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三年,大起大落的芯片人左右为难

芯师爷 2023-10-25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推晨出芯 Author 孙晨Summer

作为猎头,无论是面对甲方HR还是候选人,都是在跟人打交道。


但在日常工作中,更多觉察到的是芯片人的感受和情绪,大家跟随这混乱的市场周期,让自己也变成了复杂情绪的混合体。个中滋味有时他们自己都难以觉察。或许这就是BANI时代大家共同的特征,Brittle-易崩溃;anxious-焦虑感;Nonliner-非线性;Inconprehensible-不可知。



客观聚焦于人,写写这三年ICer们的左右为难。


兴奋



01

火热的市场

2019年中,华为被全面制裁,高端国产芯片刚起步便遭遇难产。替代化的声音逐渐放大。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机会,被制裁在当时反而成为了国产化崛起路上强有力的推手。


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人才报告》的各产业链各环节来看,设计业、制造业和封装测试业的从业人数分别为19.96万人、18.12万人、16.02万人。当时预计,到2022年,芯片专业人才缺口预计超20万人。庞大的缺口,使得这些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们被簇拥。


从某手机芯片厂商的招聘数据来看,在2021年招聘需求最火热的月份,他们的急召岗位有180+。全年社招+校招的HC总人数在800人左右。截止到2021年底,公司总人数也到达了2000+人,最新信息,2022年总人数为3500+人,可谓速度极快。


一位工作13年的某大厂芯片架构师对我说:“就这几年,基本上隔1个月就会听到新公司的名字。拥有豪华的创始团队,超级厉害的技术,十几亿的融资背景。我的同事们陆陆续续递交了辞职信,去到那些之前我听都没听过的公司。”


公司变多了,市场火热了。但之前芯片厂商的人就那么多,明显人才是供小于求的状态,每个人可挑选的机会一大把。还记得21年初的时候,找到一个候选人明确看机会,但他告诉我:“不想面试了,前面一家拿一家的offer,感觉就在这些里选就可以。”当时他手握5个offer,明显感受到语气中的兴奋和满意。毫不夸张的说,当时每个人手里都有选不过来的机会,而且基本都达到了40%以上的涨幅。




02

先进技术的加持

有了市场基础和投资资金倾斜,大量海外高端技术人员回国发展,无论是创立公司还是加入原芯片大厂,都带来了高工艺芯片技术和前沿项目。这使得很多稳定的在一个公司但却延续着老路子和老技术的年轻人心之向往。


我的一个候选人,在某军工企业做芯片设计方向,他向我说出了想看机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目前硕三,当时就学习的微电子专业,像我选择的这家公司里,很多工程师都是奔着稳定来的,一待就待到退休。这里有成熟的产品,平稳的技术水平,前两年就差不多摸清了全部的技术方向。但这是优势也是对于我而言的不足,迭代突破不明显,让我觉得才28岁的我是不是可以趁着这个时候出来看看新的世界。毕竟客户和产品的需求决定了我能在这接触的技术上限。我想多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技术能力。”



03

水涨船高的薪资

一直以来,从事半导体研发的门槛是非常高的。不仅要求人的高学历,且对于一个领域方向的深度也决定了他的天花板上限。但据我了解,在2017年之前,半导体工程师的薪资是比不上互联网行业技术人员的,而且差得很多。但这一切在2018年之后,有了改变。


去年加入某GPU初创公司,有9年验证经验的李先生感叹:“2013年微电子硕士毕业的时候还发愁自己要去做啥,家里人都觉得这不是个挣钱的方向,那会互联网正在热头上,转去做互联网开发,也不是不行,但我这慢吞吞的性格在快节奏的状态下迟早会崩盘,不适合我。就这么熬着,说不上好,但也算是没有改变初心。你看熬到今天,还好没放弃。”他目前薪资110w左右(纯现金),工作说不上轻松,但薪资收入比3年前可观了很多。


水涨船高的薪资,也提高了大家的薪资下限门槛。一直到今年年中之前,“要double”依然是很多候选人的offer共识,大家除了询问公司技术能力和产品能力如何,还到处了解哪家公司给double的几率大。而且,几乎80%的候选人都坚信自己也可以拿到double,跟我表明的意思也差不多是:“其他同事都double了,为啥自己不能double呢?”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被迫跳槽。工作了4年的刘先生跟我说:“刚来这公司的时候,各方面条件都满意。一开始虽然工资不是最高的,但也每年按照固定的涨薪幅度进行着。可一切变化都开始于抢人大战,由于开设了新的业务线,公司也疯狂社招,我的工资被新来的同事无情碾压,是稀碎的状态。而公司又没有那么多钱给我们这些老员工补齐,那既然这样,就趁着市场火热这个节骨眼再找出路吧。”


当然有些公司比较担心出现上述这种“薪资内卷”,老员工被迫另寻出路的情况,并不会在新入职的社招/校招投入比老员工高的离谱的薪资。但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极难招人。低于其他公司的涨幅,势必在这种市场中没有了竞争的优势。



恐惧


恐惧来源于未知和不确定,我们不会对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感到过多的害怕和担忧。但一旦出现了过多的不可控和不可知,恐惧的指数就会直线上升。


恐惧一般来源于头脑,我们的头脑经常会用这种情绪来保护我们不受伤害,但这种情绪是“双刃剑”,它在保护的同时,也隔绝了机会。


01

大环境下的生存挑战

“公司或团队能否存活的恐惧”


这段时间全球芯片市场经历着由极度火热到凛冬来临的双极端,“生存恐惧”恐怕是大家说到最频繁的词语。


裁员潮滚滚而来。


格芯将在全球裁员800人,占员工总数6%。主要为行政,高层等非制造技术岗位;


英特尔暂未公布裁员细节,目标2023年人力资源成本降30亿美元;


Marvell中国区裁撤上海/成都的SPG部门;上海的PHY部门/ASIC部门的design verification等;


豪威科技停止所有招聘,控制成本到2023年减少20%,停发任何形式的奖金等;


美光科技停发2023年年终奖,是否补发将取决于2023年营收情况,预计裁员10%,大概4000人;


而这未知的一切还在继续....


