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在《c小调第一交响曲》Op.68中的精神表达丨聆听百部伟大交响曲①
勃拉姆斯在《c小调第一交响曲》Op.68中的精神表达
勃拉姆斯不仅是位古典主义者,更是一位热烈的浪漫音乐家。他把他的音响定格在古典形式的框架中,呈现的却是地道的浪漫之美。其作品《c小调第一交响曲》Op.68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心灵世界,更表达出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美学追求。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源自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心灵感受,听者只要能够对这种感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他就能在自己的内心生活中再现出某种现实生活的内容来。在这里,正是听者主体的内心情感充当了音乐作品的回音壁。我们说要想了解一部音乐作品,必须先要熟知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勃拉姆斯自幼在贫困的环境中成长,他耳濡目染了下层社会的贫民生活。也许正是这样的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勃拉姆斯的性格中总是存在着一种不安的情绪。因此在社交场合就经常表现出局促别扭的神情和难以适应外部社会的心态。他喜欢孤独,孤独在他幼小的心灵由此播下了种子。他自幼接受严格的音乐训练,这为他以后的音乐生涯打下了良好的根基。据资料表明,1871年,德国统一,这一事件对时年38岁的勃拉姆斯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正如聆听《c小调第一交响曲》Op.68时所呈现出的从压抑走向欢乐,从阴霾走向光明的情感变化之线,既有青年贝多芬影响的因素,更包含着德国统一对作曲家产生的激励作用。作为正值中年的勃拉姆斯,关注社会变革、对现实生活保有鲜活激情的态度,正体现了作为艺术家的人文态度。从个人角度来讲,正是音乐的创作使现实人生的苦难变成为审美的快乐,心灵的不安化为了情感的释放。了解这种心理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勃拉姆斯音乐蕴涵的深刻内涵。我们在聆听他的作品时不仅要将其看成是他个人心灵的反映,更应理解为一颗压抑的心灵企图以艺术移情的方式来寻求精神上的平衡与满足,由此实现了时代和社会心灵结构的对应品。
作为一部时长约四十分钟的作品,其隐喻的个人感情之深邃,表达的社会内涵之丰饶,音响气势之浩大,有如一位身经百战的英雄,用管弦构成的织体在追述往昔的战绩,音乐结构与灵魂的对应、情感表现与艺术形式的对应、音响流动与夸张技法的对应,表现出音响意向的“内觉体验”。有评论家就这样批评过这首交响曲:“在这首作品中显示出勃拉姆斯与贝多芬在精神上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据笔者多方面考证,这首乐曲的创作之所以进入旷日持久、时断时续的状态,是勃拉姆斯在创作交响曲时总会感觉到贝多芬对自己的影响之大。正如他曾经致雷威的信中说:“我不断的在背后,听见巨人的足音”。其实当时浪漫主义时期许多作曲家都生活在贝多芬之树高大的遮蔽下,在勃拉姆斯身上反映得尤为明显。但勃拉姆斯说过“倘若有人在贝多芬之后还创作交响曲,那必须是完全不同的。”作为一位性情压抑的作曲家,勃拉姆斯从来都是一个自我要求完美的作曲家,只有如此,他才能关切自身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人们把勃拉姆斯只是看成贝多芬的模仿者或延续者,则大错特错。原因就是勃拉姆斯不仅是古典主义者,更是一位热烈的浪漫音乐家,他把他的音响定格在古典形式的框架中,呈现的却是地道的浪漫之美。
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之所以能步入成功,重要的就在于他时时都把自己的创作置身于社会和时代之中,作品形象塑造的灵感与引发,也正是基于这种对生活的关注。就好像勃拉姆斯就是把对德国统一的精神内涵和心灵感受表达在《c小调第一交响曲》Op.68这部作品中,我们作为听者在聆听作品时,这份感受的共鸣便能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产生更多的联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873v99p9&width=500&height=375&auto=0克利斯托夫·冯·多纳伊指挥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
纵观整部作品,作为一种生命激情的表达,音响结构与勃拉姆斯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他对自己情感心路的披露。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家正是这样一种人,他最终找到了一条与残酷现实协调起来的路,即通过创作的方式在幻想的生活中让自己压抑的情绪在作品中获得宣泄,以缓解现实对本能冲动的压制。
第一乐章:作曲家仿佛是一边唤醒内心深处的激情,一边用各种方法来压抑它,总感觉音乐表现出强烈的起伏,时而激荡不安,时而雄健有力。音乐的进行使人有一种沉重和艰涩的感觉,明显区别于古典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流畅。音乐在阻力重重的进行中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力量,这种情感力量在音乐几乎达到高潮时,却还保持着一种晦涩、内向的气质。也许这是和前文中所提到的勃拉姆斯的内向性格是有很大关联的。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家C•普赖特(Praat)也说过:“音乐的声音与感受到的内心感情是相似的”。 ③整个乐章在一种肃穆的氛围中结束。
第二乐章:较之第一乐章要柔美、舒缓、宁静。这种感觉让人紧张的听完第一乐章后长长的缓了一口气。似乎从第一乐章中那种激荡的情感经验中解脱出来。笔者最喜欢的是第二乐章中小提琴重新奏出第一主题的那部分,音乐的气质变得更为明朗,华美的弦乐音色令人陶醉。聆听到余音袅袅的尾声,更是让人沉浸在一种长久的幸福中。
第三乐章:较之其他三乐章实在短的出奇,虽然只有四分多钟,却在全曲的起承转合中成为点睛之笔。音乐较之前两章表现出清新自然的生命力,没了第一章中那种阴霾的感觉。聆听此乐章,让人感觉好像沉浸在手舞足蹈般的欢欣之中。
第四乐章:呈现给人们的是光明、胜利。给人的感觉仿佛经历艰难的跋涉与攀登之后,终于踏上阳光明媚的平原。特别是此乐章的尾声部分,将音乐带向灿烂辉煌的巅峰,整部作品在狂热的激情中结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1265sh82e&width=500&height=375&auto=0卡拉扬指挥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第四乐章
乐曲体现了勃拉姆斯通过与音乐的对话,以此完美地表达出了他的美学观念,渗透着他心理能量的释放和他对现实善恶的表达,就好比《c小调第一交响曲》中由阴霾走向光明的那种情绪的转化,揭示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可以说,《c小调第一交响曲》不单纯是音响织体的编织,它展现给听众的更是勃拉姆斯对美好事物以及理想社会的追求,是弥漫整个民族精神心乐的外化,是人世间情感表达的奇迹。勃拉姆斯将古典传统与浪漫精神予以很好的结合,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个性,作品中深刻的内涵与手法的创新,将给予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听众以精神的启迪。
延伸阅读:勃拉姆斯的音乐到底是什么丨永远的勃拉姆斯(1);聆听勃拉姆斯“让所有忧伤入睡的摇篮曲”丨永远的勃拉姆斯(2);他把音乐放到了我们的行囊深处丨永远的勃拉姆斯(3);克拉拉对勃拉姆斯说:“我的笔墨不够用,但心感到很温暖、很感激”丨永远的勃拉姆斯(4);勃拉姆斯说:“我从不把一首曲子冷落,不到完美,我决不罢休”丨永远的勃拉姆斯(5);音乐无非是一些音响;没有爱,他也就不在了丨永远的勃拉姆斯(6);路过杜赛尔多夫的时候,一定要去见见舒曼丨永远的勃拉姆斯(7);克拉拉说:“今天的来者好像来自上帝”丨永远的勃拉姆斯(8);舒曼说:“我相信勃拉姆斯是另一个圣约翰,他会揭示让人震惊的东西”丨永远的勃拉姆斯(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