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魔都絮语】滑稽戏也要与时俱进(作者:钱平雷)

钱平雷 上海老底子 2021-05-21


滑稽戏也要与时俱进


钱平雷


作者按语

滑稽戏是最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剧种之一,但目前状况不容乐观。我曾在2001年写了《滑稽戏也要与时俱进》一文,首先刊登在《上海盟讯》的副刊上,后收入散文集《幸福相对论》,当时引起了滑稽界的重视,曾邀请我这个外行进行对话。近20年过去了,欣赏滑稽戏除了剧场、电视,还有网络这个新的媒体。“与时俱进”也因此有了新的涵义,但我的基本观点却并没有改变,故将此文电子版发送给《上海老底子》,请新老上海人指正。



本人曾写过一篇《走出滑稽戏的窘境》的文章。以一名科技人员的眼光审视了滑稽戏处于窘境的原因。也曾将此文交给文艺界的人士看过,他们阅后表示认同。也许是旁观者清的缘故吧!从上篇文章问世至今,我又曾对目前的滑稽戏进行了进一步观察,同时又对原来比滑稽戏处境略好的相声、小品,而如今也陷入窘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到这样的结论——这些以搞笑为特点的剧种都有一个通病:没能与时俱进。


作为滑稽、相声或者小品,它们既都属于艺术范畴,但它们同时又有着另一个共同的属性——商品。凡是商品最重要的是要有其市场,才有生命力。缺乏市场的商品,自然就是处于窘境的东西。如果我们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待处于尴尬局面的滑稽、相声和小品,从中分析出原因,或许对滑稽界的朋友有所参考价值。



作为一样商品,它介于一对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之中。这对矛盾就是生产商品的企业和消费商品的顾客。只有企业生产出顾客所需的商品,也就是说对上“路子”,这样的商品才有生命力。滑稽戏作为商品,其生产者是剧团,操作者是编剧、导演、演员及其他职员。其消费者当然就是观众。或许商品的“供应”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前是观众直接上剧场看戏或听收音机。而现在主要表演形式是通过电视媒介转达给观众,越是收视率高的电视频道,厂商企业越愿意在其屏幕上做广告。电视台以此盈利,电视台成了“二道贩子”,观众还是基本顾客,只不过他们不买商品的方式就是转换频道不看而已。当然直接去剧场看戏的方式仍旧保留着。但大约已经“退居二线”了。不是滑稽戏与观众见面的主要方式了。不管是上剧场还是看电视,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滑稽戏团和观众的关系依然没变。


作为商品,需要供应给顾客,其中间地带就是市场。作为一名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本产品的市场何在。于是要做市场分析,进行市场调查。这里面有一个术语叫做“市场细分”,也就是说不同消费层次的顾客对同种产品的需求档次是不一样的。作为滑稽戏这门通俗的艺术,它所面对的观众应该是最广大的群众。如果能做到雅俗共赏,观众面则更广泛。滑稽戏能被社会最基层所喜闻乐见是其最大的特色。而不像交响乐、昆曲、芭蕾舞等高雅艺术,真正能欣赏的人数并不多,却代表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艺术水准。尽管欣赏人不多,国家政府也要扶助。而滑稽戏就不能享受这种待遇,要以其自身扎根于民众的强劲生命力来获得生存和发展。那么滑稽戏可以扎根的观众在哪里呢?在前几十年,滑稽戏的主要反映社会现象就是那些处于社会最基层的群众,用他们常用的市井语言,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歌颂他们的高尚情操,嘲讽欺压他们的对象,发出他们的心声,鞭挞那些一般百姓敢怒不敢言的达官贵人。从解放前后的借古讽今的《祝枝山大闹明伦堂》、《七十二家房客》到20世纪50、60年代歌颂社会主义优越制度的《笑着向昨天告别》、《满园春色》、《满意不满意》都让人们在笑声中发泄了不满,找到了榜样,接受了教育,反映了社会的主旋律。像“文化大革命”后的《路灯下的宝贝》、《阿混新传》也对当时青年就业,补上文化的主题做了有益的铺垫。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剧照


