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新城市议程》的整体主义解读【2021.6期】

赖楚杨 王红扬 国际城市规划 2023-11-08


——精华版——


联合国人居运动中较为重要,也最受公众关注的事件是每20年一届的联合国人类住区特别会议(人居会议),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过三次。最近一次是2016年在基多举办的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大会(人居三),《新城市议程》(下称《议程》)是人居三最重要的文本成果。
 
《议程》的本土化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只有运用于中国规划实践才有意义。国内关于《议程》及其代表的联合国人居运动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也多积极评价其内容非常包容和全面。但笔者注意到,基于规划研究发展出的整体主义理论指出,《议程》的规划话语体系成为“包罗一切”思维范式的巅峰,进而意识到规划范畴的扩张是一件自然而然,但又似乎陷入某种思维误区的事情,要素不断膨胀的“合一”并没能很好地解决长期以来的矛盾和问题。
 
为了揭示规划范畴持续扩张、逐步走向“包罗一切”这种具有普遍性的解决方式内在的问题,本文基于整体主义理论,对《议程》文本内容、结构和形成逻辑进行梳理和评价。从一般思维到整体主义思维的转变,需要重新理解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方式:
 
  • 关系是事物的本质,全部的关系构成了事物的整体。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找到基于事物整体的同时性的一致性,即关系的双方同时确立彼此,比如《议程》的目标与行动是否匹配。

  • 理解一个由较多相关关系构成的复杂开放整体(如城市规划)有赖于反复的猜想与检验,直到最终达到最匹配的一致性,因此本文对《议程》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多个内涵框架的猜想与对比。

  • 事物所有相关关系的总和效应构成了事物的整体性,推动社会进步在于寻找各种特定情况下最优的整体性。由于通过局部的调整就能作用和改变整体,因此找到整体效应最优的局部干预是改造事物的正确方式。

 
《议程》的整体主义解读要判断文本包含的众多要素构成的整体的一致性如何,一个理想的文本框架应该要素全且结构最优,行动与目标一致,体现有限资源下的最优局部干预等等。
 
框架猜想一:基于文本原有目录和大纲,明确了《议程》“宣言(目标)+实施(行动)”的基本结构,发现“人人共享”“范式转型”等宏大概念在简化原有复杂关系时出现的模糊与游移,以及与有限资源条件的冲突。
 
框架猜想二:对文本内部存在模糊和重叠的关系进行细化、梳理和建构,基本确定了《议程》的核心结构与其中的重要局部,即通过所有人参与的城市治理结构,以及政府和社会共同维持的融资体系所支持的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三个维度支撑的“所有人共享的可持续和包容性城市”。
 
框架猜想三:通过将核心结构中每一个重要局部的分支展开,全面丰富地网罗了各种城市相关要素,原本被隐藏的不同子行动与子目标之间的矛盾被充分暴露出来。
 
框架猜想四:认为《议程》不够好,存在一个整体性更优的参照体系。因此框架猜想四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本质出发,探索性地建构了社会、经济与环境维度内部的耦合关系,认为作为生产力核心的人的需求与有效劳动的一致性应该成为城市整体性提升的关键局部。对具有当代特定性的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的实现,能够触发社会整体的进步。
 
本文的结论是:
 
  • 《议程》的核心结构是对社会、经济与环境三种逻辑的讨论和构想,以及围绕它们制定的目标与行动。《议程》意识到将尽可能全面的“局部”纳入考虑的“合一”,相对于只关注和陷入某些“局部”有了趋向“整体”的进步,从细节来看也提出了一些有益方向,但是并不能构成整体的自洽。《议程》是杂糅了各种要素的“全部”的拼贴,内部存在很多相互重叠和冲突的部分。

  •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社会和城市的发展,事情的确越来越复杂了,所以新的一致性更难快速精准地建立;二是一般思维还是觉得做得越多越好,因此不同情况下的“正确”行为之间的效果相互抵消。

