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的窨井盖和大杨浦的变电箱
以前南京路是不分东西的,人们说起“南京路”,单指的是南京东路,又叫“大马路”。南京西路原来叫静安寺路,英文名字Bubbling Well Road。Bubbling Well不是说“冒泡很好”,意思是“涌泉”,说的是静安古寺的那口井。南京东路没有什么著名的井,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南京东路比南京西路热闹得多,因为它是“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东路(以下简称南京路)的繁华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商业地位,它几乎每一处细节都让人仰望。别的不说,民间传说南京路的地面,曾经是红木地板。其实呢,说红木地板略有夸张,1907年时,掌握南京路地产大权的哈同出资60万两白银,从印度进口了400万块铁藜木,再涂上一层柏油,行人走车一点问题没有。虽说不是红木,但要知道旧时代平头老百姓家里有两件硬木家具算不错了,南京路地面全由进口铁藜木铺就,那还了得嘛。
1907年南京东路用铁藜木铺地,民间传说“红木铺就南京路”
当年有儿歌唱道:“北京的蓬尘伦敦的雾,上海的红木铺马路”,哈同投资建设南京路,当然不是为了做慈善,铁藜木马路一铺,南京路地价飞涨,短短几十年,平均地价净增了百倍。到20世纪二十年代,南京路每亩地的价格达到20万两,换句话说哈同当年的投资,三亩地就赚回来了,犹太人的算盘,谁能拨得过他。南京路百年变迁,铁藜木只是其中一段,后来南京路日趋繁华,马路从柏油路变成水泥路,后来铺上地砖成了步行街。唯一不变的,是南京路的质地和底色。别的不说,单说人家不注意的窨井盖,南京路就非常有特色。
南京东路:中华商业第一街
算起来我还曾在南京路上过几年班,但并没有仔细看过这条马路。我说的是“马路”,也就是地面。前天凑巧有点事走过,我低头看了看,一看不要紧,我发现南京路的窨井盖非常有特色,大量都是上海地标建筑的浮雕。这些好看的窨井盖什么时候安装的,我没有查到资料。出于好奇我拍下了大部分,并到网上搜了一些图像作为补充。
1784 老城隍庙九曲桥湖心亭
1916 兴业路一大会址
1924 四川北路邮电大楼
1994 上海博物馆
1918 永安百货大楼
1995 上海地铁一号线
1991 南浦大桥
1989 电信大楼
1998 上海大剧院
1997 这是什么意思恕我实在想不出来……
1997 上海人民大厦(俗称200号)
1910 徐家汇天主堂
1930‘s 外滩建筑群
’
1997 上海体育场
1936 马勒别墅
1933 上海跑马总会
窨井盖原来的功能是维护地下管线,但如果能够承载更多的人文价值,完全可以成为城市的独特风景。世界上不少国家地区的窨井盖都很有文化特色,其中日本更是独具匠心。各地都尽量把窨井盖的人文功能发挥到极致,有些甚至做得非常“卡哇伊”。
日本冈山县水道局的井盖
大阪的樱花井盖,加上了标志性地标天守阁
富士山的窨井盖
奔跑吧,柯南!
总有一款适合你
近年来哈日族不少,不乏有人专程去日本看窨井盖的。其实,我们自己的南京路也不差呢!在公用设施上做出创意,这是城市温度的体现。南京路的窨井盖固然有意思,前几天我走过杨浦鞍山路本溪路一带,看到当地的变电箱上,画上了一些有趣的图画,反映的是1970年代人的生活。画虽然粗糙了一点,但很有趣味。
汏浴池
元宵节
扯铃
警察叔叔
买小菜
踢毽子
三轮车
汏浴池
最近我还写了
IOS系统打赏专用:
欢迎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