滑稽戏《满园春色》剧照


滑稽戏《阿混新传》剧照



但是曾几何时,路灯下的宝贝变成有相当经营规模的民营企业家,阿混也已大学毕业当上了白领。他们这样的人群在不断壮大。宝贝和阿混也痛感自己以前没有文化的苦处,下决心让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至少也是高职毕业的技术工人。这支队伍对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有了更高的企盼。可是现在的滑稽舞台上能够表达这支队伍的语言实在匮乏,仍旧大量地表现日益萎缩最基层人们的俚语,确实有点令人失望。从上海和江浙一带的民情来看,过去人们的经济收入状态和文化水平是呈三角形的,即收入低、文化低的民众占人口比例最高,收入高,文化高的人数最少。而如今情况就不一样了,收入中等、文化稍高的人群正在不断扩张,经济和文化呈橄榄形。如果滑稽戏把自己的观众仍旧定位于最基层的群众,这市场只能趋于萎缩。所以江泽民在一次讲话中提出的“与时俱进”,对包括滑稽界在内的社会各界都有指导意义。滑稽界只有把最基本的观众定格于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并兼顾基层群众才能真正做到雅俗共赏,市场广阔。这中产阶级包括掌握了科学技术和有文化的工人和农民。


在市场定位问题明确后,对生产者和经营者也有了新的要求,也就是对团领导和演职员、编导同样提出了挑战。目前滑稽界的领导、演员真正科班出身的同志不多,而学馆出身当上演员再编导的比例倒不少。这些同志勤奋肯学,能够达到目前的水准,实属不易。但是由于知识结构的原因,这些同志对于编剧的技巧可谓融会贯通,而要去反映中产阶级人物所掌握的科技、法律、管理等知识,就显得相形见绌。对上述知识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又如何刻画反映人物的一言一行呢?当年有一则滑稽广播剧《开无线电》,说的是父子技术竞赛,拿了家中收音机去搞革新,另一儿子用口代替收音机多个频率来哄没有收音机就要“胃气痛”的老祖母。这种刻画在当时异议不多,要是拿到今天,谁也不会相信收音机中的无线电零部件可以拿来搞机器的革新。因为人们的科学素养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嘛!这一点不仅是滑稽戏,就是相声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也就是说不论是滑稽戏中的笑料,还是相声、小品中的“包袱”,都要包含相当分量的知识含量才能吸引观众,而使人“硬笑”的笑料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一种商品是有其生命周期的,滑稽戏也毫不例外,也有生命周期。因为一家企业只有在其一种产品最热销时,下一种产品已经研制成功准备替代的情况下,这样的企业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东方电视台开发的《老娘舅》、上海电视台开发的《红茶坊》,上来一阵子收视率很高。到如今已经有点使人感到乏味的味道,观众的新鲜感正在锐减之中,可以收场了。一星期出一集的作品难免有点粗制滥造的痕迹。经典作品是要细细琢磨的。


《老娘舅》剧照


《红茶坊》剧照


上海京剧界出品的《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不论在艺术性、思想性都达到很高的水准。话剧界的《商鞅》、越剧界的新版《红楼梦》也有很高评价。期待滑稽界也有一流的艺术精品问世。我们期待会有与当年《满园春色》、《七十二家房客》可以媲美的新时代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


《曹操与杨修》剧照


话剧《商鞅》剧照


滑稽界的朋友们,也要与时俱进呵!


(配图来源:网络)



鸣谢:钱平雷先生赐稿分享!



钱平雷先生热文

上海夏日往事

我与陈述的“较量”

上海前夜历史文化在我身上的印迹


唐山路一带,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澄衷中学6432班追记


才子文友张光武



上海老底子

每天为侬送上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启未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