  • 一个理想框架应该是要素丰富、结构清晰的“整体”,在特定条件和具体情况下能够裁剪出适合的特定整体。一切的确定都是在特定的关系和整体中才成立,越多干预并不意味着更好效果。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作为新猜想的启发来源,通过对事物本质的直接猜想与一致性检验,在整体结构思维下寻找精准有限的特定局部干预,才是实现最优整体性的正确之路。


——全文——

【摘要】《新城市议程》是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大会(“人居三”)最重要的文本成果。本文通过对《新城市议程》内容和形成逻辑的展现和解读,说明其中潜藏的线性拼贴的“规划包罗一切”逻辑,解释其发生的过程和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思维方式在面对规划对象复杂和开放程度逐渐增加时,遇到了everything和nothing的瓶颈。随着规划目标不断扩张、规划内容不断丰富,知识库发生了新的有益扩展,但也掩盖和模糊了许多内在矛盾和冲突。由于思维本能具有的同时性逻辑导致的必然性,在评价与证明《新城市议程》“包罗一切”的同时,也在试图通过猜想和检验构建一个城市各要素及其关系的整体一致性相对最优的参照体系。本文是非先验的、同时性的、关系一致的整体主义思维的具体文本实践运用。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从有意识地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人居问题开始,由联合国牵头组织的全球范围内的人居运动已经进行了40多年。其中较为重要的事件是每20年一届的联合国人类住区特别会议(下称人居会议),自1976年以来一共举办了三次。三次人居会议的成果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规划者在每个阶段的规划行动上达成的共识性观点。概略地对比“人居一”“人居二”对人居环境问题的识别,不难发现,正如“人居三”成果文件《新城市议程》(下称《议程》)提到的,“持续存在的多种形式的贫困,日益严重的不平等和环境退化,以及社会和经济排斥与空间隔离仍然是主要障碍”。此外,在对联合国人居运动的现有研究中,多位学者认为《议程》的规划思路在诸多范畴上都有新的有益扩展,城市规划涉及的要素不断丰富,内容也更加包容和全面。从可持续概念的泛化,到呼吁所有人行动起来,运用所有手段为所有人解决所有问题,联合国人居会议成果中的规划话语体系似乎成为“包罗一切”思维范式的巅峰。
 
那么,要素的“合一”就消除了矛盾吗?规划“包罗一切”逻辑的发生看起来普遍而自然,城市空间发展与人类改造活动相互促进,但现实中制定的政策越管越“宽”,编写的规划也越来越“厚”:一方面,人们对城市要素及其关联认知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全球改善的努力在继续,但解决的城市问题有限,人们始终觉得做得不够,因而不断拓展新的解决方法。在“人居三”的相关研究中,整体主义认为问题的核心正是这种看似毫无问题的线性拼贴的“包罗一切”逻辑——不够严密的一般思维以为事物性质是确定的,将已知的正确进行组合和叠加得到的也是正确,而这种错误认知在事物的“整体”和“关系”本质作用下,形成了充满内在冲突进而意义模糊的命题。
 
为了揭示规划范畴持续扩张、逐步走向“包罗一切”这种具有普遍性的解决方式内在的问题,从整体价值层面更好地发挥《议程》对于规划实践的指导作用,本文在整体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议程》文本结构的梳理和评价,证明《议程》“包罗一切”逻辑的问题和根本缺陷,发现《议程》在扩展知识储备(猜想库)上的积极意义。当然,任何的解读都是主观认知导向下对原有文本的特定选择和逻辑转换,所形成的判断都与“评价体系”(或“参照”)相关,因此无可回避的思维逻辑的一致性也使得评价结论和评价体系在进行同时的猜想与互动,不自觉地向一个逻辑更为自洽和严密、要素层次结构更加清晰的理想规划框架进行构建。

 

2  《新城市议程》的整体主义解读方法

 

为了证明以“猜想—检验”为基础的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并进一步解释其具体原则与方法,需要完成从一般思维到整体主义思维的转变。

 

2.1  事物的本质:局部/整体、关系、(不)一致性

 

