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盆汤弄的浴室、厕所和电线杆子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盆汤,可不是一盆汤的意思,说的是浴室。中文和日语有些词虽然形似,意思却完全不同,比如说“泡汤”,日语里是洗澡之意,在中文里可就完蛋了。日语里的汉字很多来自吴方言,苏州无锡常州农村里,“汤”是热水,喝水叫“吃汤”。有句成语“扬汤止沸”,江南方言和日语里说的“汤”,是古汉语遗留的痕迹。以前没有淋浴的年代,吴地洗澡常用大锅,底下柴草烧,人在锅中游,一大家子洗澡用同一盆水,洗完以后,那盆汤又白又浓,营养元素丰富得不得了。前两天我写了香粉弄,和香粉弄隔一条福建中路,斜对面就是另一条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就存在的百年老弄堂:盆汤弄。


盆汤弄福建中路弄口

1864四个大字表明其历史身份


“盆汤弄”名字的由来,确实和浴室有关系。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盆汤弄的范围包括现在的盆汤弄和山西南路直到山西路桥这一段,路侧有盆汤浴池,因此得名,那也是英租界里最早的一批浴室,据记载有畅园、沦园、瀛园等等。山西路桥原名盆汤弄桥,这座桥建成之前,苏州河边有珊记码头,珊记,山西,谐音倒是有点像的。现在山西南路这一段路原来的名字叫源远街。盆汤弄一带一直是会馆公所集中的地方,丝业会馆、金业公会,还有浙江湖州帮的绉业公会。有商人的地方,商业自然繁华,菜馆浴室林立,自然不在话下,由此形成这样一条“盆汤弄”来。盆汤弄名气虽响,一直都只是条弹街路,直到1980年才改成沥青路面。整条弄堂只有两百多米长,宽三米左右,现在是南京东路的后院,居民区该有的模样。


盆汤弄的浴室早就成了历史

此处只有弄口有一两家扬州足浴


毕竟是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弄堂

历史遗迹举目皆是


弄道拥挤


租界时代遗留的方形电线杆


盆汤弄内还有租界时代留下来的方形木质电线杆,堪称上海滩上一景。这些电杆用的是美国进口的花旗松,木质乌黑,显得凝重而粗粝。底部有金属箍固定,虽经百年依然完好,至今仍在发挥其作用。


电线杆上的门牌号

石潭弄90号

石潭弄原名直隶路

石滩,直隶,

只有用上海话才能感受这样的谐音


这根电线杆上标的是天津路


盆汤5号


盆汤弄内的阅报栏


东风居委和美术字


盆汤弄另一景是67号——上海最早的公共厕所,人称“盆汤弄大尿坑”。据@食砚无田 老师的考证,这间公厕有超过120年的历史,建成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比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还要早一点,更不用说八国联军和辛亥革命了。一百二十多年时间里,厕所历经改造,早已无复当年的模样,现在就是一座普通的上海式的公共厕所,已没有任何出奇之处。


盆汤弄67号

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公共厕所


厕所门口的法制宣传栏


既然来了,不妨体验一下

厕所中用来除味的线香


不说,谁知道它的历史呢


至今仍在为盆汤弄居民造福


靠近山西南路的北高阳里


二十世纪初的建筑


破坏得蛮厉害


水表似乎在诉说着人们的生活


还有对不讲公德者的控诉


南京东路朵云轩后门


各位同仁

关门请轻点


蔡同德堂中药号后门


盆汤弄里的文明楼


盆汤弄弄道


晚清时期曾有好事之徒在《申江杂咏百首》中这样吟诵盆汤弄:攒列蜂房气不寒,澡身争就此盘桓;是间容易蒙污垢,赖有香汤似浴兰。不过,那都是陈年往事了。


盆汤弄山西南路弄口


南京东路山西南路口


最近我还写了

海上英雄

南洋医院的生命雕塑

做人家

交好运

天涯海角觅知音之惊情八十年

熄灭了火之后,灰也是冷的

香粉弄

我的名字叫解放军

上海人谁不喜欢范志毅?

上海足球的光荣与梦想

关于申花队最初的记忆

1978年的上海

不留胡子的马克思长什么样?

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