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柴静:何伟写出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和那种亲切的酸楚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Author 先知书店


他被誉为“最会讲中国故事的外国作家”。他在过去受到如潮赞誉,却在今天遭遇风凉话:甚至当下无论是“美国爱国者”还是“中国爱国者”都在嘲笑、批判他。

他原名彼得·海斯勒,有一个普通中文名:何伟。二十年前,何伟千里走单骑,接触普通中国人。记录下普通中国人不能写,又“比普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的《江城》《寻路中国》《奇石》。

作为记录当代中国的无可替代者,何伟记录中国,不恭维、不谩骂,而是思考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许多中国人读过何伟的书,会感觉平时是闭着眼生活,读过后是开眼看中国。

“每次读何伟一股凉气上背脊,他比我做中国人更称职。”

“多年来所见所闻一直理不清头绪,在外人眼中却看得这么透彻。”


何伟是美国人,他有表述那些不可言说的奢侈:三峡大坝、强拆、毛……

何伟是外来者,因此,“对头脑成为政治宣传跑马场”、“领袖崇拜”、“狭隘民族主义”等行径,比国人抨击的更猛烈、也更“嫉恶如仇”……


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亲身参与者,懂得宽和理解这一切。他对中国普通人的具体而微记录,透视着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深刻剖析。

他讲述的虽然不是此时此刻的中国,但是放在任一时代都具有普遍意义。就如今天现实的诸多魔幻,都可在他书里找到常读常新的底色。


敢写、会写、能出版,这些加在一起成就了何伟的《江城》《寻路中国》《奇石》,对中国读者来说,一切都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由于书中感触点太多,几乎每页都有:

快读读者:太流畅了,就算我状态差到什么书也看不进去了,何伟的书也能一口气读五百页。

慢读读者:断断续读了两个月,不是因为不好读,恰恰相反,是太好读了以至舍不得很快读完。

柴静:何伟写出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和那种亲切的酸楚。

《南方人物周刊》: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

今天,何伟已经离开中国。很多读者慨言,何伟的书,放在现在怕是出不来了。如此真实的书,中文版竟然没有删改。更有人说,怕是很长时间都找不到这么好看的书了,且看且珍惜吧。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何伟纪实作品集”:《江城》《寻路中国》《奇石》(还可在规格中一并选购“解剖中国社会十书”) 


▍延伸阅读

八十年代:为那个时代的经济学家说句公道话

四棵杨:毫不避讳,直面最为动荡、复杂、禁忌的三十年历史

划时代的一幕,太珍贵!

这书能出简体版,幸!

何谓制度自信?请看“诺奖得主”诺斯的经典阐释

从国民性的两端,洞悉中国社会剧变

儒学三千年:中国历史背后的文化密码

天国绝唱:他的救世“梦”,让亿万人卷入荒诞浩劫

“真理就是真理,没有中西之分”

我们再也不容易见到这样的人了

多数人选择站在赢的一边,而他选择站在常识和良知一边

这本书曾被视为“精神污染”,却以手抄本形式隐秘流传

刘瑜 | 关注政治异常艰难,可我们又不得不试图理解政治

中国的颜色:那些黑白岁月里,唯一被记录下来的色彩

邓小平诞辰118周年|摇荡的钟摆,极简改革开放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