些问题之间紧密相关,并且本节要讨论的问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考虑这样一种情况,所有的劳动力集中在区域1(区域的选择当然是随机的)。这样,区域1会构成一个比区域2大些的市场。由于整个收入的份额 μ 用于生产品,所有这种收入都在区域1,所以,我们得到
(21)
假设n是生产企业的全部数目;那么,每一个企业将有等于如下方程的出售价值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一个个体的企业来讲,是否可能在区域2开始获得生产收益?(本文将把这个假定的企业称为“叛离的”企业)如果这个叛离的企业不能在区域2获得生产收益,那么区域1的生产集中是均衡的;如果这个叛离的企业能在区域2获得生产收益,那么区域1的生产集中是不均衡的。为了在区域2开展生产,一个企业必须能够吸引劳动力。为了做到这一点,这个企业必须对吸引过来的劳动力给予补偿,因为所有的生产(除了这个企业自己无穷小的贡献)必须进口;这样,我们必须有
(23)
假定这个企业工资较高,那么这个企业将会对其产品规定收益最大化的价格,这个价格高于其他相同规模的企业的产品价格。我们可以使用这个事实推演出这个企业的销售价值。在区域1,检测到的叛离企业的销售价值是代表性企业销售价值的倍数,。在区域2,这个叛离企业的销售价值是代表性企业销售价值的倍数,,这样,这个叛离企业的全部销售价值是
(24)
注意,对区域1消费者的销售而言,运输成本是这个企业的劣势,而对区域2消费者的销售来讲,运输成本则是优势(因为其他企业必须偿付运输成本,而这个企业不需要偿付运输成本)。从方程(22)(23)和(24),我们可以推演出这个叛离企业的销售价值与区域1企业的销售价值之比:人们可能认为,只要V2/V1>1,叛离的企业都是有收益的,因为叛离的企业收集任何销售的不变部分,作为边际成本的标记。当然,这种看法并非完全正确,因为区域2有较高的工资率,所以生产成本比较高。我们必须有,因此,我们必须定义一个新的变量
(26)
如果所有其他生产都集中在区域1,当ν<1时,一个企业在区域2开始生产,是没有收益的。在这种情况下,区域中的生产集中是均衡的;而当ν>1时,区域中的生产集中是不均衡的。对于分析结果,方程(26)表面上相当不起眼。然而,它引出了详细的分析。首先提出了方程(26)能做些什么。方程(26)确定了一个边界:一组关键参数值,它们标志了集中与非集中之间的划分。所以,需要在ν=1附近评估方程(26),探索三个参数中每一个必须的改变,以便抵消其他两个参数的变化。
(27)
也就是说,花费在产品上的收入份额越大,叛离企业的相对销售价值越低。原因有两个。首先,劳动力需要一个比较大的工资溢价,以便迁徙到第二个区域;方程(27)的第一项反映了这个“前向联系”的影响。第二,对产品的开支份额越大,区域1市场的相对规模就越大,所以,地方市场影响就越大。方程(27)的第二项反映了这个“后向联系”。接下来,我们考虑运输成本。分析方程(26),我们首先注意到,当τ=1时,ν=1;也就是说,当运输成本为0时,区位无关紧要(这很容易理解!);第二,我们注意到,当τ不大,ν接近。除非σ非常小,或μ非常大,否则,对于充分小的τ,方程(26)一定大于1(另外一种经济状态很快出现),最后,我们讨论əv/əτ:当τ趋近于1,方程(28)的第二项接近 μ(σ–1)>0;因为方程(28)的第一项总是正,所以,当τ趋近于1,əv/əτ>0。综上所述,这些观点勾画了作为τ的函数的ν的形状,如图2(图2表达了μ=0.3,σ=4的实际计算):在τ的低水平条件下(如高运输成本),ν>1,叛离企业是有收益的。在τ的某个关键值上,ν<1,集中起来的生产处在均衡状态,叛离企业的相对销售价值从小于1到接近1。
图2 随运输成本τ变化的销售价值ν
图2强调的是,在对应于集中和非集中之间边界的那个τ值上,əv/əτ是负值。也就是说,较高的运输成本会阻碍区域分化。现在也可以解释这种情况:当 σ(1-μ)<1,甚至在 τ 为任意低值的情况下,ν<1。这是在规模经济很大(σ小)或产品开支份额很高(μ大)时出现的情况,无论运输成本如何高,一个企业在区域2都没有收益。
(29)
我们已经看到,在相关点上,əv/əτ为负值,这就意味着,əv/əσ是正值。也就是说,较高的替代弹性(还意味着处于均衡状态的较小规模经济)抵制着区域分化。我们可以通过图解方式看到这些结果的意义。假定 σ 不变,我们可以在 μ、τ 空间上画出一个边界。这个边界标志了企业留在区域1集中和叛离区域1没有什么不同的参数值。在这个边界内的经济不会在一个区域或另一个区域发展产业聚集;在这个边界外的经济则会发展产业聚集。这个边界的斜率是