人们对世界的感知从一些偶然的简单局部开始,逐渐搭建成对整体的认识。尽管在意识的初期阶段人们看到的是有限局部,但事物的整体本质驱使人们总是在想方设法看得更多更全,更加努力去接近整体。依据常识对整体的理解是“全部”,认为对局部正误的判断是固定不变、独立于其他因素存在的,因此正确的事物可以叠加得到正确的整体。“由局部到整体”的线性推导方式认识的整体本质是各种“先验”【事物的性质、事物本身均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的独立的确定存在】局部的简单堆砌和拼贴,是“全部的局部”。
 
人们认为某个局部正确,来源于这个命题曾经接受过特定的逻辑检验,也就是在这种特定情形的整体中,局部是正确的;如果接触到的局部与整体总是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关系,就很容易下意识地认为这个局部始终是正确的。但事实是,当局部进入另一个内部关系变化的整体中,它的正确属性便有可能发生改变。因此关系才是事物的本质,是人们认识和判断事物的基础;对事物的既有理解都是特定的关系和整体的呈现,它们是同时地相互确立一致的。例如《议程》中的行动与目标没有独立的正确,如果具体措施无法支持目标的完成,那么无论多么美好的愿景也没有意义。

 

2.2  认识事物:同时性逻辑、猜想与(一致性)检验

 

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应该是找到基于事物整体的同时性的一致性。同时性逻辑的关键在于关系的双方同时确立彼此。彻底弄清楚一个由较多相关关系构成的复杂整体有一定的难度,对事物的认知最终是为了将已知推向未知,因此,有效的知识经验积累是灵感与猜想的来源,既有知识经验作为对其他未知关系和整体的猜想的基础素材,接受逻辑检验、做好随时调整的准备,即一边对新事物进行自然猜想,一边对猜想进行同时性逻辑的检验,直到最终达到最匹配的一致性。检验时要警惕两种“线性逻辑的陷阱”:第一种是忽略条件和结论的双向互相一致特性,预先确定了不可打破的“第一前提”,而忘记了两者处于一种可讨论和调整的变化关系中;另一种是在从已知到未知的推广运用中忽略某些隐藏的特定条件,于是成为一种固化了的“正确”的线性外推。《议程》即使具有公共文件的地位和属性,同样也应该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2.3  改造事物:最优整体性与整体最优的局部干预

 

解读《议程》要判断文本包含的众多要素构成的整体的一致性——文本本身是否构成内在的自洽,即整体性够不够好。事物的所有相关关系的总和效应和逻辑构成了事物的整体性。推动社会进步在于寻找各种特定情况下最优的整体性。认为《议程》不够好,其实也暗含一个整体性更优的参照体系的存在。
 
寻找最优整体性需要了解事物的整体机制,即事物的关系如何相互作用。由于整体与局部存在关联与一致性,通过局部的调整就能作用和改变整体;整体的高度复杂性也决定了不可能也不需要通过干预所有局部来干预整体,因此整体效应最优的局部干预是改造事物以实现最优整体性的正确方式。整体主义思维改造事物的方式与一般思维方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在准确认知事物整体关系的基础上找到简化的有效干预;而后者将事物原有的复杂关系错误地固化和简化,造成了不同干预行为之间的模糊重叠与对立抵消,行动产生的效应被无形消耗。看清事物的复杂关系和作用的整体机制需要高度关注结构。

 

2.4  整体主义的技术工具:结构思维

 

事物的结构反映的正是整体与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相对恒久和稳定的结构的存在能够让人们认识到纷繁变化的世界的本质。对事物源于现象的定义有很多,但源于结构的穷尽一致性的定义通常可能只有一个。整体主义运用的一个基本技术是“结构思维”,需要在正确理解事物整体性的基础上,以清晰的结构层次表达出事物的不同局部及局部间的关联关系。
 
