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企业管理实践与探索】电工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思路探析
编者按:国网能源院管理咨询研究所长期致力于开展理论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与业务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为能源电力行业发展和国家电网公司战略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本专栏聚焦能源企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发展战略、机制建设等管理实践,结合相关研究成果,与读者进行交流分享。
文章导读: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电工装备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本文提出需要在“质量为先、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原则基础上,以高水平、高价值、高品质作为企业发展目标,以系统性顶层规划为前提,以质量和效益为价值取向,以技术高质量和管理高质量为抓手,贯穿于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制造活动各环节,实现高质量发展。
电工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思路探析
执笔人:朱伟、鲁强
国网能源院
管理咨询研究所
1. 电工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电工装备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由“电工装备”“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多个概念复合而成,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概念。通过系统分析,提出电工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指以电工装备为对象,以高水平、高价值、高品质作为企业发展目标,以系统性顶层规划产业发展为前提,以质量和效益为价值取向,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驱动,以技术高质量和管理高质量为抓手,贯穿于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制造活动各环节,实现全产业链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优。
2. 电工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
质量为先:坚持把产品质量作为推动电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大力推进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
创新驱动: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电工装备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在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等方面实现突破。
结构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推进电工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去低端、提中端、创高端。
人才为本:坚持把创新人才作为推动电工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3. 电工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
电工装备制造业需要在“质量为先、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原则的基础上,以高水平、高价值、高品质作为企业发展目标,以系统性顶层规划产业发展为前提,以质量和效益为价值取向,以技术高质量和管理高质量为抓手,技术高质量主要是将信息化和智能制造业技术融入到制造环节,管理高质量主要是通过部门及产业链协同和运营机制,最终实现从生产制造转向智能制造(高水平)、生产产品转向生产服务(高价值)、产品经营转向品牌经营(高质量)的全面跨越,全面支撑电工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有效落地。
4. 电工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1)技术路径:“信息化+智能制造”的硬实力
通过深化“信息化+智能制造”的融合,提升电工装备制造业的硬实力。在信息化方面,一方面可将信息化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运用到生产制造过程中,推进智能制造全过程的深度应用,实现智能制造技术、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可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打造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平台,支撑新型工业生态体系的构建。在智能制造方面,推广采用先进成型技术和加工方法,重点实施项目关键技术研发和国产替代,提高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全面提升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的智能化水平。
(2)管理路径:“协同发展+运营机制”的软实力
通过推进部门及产业链协同、运营机制,发挥管理支撑作用,促进企业高效运转。在协同发展方面,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关系,打造多层次、多维度、内外互动的协同发展平台,推进部门、产业链等各方面共建共享共赢发展,打造制造产业生态圈,形成统筹规划、分工负责、差异发展、有序竞争、资源共享的协同发展格局。在运营机制方面,针对电工装备行业特点,设计经营、技术、财务等运营子系统,保证各子系统内部及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使得企业经营活动能够协调、有序、高效运行,并增强内在活力和对外应变能力,真正实现高效运转。
(3)资源支撑:“创新人才+先进设备”的保障能力
通过抓住人才和设备两大核心资源,不断夯实制造资源基础,助力企业向高质量发展。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按照“内建外引”的工作方针,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并探索建立完善基于贡献、鼓励协同创新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调动企业经营者和技术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在先进设备方面,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持之以恒地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抢占产业发展的主动权,争取关键设备国产化;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的企业,积极参与到研发中,采购较为先进的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
专家介绍
朱伟,博士,国网能源院管理咨询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数据治理等方面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多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软课题成果奖。
鲁强,博士,国网能源院管理咨询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能源经济、电网安全、企业管理等相关研究,多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软课题成果奖。
团队简介:国网能源院管理咨询研究所(以下简称管理所)是国网能源院内设业务所,长期致力于开展理论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与业务创新研究。管理所下设企业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创新三个研究室,拥有一支专业覆盖领域广、学历和职称层次高、人员素质能力强、专业特色鲜明的研究咨询队伍,形成了由各研究领域高级专家、专家及各层级研究咨询人员构成的人才梯队。自成立以来,管理所共完成500余项研究,涵盖政府委托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咨询项目和国家电网公司专项研究项目等多种类别。研究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行业级、公司级奖项80余次,出版能源与电力分析年度报告系列《国内外企业管理实践典型案例分析报告》(2014-2019),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0余篇,普通期刊及报纸论文近200篇。研究团队曾多次获得“国家电网先锋党支部”“国家电网公司先进党支部”“国网能源院先进党支部”等称号。
往期回顾
◀【新时代企业管理实践与探索】解码滴滴出行的“互联网+便捷交通”商业模式创新
◀【新时代企业管理实践与探索】基于网络效应的阿里巴巴平台经济发展实践
◀【国资国企改革前沿】中央企业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选择
◀【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发展】新时代如何激发国有企业基层队伍活力
编辑:杨彪
审核:许晓艳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