图3是在 σ 取值4和10时,计算出来的 μ、τ 空间边界。它说明了我们在第一节中所说的那个道理。在高运输成本、小份额自有企业或弱小规模经济为特征的经济体中,农业产业分布决定工业生产分布。对于运输成本较低,工业份额较高或规模经济较强,循环因果链建立起来的经济体来讲,生产会在那个经济领军区域集中。
图3 工业劳动力份额μ、运输成本τ和产品替代弹性σ的函数关系
这个结论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它不需要那些难以捉摸的概念,如纯技术外部性(pure technological externalities):外部经济是货币性的,表现在人们希望在其他生产者集中的区域进行买卖。它也不包括关于外部经济地理范围(geographical extent of external economies)的随机假定:距离是通过运输成本而非其他因素自然引入的。这个模型的行为依赖于“可观察的”个人偏好和企业技术;有意义的动态机制源于相互作用的影响。显然,这是有关核心—外围问题的一个极端简化模型,它没有涉及特定产业的区位。但是,这个模型说明从产业组织理论中提取的工具能帮助我们建立公式,从而认识被我们忽略的领域【即工业劳动力份额μ,产品间的替代弹性σ和运输成本τ。——译者注】。因此,我希望本文能刺激区域经济和经济地理研究的复兴。文献来源:《政治经济杂志》1991年6月,第99卷,第3期,p483-499
作者: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创立者之一(也被称为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因其在新经济地理方面的卓越贡献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有人说本文是他获得诺奖的主要原因。尽管此说法失之偏颇,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文为新经济地理学说确立地位的里程碑意义。
译者 | 叶齐茂
感谢志愿者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 郭娇 对本文校译工作的贡献!
以下是《国际城市规划》城市研究经典文献 的文章目录,本号将陆续推出,仅供研究者学习参考。欢迎您留言说明最希望看到的文章,我们将酌情优先推送。该目录将附于每篇推送文章之后。已推送文章标题以 粗斜体+底色+下划线 突出显示,点击标题可跳转阅读。
1 人类支配的地球生态系统 / 彼得·维托塞克, 等来源:科学, 1997, 227: 494-449来源:科学, 2005, 309: 570-574来源:生态系统年度评论, 1998, 29: 207-231 4 改变生物多样性的后果 / 弗朗西斯·斯图尔特·蔡平, 等来源:自然, 2000, 405: 234-441来源:科学, 2008, 319: 756-760 6 城市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概念 / 让–皮埃尔·萨瓦德, 等来源:景观与城市规划, 2000, 48: 131-142 7 城市化:生物同质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 迈克尔·麦金尼来源:生物保育, 2006, 127: 247-260 8 城市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分析 / 佩尔·布朗德, 斯文·亨哈马尔来源:生态经济学, 1999, 29: 293-301 9 沿着城乡梯度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 M. J. ·麦克唐奈, S. T. A. ·皮克特来源:生态学, 1990, 71(4): 1232-1237.10 城市蔓延与体力活动、肥胖和患病率之间的关系 / 里德·尤因, 等来源:促进健康科学, 2003, 18(1): 47-5611 城市化、生物多样性和保护 / 迈克尔·麦金尼来源:生物科学, 2002, 52(10)10: 883-88912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当前共识 / D. U. ·胡珀, 等来源:生态学专题, 2005, 75(1): 3-35
