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CSSCI 来源集刊《语言学研究》2023年第35辑
2023年第35辑
《语言学研究》(CSSCI来源集刊、AMI集刊入库)2023年第35辑刊发14篇文章。主要包括“古代西亚语言研究”“语言学理论研究”“具体语言研究”“语言应用研究”“经典译文”“书评”等栏目,内容涉及苏美尔语、赫梯语、语用身份建构、文化语用等。欢迎转发扩散!
往期推荐:
目 录
本期话题
古代西亚语言研究
03 主持人语 李政
05 前缀的威力——论苏美尔语中的nám-/nam / 拱玉书
19 再议古典希伯来语哈沙夫亚胡要塞申诉书中“
29 论赫梯语因果关系语义的无标记表达方式 / 李政
41 论赫梯语语篇的指称衔接关系类型 / 潘亮
53 赫梯语与格的语义地图 / 李佳娃
72 安纳托利亚语族塞音叠写现象探微:以赫梯语为考察中心 / 支子纶
语言学理论研究
89 概念意义视角下图像意义密度分析框架探索 / 喻志刚
103 语用身份建构研究:对比与梳理 / 胡延伟
具体语言研究
117 句法制图视角下的汉语“有+数量结构”研究 / 郭霞 熊仲儒
134 现代汉语重动式的事件融合研究 / 靳俊杰 李福印
147 共时视角下的语法化研究——以法语中“avoir”(有)的不同形式为例 / 徐悦虹
语言应用研究
165 对教育评价话语的分析与反思——基于上海高中生对“学霸”的使用调查 / 罗豪伟 吴彧君 余华
177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国际之声(2012—2021)——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可视化分析 / 崔静 李恒
190 资源、指向与逻辑——政务新媒体立场建构的文化语用视角 / 毛延生 田野 喻倩
经典译文
205 编者按 / 钱军
207 我的语言学思想根源 / 威廉·马泰修斯(著) 农熙(译)
书评
217 关联理论应用的新拓展——《视觉和多模态交际:运用关联理论》评介 / 马廷辉
223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任务型语言教学回顾与思考》评介 / 李兰兰 陈纪梁
语言学沙龙
231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学沙龙活动情况(2021年春至2023年春) / 林耀 苏晓
提 要
前缀的威力——论苏美尔语中的nám-/nam-
拱玉书 北京大学
摘 要:苏美尔语中是否有名词前缀?被置于普通名词、形容词和动名词前的nám-或nam-应该如何解释?以nám/nam为首的名词是复合名词,还是带前缀的简单名词?nám-与nam-有什么区别?它们本身的含义是什么?这些都是有争议的问题,也是至今悬而未解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提供新的观察视角和解释。关键词:苏美尔语 前缀 nám/nam 同音假借 抽象 抽象之抽象再议古典希伯来语哈沙夫亚胡要塞申诉书中的若干疑难词语“
梅华龙 北京大学
摘 要:哈沙夫亚胡要塞陶文残片于1960年出土,是由古典希伯来语写成的最长的散文体文献之一,约断代于公元前630。内容为一个从事庄稼收割工作的工人写给地方长官的申诉信。书信的第12行末尾,即————【插入图片】,令人费解,与书信其他部分的明白晓畅形成了鲜明对比。有的学者为翻译这句话,赋予ml?这个词根(本意为“满”)罕见的意义(“大声讲话”)。也有学者对单词和词组进行了不同的划分。本文旨在在尊重各词根常见含义的基础上,类比《希伯来圣经》中的类似用法,重新划分句子起止并翻译这三个词,并尽量使文意贯通,以符合上下文的逻辑。关键词:古典希伯来语 带字陶片 希伯来语语法 词组 重新解读
论赫梯语因果关系语义的无标记表达方式
李 政 北京大学
摘 要:赫梯语文献中因果语义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自赫梯中王国时期以来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添加形式标记这种方式,而且不断多样化,且得到学术界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考察赫梯历史上不同阶段的文献,指出赫梯语文献中因果语义的表达也普遍存在无标记形式,以语义叙事表达因果关系;另一方面,某些常见的标记形式在赫梯帝国时期的赫梯语文献中出现了标记省略,形成一种新的无标记现象。关键词:赫梯语 因果语义 表达方式 无标记形式
论赫梯语语篇的指称衔接关系类型
潘 亮 绍兴文理学院
摘 要:赫梯语指称衔接是赫梯语语法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赫梯语语篇中最为普遍的语法衔接方式。赫梯语指称衔接类型除常见的人称指称和指示指称外,还包括比较指称、分句指称和泛指指称。这些指称类型鲜有论述探讨,具有重大语言研究价值。本文对这些指称类型做了全面详细的论述。关键词: 赫梯语语篇 指称衔接 比较指称 分句指称 泛指指称
赫梯语与格的语义地图
李佳娃 北京大学
