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农村能源现代化
温馨提示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可关注中国电力微信号
编者按
为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助推乡村振兴,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以“三农”核心问题——农民增收为导向,因地制宜实现农民增收与农村能源治理的正向循环,建立健全长效农村能源服务保障机制,实现农村能源现代化。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健全长效机制
推动农村能源现代化
执笔人:王旭斌
(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明确,要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本文认为,通过以农民增收与农村能源治理的正向循环为关键,以长效的农村能源服务保障机制为基础,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为根本,实现农村能源的现代化。
一、因地制宜实现农民增收与农村能源治理的正向循环是关键。
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农村能源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结合乡村整体发展需求走农村能源“善治”之路,关键在于农村能源治理如何促进农民的增收节支,实现农村能源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正向循环,将农民作为农业农村发展主体的地位落到实处。
乡村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决定了农村能源治理的因地制宜原则,需结合面临的实际问题,综合考虑农村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禀赋、能源消费等条件,提出差异化的农村能源发展路径。对于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能源清洁化程度较高,产业化水平较高,发展重点主要是如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延伸周边城市资源(包括基础设施、产业、服务等),发挥城市圈带动效应,以城市优势资源反哺农村现代化发展,将农村能源发展纳入城市群发展规划,高质量促进农民“物质增收”与“精神增收”,如探索“互联网+”农村智慧能源系统、基于多能互补的绿色建筑以及城乡能源资源互联互通等,推动城乡能源协同化发展。对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这也是农村能源治理的主战场,一方面这些地区用能更为分散,且多以散煤、薪柴、秸秆等为燃料,清洁化程度较低,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与城市集群化发展,农村人口总量和密度降低,部分农村存在“空心化”问题,人口老龄化加重,劳动力减少,且能源基础设施较薄弱。要以经济适用、获取方便等为原则推动农村能源现代化,注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与协调性,避免以工程思维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因地制宜选取分布式能源,通过热电联产与分布式能源的多能互补、耦合互联,提升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强化秸秆发电、沼气工程、垃圾发电等综合循环利用,统筹产业循环规划发展,通过增加农民收入水平正向促进用能清洁化、高质量转型。
二、建立健全长效农村能源服务保障机制是基础。
一是强化市场机制在提供农村能源基础设施与服务中的作用。农村能源基础设施任务繁重,初始投资成本较高,投融资渠道和方式相对单一。为保障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可进一步推动投融资方式的多元化与市场化,在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农村能源建设,将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村能源现代化,通过直接投资、价格激励、税收补贴、信贷支持等投融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和农民投资。如针对农村用电呈现的季节性、时段性供需矛盾,直接进行电网投资成本较高,可利用投融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资源以及地区资源互济作用。
二是结合农村能源发展阶段加强技术集成创新支撑。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其自身特点,为兼顾能源利用的经济适用性,初期技术水平要求一般并不高,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用能体验要求也逐步提高,随之先进用能技术和模式也将推广应用。一方面,结合农村能源分阶段发展需求,明确技术创新重点,可及时创新、快速迭代,有效满足广大农民用能需求,另一方面,单一技术创新不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可通过多技术集成优化和工程试点示范,基于技术互补、综合治理的创新路径,提升支撑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技术能力。
三是基于农供所探索设立能源服务中心。发挥农供所分布深入农村的优势,根据农村能源保障需求强化农工所人员业务能力,提供灵活高效的农村能源服务,一方面有效保障能源供给与服务,同时强化农民用能的系统培训,配套完善能源后续的服务体系,让农民更多地参与能源服务,提升农村能源自给保障能力。
三、强化农民主体性是根本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村能源现代化推进的核心力量,而不是旁观者,通过调动农民参与能源建设的自主性、能动性,才能有效推进农村能源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让农民成为主要收益者。一是探索成立农村能源管理理事会,由农民自发组织管理,强化农民参与农村能源建设的主体性与内生动力,以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协同推进生态农村能源建设,盘活利用闲置、分散能源资源,实现农村能源的民主化管理,推动农村能源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农民用能数据共享与价值创造,充分运用农村用能终端的大数据价值,通过数据分析并围绕用能需求迭代供能与服务模式,并由农民直接参与能源服务解决方案的设计,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创造性。
作者介绍:王旭斌,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关于电网发展战略、电网投资评价及策略、电网安全防控等方面研究。
团队介绍: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简称电网所),下设电网综合业务、智能电网两个研究室,是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国网能源院)下设业务部门,以电网发展综合性研究为核心业务,承担电网发展、安全、运营等主营业务研究咨询,为政府部门、能源电力行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政策制定、发展、经营提供咨询服务。电网所紧扣“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形成“三大功能定位、两轮创新驱动、一个国际视野”的研究业务布局体系(简称“321体系”),涵盖电网发展规划战略、电网安全应急保障、电网运营服务升级、电网治理能力提升、电网前瞻技术创新、电网发展国际比较6大研究领域,涉及服务国家战略的电网发展战略规划、电网安全应急战略和管理、电网基础资源商业化运营、电网治理能力提升举措等20个细分研究方向,以服务电网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聚焦回答新时代如何发展新电网的时代命题。
往期回顾
◀【征稿启事】 “柔性直流电网技术、装备与工程”专题征稿启事
◀【征稿启事】 “城镇地区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系统关键技术”专题征稿启事
◀【征稿启事】“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关键技术与装备”专栏征稿启事
编辑:杨彪
审核:许晓艳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