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名字叫解放军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今天3月5日,是每年一度的学雷锋纪念日。记得笔者学生时代每天都要写日记,3月5日日记的主题肯定是做了好人好事。上学路上拼命看地上有没有钱,当然总是失望。扶老太太过马路倒是有机会,怎奈老太太们脚步轻健者多,并不需要有人扶。难得有一两个步履蹒跚的,却已被高年级的师兄师姐“霸占”了。晚上对着空白的日记本发愁,只能从书上看些故事糊弄了事。严格说起来那属于“向组织撒谎”,但为了交作业也只能出此下策。其实学习雷锋好榜样,重要的是学习他的精神。普通人能做到虚幻若谷、克己奉公,我看就算可以了。


学习雷锋好榜样


关于雷锋的文艺作品不少,小时候看过雷锋题材的电影,起码有两个版本,书籍、绘画……今天不妨讲一讲评弹。有一只弹词开篇《我的名字叫解放军》,是根据雷锋冒雨送大婶回家的故事改编的,由著名弹词作家邱肖鹏创作,薛小飞、邵小华演唱,堪称经典。


薛小飞、邵小华弹唱《我的名字叫解放军》


《我的名字叫解放军》唱词

翻拍自《苏州弹词大观》


《我的名字叫解放军》这只开篇之所以经典,我认为一是词做得好,二是薛小飞、邵小华的演绎出色。所以时隔多年,依然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邱肖鹏(1926-2002)是弹词演员出身,后改为作者。他的创作以新书为主,但因为传统艺术的底子深厚,所以把《我的名字叫解放军》这样的主旋律作品写得异常生动。比如一开头几句,“大雨倾盆天地昏,东南西北冷清清。飞鸟归林人寂寂,听那公路旁何故有哭声音?”四句词中,只有“公路”二字是新词,其他全都是传统艺术的词语。短短几笔勾勒出故事发生的场景,让听众沉浸到氛围之中。全篇没有出现“雷锋”两个字,但听众都知道是根据雷锋的故事改编的。要知道主旋律作品题材先行,如果创作者水平不高,很容易变成说教,听众不喜欢听,自然就没有生命力。


主旋律开篇《坚决勿养第二胎》

汤乃安、邱肖鹏创作

现在恐怕没有什么机会演出了


薛小飞1939年出生于常熟,即使活到今年也只有80岁,但他早在2012年73岁时就故去了。薛小飞是评弹历史上最年轻的流派创始人,而且他的流派“小飞调”是1949年以后创造的,更是不易。“小飞调”的特点是咬字清楚有力,唱腔行云流水。薛小飞擅长演唱《珍珠塔》,这部书对唱的要求特别高,薛小飞对气口的转换特别精妙,气特别长,几十句叠句一口气唱出来,感觉不到吃力。《我的名字叫解放军》虽说是现代题材作品,但他和邵小华的表演方式是传统的,借鉴了《珍珠塔》中的唱腔,所以听来非常有韵味。


薛小飞、邵小华年轻时表演的照片


晚年的薛小飞


薛小飞11岁拜师学弹词,16岁参加上海市评弹实验第五组,后转到常熟市人民评弹团,他是评弹神童,又创造了自己的流派,本来应该享受更高的荣誉。但他的艺术人生也颇为坎坷。我看了网上的资料,1970年下放“五七”干校劳动,1971年调到苏州人民灯泡厂工作,那时候薛小飞三十多岁,正是艺术最成熟的时候。到1978年重新回到苏州市评弹团,1999年退休。薛小飞晚年在不少场合出现,人依然清瘦,嘴却瘪得厉害,目测是假牙装得不好。另外,他有气喘的毛病,年龄不算很大,却是面有病容。没有留下更多的影像资料,蛮可惜的。


“我叫解放军,住在中国”



最近我还写了

谁是梅福基?

百年台湾路的毛毛雨

上海弄堂的黄昏

拼盆

走走看看淮海中路四明里

“苏小开”走了

1960年的野玫瑰和刘三姐

看灯

四明村弄堂的腔调

太阳,你在哪里?

上海人谁不喜欢范志毅?

上海足球的光荣与梦想

来吧来吧,回二十年前,相约1998

关于申花队最初的记忆

1978年的上海

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不留胡子的马克思长什么样?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