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老街的题字和一堵待拆的旧墙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2-05-05

方浜路西起西藏南路,东到外马路,原来是条小河,顾名思义就是方浜。中华路人民路环城以内的,叫方浜中路。城外的,分别叫方浜西路和方浜东路。东、西、中三条马路,方浜东路的历史最悠久,名字也最响亮,叫小东门大街,是1908年(清光绪34年)建筑的。如果它是幢建筑,可能就保护下来了,可“路”或“大街”是市政设施,没办法申报文物,所以这条历史最悠久原来名字也最气派的方浜东路(小东门大街)最早整体消失了,原址在现在上海BFC外滩中心南楼底下。方浜西路在原法租界境内,只有209米,原名麋鹿路,并非以动物名字命名,而是法租界曾有个公董叫E.Millot(米约),按照法语发音翻成芈月、蜜月,都是可以的。偏偏老百姓叫他“麋鹿”,于是这位法国朋友就头上长角,叫了这么个奇怪的名字。方浜路西段1912年填筑,东段是在1913年,都是民国成立以后的事。1943年收回租界后麋鹿路更名方浜西路,三兄弟这才凑齐。方浜路为老城厢的居民区,小东门一带更是曾经万商辐辏的市中心,商店林立、市容繁盛。将来想必也还是上海的繁华所在。只是一轮又一轮的改造,沧海桑田还是引来过路人的唏嘘感叹。前两天我走了走方浜中路从小东门到河南南路这一段,拍了一些照片,写了几句随感,和读者朋友分享。或许作为“上海老街”的方浜中路历史并没有那么悠久,但毕竟二三十年的时光,也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呢,何况那里还真有一些古迹。


方浜中路东头

左侧为仁记珠宝银楼旧址

右侧为童涵春堂


清代的小东门

小东门又名宝带门

方浜穿城而过

像上海老城的腰带

“宝带门”名副其实

小东门外就是十六铺

明清时代就是贸易运输中心


民国时代的小东门


八十年代的这个街角


2013年时还很有人气


方浜中路东头的“上海老街”牌坊


牌坊内是“宝带弄”

点出了“宝带门”的历史


东侧牌坊的“上海老街”四个字

由吕正操书写

西侧牌坊书写者另有其人


这一段方浜中路已经征收了


“东园”


涂鸦:FAMILY


认出三个残字:如此巧


葛德和

经营紫砂壶的老字号


宝大祥新号绸布庄

有人问上海话中“宝大祥”是什么意思

大概相当于“稳赢”

不知这个解释是否准确


盛……货……店


曾经的音像店



四牌楼路口


四牌楼路

这个路口原名长生桥

原来这条路有四座牌坊

小刀会起义时毁于战火

现存的牌楼是新建的

这里曾是小吃一条街

热闹非凡


四牌楼

题字:夏征农


丹凤阁


丹凤阁

题字:杨堤


方中综合商店


这几个字是谁书写

无从考证


玄扈台

“玄扈”是徐光启的字

南侧就是光启路


玄扈台三字系高式熊所题


侯家路以西都征收了

靠近原藏宝楼的地方

还有几幢旧房


残存的一面旧墙


禁止大小便

后果自负


老墙的细节


另一处


结婚的囍字还在


方浜中路老街东望


方浜中路老街西望


西侧的“上海老街”牌坊

是由汪道涵题字的

两块牌坊请不同的人题字

不知有何渊源

需要求教方家


上海老街

未来会如何?


很快走完了这段长仅825米的“上海老街”。官方介绍中,这样写道:“由西向东的建筑风格和业态布局展示了老上海从明清向民国乃至西洋文化涌入时期的一段历史文化的演变……”趁现在赶过去看看,或许还能在废墟中看到一点蛛丝马迹吧。


本人今年撰写的

《敢为人先:上海体育》

已经出版



登录当当网、淘宝、京东

输入“敢为人先:上海体育”

即可购买

讲述上海体育故事

感谢读者朋友捧场


最近我还写了

网红打卡地江阴街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各地方言开英文

黄浦少年路和少年宣讲团

在虹桥和北京东路感受上海少年陈逸飞

“南朝鲜”、全斗焕,汉城亚运会和八月桂花香

漫步苏州河沪西段,感受百年沧桑巨变

马桶琐忆·世界厕所日

德兴馆变身动迁办,草堂鸡门窗已封

大南门,跨龙门,还有一口忘了时间的钟

一定要让上海观众看到这场球……

朱建华:我的生日不是这天……

没有脚的卢湾三中心小学,一直在飞……


关注“老周望野眼”请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