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78年的上海,还记得那年的国歌吗?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2-05-05

今天在微信上看到沈嘉禄先生的文章1978年的阳光,是否照到你的身上?,回忆了那个年代很多事,也让我颇有感触。笔者是1978年入学的,“人生识字忧患始”,但我却是从改革开放的岁月开始认字、读书、明理的。1978年的上海是什么样子?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当年相比,又有哪些变化呢?我想与其读,不如看,前几年写过一个帖子,找了一些那个年代的图片,绝大多数都是上海发生的,一起看一看那个年代,想一想这四十多年,我们上海人是怎么一起走过来的,也算是为沈嘉禄先生的美文作一点图注吧。


1978年1月1日,上海市委决定恢复市出版局。上海市出版局1972年撤销,原来8个专业出版社、1个编译所和1个出版文献资料的编辑所“砸烂”后成立“上海人民出版社”。恢复后的上海市出版局除印刷及新华书店各门市部外,下设10个专业出版社。图为上海文艺出版社恢复时的场景。


1月5日上海铁路局3型0058号内燃机车被命名为“周恩来号”,时任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苏振华为机车剪彩。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木偶片《西瓜炮》恢复了“夸张”的艺术手法


2月份,“文革”后上海招收的第一届新生入学,全国恢复招收研究生工作。复旦、同济、化工学院(及分院)、交大、纺织工学院、上海师大(现华东师大)、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医学院)、外国语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高校。图为1978年正在授课的复旦大学苏步青教授



3月上海市基本建设委员会任命16名总工程师和41名副总工程师,科技人员职称评定更为完善化。图为恢复总工程师技术职称的土木工程专家徐以枋(1907-1998)


1万多名因“炮打”张春桥而遭拘捕、批斗、作检查、写鉴定的干部群众获平反。图为当年的相关出版物。


4月13日上海16所高校的319名教学科研人员被提升为教授、副教授,图为工人出身的复旦大学电光源专家蔡祖泉教授(1924-2009)


创刊于1950年的《儿童时代》杂志正式复刊


瑞金医院对一名38岁的风湿性心脏瓣膜严重病变患者进行上海首例心脏移植手术,病人存活了109天。


徐汇区向阳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叶丹昭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连跳三级进入五十一中学(即位育中学)八零届学习。


6月7日,国家体委审核批准恢复上海42名裁判员为国家级裁判员。图中最右为上海著名足球裁判方荣富(1913-1979)


上海体育学院挂牌复校。上海体院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成立的第一所高等体育院校,1972年停办。图为1978年复校后进入上海体育学院田径系学习的孙海平。


上海电工仪器研究所总工程师支秉彝(1911-1993)研究成功“见字识码”的汉字编码法


上海图书馆图书管理员顾宗汉同志在书库里整理图书资料(注意整理的“整”字系当年短暂使用过的简体字)


8月8日上海市文化局党委召开平反大会。图为被诬陷为“逃港投敌集团”为首分子的沪剧演员筱爱琴(1928-1968)在《星星之火》中的演出。


复旦大学一年级学生卢新华发表小说《伤痕》,激起社会强烈反响。小说中写到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命运,以此为标志此后大量出现的反思知青命运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均被称为“伤痕文学”。


宗福先编剧、苏乐慈导演,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学习班演员演出的话剧《于无声处》引起强烈反响


12月23日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正式动工


1978年的南京东路外滩


弄堂里烧菜洗衣服的阿姨


弹格路上生煤炉


市民在友谊商店前好奇地看着新生产的红旗牌轿车


市百一店的电视机柜台


南京路上出现了索尼广告


南汇农民画


街头锻炼的阿姨


老师和学生


1978年的上海,似乎已是如此遥远,要知道当时的国歌,和现在都不是同样版本。1978年-1983年间,国歌的歌词是“集体填词”,而不是田汉作词的。因为笔者是1978年入学的,所以对那一版国歌影响非常深。网上找到一个音频版本,恐怕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会知道吧。


1978年版国歌


1979年发行的国歌邮票


最近我还写了

说说大肠面

“三届通才”朱瘦竹先生的多面人生

杨绛曾是女篮队员,市三女中老校长是队友兼同乡

“斜杠家族”严氏父子和百年《小朋友》杂志

Make Food,Not War!1985,上海 图片来自@老壶嚼早

台上沪剧明星,台下足球健将

在人民广场踢足球的“弄堂模子”

八仙桥青年会大楼:不应被遗忘的体育历史

图九已拆

空荡荡的寿宁路,当年红地毯铺满小龙虾

上海诡异路名之“松下路”


关注“老周望野眼”

扫描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