《议程》共175条内容,文本分为“基多宣言——为所有人建设可持续城市和人类住区”(22条,下称基多宣言)和“基多实施规划”(153条)两大基本部分。较长篇幅的文本在表达形式上限制了对《议程》的结构性认知和理解,因此需要通过构建整体结构图的形式来完成对《议程》的解读。
 
《议程》整体结构的建立以文本为基础,既有的相关知识(已有的关系、一致性)也作为建构时的猜想来源。这是一个反复猜想和一致性检验的思维过程,需要反复构建、对比多个框架;也是一个关系和一致性逐渐扩展的过程,在评价每一个框架中的局部与整体关系、核心结构与延展内容的同时,也为下一个框架的完善奠定基础。对框架的解释和评价基于真实性评价和理想性评价两个方面。真实性评价与《议程》文本相一致,“客观”展现原有的文本内容和结构,对应两个核心研究目标:展现“包罗一切”中关系模糊、冲突与矛盾等问题,以及概略地基于“人居一”“人居二”相关的二手文件发现新的一致性的扩展。理想性评价、猜想性地构建一个更好的文本框架,尽可能做到的原则包括:要素全而结构最优(概念清晰、分类与范畴具有层次性、高效简明等),行动—目标一致(扩展到所有局部与整体同时性一致,具体表现为各子行动和子目标之间冲突最小化、效应不抵消,精准行动推动目标有效达成等),有限资源下的最优局部干预、最优整体性等。

 

3  《新城市议程》的整体结构:多个内涵框架的对比

 

3.1  基于目录和大纲的结构

 

对内涵框架的猜想基于《议程》本身的目录和大纲(图1)。如前所述,《议程》文本内容包括“前言”“基多宣言”和“基多实施规划”三大部分。“基多宣言”介绍了人居运动40年以来世界城镇化的发展状况,说明城镇化作为机遇和挑战的双重属性;提出对未来城市的共同愿景,以及为实现愿景的原则与承诺,并作出全球动员的行动呼吁。“基多实施规划”融合了两个维度:在时间维度上,规划行为贯穿始终,规划编制与实施相互调整——前期转型承诺、中期有效实施、后期落实评估;在要素维度上,从社会、经济与环境三个方面作出转型承诺,并以城市治理结构、城市空间发展与具体实施手段(财政、技术等)作为转型实施的行动支撑。前言则展望未来“人人享有平等城市权利和机会”,希望“通过重新思考城市系统和物质空间形式来完成城市科学的范式转型”。

 

图1 《新城市议程》框架猜想一

 

“前言”“基多宣言”“基多实施规划”作为局部与它们共同构成的《议程》整体具有相同的叙述结构。“基多宣言”和“基多实施规划”及“基多实施规划”内部,在结构上都遵循“宣言(承诺/目标)—实施(行动)”的形式;而“前言”则是对“宣言”和“实施规划”组成的主体部分的高度概括。这种结构的同一性一方面通过内容的反复来强调核心逻辑,另一方面也导致有效信息的不充分。核心逻辑是目标与行动,前者回答“我们想要怎样的城市?”,后者回答“我们能构建怎样的城市?”。一个合理有效的答案是两者能够达成同时的双向一致性,我们想要的城市可以通过我们的构建努力实现,而我们的构建能力又决定了我们能够憧憬怎样的城市。框架猜想一给出的回答“人人共享的平等包容的城市”和“城市科学范式转型”显然不够充分。这两个概念看上去宏大、美好,似乎无比正确,其实正是因为其中包含诸多模糊不清的关系,从而代表的意义可解释的空间大;在理解和判断时根据特定的需要加上特定的条件,无论从哪个角度解释都无可辩驳,但又无法说清概念的具体内涵。承诺中出现了大量全称代词“人人”“任何一个人”“所有”,这些概念在资源的有限性下都是不确定的,内部也必然存在冲突,简单覆盖以“全部”就能解决“公平”的问题吗?又如“科学范式转型”“可持续发展转型”,转型只是意味着过去的范式不够好、需要改变,但解释力很广——可以是局部的调整、所有局部的变化、整体结构的重构等,而从规划实施中似乎也没有看出发展干预模式的明显变化,依然是规划传统中反复讨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维度,任何发展要素前都可以加上“可持续”作为修饰,连可持续发展都成了无所不包的事物。
 