摘 要:本研究通过分析现存赫梯语文献,对赫梯语与格的语义和功能进行了归纳和分类。本研究认为,赫梯语的与格具有标记接受者、受益者、受害者、方向/终点、目的、处所、时间、经历者、刺激、判定者、谓语领有者、外部领有者、被动施事、话题的功能。本研究还在Haspelmath(2003)的与格语义地图的基础上尝试性地绘制了赫梯语与格的语义地图。关键词:赫梯语 与格 语义地图 话题标记 安纳托利亚语族
安纳托利亚语族塞音叠写现象探微:以赫梯语为考察中心
支子纶 北京大学
摘 要:在安纳托利亚语族各语言中,塞音叠写现象普遍存在,以楔形文字作为书写符号的赫梯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以赫梯语塞音叠写现象为考察中心,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重新审视安纳托利亚语的塞音叠写现象,反思斯特蒂文特音系规则(Sturtevant’s Law)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印欧语言学界的学术动态提出这一现象相关的研究命题和思路。本文认为,塞音叠写反映了赫梯语塞音的音长对立,而非根据斯特蒂文特音系规则得出的嗓音性对立。关键词:安纳托利亚语族 塞音 赫梯语 原始印欧语 斯特蒂文特音系规则
概念意义视角下图像意义密度分析框架探索
喻志刚 北京理工大学
摘 要: 文章旨在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意义视角下,探索图像意义密度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在概念意义视角下,决定图像意义密度的要素有两个:图像的内部结构组织和外部关联性。依据这两个因素构建的图像意义密度分析框架属于一种系统网络,它将图像意义密度视为一种意义潜势,对系统进行选择可生成具有不同意义密度的实例,可有效分析比较不同图像的意义密度。文章还提出了权力图像这个概念,希望引起教师对这类图像的重视,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图像读写能力。关键词:概念意义 图像意义密度 内部组织结构 外部关联性 权力图像
语用身份建构研究:对比与梳理
胡延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摘 要:语用身份建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语用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在理论和应用上不断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本文通过对比国外相关身份研究,从语用身份与社会身份的关系、语用身份选择与话语选择的关系、自我身份建构与对方身份建构的关系、语用身份建构与语境的关系、语用身份建构与道德秩序的关系这几大方面分析和梳理现有的语用身份研究,以期为语用身份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点参考。关键词:语用身份 身份建构 建构主义 道德秩序
郭 霞 熊仲儒
北京语言大学
摘 要:本文基于句法制图探讨汉语“有+数量结构”中“有”的句法范畴,认为“有”具有数量性话题特征和语序特征。题元理论、格理论、“数量结构”的数量解读以及“有”与“是”的共现表明“有”不是限定范畴或焦点范畴,而是话题范畴。“有”只能与数量话题进行一致操作,其引导的话题位于“是”投射的焦点范畴的两侧,这表明“有”已经虚化为动词性功能范畴,故“有”可以正反重叠,“有”前可以出现副词。基于Kayne(1998),话题标记词前置于话题时,“有”作为Top在显性句法需要被词序特征W核查,移位至W的句法位置,W的EPP特征会激发述题成分移位至句首。“有”引导的话题化话题低于基础生成的话题,所以“有”不能对基础话题进行操作。关键词:“有” 数量性话题特征 语序特征 话题化话题 句法制图
现代汉语重动式的事件融合研究
靳俊杰 江苏海洋大学
李福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摘 要:本研究从事件语义学的视角,基于表征大学校园生活9类高频事件的重动式封闭语料,探讨了现代汉语重动式表征的宏事件数目和类型及各原型宏事件中框架事件与副事件的事件融合原则,并构建了重动式事件融合的事件结构模型来识解同一背景事件与不同框架事件融合为不同宏事件类型的认知机制。主要发现:(1)重动式表征的原型宏事件类型为状态变化事件、体相事件及导航事件,其中,导航事件为本研究首次提出;(2)事件融合原则主要体现为框架事件与副事件之间的支撑关系;(3)重动式中同一背景事件与不同框架事件融合为三类原型宏事件是由于对事件结构模型中结果向量、时间轴及事件场景中的导航三个因素的突显。关键词:重动式 事件融合 原型宏事件类型 导航事件 认知机制
共时视角下的语法化研究——以法语中“avoir”(有)的不同形式为例
徐悦虹 西安外国语大学
摘 要:语法化研究以历时视角为主。本文以法语为例,论证共时视角的必要性。在“动词斜坡”的理论框架下,法语中“avoir”作为实义动词、语式助动词、时体助动词以及动词词缀的用法佐证了从拉丁语到法语的历时演变,这些语言形式在共时平面上形成动词性减弱而语法性增强的序列,是对演变事实的补充,也是预测进一步演变的基础。语法化研究中共时视角的意义在于佐证、启示和预测。关键词:avoir 动词斜坡 共时视角 法语
