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力市场观察】印度电力市场改革与实践
编者按:国网能源院企业战略研究所围绕国外电力行业市场化改革与市场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聚焦于国外电力体制改革历程、电力行业结构演变、电力市场相关政策规则、电力市场模式与机制、电力市场运行情况、电力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通过对国内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最新进展和重大事件进行跟踪和分析,研究改革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为进一步深化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本专栏将围绕国际电力市场的基本模式、最新动态、热点问题、趋势分析、规律研判等方面展开,结合相关成果和研究思考与读者进行交流分享。
文章导读:印度电力交易经历了单一买方/卖方、多家买方/卖方、场外交易市场、交易所的现货交易等阶段,电力交易的流动性与效率得到了一定提升。目前,印度的电力市场以中长期双边交易为主,即配电公司大约88%的电量通过长期电力购买协议(PPA)获得,剩余约12%的电量通过短期电力交易(1年之内)平衡。集中交易主要在印度能源交易所(IEX)和印度电力交易有限公司(PXIL)2个国家级电力交易所中开展,以跨邦交易为主。两个电力交易所中开展的交易品种主要包括:期前市场、周市场、日前市场、日内市场、实时市场等。报价方式为发电负荷双边报价,出清方式为按边际电价出清。印度电力市场在跨邦市场建设、实时市场等方面对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印度电力市场改革与实践
宋海云
国网能源院
企业战略研究所
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电力行业亏损严重、投资匮乏的状况,印度开启了旨在提高运营效率、鼓励行业竞争、促进电力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1991年,印度首先开放发电环节投资,鼓励私人与外资投资建立独立发电厂(IPPs)。随后对垂直一体化电力工业进行纵向拆分,在发电、输电、配电环节逐步成立独立公司。1998年,成立了中央电力监管委员会(CERC)和部分邦的电力监管委员会(SERCs),同时允许输电和配电向私有资本开放,并成立了中央输电公司和邦输电公司。2003年,颁布纲领性的电力法案,旨在促进电力行业竞争、逐步开放输电通道、配电网,增进邦和中央之间的协调和协作等。在2003电力法案的指导下,印度进入了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电力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电力供需矛盾在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缓解。
一、印度电力市场结构
印度的电力工业管理部门为中央和邦两级体制,中央层面主要有印度电力部(MOP)、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CEA)和中央电力监管委员会(CERC),邦层面主要有邦电监会(SERC)。CERC负责电力批发市场监管,SERC负责配电市场和零售市场监管。所有配电资产属于各邦所有,发电和输电资产则由联邦、邦政府和私有资产共同持有,其中发电环节私有比例最高,输配环节仍主要由联邦和邦政府持有。印度的发电、输电、交易和配售各环节的参与者众多。现有发电站600多座,输电业务许可证持有者30多个,配售许可证持有者70多个,电力交易所2个,交易许可证持有者40多个。调度系统为三级体系,包括全国调度中心、五个区域调度中心以及29个邦级调度中心。
二、印度电力市场建设与运营情况
近年来,印度启动了电力批发市场改革。印度的批发市场参与者有四类:一是发电商,从发电厂向交易公司/电力交易所或直接向配电公司交易和出售电力;二是交易公司/电力交易所,建设运营电力市场,组织开展电力交易;三是负荷调度中心,通过与市场参与方实时调节满足负荷供需平衡;四是配电公司,从发电商直接购买电力或从交易公司竞价购买电力并出售给用户。印度批发市场结构如图1所示:
印度批发市场合同类型有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种。长期(>=7年)合同,即发电商与配电公司或州政府签订谅解备忘录,根据监管机构确定的电价或通过竞标确定的电价,在固定期限内售电;中期(1-5年)合同,即发电商与售电公司竞标,签订中期合同;短期(0-1年)合同交易主要包括双边交易(跨邦交易许可商之间的双边交易和配电公司之间的直接双边交易)、电力交易所交易和偏差结算机制(Deviation Settlement Mechanism,DSM)的交易这三类,其中电力交易所交易主要通过印度能源交易所(IEX)和印度电力交易所有限公司(PXIL)执行。
从近期的电力市场运营情况来看,2018—2019年,印度短期电力交易量约为145.2TW•h,总发电量约为1245.3TW•h,短期电力交易总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约为12%。短期电力交易中的双边交易、电力交易所交易和偏差结算机制(DSM)交易分别占总发电量的5.34%、4.3%、2.02%。中长期交易占总发电量的88.34%,大多数发电商与配售电公司签订长期电力购买协议(最长25年),其余为中期合同(最长5年)。印度各类电力交易量的占比情况如图2所示。
占总发电量的比例
在短期电力交易中,2018—2019年,印度双边电力交易量为66.6TW•h,占短期交易量的45.8%;IEX和PXIL两家电力交易所的交易量为53.5TW•h,占短期交易36.9%;通过偏差结算机制(DSM)的交易量为25.1TW•h,占短期交易量的17.3%,如图3所示。
各部分的比例
三、印度实时电力市场框架分析