由此,框架猜想一明确了《议程》“目标+行动”的基本结构,但反映了“包罗一切”的宏大概念在简化原有复杂关系时出现的模糊与游移,以及与有限资源条件的冲突。

 

3.2  初步识别与建构的核心结构

 

为了进一步检验“目标—行动”的一致性关系,需要对意义模糊的局部的内部关系进行细化、梳理和建构。框架猜想二从城市规划的基本问题出发,将猜想一中的两个问题“我们想要怎样的城市?”和“我们能构建怎样的城市?”进一步细化——“谁来构建?”以及“如何构建?”。围绕这些问题组成的整体结构,提炼与整合具有支撑性作用的关键内容,迅速把握和初步建构起核心结构(图2):

 

图2 《新城市议程》框架猜想二及与原文本的重构关系

 
  • 城镇化不同效应下的两种发展方向——空间和资源有限的可持续挑战,正确干预下的包容性和可持续转型发展;

  • 最高行动原则——所有人共享城市;

  • 原则下的具体承诺——共享城市的外在体现,可持续的经济、社会、环境;

  • 行动方式的高度凝练——规划与设计,融资与开发,管理与治理;

  • 行动的能动主体——多元利益攸关方参加(扩展到全民参与);

  • 具体的实施手段——城乡空间发展与综合融资框架的支持。


框架猜想二对文本内容和原有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与重组,《议程》中关系层次的模糊,造成了许多意义的冗余、重叠与交叉。文本目录呈现的各部分的递进关系并不存在,从“前言”到“基多宣言”再到“基多实施规划”,实质上是同一结构在细节上的扩张过程。特别是“基多宣言”中的共同愿景、原则和承诺部分与“基多实施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承诺部分存在不少语意重复的叙述,可整合概括为从个体与城市(或区域城乡系统)两方面考虑的原则和承诺。在个体需求实现方面,满足个体物质性的住房、设施、服务等社会功能,给予更加抽象层面的平等机会和权利,对应包容性社会的维度;在城市与区域整体正常运作的要求层面,则对应实现可持续经济与可持续环境两个维度。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议程》对“治理”的重视和强调,体现在与治理相关的内容几乎融合于每一个部分。框架猜想二将有效实施中的城市治理结构与其他部分多次出现的各级政府间、政府与民间合作的内容整合,作为“规划行动参与的能动主体”,即城乡多元利益攸关方上下合作、共同协商和监管原则与承诺的具体实施。
 
梳理后可以发现原本被隐藏的一些矛盾。对群体在社会维度的承诺被忽略了,个体在形成“公众”群体后不同的权利需求之间必然的冲突如何处理?人人与城市利益相关,呼吁多元利益攸关方参与即呼吁所有人参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是否需要这么多行动资源的投入?更进一步,社会、经济、环境维度的交叠可能导致的矛盾如何平衡,如住房金融业与老龄化衍生服务业作为未来新经济刺激与社会公共福利的界限制定等。
 
尽管如此,框架二还是基本确定了《议程》的核心结构与其中的重要局部,即通过所有人参与的城市治理结构,以及政府和社会共同维持的融资体系所支持的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实现不可分割的社会、经济与环境三个维度支撑的“所有人共享的可持续和包容性城市”愿景。

 

3.3  展开的核心结构与细化的重要局部

 

“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城市治理结构”“城市空间发展”“实施手段”,清晰地呈现了《议程》的核心结构中支撑性的重要局部,说明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不再是社会经济系统运作被动产生的“现象结果”,而是相对平等、非先验的构成部分。在这些“局部”认识的基础上,更重要和更本质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局部之间实质性的互动,实现城乡区域整体效益最优的发展。框架猜想三将核心结构展开,关注其包络的具体细节及形成的次级结构。为了表达得简明而清晰,灵活地处理了文本内容:对相同或相近范畴的内容提取了共有核心词作为概括,某些局部根据关联的需要展开解释;并将关联较强的局部放在相近的位置,用双向箭头表示较为明显的相互关系。
 