看似这波裁员潮外企员工影响最大。外企工作了14年的芯片物理后端工程师 Mike 告诉我:“现在大家都知道不好过,你看看这几家外企公司的裁员情况,虽然还没像 Marvell 裁的这么夸张,但像我这种从毕业之后就在外企的人来说,这却是个艰难且犹豫的选择。不走,等来的可能是裁员拿N+?,或者不被裁继续在外企work life balance;走,等来的可能是我快40岁还得去加班,去跟小年轻一起完成 flow 不健全的项目。而且如果去内资初创,万一没钱了,怎么活?去大厂做芯片,万一做不出满意的项目,被边缘排挤?太难了,我选择让生活继续推着我前进,不想背负自己选择带来的恐惧。”


02

新团队和新环境的突变

谁都希望每件事情都如我所愿的发展下去,但如果中间发生偏差或出现不同,就会带来混乱。


刚从大厂跳出来去一家初创公司的赵先生说:“在原来公司我就管好自己这摊活儿,精准且不出圈。来这边一下子这么多事让我亲力亲为,上下游很多事情都联动在我这里,都得我负责,接触了非常多之前从没涉及的方向。但很容易出现背锅和争执,这其实蛮头疼的。”


而从初创跳到大厂的孙先生告诉我:“做的很细,大厂flow实在是太完善,我们就管好自己这一趴即可。相对于之前,专注了很多,好处就是轻松多了,但时间长了不知道会不会有竞争焦虑。”


担忧新团队排外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恐惧。


做编译器的bob在面试完我给他推荐的一家公司后,给我的反馈是“公司其实蛮好的,方向也都是我现在正好想做的。但这团队基本上都是一个学校毕业的人,他们有个师兄去了,然后就顺带着带来了6个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人在一工作。其他就算不是这个学校的,也都是国外学校毕业的。我不想去这种公司,有一种融入不进去的焦虑。你一个人拼得过这种抱团的团队么?”



担忧



01

团队技术能力

半导体不同于其他行业,没有任何捷径,需要用实打实的时间来积累和打磨自己的技术和对芯片的深层认知。不同公司的方法论/技术习惯/技术思路都不尽相同,没有什么对错,只是各有各的研发角度和技术思路。


一个在大厂稳定了8年多的候选人在拿到2家公司offer后如实对我说起他的担忧:“这两家公司在内部朋友里做了很多的调研,他们的背景我都非常了解。每个公司都招聘了不少大公司厉害的技术大牛,我能看得到他们的实力,都不容小觑。但对于这种从各个公司汇聚起来的团队,很难保证说互相都看得上对方的技术方案。”


02

个人技术能力

在大厂时间长了的芯片候选人,经常会有这种疑问,到底是我厉害,还是公司平台衬托的我很厉害。


工作18年的一位芯片大佬说:“我也想出去看看,做一番自己的事业,现在工作马马虎虎,但下边团队稳定,在随着公司平台稳步前进。虽说产品比较单一,技术水平没那么高精尖,但跳脱出这个平台,技术方向、环境、对接人发生了变化,说句实话,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能不能撑得起来。一想起这些,我想跳出去的热情立马被浇灭。”


经常在工作8年+的候选人的交流中感受到这类担忧,他们对于自我的要求不仅仅是安全感的需要,还需要得到内在的人格尊重和外在的技术认可。很多人觉得,这可比挣多个几十万重要得多。


写在最后


小马过河”的故事中,大象说“河水浅得很,别怕”,小松鼠说“河水太深了,千万别过去。”如何定义危险因人而异。


外部环境本就如此,没有人可以幸免,都是不确定的。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你自己,你可以兴奋,可以焦虑,甚至可以漠视,任何人无权干涉,这是每个人的自由。只有一点,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镜子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备注:文章中人名均为化名



2022西门子EDA创新技术客户交流会精彩视频发布,扫码即可领取回看,还可加入10大半导体行业社群!



- END -

本文转载自推晨出芯,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与我们联系info@gsi24.com。


▼ 往期精彩回顾 ▼

“芯”喜来袭!十级资深采购通关指南大放送

国产SSD存储设备主控芯片市场“王者”——忆芯科技2022年“成绩单”揭晓

CPU被“卡脖子”,新赛道国产GPU这条路能走通吗?

2022年收购半导体企业有多难?660亿美元交易也失败

AI芯片往事

2022中国芯片产业十大高光时刻

2023年中国半导体行业走向如何?大咖们这样研判

新能源汽车呼唤“中国芯”

喜讯!澎湃微电子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三旧两新”,美国在半导体领域押注了五大赛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