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保鸡丁
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东亚,走到哪儿吃到哪儿。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时招待奥巴马是在寿司店,这次特朗普来,风格变了,从很健康变得很不健康,用了美国进口牛肉做的汉堡,桌上倒放的番茄沙司ketchup和芥末酱mustard,配碳酸饮料,有没有薯条照片里看不出来。有好事者“毛估估”,这顿饭大概平均每人人民币一百多打倒了。小孩子看了更开心:“咦,都是我爱吃的。”
安倍晋三请特朗普吃牛肉汉堡
跑到韩国,怪么事来了。烤比目鱼、韩牛排骨、巧克力蛋糕……这些菜式不在话下。单说开胃小菜,韩国人给特朗普上了个套餐,玉米粥、红薯南瓜糊、牛蒡小菜喝炸藕合。青瓦台表示:以前韩国人生活艰难,老百姓吃糠咽菜。现在时代变了,请“大统领”先生尝点健康食品。言下之意,是想让特朗普“忆苦思甜”。
韩国人请特朗普吃忆苦饭,延续了韩国料理的特色:好看,量少,还死贵死贵的
到了日本,就跟没出国一样。到了韩国,又吃不饱。我相信特朗普先生拿到我们提供的国宴菜单时,一准松了口气:唉呀妈呀,终于吃顿可口的了。饭刚刚吃好,菜单就已经传到了网上:冷盘、椰香鸡豆花、宫保鸡丁、番茄牛肉、上汤鲜蔬、水煮东星斑、点心、水果冰激凌、咖啡、茶和长城干红。这份菜单尽显天朝上国的风范,营养丰富、经济实惠,绝对管饱却绝不铺张浪费。东星斑稍微贵一点,但只要不是在旅游景点吃,几百块钱也够了。我有机会碰到特朗普,一定要问他一声:“你自己说,吃得舒服不舒服?”
网上爆出的国宴菜单
中国人说“无鸡不成宴”,开桌头总要来只鸡才显得隆重。但在国宴这种场合出现宫保鸡丁这道菜,还是多少让人意外。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麻婆豆腐这几样小菜,都属于家常菜、食堂菜,甚至有人说它是民工菜,色重味厚,麻辣鲜香热量高。宫保鸡丁如何上了国宴的台子,功劳要记在美籍华人头上。宫保鸡丁在中国档次一般,但在美国,身价可就不一般了。
Kung Pao Chicken在美国身价不一般
华人最早到美国,拿着庚子赔款奖学金的固然也有,但数量极少。大多数是广东福建人出去闯的,和河北山东人到东北“闯关东”性质差不多,甚至有些是“卖猪仔”当苦力去的。九死一生到了花旗国,吃辛吃苦积攒一点钱,要么开餐馆要么开洗衣店。美式中餐在大洋彼岸落地生根,和国内的中餐相比,早就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自成一套体系。菜,主要是做给老外吃的。什么左宗棠鸡、李鸿章杂碎……中国菜讲究百菜百味一菜一格,美式中餐没有那么复杂,总体偏酸甜口。笔者在美国吃过几次宫保鸡丁,传说中川菜的“荔枝味”恕我怎么也吃不出啦,感觉倒有点类似我们上海人吃的松鼠桂鱼。可不要小看这松鼠桂鱼味道的宫保鸡丁,外国人还特喜欢这一口呢。
《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最喜欢吃陈皮鸡丁,中国貌似没有这道菜,我猜这是美式宫保鸡丁的变种
话说当今天主教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原名Jorge Mario Bergoglio)那年访问美国,对着一桌子西餐提不起胃口。也是,教皇平时住梵蒂冈,说到西餐,美国佬整出来的西餐能和意大利比吗?眼看教皇茶饭不思,左右慌了手脚,忙问“圣座,不知您想吃点啥?”教宗缓缓回答:“宫保鸡丁。”手下一听,一颗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在美国想吃顿中餐还不是难事。赶紧联系了一家中餐厅,方济各这才大快朵颐,吃了顿可口的,据说不但鸡块全部吃完,连配菜里的花生和大葱都拣得干干净净。盘子里的汁水怎么样了,新闻报道里没有说。
招待特朗普的宫保鸡丁是中式还是美式呢?不管中式美式,有一点是一致的:下饭!
宫保鸡丁这道菜,追根溯源是清朝一代名臣丁宝桢发明的。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人,本人的口味就是又咸又辣,后又担任四川总督,那更老鼠跌在米缸里了。丁宝桢一生的功业,史传自有评论,对老百姓来说,他留下两样遗产:一是在担任山东巡抚期间,斩了慈禧太后宠爱的大太监安德海,二就是发明了这道老少咸宜的下饭菜宫保鸡丁。因为丁宝桢死后追赠“太子太保”,又叫“丁宫保”,这道辣子炒鸡块才有了“宫保鸡丁”的名头。现在有些饭店的老板老板娘把菜名写成“宫爆鸡丁”,我建议把他们送回小学上上历史课回一回炉。
慈禧太后写给丁宝桢的亲笔题词:国之宝桢。我觉得这几个字可以作为宫保鸡丁的推广logo
刚才说到教皇方济各最喜欢吃宫保鸡丁,但宫保鸡丁的发明者丁宝桢却偏偏和西方传教士搞不到一块。担任山东巡抚期间,他秘密支持民间的反教运动,当时有一本书《辟邪实录》在山东风靡一时,书中有不少污蔑传教士的谣言,朝廷下令查销此书,丁宝桢称“本部院并未目睹……所言何事,均不得知……”1871年丁宝桢上奏朝廷,称“中外交涉事件,其最易肇衅滋事而办理又难于得当者,莫如传教。而天主教之传布尤广,怨毒尤深,故自来端之起,皆由于彼……”言下之意,把所有教案纠纷的责任,一股脑儿扣在了天主教会的头上。方济各和丁宝桢这对跨越时空的对头,却有一样东西是共同喜欢的,那就是宫保鸡丁。什么仇什么恨,一份宫保鸡丁端上来,肯定干戈化玉帛,实在不行来两份。中华料理之伟大,由此可见一斑了。
最近我还写了
IOS系统打赏专用:
欢迎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