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瞿秋白写过上海说唱?他还住过黄浦滨江豪宅!

2017-10-24 老周 老周望野眼

近年来,保护上海话引发沪上众多讨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是上海话究竟有没有文本?如果有的话,有没有可能标准化?以我的观点,上海话本身南腔北调,执着于“标准”上海话,很可能写出来的文本里有一大堆古文字,让人望而生畏,反而不利于普及和传承。这两天我翻看有关史料,发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也是著名作家的瞿秋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居住时,曾用上海话创作过不少作品,既有比较严肃的散文,也有相对俚俗的山歌,更有借鉴卖梨膏糖”小热昏“的“浦东说书”,瞿秋白就是用这样生动的文学语言来反映广阔的社会题材,宣传他的思想。


瞿秋白(1899-1935)是常州人,常州和上海同属吴语区,他用上海话搞创作,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瞿秋白1923年从苏联回国后来到上海,参与创办了上海大学。瞿秋白是常州人,和恽代英、张太雷并称“常州三杰”,在老家就接触过大量江南民间说唱和民间小调。到上海以后,他非常重视大众文学和民间文艺,要让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懂,用上海话创作说唱,常能事半功倍。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瞿秋白创办《热血日报》,刊登了不少通俗易懂的说唱作品来宣传革命思想。比如他亲自创作的《救国十二月花名》,用了江南一带当时很流行的“孟姜女调”,有几段是这么写的:


四月里来是黄梅,顾正红杀死血满衣;

学生追悼工人死,英国巡捕捉进去。


五月里来是端阳,南京路上来演讲;

巡捕对准把枪放,许多同胞把命丧。

……

十一月里雪花飘,如今中国不得了;

洋人跑进似狼虎,里面军阀一团糟。


十二月里过年忙,再勿革命苦难当;

全国国民齐心起,大家来做革命党。


“五卅运动”期间公共租界的外国巡捕用上海话书写布告警告市民:“快跑开,勿走要开枪哉”。革命和反革命,都用上海话作宣传


到三十年代初,瞿秋白又来到上海领导左翼文艺活动。“九一八事变”以后,瞿秋白用卖梨膏糖的曲调写了宣传抗战的说唱《东洋人出兵》,共有十五段,1931年9月28日刊登在“左联”机关杂志《文学导报》上。《东洋人出兵》有普通话和上海话两个版本,不妨抄录部分内容如下:


说起出兵满洲格东洋人,先要问为仔啥事情。只为一班卖国格中国人,生成狗肺搭狼心……有仔刀,杀工人;有仔枪,打农民;等到日本出兵占勒东三省,乌龟头末就缩缩进。总司令末叫退兵,国民党末叫镇静;难为仔我伲老百姓,真叫做拿你四万万人做人情。


瞿秋白之所以能创作出这样生动的唱词,和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有关。当时瞿秋白到上海的时候,已经是国民党的通缉犯。一开始住在大西路茅盾家里,但很不安全。后经冯雪峰介绍,住到上海紫霞路68号“湖畔派”诗人谢旦如家避难。谢旦如的父亲是钱庄经理,世代经商家境富裕,紫霞路的书斋藏书非常丰富。为了保护瞿秋白,他特意在报上刊登租房广告,瞿秋白用化名装扮成租客,住进了紫霞路谢家二楼的厢房。瞿秋白在紫霞路居住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对上海老城厢的文化耳濡目染,创作了《工人格福气》、《十月革命调》等众多民谣和说唱。直到1933年3月才搬到虹口山阴路(当时叫施高塔路)东照里,也就是鲁迅家(大陆新村)对面。关于瞿秋白在东照里的事情,我曾写过山阴路的秋之白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开看看,这里就不赘述了。


“红色小开”谢旦如(左)和他的太太钱云锦(右)

瞿秋白在紫霞路创作的这篇《江北人拆姘头》,从标题看既有地图炮,又有“姘头”这样敏感的词语,却是一篇语言生动、贴近生活的抗日檄文。用的基本是沪语对白,夹杂苏北话,对世情的描摹十分精准


作为上海老城厢里养尊处优的小开,谢旦如为人十分仗义。1934年瞿秋白前往江西中央苏区,1935年在福建长汀被捕牺牲。谢旦如将瞿秋白留在他家的书稿近百万字妥善保存,有的送到鲁迅家,有的拿到日本出版,经费大多由谢旦如提供。剩下的书稿他藏在一个皮箱里。同时冯雪峰又托给他十多万字方志敏的书稿,如《可爱的中国》、《清贫》等,还有丁玲、胡也频等人的稿子,谢旦如都妥为保管。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谢旦如在紫霞路68号的宅子被炸成一片废墟,“红色小开”成了租界里四处流浪的难民,即便如此他始终带着那只代表了故人情义的箱子,一直到上海解放后无偿捐献给国家。后来谢旦如长期担任鲁迅纪念馆的筹备和管理工作,直到1962年因病去世。


紫霞路68号旧影,经过抗日战争的洗礼,已经无复当年深宅大院的神采


谢旦如在藏书被焚后写的诗:凭栏回首处,吊古恨如潮。残日俄将坠,霞光已半消。楼登王有感,图展郑难描。书剑今犹在,题名志敢摇。


紫霞路王家嘴角路一带曾是著名的马路菜场


紫霞路紧邻上海著名的“老码头”,我的好友@Maxwell的公司在24路电车终点站豆市街,那一带常来常往。毛家园路、外郎家桥街、王家嘴角路……我一点点看着这个地块从原来的马路菜场,变成高楼大厦。因为有江景,所以房价特别贵。看到紫霞路68号有谢旦如的藏书楼和瞿秋白旧居,我想不如旧地重游去看看。


到了才知道,“紫霞路”已经被楼盘包裹,事实上只是个地理名词,并不存在了


此地房价很高,据朋友介绍,属于高档楼盘


街上停的车子,不是宾利就是玛莎拉蒂,想必都是小开吧。不知这些楼盘的主人有没有当年“红色小开”谢旦如那样的诗情和豪情呢?


the Bound of Bund,你有门卡吗?我想进去看看曾经的紫霞路,可惜闲人免进


紫霞路。据说原来这里有一座尊奉紫霞仙人的宫殿,所以才以“紫霞”命名。这条见证了瞿秋白和谢旦如生死革命友谊的紫霞路!我如何才能见到你的面目呢?



24路电车豆市街终点站对面的居委会


最近我还写了

历史性的一分钟:黑皮子卿程老三闯进了“一大”会场……

你是一封信我是邮差

为什么人们这样怀念严顺开?

汉口路这个街角的香风和热血

1945年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艰难度日?

杏花楼玫瑰豆沙月饼

起来!Chee Lai!Arise!

1947年的上海


IOS系统打赏专用:

欢迎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