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源服务智见】综合能源服务——能源产业新时代的战略选择
编者按:随着能源体制变革、技术发展、系统形态升级,能源服务形态呈现出新的特点。综合能源服务能够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拓展企业盈利空间、提升社会整体能效,吸引了各方高度关注。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已成为众多能源电力企业的重要业务发展方向。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紧抓能源变革趋势,聚焦于综合能源服务的定义内涵、政策机制、行业生态、发展战略、业态模式、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专栏围绕综合能源服务的国际经验、市场研判、发展模式等,结合相关成果和研究思考与读者进行交流分享。
文章导读:综合能源服务面向能源系统终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能源品种组合或系统集成、能源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使客户收益或满足感得到提升。在当前“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产业发展新趋势下,综合能源服务正加速由蓝图变为现实。综合能源服务将在2025年前后创造高达万亿元规模的市场空间,实现能源消费“市场化”、“服务化”、“智能化”。可以说,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意义重大,是能源产业新时代的战略选择。
综合能源服务——能源产业新时代的战略选择
执笔人:代红才
(国网能源研究院 能源互联网研究所)
我国经济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持续深入推进,互联网理念加速向能源领域渗透,能源系统迭代升级,客户侧用能品种不断多元化、方式日益个性化、降本提效需求更加精细化,共同催生了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当前,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作为能源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正迅猛发展,欣欣向荣。深入系统地思考综合能源服务概念内涵、发展历程、业务类型、市场潜力、产业生态、竞争格局、商业模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综合能源服务概念内涵与发展历程
“综合能源服务”是能源行业近年来的“热词”,被视为能源企业重要的业务发展方向。产业界、学术界对综合能源服务的概念内涵有多种定义。总体来看,综合能源服务是面向能源系统终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能源品种组合或系统集成、能源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使客户收益或满足感得到提升的行为。简言之,就是提供面向终端的能源集成或创新解决方案。
最早出现的综合能源服务形式是能源品种组合。根据公开资料,电力和燃气组合供应服务至少在1912年就已在德国出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综合能源服务侧重于将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与能源生产消费相融合,使其更加绿色、高效、便捷。1973年和1978年的两次石油危机爆发,导致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为降低用能成本,以分布式能源、节能等新技术和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模式为代表的综合能源服务逐渐兴起。
进入21世纪,构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并提供集成式服务成为新趋势。欧洲国家自1999年起开展多能流协同优化、能源和信息系统耦合集成等方面研究。美国以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为核心的综合能源供应系统,于2001年提出综合能源系统发展计划,于2007年颁布能源独立和安全法要求社会主要供用能环节必须开展综合能源规划。日本注重用户侧综合能源系统研究与示范。
我国主要关注节能、分布式能源技术,国内传统能源企业、新兴能源企业、设备制造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等,分别依托各自资源、技术、机制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图1 综合能源服务发展历程
二、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类型与市场潜力
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类型十分丰富,从业务的“核心特征”来看,可分为“品类+、技术+、模式+、系统+”四大类,既有简单组合式的“综合”,又有融合创新式的“综合”。梳理当前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典型业务,形成综合能源服务全业务表(见表1)。
品类+(Category+,C+)业务,指对不同品类的能源进行组合销售,能够提升客户用能的便捷程度,但简单组合难以产生更多衍生价值。
技术+(Technology+,T+)业务,指应用能源、信息等新技术对设备、服务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客户消费的能源产品和服务质量。
模式+(Mode+,M+)业务,指应用新模式进行资源重组、流程再造,提升客户用能体验。
系统+(System+,S+)业务,指基于集成化能源系统,实现协同运行、互补增效,构建整体解决方案。
表1 综合能源服务全业务表
丰富的业务类型为综合能源服务创造了巨大市场空间。从市场潜力角度来看,我国综合能源服务近期是千亿级市场,远期是万亿级市场。利用自主模型进行测算,我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潜力在2020年约为0.5~0.6万亿元,2025年约为0.8~1.2万亿元,均处于快速成长期;2035年约为1.3~1.8万亿元,开始步入成熟期。
三、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与竞争格局
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促使产业分工不断细化,产业生态加速形成。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由能源消费者、能源服务企业、支撑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政府六部分共同构成,呈现出主体众多、链条复杂的特点。
从产业链来看,能源服务企业处于核心位置,是产业发展的领导者,能够引导支撑企业、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力量。从供应链来看,设备制造企业、能源生产企业、设计施工企业、节能等专业化服务公司和互联网公司通过投资并购能源销售企业,将其专业优势与能源销售有机结合,形成联合供应模式,充分提升客户粘性,获取更大竞争优势。从价值链来看,能源输配企业、能源销售企业和跨界进入的互联网公司最贴近用户,位于价值链的上游。其中能源输配企业掌握最主要的能源流和信息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图2 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圈