框架猜想三通过核心结构中每一个重要局部的分支,全面丰富地网罗了各种城市相关要素,可以看出人们不断接近“整体”的努力(图3)。在城市提升的行动内容和路径上有了一些新的扩展和猜想,如对灾害与气候变化的考虑、数据智慧城市等新技术的引进、决策与实施全过程开放的治理手段等。同时注意到,有一些在社会、经济和环境维度均受到关注、具有复合效益的要素,如公共空间网络、城乡区域连通与合作、综合融资体系等,很有可能成为城乡发展整体中的关键行动指引。但是另一方面,即便经过了尽可能的整理和归纳,次级结构依然呈现出“结构”的松散,以及“全部”的碎片化和均质化,在要素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上也没有明显的区别。每一个重要局部内部以及不同局部之间,要素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双箭头),因此一旦想要全面而同时地作出“正确”的要素干预,暗含的冲突便自然地显现。例如:高附加值、高生产率的经济与非正规经济之间的市场资源竞争与分配问题,公共遗产(大型旧工厂等)保护利用的文化性与对土地空间资源的不紧凑利用之间的矛盾(×双箭头示例)。要素的正确属性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中得到实现和成立,《议程》先验地赋予了许多事物“对”的属性,将不同情况下的“正确”混为一谈,就容易成为“包罗一切”。“包罗一切”模糊了事物的关系本质和内部作用机制,也没有消除本应正视的矛盾,反而因为不同“正确”之间的冲突消耗了行动的效用。

 

图3 《新城市议程》框架猜想三

 

3.4  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本质出发的特定整体和关键局部猜想

 

保持对事物属性的包容和开放态度,有利于跳出路径依赖的困境,面对新的整体时快速有效地进行猜想。进而意识到,一个好的答案不应该是“所有”确定的“正确”,而应该由各种不同程度的“正确”构成,包括完全确定的、弹性的、有限区间内的,同时开放地接受一致性检验。当然,这些局部干预的效益评估需要在城市整体机制下进行才有意义,因此要认识对城市整体的认知是如何扩展变化的,始终不变的核心结构是什么。
 
物质空间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多重属性随着空间干预程度的加深被人们逐渐重视,这个认知过程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但并非空间属性的线性增加,本质上是空间需求与空间生产和供给构成的整体一致性的扩展变化(图4)。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通过对空间的改造活动,规划帮助人们塑造了更优越的城市环境,同时形成了一代希望生活质量更好的劳动生产者。城镇化进程初期,单纯的物质建设和经济增长就能满足人们对住房和基本设施服务的需求,于是以“空间增长”为特征的社会发展能够快速进行,即使经济发展始终以资源和环境的大量消耗为代价。只有随着城镇化的深入,人们对优质人居环境和精神文化享受的更高追求才会让这种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负面效应显现。当人们对空间要素的索取与空间回应的供给发生了不一致,社会发展陷入整体效益递减甚至趋近于零的僵局。

 

图4  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一种跳出“包罗一切”规划的思路,是看到面面俱到的诸多细节之下空间干预行为对社会发展的本质作用,尽可能地引导和把握现阶段空间需求与劳动生产的一致性。因此,猜想框架四基于上述社会发展逻辑的要素构成,将《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转型的维度与有效实施的行为重新建立内在关联(图5)。“经济”维度关注产品与劳动之间的分配与消费关系,“社会”维度考虑劳动与产品能否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环境”维度则维持资源与能源在劳动生产中的可持续供应。“治理”和“空间发展”通过一定的“实施手段”支撑,共同指导干预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与保护,实现“产品”与“劳动”的一致性扩张,以及“劳动消耗”和“资源与能源”的相对平衡。

 

图5 《新城市议程》框架猜想四

 

