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丝绸之路”,几乎人人皆知。尤其是“陆上丝绸之路”被联合国定为世界遗产后,从官方到民间、从中国到世界,相关的话题热度更是经久不衰。
但其实,人们关于丝绸之路的诸多“常识”,都是出于美丽的误解。
1870年,德国探险家、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考察洛阳的纺织市场后,首次提出“从洛阳到中亚,有一条古老的商路”。他认为,这条商路上的主要商品就是丝绸。
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织丝,后世的养蚕人把她奉为“先蚕娘娘”。李希霍芬从这个传说获得灵感,将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并写进自己的游记。Silk road——这个充满东方浪漫色彩的词汇,立即被西方接受并广为流传。这个美丽的误会,导致很多中国人也望文生义。事实上,这条路上早期运送的主要是玉石、牲畜。后来有中国的铁器、铜镜、唐三彩,西域的瓜果、毛皮、药材……其实,当时的丝绸是硬通货,中西商人都把它当成钱来使用。由于商品经济发达,而中国本土的贵金属又非常稀缺,导致金银货币供不应求。布匹便于储存、携带,价值稳定,适合记账和流通,于是逐渐成为通用货币。唐朝最重要的税收——租庸调,就是用布匹缴纳的人口税。、丝绸价值高昂,是超级货币,常被用于购买大宗商品。例如边境的“绢马贸易”,就是用丝绸买马;皇帝赏赐功臣时,也有大量丝绸。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后,瓷器、茶叶大量出口。尤其明清以后,美洲白银大量流入,白银才逐渐取代丝绸,成为中国的主要货币。
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张骞的使命,是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尽管其外交策略没有成功,却带回了大量的地理人文知识——司马迁将这一壮举称为“凿空”。于是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丝绸之路始于西汉。
其实,这条路的历史要早得多,内涵也丰富得多。早到什么时候?至少在4000年前,小麦就是这样传入中国(夏朝)的。
小麦的原产地是两河流域。约1万年前,叙利亚的先民驯化了野生小麦。7000年前,小麦传到了中亚。小麦产量高,可以养活更多人口,传入中国后,取代小米成为北方的主粮。
可是,如此先进的文明事物,传播为什么如此缓慢?因为交通不便。
人类早期文明最发达的区域,看地图即可大概知其特点——文明的进步,在于交流与合作;交流合作越频繁的区域,社会进步的机会就越多,例如古希腊。亚欧非三洲是最大的一片陆地,孕育了最早的人类文明。但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交通的阻隔,跨区域的来往非常困难。例如日本,到唐朝时才引进小麦。其他三大文明还相对集中,但中国文明偏安于东亚,自然人文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与其他文明远隔千里高山、万里重洋。这造就了中国文明的独特地位——要么大步领先世界,要么被世界远远抛下。然而,在苍茫戈壁的夹缝中、在移动沙丘的黄沙下,上古时代的祖先们,竟然开辟了这样一条连通各大文明中心的狭长走廊。丝绸之路改变了人类文明版图。除了小麦等粮食作物,车轮、椅子、佛教……都是从这里经过无数次的接力传递,才到达到中国,然后传入朝鲜、日本。中国的造纸术等,也是从这里先传入中东,然后传入欧洲。如果要理解丝绸之路对古代文明的意义,我们不妨做一个类比——假如现代人开辟了一条沟通外星文明的“虫洞”,那将会带来多么激烈而深刻的变革?长期以来,受历史阶段论、进步论等史观的影响,很多人习惯于单线条、标签化的理解历史,比如:鸦片战争前,中国一直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明清时江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自然经济才开始瓦解……我们知道,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尤其是经济发展史。中国传统绝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反,商品经济一直非常发达。当金银不够使用时,中国人甚至用丝绸、纸张充当货币,这就是中国人善于经商、善于创新的证据。马可·波罗看到中国人竟然“用树皮制作的纸张当作货币”,惊讶得像个外星人。当时的欧洲人读到他的游记,也觉得不可思议。18世纪,广东人已经开始给欧洲人批量生产圣诞礼物——油画;欧洲贵族、跨国公司的徽章瓷,绝大部分是在景德镇定制的……资本主义不等于商品经济,更不是简单的雇佣、外贸。资本主义是一整套的制度文化系统,必须要有尊重私产、尊重自由贸易、尊重企业家精神的氛围。18世纪末,丝绸出口量大增,曾导致国内丝价飞涨。于是乾隆下令限制丝绸出口。结果,江浙人的生计立即陷入困局——他们已经专门从事丝织业,因为利润很高,粮食要从山东、东南亚买入。可见,中国历史上,并不是简单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反,商品经济曾一度发达,但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并没有衍生出保护私有产权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官本位”、重农抑商的观念始终占据主导,商业、金融的教育极其欠缺,创新更是无从谈起。