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力市场+碳市场+能源数据市场融合发展

国网能源院 中国电力 2023-12-18



今日导读



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电力市场+碳市场+能源数据市场融合发展


精彩论文

离散时域框架下的电网状态空间构建及应用

能源研究 • 每日箴言

六月二十六日


精彩论文

实测风速分析模拟及微地形下杆塔风速修正方法


中国电力 • 精彩纷呈

电网技术(三)


精彩论文

基于跨临界CO2热泵的茶叶生产能源系统负荷削减潜力


今日导读与您分享,欢迎关注!










编者按

近期,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发布了《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1)》,旨在以能源数字化为主脉络,从新型基础设施、新型数字技术、新型产品服务、新型市场培育的“四新”视角,探究数字化对能源行业的本质性影响。

能源基础保障的属性决定了能源数字化具有强外部性,在赋能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方面发挥得天独厚的作用。《中国电力》公众号联合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陆续推出能源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系列文章,与您分享!







电力市场+碳市场+能源数据市场融合发展

国网能源院

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




电力市场能够为能源数据市场提供价值密度高、分秒级实时准确、全方位真实可靠和全生态独占性链接的电力数据。能源数据市场中的多参与主体可以通过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大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和价值挖掘服务,创新性提出低碳数字产品和减碳特色服务,推动碳市场高速发展。碳市场交易主体与电力市场高度重叠,一方面,碳交易规模的扩大将有利于电力市场主体竞争优势凸显;另一方面,碳交易数据也有利于政府及监管单位识别优秀发电企业,及时出清电力系统落后产能。基于数据要素的能源经济必将推动电力市场、碳市场和能源数据市场的多方融合发展。

图1  电力市场+碳市场+能源数据市场融合发展示意图


2021年7月16日,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碳交易进入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平稳、有效运行,此次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明确仅发电行业作为首个纳入行业。发电行业率先纳入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除发电行业煤炭消费多、二氧化碳排放量巨大外,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发电行业具备其他行业暂缺的数据优势。

首先,自厂网分离以来,用于电费结算的电站关口计量表、并网点上网计量表广泛使用,使得碳排放在发电量数据采集方面有先天的真实性和实时性优势,并且发电企业数据和电网企业数据可以相互印证,大幅压缩了弄虚作假的空间;其次,电力数据的采集已经完成从手工抄表到自动报送的转型升级,通过数据平台和各级调度中心,可以很快得到标准化的电力生产数据,在数据的分析处理上具有自动化、智能化优势,利于碳排放量及配额的快速核算;最后,电力行业具有多年的数据积累,行业内部数据管理规范,全国统一碳市场确定采取基准法分配核发配额,历史数据的积累有利于确定不同发电机组当前的碳排放基准,准确控制基准提高的速度。

随着发电企业全国碳交易的顺利进行,未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行业也将迅速纳入全国碳市场。电力大数据具有价值密度高、分秒级实时准确、全方位真实可靠和全生态独占性链接的特点,其不仅仅有利于发电行业的碳排放核算和配额发放,也有利于其他行业纳入全国统一市场。

一是电力网络具有广域互联的特性,与其他行业密切相关,钢铁、化工、建材、造纸等行业的用电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应用能水平,电力行业为其他行业提供用电量报告,可以直接辅助其他行业的碳减排额度核算;二是电力大数据特性分析具有一定的监测作用,可以通过对用电企业的负荷波动特性识别,获取企业的开工运行情况,侧面验证其碳排放报告的真实性,目前国网征信有限公司已正式完成企业征信业务经营备案,具备依法合规对外开展企业征信服务资格,未来可在碳排放报告真实性核查方面积极发力;三是电力大数据可以反映经济的运行情况,通过“电力数据看经济”可以客观对比其他行业或地区纳入统一碳交易市场前后的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发展情况,为政府把控碳市场推进节奏、优化碳交易配额模式及方法提供决策参考。

案例:推动能源数据市场为碳排放核算提供第三方验证数据

目前,各级政府、发改委正在推动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通过汇聚电、水、气、热、煤、油、清洁能源等能源大数据为政府治理现代化和企业提质增效服务。能源大数据汇集了当地能源电力生产、输配和消费数据,有着枢纽平台的作用。

图2  能源数据市场支撑碳市场建设示意图


能源数据市场可以从统计学的角度为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的核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一方面,通过一手碳排放数据可以为该单位自行编制碳排放报告及采取碳减排措施提供数据支撑。例如,今年上线的浙江省电力系统碳排放监测平台,可以使发电集团随时掌握各发电厂的碳排放数据及历史趋势,进而筛选出高排放量的电厂和机组,还可以依托清洁能源项目减排数据争取相关优惠政策等。另一方面,基于该行业类似地区的能源生产消费和碳排放样本大数据,对比该重点碳排放单位的能源生产消费数据,合理估算该单位碳排放量可能的范围,也可以间接反应该单位的碳减排成效水平,为该单位碳减排技术提升提供数据对标。除此以外,还可以在此基础上链接下游重点用能企业,构建基于能源数据市场的碳排放监测生态体系,从根本上提升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


团队简介

国网能源院能源数字经济研究所专注能源大数据、企业数据管理与数据创新、融媒体与品牌宣传研究,深度支撑政府部门和国网公司决策,高质量完成了三十余项能源数字经济相关重大课题研究任务,配合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数据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大数据建设方案》等多份文件,出版《国内外能源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能源大数据时代》《大型企业运营分析体系建设与实践》《电网企业运营分析体系与预警技术》等多部著作,多次获得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管理科学奖、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多次举办能源数字经济论坛,为众多业界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获得广泛响应。





 往期回顾 


 新型能源数字工具支撑能源权市场交易核算 新型能源数字产品激发能源数据价值释放◀ 新型能源数字平台催生能源网络平台效益 孙艺新 等 | 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向与技术策略 数字孪生技术仿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电力+北斗技术赋能电网性能升级 中国人民大学、国网能源院 | 大型国企发挥产业链链长职能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谭雪、王晓晨 | 农村能源建设的经验及思考 杨素 等 | 全国碳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及建议


编辑:杨彪
校对:蒋东方

审核:方彤

声明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