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值得all in,不值得拖家带口all in
偶遇几个币圈的旧相识。
闲聊起各自的近况,他们讶然我投身于保险行业。旋即问我这个行业怎么样,收入如何,七七八八。
在他们的鼎盛时期,我清晰的记得2018年某顿涮肉的工夫,靠合约就净赚20多个比特币。
远离币圈许久,早已不关注其中的行情和是非。
总而言之,哥几个这2年凭借自己的努力,扎扎实实的把之前靠运气赚来的钱全败光了。
不仅败光,前些年收成好的时候置业买车,房贷车贷一个不落的在延续。
其中一个是96年生人,大学刚毕业就获得了那笔绝大多数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财富。当时的风光无需多言。当时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难受。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更何况当轻松钱赚多了之后,现在很难有其他什么工作可以让他提起努力踏实的兴趣。好在他仍然年轻,并且单身。无论他是否选择继续在币圈里打拼,仍旧有足够的时间资本去尝试,没有牵挂。
另一位在踏入币圈之前,是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公务员。拜当时各种卖牛肉的搞装修的在币圈里创造的财富神话,他慢慢的从兼职玩玩,到放弃公职全身心投入。确实,他把握住了一波又一波的风口。那些年他所获得的收益换算成他公务员的收入,怕是得从万历年间开始当差才行。
他有一对十分可爱的女儿,那会儿还在为学区房犯愁的他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财务实力跳过学区房的桎梏,直接选择了北京最好的国际学校,顺手置办了一套别墅。既方便小孩上学,也方便他运营的代投社区做做线下活动。
今天的他,处于十分两难的境地。既不像那位96年的少年可以归零出发,又不可能重回体制——无论收入还是年龄,都是他既不能接受也不能被接受的。现在每个月除了高昂的房贷,还有每年高昂的学费杂费以及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靠着积蓄还能顶上一两年,然后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但愿他俩都能复制自己曾经的成功。
说这2个旧相识的故事,我无意也没有资格劝导大家远离币圈或者股票证券期货这些高风险投资。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投资标的的自由。
前提是,如果您处于故事里第一个朋友那样无家无室,尚能没有牵挂的挑战自己的极限。再落魄终归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不至于拿家庭的幸福和子女的未来当自己奋斗的筹码。
而如果您像故事里第二个朋友那样有家有室有牵挂,我们还是需要慎重思考一下自己的家庭财务规划。
哪些钱,是一定要保障的?
日常开销、贷款、养老、子女教育、就医;
哪些钱,输光也无所谓的?
家庭总资产减去上面四项,就是每个家庭的红线。
日常开销,是我们的活钱,存在银行里随取随用;
而养老、子女教育和大病就医,是长期的资金准备。在我们的人生中,它们是一定会用上的。只不过对于不同的家庭而言,用到的时间不同,需要的钱多钱少不同罢了。
诸如故事里这般大悲大喜的人生不一定每个人都能享受。而那些看起来和高风险投资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事情,正在用一种温水煮蛙的方式经年蚕食着我们的钱。
毕竟,这是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
这也正是我们配置商业养老金、子女教育金、定期寿险和重疾保险的真实意义。通过每年定时定量的缴上一笔钱的形式,筑起一道坚固的家庭财务防火墙。
尽管它们所带来的正面反馈不像股票比特币来的那样刺激,然而它们可以确保我们在遇到投资失利后,同样不会对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刺激。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