2019年12月27日,印度中央电力监管委员会(CERC)颁布了《印度电网(第六次修订)2019法规》、《跨邦输电的开放接入(第六次修订)2019法规》以及《电力市场(第二次修订)2019法规》等三项修正法规,为印度实时电力市场(Real Time Market,RTM)建立了基本框架。提出了实时市场的电力交易时间表,要求引入关闸机制,并对输电能力要求、利润共享计划、能力建设/基础设施扩充、拍卖设计/价格发现/市场运作、收费标准,以及偏差、清算和结算方式等关键问题都做出了相关要求和说明。
2020年6月1日,印度两个电力交易所IEX和PXIL都正式上线运营印度实时电力市场。具体来看,印度实时电力市场包括以下特点:
电力交易时序:印度实时电力市场以30分钟为间隔,将全天划分为48个交易时段。每轮实时市场交易包括四个阶段:1)T-75至T-60,实时市场组织集中竞价;2)T-60至T-45,实时市场集中竞价关闸,进入集中出清阶段;3)T-45至T,交易结果公布后发电企业和电力调度机构安排发电计划;4)T至T+30,发电企业和电力调度机构按照出清结果执行发电计划。电力交易时序表如图4所示:
关闸机制:印度实时电力市场引入了关闸机制,即达到每轮实时市场交易的闭门时间后,实时市场参与主体的竞价信息不能更改。由于印度电力市场总体架构为分散式市场和自调度模式,部分市场主体认为关闸机制限制了发电机组的自调度权力,因而反对引入关闸机制。
输电容量分配:印度实时电力市场定位于跨邦电力交易,各电力交易所开展的电力交易在同一输电通道上的输电容量分配有两种方式,一是按各电力交易所在日前市场清算量中所占的比例分配,但对份额较小的电力交易所的可用容量至少为10%;二是基于CERC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决定。
市场结算:参与电力实时市场交易的买方/卖方在每轮实时市场竞价时段进行买卖报价,竞价信息包括未来2个15分钟时段的量价信息。为了平衡配电公司和发电商的利益,CERC要求发电商以50:50的比例与配电公司分享净收益(扣除电费后),但发电机的收益上限为7便士/kW•h,余额归受益人。
四、对我国的启示
一是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加强市场政策和规则统筹协调,促进各省市场融合开放、促进全国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印度正在积极推进跨邦电力市场建设。我国能源供需逆向分布、地区间能源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清洁能源迅猛发展等特点,决定了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需求更加突出。我国目前采用“统一市场、两级运作”模式,为便于未来各省市场融合开放,省市场模式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同时,需要规范省间交易与省内交易的时序衔接、接口标准等,做好省间省内市场的衔接协调。
二是进一步探索建立包含中长期与现货、辅助服务市场、容量等在内的多元化市场架构。电力市场是由不同层次、不同种类、不同规模、不同空间子市场形成的有机整体。各种交易有机衔接、各类市场协调运作,才能形成一个功能完备、机制健全的市场体系。此次印度在日前市场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实时市场,旨在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随着我国现货试点的不断推进,在中长期与现货电能交易的基础上,需要逐步建立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可再生能源配额等交易品种,形成完整电力市场体系。
专家介绍
宋海云,国网能源院企业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师,主要从事战略规划、电力市场、企业对标等相关研究。先后承担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电网公司委托的重大课题30余项,参与编写出版《国内外电力市场化改革分析报告》等著作10余部,发表EI/CPCI检索论文及中文CSSCI检索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中央企业智库联盟优秀研究成果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等奖项30余项。
团队简介:企业战略研究所(以下简称战略所)成立于2009年,原名为企业战略与管理咨询研究所,2010年12月单独设立企业战略研究所,是国网能源院核心研究所之一。经过多年实践和积累,在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体制改革与电力市场、企业国际化发展等领域已形成显著优势,培养造就了一支专业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的研究咨询队伍。战略所内设企业战略规划研究室、改革与市场研究室、国际化发展研究室,共有32名员工,平均年龄32岁,其中博士27人,硕士5人,具有高级职称12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后备3人,是一只充满活力、善于思考、凝聚力强的团队。曾获得“2010年度国家电网公司先进党支部”、“2011-2012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先进班组”、国网能源院“2011-2017年度先进集体”以及“课题攻关党员先锋团队”等称号。2016年,设立“马莉劳模创新工作室”。
往期回顾
◀【新时代企业管理实践与探索】电工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思路探析
◀【新时代企业管理实践与探索】解码滴滴出行的“互联网+便捷交通”商业模式创新
编辑:杨彪
审核:许晓艳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