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郡望,寄庐,四川北路及其他

老周 老周望野眼 2020-02-26

四川北路很久没去了,昨天偶然经过,也是因为公干。公事完毕,距离吃午饭还有一点时间,同事问我有没有兴趣看看四川北路的老弄堂?当然深得我心。三步两步到了位于四川北路海宁路西北角的公益坊。公益坊名气很大,前两年因为动迁的事情,媒体没有少报道。因为种种原因人迁走了,房子还在,去看看倒是不错的。


四川北路989弄公益坊


这条弄堂名为“公益”,其实和公益事业并没有太大关系。弄堂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算不上百年老建筑。也许因为建造年代较晚的原因,公益坊的设施是很好的。仅煤卫独用这一条,放在从前就了不起了。四川北路的人文历史底蕴非常深厚,公益坊自然不可能例外,有案可查的,如弄内16号原来是民国“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施蛰存等人创办的水沫书店,38号是著名的南强书店,另外开国大将陈赓、香港影视大亨邵逸夫的太太方逸华、演员金山……等等,都在弄堂里住过,至于像段祺瑞的堂妹、马寅初的亲戚……那就不胜枚举了。不过对我来说,我到公益坊主要看的,是进弄堂右手边的颍川寄庐。


公益坊进门右手边的“颍川寄庐”


颍川寄庐这幢房子的历史比公益坊这条弄堂更悠久。据记载,该建筑系1907年时由陈姓粤商所建,二十年代时开始以颍川寄庐周边的大片草坪开发,才形成今天的公益坊和公益坊外沿着四川北路的街面房。陈姓粤商名为陈其泽,公益坊的“益”字,是为了纪念他一位早夭的孩子。


颍川寄庐的历史比公益坊更悠久


“颍川寄庐”四个字普普通通,内中蕴含的信息量却足透。陈家是广东人,为什么要用“颍川”的名字呢?要知道颍川是河南古地名,大致相当于现在许昌和平顶山一带。这就要从中国人传统的“郡望”说起了。汉人虽五湖四海,追根溯源都要找自己的祖宗究竟来自哪里。颍川寄庐的主人陈家虽然是广东人,但他们既然姓陈,根子就不难找。中国人姓陈的大概有七千万,其中五千万是颍川陈。只要看到“颍川”两个字,主人家姓陈八九不离十。


只要看到“颍川”二字,主人家姓陈八九不离十


而“寄庐”二字蕴藏的信息,就和上海人的人生观密切相关了。中国五千年历史战乱频仍,魏文帝曹丕贵为天子,都不免有“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的感慨,颠沛流离的老百姓就更朝不保夕了。上海滩开埠以后的历史一百多年,真正没有战乱、没有纷争、和平发展的时间并不多。第一代上海人大多来自江浙,广东也不少,有的是躲避战乱,有的是寻求发展,大多数人只是想在上海暂时存身,待到老家情况好的时候,还是要回去的。像笔者幼时弄堂里的邻居,彼此都以“老宁波”、“老山东”、“小广东”、“小苏北”互称,地域炮随便开完全没有顾忌。有的老人到上海几十年,还是一口道地的家乡话改不过来。最终在上海住了几十年,开枝散叶全家都成了“上海人”,终究还是要叶落归根,老家买块墓地,也要回去的。大多数上海人没文化,乡愁只保留在他们的口语和生活习惯里,颍川寄庐的主人有身份,“寄庐”二字应是他心境的写照吧。


颍川寄庐建筑局部


可惜即便是“寄庐”,也没寄多久。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虹口处于战地,陈家搬离颍川寄庐,就此消失在茫茫人海。公益坊也经历种种变迁,终于走到今时今日。在弄堂里走走,人影不见,只有几只野猫警惕地看着我们。这条弄堂的品质相当不错,猜想当年住在这里的居民都是很有身份的。究竟有什么故事?已经找不到人来问了。房子暂时保留着,将来派什么用场?我也无从知晓。只能从断井残垣中,猜想当年的繁华了。


颍川寄庐建筑局部


人去楼空


公益坊弄口悬挂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公益坊赫然在列


最后献给朋友们一首歌:窦唯的“拆”。1998年的歌,距离那时候又拆了二十年了


又拆了

连同过去全部都被拆了

这里照样天欢地喜地

不必再有任何异议

看人们抖擞神气招募希望召集畅想

请按时集会病危呆呆的旁听作陪

嘀嘀乒乓叮叮铛铛

塑造形象麻木的眼光

无需衡量

就象从前一样灯光亮着舞台

不会倒退

人们微笑着传递玫瑰

趴着卧着爱的身影不停晃动着

扒着像是真的

我紧紧抱着抚摸着望着

牺牲的鲜血呀

哦牺牲的鲜血呀

迎面吹来晚风

裹着清香的泥土

在早上没有玩童只有昆虫在蠕动

阵阵幽香渐渐淡忘所有这些荒废

跟从天光一道明亮让假象持续到入睡

人们微笑着传递玫瑰



最近我还写了

淮海中路尚贤坊吃穿住用杂忆

和尚贤坊有关的一些八卦

机器猫和东方红

《文汇报》报头趣谈

会稽路的天空宇宙之梦

蒋经国独爱吃鱼头

小落回和小乐惠

留下,只想留下——写给残存的旧时上海

1945年上海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大闸蟹艰难度日?


IOS系统打赏专用:

欢迎扫描或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