事实上,正是这种制度、观念的落后,才导致了后来的屈辱与被动。今天,当我们看到有人介绍“西方对现代文明的贡献”时,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发端于西方的现代文明,主要受中国启发。那么,现代文明在欧洲诞生的过程中,究竟借鉴了多少中国的成果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不妨借用史料进行一些公正、简要的分析。1275年,当威尼斯的少年马可·波罗来到元朝大都时,还像乡下孩子进城一样。14~16世纪,欧洲诞生了文艺复兴运动,这是人类近代史的开端,也是现代人文主义的起点。当时的欧洲城邦,出现了前所未有文化繁荣,涌现出一大批至今无人比肩的大师:但丁、莎士比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
随着新教改革、环球贸易的深入,欧洲商人在一个世纪内创造的财富,远超历史水平。欧洲人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海量的中国特产和奢侈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飞速涌入欧洲,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生活。17、18世纪,欧洲的主流审美从“华丽规整”的巴洛克风格,逐渐转向“轻快细腻”的洛可可风格。而中国的家具、绘画、戏剧、园林等,以其精致、小巧的风格,恰好契合了这一潮流,满足了他们对东方异域文化的浪漫想象。美国学者拉赫曾说,在中世纪时,“欧洲”的概念还没有成型。正是在认识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过程中,欧洲人才开始真正认识自己。启蒙运动开始后,中国悠久、详实的历史记载,变成了欧洲哲学家们抨击天主教、质疑《圣经》世界观的有力武器。加上基督新教在欧洲壮大,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开始大举向海外宣教——利玛窦就是这个时候来到中国。当面对中国这样博大、系统、古老的文明高地,他们的传教活动,就很难形成像非洲那样“从高到低”的流动——尤其是对中国知识分子。因此,利玛窦的传教,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寻找中西文化的共同点”。在当时的欧洲,中国的生活、艺术和思想成了某种权威,中国是“繁荣、文明、伟大”的代名词。以上史实,能够直接得出的结论是,至少在18世纪以前,中国的器物文明和文化,对欧洲影响巨大。但能否得出欧洲之所以能够建立“以市场经济、法治政府为核心的现代文明”,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回答这个问题,恐怕需要回到西方自身的历史。通读李筠老师的《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及其他历史作品,可以发现:12世纪,在教会的庇护下,欧洲的妇女就已经获得了私人财产权。欧洲城邦已经有了议会、法院等自治机构。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商业城市,实行的是古希腊的联邦共和制。13世纪,英国诞生了《大宪章》,国王被迫屈服于上帝和法律之下;阿奎纳完成了基督教与古希腊文化的整合,理性主义开始发端……这些里程碑式的成就,都是在所谓“黑暗的中世纪”里实现的,很难说受过中国的“启发”。启蒙运动的很多思想家,例如伏尔泰、莱布尼茨对中国赞誉有加,但几乎都是出于想象,或者道听途说。他们将当时的中国,看作 “开明专制的德治之国”,将明清皇帝描述成大卫王一样的政教领袖。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甚至还产生过这样的争论——法国究竟是要学英国搞君主立宪,还是学中国搞世俗王权?即便当时最先进、强大的英国,在报纸上相互抨击、讥讽朝政时,也时常将中国当成正面典型。有英国学者声称,英国公务员制度,学习的就是中国科举……现在回头看那个令人刺痛的史实——中国文明是何时被西方反超的?1275年,当马可·波罗到达北京时,就像一个乡下穷小子进城,对中国的富庶瞠目结舌。1513年,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教堂里,创造文艺复兴的巅峰之时,大明正德皇帝正在豹房里强奸男童。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面对这个礼仪之邦的先进文化、和谐民风,他从未生出“征服者”的姿态,而是心悦诚服地赞美中国。他以儒生的穿戴为荣,他和徐光启的合作也是完全平等的。1636年,五月花号的移民,在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国家未立之时,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创建哈佛大学。而中国的万历皇帝创造了28年不上朝的记录,君主专制和暴民政治,即将迎来下一轮“天命循环”。 1689年,英国完成光荣革命,国王成了摆设,《政府论》《权利法案》传遍了整个西方,个人权利、个人自由成为全民共识。而彼时的中国江南,文字狱动辄凌迟、斩首数千人,让读书人都噤若寒蝉……比较东西世界的历史史实,客观的结论应该是:丝绸之路对于东西方世界的贸易和交流,影响巨大而又漫长。但是,如果说西方世界的兴起,受东方的启发,恐怕很难有说服力。