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同心路:来者勿忘国史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前一阵到虹口同心路办点事,顺便探访了同心路靠近西江湾路附近的同济里等,前两天又到同心路,于是跨过中山北路一直走到头,我要去同心路和新同心路交叉口看一看五卅烈士墓的遗址。几年前我曾写过重返“五卅运动”的现场,写的是南京东路贵州路五卅惨案发生地的一些情况,一直想来虹口看看,终于得偿所愿。


新同心路五卅烈士墓遗址


1925年5月30日,因上海日商内外棉七厂资方枪杀工人顾正红,上海各界在南京路演讲示威,下午3点45分老闸捕房捕头爱荷生下令开枪,当场造成13人牺牲、数十人重伤。巡捕房并逮捕50余人,造成“五卅惨案”。自5月30日至6月10日,英日人共在上海9次开枪,正式列入死伤调查表的是死亡32人、伤57人。一个月后上海各界成立“五卅烈士丧葬筹备处”,筹建烈士公墓。次年三四月购下闸北(现属虹口)方家木桥东堍十亩左右土地作为墓地。到1928年公墓竣工,登报招葬五卅烈士。根据当时的记载:公墓坐北朝南……有墓道延伸至墓台前,登上12级台阶即是2扇栅栏式铁门,中央为烈士墓所在。墓前有上镌刻“五卅死难烈士之墓”的墓碑,墓碑后为圆式拱形的墓体,顶上有一个圆形地球,球上有一昂首东向引吭啼鸣的雄鸡,象征“唤醒民众、振兴中华”。


五卅烈士墓

图片来自网络


墓台的西南,有一正方形纪念碑亭,碑正面直书“来者勿忘”四个大字,系谭延闿所书。后有蔡元培撰文、谭延闿书写的碑文,叙述了五卅惨案发生的背景和经过,列举了死难烈士的姓名。墓园东南侧有五卅小学一所。烈士墓落成后,每年清明和五卅纪念日,扫墓凭吊者络绎不绝。碑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中国民族在国际上之独立运动,五卅烈士实开其端,诸烈士之死,岂寻常哉……”


五卅烈士墓墓碑


然而,五卅烈士墓仅仅存在了十多年,就毁于抗日战争。1937年日军攻入俞泾浦一带,炸毁了五卅烈士墓。由于该墓建筑牢固,日拆除时使用了炸药爆破,后来有记者采访当年的居民,称炸声震天,隔河的居民房屋家具摇动不已。两昼夜后,烈士墓夷为平地。一部分烈士遗骸迁葬大场公墓,一部分就此消失了。1938年,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为纪念其在淞沪会战中阵亡的官兵,圈占原五卅烈士墓周围的土地,兴建海军战表忠塔苑,又名海军表忠塔、战迹礼拜所、八玄园等。园内有表忠塔一座,塔顶安放铜制貔貅。知道这座塔的虹口居民不少,自然民间的讹传也不少。有人说它是1932年5月26日在虹口公园被炸死的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的墓,也有人把貔貅当作麒麟,称其为“麒麟塔”,这都是民间说法,并不准确。抗战胜利后日军的表忠塔自然被毁去,据说铜质貔貅的铜铸成了鲁迅墓前的鲁迅铜像,此说不知确否。

日本海军表忠塔照片

右下角为大场镇表忠塔

图片来自网络


说到五卅烈士墓,有一个人和他的事业不得不提,即郑坡和他所创办的大华农场。因为五卅烈士墓及后来的海军表忠塔,都是在大华农场的地皮上建造的。郑坡1902年生,是蒋介石的同乡浙江奉化人。1923年就在家乡兴办农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参加了北伐战争。1930年他在闸北八字桥一带置地九十余亩,至此由郑坡创办的大华农场在上海落地生根。抗日战争期间大华农场勉力支撑,终究力不从心。郑坡重新入伍参军,转战山西、陕西、云南、缅甸,担任过滇康缅(云南、康定、缅北)边境特别游击区总指挥部总指挥。1946年日军侵占农场的二十余亩土地发还大华农场,郑坡召回旧日职工,组织农场复工。1947年,郑坡在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的职位上退役。


五卅烈士墓墓碑

中共一大会址收藏

图片来自一大会址纪念馆微博



大华农场1953年被列为建设中苏友好大厦选址方案之一,后因地段偏远、条件不足而舍弃。1958年大华农场被判定为敌产,改为劳动教养所,又改为虹口果园。1960年代改为果园和苗圃,期间“麒麟塔”塔身拆除。之后又成为工厂、学校,如今的上海军事体育俱乐部就是在大华农场旧址上建造起来的。再后来长征机械厂迁出,建起了居民住宅,并开筑新同心路,大华农场和五卅烈士墓、“麒麟塔”等等,都成为了陈迹。


郑坡

(1902-1973)


郑坡不吸烟不喝酒,一生最喜欢摆弄农机。因为国民党员身份,1954年以“历史反革命”身份赴洪泽湖农场接受劳动改造。他把大华农场的经验带到劳改农场,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多次获奖。1957年元旦保外就医。有人问他在劳改农场的生活,他说自己从军二十年,学农三十年,与其夫妻双双在弄堂里糊火柴盒,不如在劳改农场能发挥所长,对社会更有意义。1973年郑坡病逝于上海。


如今的同心路新同心路口


纪念碑周围正在施工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4月4日公布


前几年看到有人写文章,呼吁重建五卅烈士墓,作为警醒后人的教育基地。几年过去,不知推进得怎样了。如果重建,我建议一定要把“来者勿忘”四个大字做得好一点、牢一点。因为国人真的是太健忘了,而且健忘绝不是从今日始。笔者在1926年5月30日的一份民国报纸上看到一位名为“朱大可”的先生写的文章,名为《五卅感言》,特地截屏和读者朋友们分享。



一年前慷慨激昂、奔走呼号。一年后已经饮食男女、醉生梦死。责以卧薪尝胆之事,其又乌能持久乎?


新同心路,不虚此行。


本文参考资料:

*虹口区地名志

*周正:《上海大华农场兴衰史与八玄园》(《都会遗踪》2020年01期)

*汪校芳:《郑坡与他的大华农场》(《奉化日报》2019年12月13日)

*“民国故纸堆”公众号


最近我还写了

当葱油饼成了奢侈品……

1991年,稀里糊涂上大学

获奖的是:生活;获奖的是:爱……

上个庚子年,用糯米腔高唱三面红旗

为啥今年的产量比往年高?

“情报处长”陈述的多彩人生

弄堂砂锅小馄饨

网红神曲BGMの丝纶阁下口是心非

九十年代的卢湾区,那时你在哪里?

走进九江路圣三一堂

如果这些东西你都用过……

百图追忆当年的老徐汇区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