社会、经济与环境维度内部的耦合关系,决定了作为生产力核心的人的需求与有效劳动(符合需求产品的劳动生产)的一致性应该成为城市整体性提升的关键局部。对具有当代特定性的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的实现,能够触发社会整体的进步。在“社会”维度中,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和不公平,不是达到简单的人人享有,而是通过保障每个人的劳动付出与回报一致鼓励人们诚实劳动的能力;不是无视个体利益获得与自身劳动能力的相关性,而是正视追求公平过程中差异的存在,为特殊群体提供最低底线的资源,向公众开放资源获取和能力提升的通道。由此激发的公众创造力与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将反过来促进“经济”维度中的公平公正,包括对公共空间的社会经济价值的投资,非正规经济与正规经济的“混合”对不同经济服务需求的满足,以知识和技能教育为手段对高生产率和高附加值经济的生产部门中的高素质人才进行能力培养等。“环境”维度则从更大范围的城乡区域的完整系统视角考虑地区的差异化发展,支持生态与经济等各种资源的互补与平衡,延伸功能和价值需求链。三者构成的良性作反馈机制,共同促进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包容的城市环境。
 
相比“全”要素的拼贴和堆叠,更理想的是给出一个要素丰富同时结构清晰的“整体”框架,在特定条件和具体情况下能够裁剪出适合的特定整体;不是“全部”的正确,而是特定有限正确,在清晰结构下仍留有开放性,在不断思考和猜想中激发的最优“整体”。

 

4  结论与反思

 

在《议程》整体结构的多框架对比中,一个始终不变的关系的整体——《议程》的核心结构逐渐凸显:对社会、经济与环境三种逻辑的讨论和构想,以及围绕它们所作的目标制定与行动实施。对《议程》的解读和评价其实都是在围绕文件本身要素构成的内在自洽,《议程》意识到将尽可能全面的“局部”纳入考虑的“合一”,空间规划干预应该尽可能产生多方面的复合效益,相对于只关注和陷入某些“局部”有了趋向“整体”的进步;但未能意识到每个事物的性质是可变的而整体性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合一”不代表最优,“合一”会产生矛盾才是真正的难题。社会、经济与环境在规划中存在冲突,其根源在于顺着三种逻辑展开时“屏蔽”了它们作为局部在整体机制中的互相牵动和制约作用,而独立地对每一种逻辑线性地增加更多局部,因此越来越多的特定关系在不断堆积的时候产生的冲突也越来越多。越多干预并不意味着更好效果,而应在整体结构思维下,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作为可能的参考,通过对事物本质的直接猜想寻找精准有限、实现整体性最优的特定局部干预。
 
本文是对整体主义理论的一次较为初步的文本实践的尝试,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由先验、线性、局部拼贴的一般思维向非先验、同时性一致、自由猜想与检验的整体主义思维的转变。《议程》代表了目前普遍存在的“包罗一切”逻辑的发生与存在的问题。当然,《议程》作为未来规划的具体猜想来源,在各方面的一致性扩展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未能与人居会议的历史成果文件进行逻辑更加严密的比较以说明《议程》的关系扩展,最后止步的框架猜想四也还存在完善的空间。但正如整体主义认为,已有猜想应该成为新的猜想的启发来源,并开放地接受一致性逻辑的检验。有理由相信,回归事物本质、对整体机制穷尽一致猜想与检验的整体主义思维,释放了可能被蒙蔽的人类猜想与思考的本能,将有利于一个思想更加开放和活跃,具有无限创造性和潜力的城市未来。

 

作者:赖楚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ashleychuyang@163.com

王红扬(通信作者),博士,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东巴黎大学中法城市·区域·规划研究中心中方主任,南京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中以规划创新中心中方主任。hongyang@nju.edu.cn


延伸阅读
整体主义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的本质——评《为增长而规划: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上)
整体主义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的本质——评《为增长而规划: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下)

人居三、中等发展陷阱的本质与我国后中等发展期规划改革:再论整体主义


编辑 | 张祎娴
排版 | 徐嘟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