对教育评价话语的分析与反思——基于上海高中生对“学霸”的使用调查
罗豪伟 清华大学吴彧君 上海行健职业学院余 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 摘 要:“学霸”一词从网络使用泛化到教育与生活场域,指称学业表现优异的学生。本文基于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采用叙事框架、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法来探究高中生对“学霸”一词的使用和多元阐释。研究发现,“学霸”话语的产生与传播是以考试为导向的单一评价话语所致,考试排名前列是学生获得并维持“学霸”身份的唯一途径;“学霸”为隐性知识权威的同伴关系可能引发消极情绪和过度竞争。本文从学生的经验和叙事出发,对以分数排名为主的教育评价话语进行反思,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倡评价方式的多元建构。关键词:“学霸” 评价话语 叙事框架 权力 反思
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国际之声(2012—2021)——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可视化分析
崔 静 东南大学
李 恒 四川外国语大学
摘 要:通过国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是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2012—2021年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收录的6本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核心期刊登载的文章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年度、国家、机构、作者计量和可视化分析,以考察近十年中国学者在国际认知语言学学界的影响力。此外,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动态比较中国和国际认知语言学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的异同。上述文献计量分析不仅可以反映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国际化现状,也可为未来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走向世界提供参考和启示。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CiteSpace 文献计量 现状 前沿
资源、指向与逻辑——政务新媒体立场建构的文化语用视角
毛延生 田 野 喻 倩
哈尔滨工程大学
摘 要:政务新媒体话语研究已然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文章以语用立场锥体为理论参照,以热点民生公共事件“张玉环案件”的微博文本为语料来源,分析了政务新媒体语用立场建构中涉及的文化语用资源、指向与逻辑维度。结果发现,政务新媒体语用立场建构主要借助文化预设、文化指示、文化行为等文化语用资源完成社会问题的表征,其文化语用指向聚焦于问题的矛盾性、偏离性与冲突性,最终形成了“问题倒逼”的文化语用逻辑。上述发现不但说明了文化语用研究视角在政务新媒体建构与传播中的重要价值,而且可以为政务新媒体综合评价与普及实现从“静态文本分析”到“动态案例建库”的跨越式转型提供参考,进而全面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关键词:政务新媒体 语用立场 语用立场锥体 文化语用学
期刊简介
《语言学研究》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创刊于2002年,2011年起改为半年刊。本刊旨在为广大语言学研究者提供发表见解,探讨各种学术问题的场所。来稿可对现有语言学研究进行梳理、评述,对学科发展提出设想,或者以理论为指导对某个文本/话语片断进行描述,展开实证研究等。
《语言学研究》编辑部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推 荐
2024-09-19
2024-09-18
2024-09-16
2024-09-14
2024-09-13
2024-09-12
2024-09-11
2024-09-09
2024-09-07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今日小编:文 予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