在综合能源服务产业生态中,传统能源企业、新兴科技企业等纷纷依托各自优势占据不同的细分市场,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电网公司利用电网资源优势积极拓展配售电、电力运维等业务;燃气公司利用燃气资源优势发展分布式天然气三联供等业务;发电公司利用发电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展分布式发电、售电等业务。地方能投利用属地化优势广泛参与多品类能源业务竞争;节能环保企业借助相关政策开展节能服务业务;设备制造企业通过设备销售拓展专业运维等业务。互联网企业凭借信息技术和客户资源优势,从能源数据切入综合能源服务领域。
四、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与平台化发展
为了能够在产业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需要找到成熟有效的商业模式。由于综合能源服务客户需求多样,项目点多面广,技术类别复杂,服务提供者众多,其商业模式呈现多元化特征。一是非投资类商业模式,主要包括设备销售模式、工程总包(EPC)模式等,大多面向设备制造企业、工程服务公司、规划设计院等。二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托管型等。其中,能源托管是当前综合能源服务主流的商业模式。三是投资建设运营类模式,可分为BOT(建设-运营-转让)、BOO(建设-拥有-经营)、BT(建设-移交)、BSO(建设-出售-运营)等。
随着能源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连接能源供应商、消费者、产品服务、货币或其它价值的能源平台商业模式成为近年来各方关注热点。这其中,作为能源领域产业变革的新动力,综合能源服务面向终端提供集成式创新性能源解决方案,是能源、信息、客户、资本的“整合方”,将成为能源领域平台商业模式的“先行者”。
图3 综合能源服务平台架构
五、综合能源服务典型案例解析
公共建筑和园区是综合能源服务当前重点面向对象,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积极开展“系统+”业务,探索成功的商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湖南步步高集团综合能源项目
公共建筑能耗水平较高,节能改造潜力较大。湖南步步高公司是大型连锁商超集团,旗下众多门店的能源系统存在用能费用大、缺乏数据、管理无序等问题,能源浪费现象严重。该项目以能效提升为目标,对门店的能源系统进行全面的节能改造。
在业务层面,该项目采用“一次设备改造+二次系统优化”的模式,通过更换老旧设备,在空调系统、冷链系统、照明系统上加装智能控制,并部署综合能源服务管控云平台,实现系统级优化运营,现已覆盖步步高商超集团全部门店。
在商业模式层面,该项目采用能源托管模式,由能源服务商负责系统改造和运营、能源采购与结算等,投资80余万元,预计投资回收期5年。
在综合效益层面,门店改造前,年用电量约760万千瓦时,电费600万元,近三年年均增长13%。改造后,门店空调、照明、冷链系统可实现实时智慧管控,可节能约20%,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青岛中德生态园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示范工程
新建园区通常采用以电或天然气为中心的模式构建综合能源系统,进行多能源一体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运营管理。该项目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高端产业区块,为域内多家高新企业提供冷、热、电等能源。
在业务层面,该项目系统集成了400kW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CCHP)、588kW地源/空气源热泵、680kW蓄冷/热设备、684kW分布式光伏等,并依托综合能源调控云平台,将风、光、气、储、地热等多种分布式能源通过电/热/气网高效互联,实现域内资源互补优化调度。
在商业模式层面,该项目采用BOT商业模式,可减少园区内企业用能费用、供能设备建设成本、管理人员配置等。
在综合效益层面,该项目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84%,节能率达30%-40%,同时该项目可实现每年节约标煤量为1927吨,年减排二氧化碳3167吨、氮氧化物72吨、二氧化硫145吨、烟(粉)尘1310吨,环保效益良好。
六、结语
我国经济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在发生着深刻复杂变化,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实现四个“转型升级”。一是使“能源即服务”(EaaS, Energy as a Service)成为新型能源消费理念,加快能源消费向“商品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二是增加能源产品耦合性,加快能源消费向“产销用一体化”转型升级。三是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能源系统广泛应用,加快能源消费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四是加快推进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能源消费向“市场化”转型升级。推进综合能源服务,是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是能源产业新时代的战略选择。
作者介绍
代红才,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所长,IEEE PES能源互联网专委会政策与规划分委会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电力市场改革等领域的研究,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曾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工作人员参与多项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委托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受到委托单位和专家的好评。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能源互联网功能形态架构设计及关键支撑技术研究》、《综合能源服务战略研究》等重大课题。曾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多次获得国网能源研究院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
团队简介: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互联网研究所(简称互联网所)于2015年7月份成立,主要负责能源互联网市场分析及技术经济研究、能源互联网发展政策与战略规划研究、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运行、城市智慧能源系统研究、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及市场分析、国际能源政策及战略研究等。互联网所内设国际能源政策研究室、物联网经济研究室、综合能源研究室,共有19名员工,平均年龄34岁,其中博士12人,具有高级职称14人,专业覆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经济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法学、计算机科学等。曾多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先进集体”、“国家电网公司先进班组”、“国网能源研究院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以及“课题攻关党员创新团队”等称号。
往期回顾
编辑:杨彪
审核:蒋东方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