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我国极地测绘的“拓荒者”与“护航人”

2016-10-27 中海达《定位》 慧天地



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张胜凯博士成为登上南极内陆最高点最高点第一人


2015年11月7日的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载着277位考察队员的“雪龙”号再次出征。它穿过赤道,经停澳大利亚费里曼特尔后到达南极中山站,逆时针环南极大陆航行,经威德尔海南大洋考察测区—长城站—智利蓬塔—美国麦克默多站—澳大利亚凯西站后,再次返回中山站,期间队员陆续开展预定考察工作。158天后,总航程累计约3万公里的“雪龙”号经澳大利亚返回上海基地码头。

这是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

从1984—1985年的中国首次南极科考算起,至今,中国南极科考队已在南极建立起四个科考站,收获大量测量成果。在这其中,武汉大学的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为中国南极科考实现从无到有的蜕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创立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

武汉大学鄂栋臣教授作为我国极地测绘事业的开创者,同时也是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的创始人。19841985年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鄂栋臣教授作为3名测绘科考队员之一,参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基地、测绘出中国第一幅南极精确地图。其后又多次参与中国南极科考,为南极科考提供测绘保障。

鄂栋臣教授参与并顺利完成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的消息甫一传出,当时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全校上下的师生为之沸腾。1991年7月,经原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和国家测绘局联合发文批准,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设立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下称中心)。自此,中心开始承担国家南极测绘考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以及国内外南极测绘资料的交流等重要工作。

中国极地考察30多年来,在鄂栋臣教授的带领下,中心参与了我国历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建立了东西南极测绘基准,测绘出覆盖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图,命名了359条中国南极地名,构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息化极地测绘技术体系。

构建信息化极地测绘技术体系,创立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是中心团队极力推动的一项工作。为创立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这门独特的交叉学科,中心以武汉大学的现代大地测量学、遥感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为依托,逐步形成了极地测绘与遥感信息学,将模拟、数字到信息化的测绘技术运用到极地科考,同时适应极地的环境与特殊需求。2010年,中心的极地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成果获得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

 

 以极地科考文化滋养学生

“中心的很多学生都有机会到南北极进行现场科考。”中心副主任王泽民说道。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的“特色”,确实是其他科研单位难以简单复制的。

据了解,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了综合素质培养与科研能力,为研究生创造大量参与极地现场考察和科研项目的实践机会;派多名研究生赴南极现场考察,或赴新西兰、台湾等地接受专业培训并展开合作研究。

王泽民介绍,我国南极科考分为“度夏”与“越冬”两类;“度夏”科考时长约2—6个月,“越冬”则需要度过南极漫长的冬天,时间约为一年半;而参加“越冬”科考的一般是中心的博士生。“在这过程当中,中心会利用南极精神教育学生。因为这并不仅仅是科研能力上的锻炼,还需要他们身体力行地去现场体验。”

中心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极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极地遥感应用、极地地理信息与资源环境评价、固体地球物理与极地海洋、极地战略等。尽管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但学生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向往:参加南极科考。

然而随着中心招生的增多,每次科考人员名额却有限,如何在众多优秀人才中筛选出合适的科考成员,则成为中心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目前中心也形成了一定的筛选机制:首先,中心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专业学历及研究水平等进行综合考察,从中选出正选及替补两位队员;随后国家会把申请科考的学生送到位于黑龙江亚布力的中国极地考察训练基地进行冬训,接受国家的选拔;通过国家选拔后,入选队员正式赴极地现场进行科考。

虽然南极科考名额难得,但学生依然非常积极地争取这个机会。王泽民自豪地说道:“中心派出的极地测绘队员们成为优秀队员的比例相当高。一是因为他们经过了严格的筛选,二是测绘人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在我国历次极地科考中,中心先后选派了100余人次,参加了中国32次南极科学考察和13次北极黄河站科学考察,为极地科考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测绘保障。

 

 发展极地科研新方向

由于地域的特殊性,极地测绘科学研究的发展需要依赖于更多的资源共享。因此,除了为国家科考提供后勤保障支撑外,促进极地科考的国际交流也是中心成立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

承办国际GIS学术会议、极地测绘遥感与全球环境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与SCAR地球科学组的各项工作,并多次在工作组会议上做中国的南极地理信息工作报告;多次派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参加冰川学、遥感学、制图学、地理信息学等高水平国际会议;与挪威极地研究所、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南极中心、韩国极地研究所等国际极地研究机构合作交流……目前,中心平均每年有10人次左右参加国际交流会议,通过成果交流推动中心自身的研究水平,同时也扩大了在国际极地测绘领域的影响力。

王泽民认为,加强国际交流工作的开展,正是中心未来的发力方向之一。“我们正努力引进更多的国外专家学者到中心开展学术交流讲座,同时更希望能将国外的权威学者纳入中心人才队伍。”按照中心的设想,引入“洋千人”或可作为中心加深国际交流与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新尝试。

而对于中心未来在南极测绘科研领域的整体规划,王泽民提出了四个发展方向。一是在科研范围上从点到面的发展:“随着南极科考不断深入,几个点的研究数据代表性有限,测绘科学研究要覆盖更多的面,需要借助遥感卫星进行推广。”二是增强中心项目的业务化,保证项目研究的连续和系统开展;三是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机结合;四是连续监测站建设,从过去的间断性监测转变为连续性监测,推动研究深度的变化,并且实现数据的实时传回和网络服务共享。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是服务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公共公益平台,旨在:传递政府声音;发现行业亮点;增强学术交流;共享优质资源;关注本硕博学子的学习、就业;重视地理信息文化的传播、弘扬。【慧天地】有一小小的梦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测绘地理信息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慧天地】有一浅浅的认识:我们要跳出本行业固有的思维局限,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跨界融合是必然趋势,具有国际化视野才能做大做强!【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才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末尾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及时后台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删除。先做人,后做事;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


欢迎大家推荐精品稿件

 【投稿邮箱】

 geomaticshtd@163.com

“有兴趣加入【慧天地】交流群的朋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与赵楠@Zn联系。”

编辑:韩   鹏

审核:朱林烨 李茂永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928135614)



推荐

(限于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请在相关系列中查看)


点击下文直接阅读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感恩母校,回报社会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遥感科研立足本土、走向国际

李建成院士:锐意进取推动学科发展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向“大测绘”教育进发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打造国内领先的遥感教育

10月22日,全球测绘界大咖云集武大!

十年轨迹 ——武汉大学十大新闻中的测绘镜头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简称武测)近十年获奖项目举要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之路——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回顾与思考

武测强,测绘强!

原来武测历史是这样的!

镌刻在武测史上最深的记忆 ——夏坚白、王之卓、陈永龄、叶雪安、金通尹纪事

测绘学科福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喊你来读研啦~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6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力“推手”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回顾与思考

六位院士畅谈测绘学科文化,解读学科发展之道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引领前沿,服务国家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 最好的教师上讲台,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武测-世界测绘教育的传奇

喜欢的话别忘记点击小手给小慧点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