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语言贫乏”不应让网络语言来背锅!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与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受访者认为年轻人语言贫乏的表现是基本不会使用诗句(61.9%)和不会用复杂的修辞手法(57.6%)。亦如以往所有关于汉语命运的讨论,总要有一个替罪羊被推出来,在许多受访者口中,这次轮到网络语言。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年轻人语言贫乏跟互联网时代的氛围和流行文化的传播语境有关系。年轻人出现语言贫乏的问题,70.9%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互联网时代要求更加直接和简洁的表达,65.4%的受访者归因于同质化表达、全民复制的网络氛围。
而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申小龙认为,网络语言在丰富我们的语言,创生了大量的流行词、新词语、新句式、新修辞,网络词语的长期、广泛使用将会对我们的语言乃至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网络语言的流行也在简化我们的语言。
一个新词语的迅速流行和人们"不假思索"地使用,会钝化我们的感受,让我们产生一种惰性,不敢面对真实的内心,以自我的"遁形"加入盛大的语言"假面舞会"。我们要警惕流行一时的网络语言替换和遮蔽我们对生活的不同感受。
但若仔细思量,网络和网络语言真不能为这扼杀青年语言能力的大祸背锅。网络语言从来没有完备的界定。从新华网上的新闻与领导讲话,到微博上面红耳赤的唇枪舌剑,再到微信公众号里的鸡汤、鸡血,它们都是活跃在网络空间里的语言信息。即便聚焦到微博或微信,那平台也是从庄雅到低俗无一不包的语言生活大杂院。
△《咬文嚼字》发布的2018年十大流行语
网络带给传统语言生活最大的改变是大大加速了互联互通的效率,把每位网民都推向了熙熙攘攘的广场,使面向公共空间说话,从少数精英的特权变成了人人可享的服务。
网络大大加速了语言发展和演变,激发了全民的语言热情。然而泥沙俱下,全民进入网络空间,来得太快,难免让人不适应,自然也带来焦虑。这种焦虑是全方位的:伦理的(如隐私)、经济的(如虚拟货币)、文化的,自然也少不了语言本身的。
语言规划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语言生活,塑造什么样的语言样态,也就培育什么样的语言能力。古诗词和复杂灵动的修辞有其恒久的价值与魅力,但不要忘记在唐诗宋词滥觞的岁月,它们也是因适应当时的文人语言生活才获得发展的。
回到今天,不论线上线下,我们都很难要求话语里也三句一成语,五句一典故。而恰恰相反,不同于直接生硬的引用,在这个网络时代,有恒久魅力的经典语言文化在以新的方式焕发生机。
《经典咏流传》把古诗词唱出来,新造成语用四字格描述今人的情绪,《中华新韵》让古体诗用普通话读着也有味道,而突然爆火的夸夸群更让灵动的修辞炫出了天际,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模因理论告诉我们,经典的文化元素会在每个时代流行,其表现方式不同而已。语言生活依然在有序发展,我们的语言也很好地适应着语言生活。
因此可以说,社会的语言能力并没有退化,而要进一步提高个体的语言能力,则有赖于建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予有效的引导,而非强制的教育。没有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没有语言能力的提升。
很多当代作家回忆,他们的写作能力在大学中获得了巨大发展:不因种种课程,纯是向家人、恋人、好友大量写信锻炼了语言的风格和魅力。我国的应试文化和教育现状让青少年很少有机会自由地使用语言,表情达意,言说心声。恰恰是网络空间,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
语言生活的规划者需要做的就是鼓励更多优秀的语言作品产出,压制极少数低俗恶俗的词汇与表达方式,把最大的自由空间还给每一个语言使用者,去激发语言创造的热情。
另外,我们注意到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建议青年训练自己的语言。这实在是可喜的现象,证明全社会的语言意识正在觉醒,意识到语言和语言生活是需要规划,需要建设的。相信人人努力,营造自由开放又有引导的语言生活,就可以既做心口一致的君子,也做美言美语的贤人。
对了,
你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
既没有引用诗句,
也少有华丽的修辞,
却读着并不乏味么……
精彩回顾
推广《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需要哪些机制?|《语言规划学研究》
长按二维码关注语标
看了就要关注我,喵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