“丝绸之路”作为人类历史,尤其中国历史上的超级事件,其影响也超越历史,照进了现实。今天,我们纠正对“丝绸之路”的种种误解,不仅是为了弄清丝绸之路的真实历史,更大的收获,应该是下面的两点启示:提及全球化,今天我们都知道的是哥伦布的大航海。其实,人类历史早期影响最大的全球化,非丝绸之路莫属。这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之一。事实上,中国的每一次繁荣,都离不开与外来文化的碰撞,甚至直接就是各种文明的大熔炉。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佛教入华——今天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把佛教视为“西方价值观”了。玄奘偶然促成了中外百年外交,也间接塑造了国人的心灵简单说,全球化是不可逆转、不可回避的大趋势,自我封闭只会遭受淘汰。“丝绸之路”为何能绵延数千年?虽然有战争、政治、宗教等直接因素,但是最根本原因却在于——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吸引,那是人类对财富自由的追求,对先进文明的向往”。文明的融合,短期内靠政治,但长期的维系和扩大,靠的是贸易和商业。丝绸之路绵延千年,商人群体居功至伟。他们或许只是为了盈利,却大大促进了贸易往来和文明交汇。没有商业的繁荣,不可能培育出尊重企业家精神、保护私有产权的制度文明。两千多年来,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中国自成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和中华文明富有韧性的延续性。但自张骞出使西域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层出不穷的使者、僧侣、商人、军队......他们怀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穿越高山戈壁,来往于东土和西域之间,他们带回来的物品和文化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
这就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串起亚洲历史的线,丝路上的历史故事,就是一部亚洲简史,充满了历史的沧桑。通过丝路了解历史不仅是为了看清中国的过去,更是对当下的一种反思,封闭还是开放,自古至今都是影响现实与未来的重要问题。
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郭建龙最新作品《丝绸之路大历史》,读懂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两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一种中国视角下的两千年丝路兴衰史:这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路兴衰史,完整梳理丝绸之路大舞台上与中国相关的征伐、贸易和文明交融。着重挖掘中国传世史料中的传奇故事,从中国出发,展现丝绸之路的形成、演变、兴盛和衰弱的宏大历史,以及中国在丝路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人物和文明双重叙事线索,勾勒丝绸之路大历史:从穿越地理障碍的探险家、僧人和外交家的传奇故事切入,展现中西之间纵横交错的地理通道如何塑造历史上的世界格局,由表及里呈现丝绸之路上的地缘政治、信仰传播、商贸往来和文明碰撞。◎从中国出发抵达世界,从历史着眼预见未来:欧亚大陆的地理构造塑造了中西之间地理通道的路线和走向,一定意义上也决定了沿途国家的历史命运和文明底色。丝绸之路不仅是历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贸易之路和帝国之路,在当下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依然是一条决定着世界格局和人类文明走向的未来之路。《丝绸之路大历史》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整部作品虽然是经过大量史料研究之后的成果,但作者郭建龙通俗幽默的讲述方式,让读者可以非常轻松地融入其中,并跟随作者的笔触重温那条充满艰辛与荣耀的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刘擎、张宏杰、罗振宇、施展、马伯庸等学者诚挚推荐。先知书店有幸获得郭建龙老师亲笔签名,数量有限,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延伸阅读
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故事,就是一部亚洲简史
从国民性的两端,洞悉中国社会剧变
“真理就是真理,没有中西之分”
越预判越错判:历史没有剧本,只有意外
“本书意识形态束缚少,代表了时代的最高水平”
莫言:历史在他笔下新鲜又迷人
杨奎松|世上有两种“历史”,一种是过去发生的,一种是后来人对过去的认知
谌旭彬:什么是中国历史的成功法则?
颠覆定见,最大限度逼近历史真相|力荐这本台湾学者的中国通史杰作
陈丹青 | 人文的衰落,在于对历史和常识的无知
他用笔如刀,剥开了历史的画皮
历史的三个层次:真相、见识、人心
穿透真相的迷雾:有些话,只有《剑桥中国史》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