来源:科学, 2008, 319: 769-771 2 城市齐普夫定律:对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一种解释 / 格扎维埃·嘉贝斯来源:经济学季刊, 1999(3): 739-767 3 比较欧洲城市模式形态:分形方法 / 皮埃尔·弗兰克豪泽来源:欧洲科学与技术合作组织报告,“行动10,城市市政工程”,第二卷“结构”,“欧洲城市—郊区思考”, 2004: 79-105 4 增长、创新、比例和城市生活速度 / 路易斯·M. A. ·贝特恩考特, 等来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2007, 104(17): 7301–7306 5 重新思考人力资本、创造性和城市增长 / 迈克尔·斯托波 , 艾伦·斯科特来源:经济地理杂志, 2009(9): 147-167 6 城市的多样化和专门化:为什么重要,何时何地重要?/ 吉尔斯·迪朗东, 迭戈·普加来源:城市研究, 2000, 37(3): 533-555 8 地貌景观变化和欧洲城镇化过程 / 马克·安托罗普来源: 景观与城市规划, 2004, 67: 9-26 9 统一的城市发展理论 / 路易斯·M. A. ·贝特恩考特, 等来源:自然, 2010, 467: 912-91310 城市形式和自然过程——城市地区生态绩效指标和在英国默西塞德郡的应用 / 罗兰·恩诺斯, 等来源:景观与城市规划, 2001, 57: 91-103来源:经济观点杂志, 1998, 12(2): 127–13812 城镇化、城市生活影响和健康 / 大卫·弗拉霍夫, 桑德罗·加莱亚来源:城市健康杂志, 2002, 79(4): 51-59来源:政治经济学杂志, 1991, 99(3): 483-499来源:牛津经济政策评论, 1998, 14(2): 7-17 3 “硅谷”区位簇群:收益递增何时意味着垄断 / W.·布莱恩·亚瑟来源:数学社会科学, 1990, 19(3): 235-251 4 城市系统和历史路径依赖 / W.·布莱恩·亚瑟来源:斯坦福大学人口与资源研究所论文系列第0012号,1988来源:区域研究, 2003, 37(6&7): 549-578 6 区位、竞争和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下的地方簇群 / 迈克尔·尤金·波特来源:经济发展季刊, 2000; 14(1): 15-34 7 马歇尔与雅各布斯,孰是孰非?地方化经济对城镇化经济之争 / 凯瑟琳·博德里, 安德烈·席福尔洛瓦来源:研究政策, 2009, 38: 318-337来源:城市研究, 2001, 38(1): 185-205来源:科学, 1968, 162: 1243-1248 2 一般地方财政支出理论 / 查尔斯·M. ·蒂布特来源:政治经济学杂志, 1956, 64(5): 416-424 3 总地租、公共物品支出和最优城市规模 /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理查德·阿诺特来源:经济学季刊, 1979, 93(4): 473-500 4 庇古、蒂布特、房地产税和地方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 乔治·佐德罗, 等来源:城市经济学杂志, 1986,19: 356-370来源:经济地理杂志, 2001, 1(1): 27-50来源:社会主义意见, 2012, 48(4): 351-370 7 相互作用:面对面接触和城市经济 / 迈克尔·斯托波, 安东尼·维纳布尔斯来源:经济地理杂志, 2004, 4(4): 351-370 8 挑战和增长:制度分析领域的跨学科发展 /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来源:制度经济学杂志, 2007, 3(3): 239-464校译 | 郭娇 张祎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