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双版纳插队生活纪实】(十三)老白寨和光明寨(李颂源)

作者:李颂源 知青情缘 2024-02-02


有声朗读:


【西双版纳插队生活纪实】


(十三)老白寨和光明寨 


作者:李颂源

     


   7月份的天气雨一直时大时小绵绵不绝。从黄连山出来后我和老罗就一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去老白寨的路上。林中小路两边的草丛里遍布着数不清的旱蚂蟥,不经意间旱蚂蟥叮在了我的腿上,待我有了痒痒地感觉时,蚂蟥早已吸饱鲜血。老罗安慰我说,去老白寨的宣传任务完成后我们就可以一起回勐腊县上了。雨中2个小时的山路跋涉后,我俩一前一后走进了老白寨。


    老白寨人口较多,当年约有30多户人家。寨子也是建在大山包的顶上。进了村子,在村长的家里休息了一会儿,在村长家吃了晚饭。估计这个寨子里有粉碎包谷的工具,吃到了蒸熟的玉米面粑粑,味道比水煮玉米粒要强多了。饭后我在老白寨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张世忠,他是来串门的。他说他原来是勐腊县中学的学生,因文革的原因而回家务农。难得在高山上也遇到了一个当地知青,我俩就天南地北的神聊。他听我讲了许多文革中流传的小道消息,以及过去红卫兵大串连时的所见所闻。他听得津津有味。也难怪他了,在这偏僻的大山深处,有几人能知道外面的世界呢。他也告诉我文革中勐腊县的一些事情。


    不知不觉中村长的家里坐满了来参加会议的寨民,我俩不能再聊下去了。老罗宣布会议开始,在他传达了会议的主要内容后,张世忠和我配合默契,群众发言踊跃,发言中的文革语言也很丰富。我的会议记录本上,也写了许多斗私批修,听红司令毛主席的话,跟定无产阶级司令部海枯石烂不变心的语句,以及学习大寨赶大寨争取明年粮食翻一番等诸多群众发言内容。老罗和我都亲身体会到寨子里有没有学校和识字的农民,政治边防工作的效果是大为不同的。老罗翻看了会议记录本后也很赞叹,及时宣布会议结束。这也是我和老罗几天工作以来最轻松愉快的一天。会后我和老罗在阴湿的泥地上呼呼进入了梦乡之中。


    第二天上午我依依不舍地和知青张世忠道别, 在苦闷无人可倾诉的心境中默默走向了通向瑶区公社所在地的道路,一路上心想不管在何时何地遇上了相同命运的知青,就会油然生出一种亲近之感。我们这一辈理应还在学校求学长知识的年龄,却全都无辜地无书可读,被迫离开了学校和敬爱的师长,告别了亲人和故乡。71年我调到瑶区当老师,张世忠也上调,当了村寨教师。79年知青回城后,听说张世忠调到瑶区公社小学任校长,以后又调到勐腊县中学任校长,直至退休。

    几年后, 我的朋友上海知青陈志强也被马副主任派到老白寨小学教学。他对我说,他在老白寨的半年里,孤独寂寞,差点连上海话都忘得不会说了。


    经过数日的接触和了解,我和老罗也慢慢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老罗工资低,家里儿女多,生活上的担子比我重得多,为人忠厚老实。这次单独分配老罗一个人到穷的鸟都不拉屎的香堂族三寨这种穷山恶水的苦地方工作。幸好他见我当年的身体素质不错,就选上了我这个忠心耿耿的长途旅伴,在版纳的雨季里,在森林小路中长途跋涉,共同完成了这趟艰难的政治任务。


    跋山涉水,下午时分,前方的山坡上出现了草棚和瓦房混成一片的民居。我跟在老罗后面第一次走进了瑶区公社政府驻地,四顾四周都是没有规划杂乱无章的棚屋。老罗在一间旧平房里找到了瑶区公社革委会负责人马云超副主任。马副主任时值中年,脸庞清瘦,目光深邃,嘴上留着几根小胡子。他领我们走进了坡面上的一间茅草屋内,三人一起坐了下来。老罗用口音很重的云南当地话向马副主任汇报了此次的工作情况。又取出了会议记录本递给了马副主任。马副主任接过了本子随意翻阅了一下,口称发言记录记得不错,就离开草棚去打手摇电话机,把内容汇报给勐腊县政府领导。


    马副主任一走,我俩觉得完成了任务交代了差事,浑身轻松。老罗告诉我这里离勐腊县城只有50多公里的路程,明早俩人走路加快脚步,天黑之前就可回到家中了。我俩彼此一笑心照不宣。这几天在暴雨如注的雨季里,在荒山野岭的山路上给旱蚂蟥咬得双腿血迹斑斑苦不堪言,回家的感觉真得使人感到幸福。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会把瑶区名称改成516公社,原来这里离勐腊县城只有51.6公里的距离。

    

    第2天清晨草棚外的雨越下越大。归心似箭的我俩还是毅然走出棚屋向马副主任告辞。老罗完成了县革委分配他的在西北香堂族三寨的政边任务,马副主任也不便再留下他在瑶区继续工作,勉强同意老罗回勐腊,但却没有同意我俩一起回去,声称我工作还没有完成,还不能回去,硬要把我留下来。旁边的老罗也不便多说什么,只能和我告别后,独自一人走向了回家的路程。目送着老罗孤独离去的背影,我心中感到难过和不快。

   

    老罗当年约50岁上下,原在勐腊县粮食局工作,少言寡语,为人极老实忠厚。我和他极投缘,在瑶区的日子里真正地同甘共苦。老罗是领我认识现实社会的好老师,我深深地感谢他。他的确是个好人,我估计老罗当年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以后我曾在勐腊遇见过他,我把身上的几斤粮票赠送给他。此后就再没见过面。


    老罗离去后马副主任对我说:“你今天去光明寨宣传中央文件精神。”又进屋把原来的会议记录本取出来交给我。我心中不快,随口回答:“我不认识路。”马副主任说:“这不要紧,我给你找一个向导。”马副主任找来了一位老瑶民带我去光明寨。我无话可说,只能跟在老瑶民后面向光明寨进发。


    老瑶民会说汉语,从交谈中我了解到光明寨位置在瑶区主峰人头山近旁的山峰,这里的山势更为险峻高耸。山路越走越陡,我跟在瑶民身后终于爬上了光明寨。光明寨是个瑶族人居住的寨子。寨子不大,10几户人家。向导带我走进队长的家后,也就告辞离去。


    我开始用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跟队长讲今夜开会传达中央文件精神,内容是召开全国四届人大,修改宪法。但队长却对我的讲话反映冷漠,嘴里叽里咕噜地讲了一句我听不懂的瑶话,就再也不搭理我了,让我感到很无助。不知待了多久,队长递给我一只竹编小箩,箩里有少量的玉米粒,我也就不客气地吃了个精光。

 

    待到天色漆黑也没见一个瑶民前来开会。我估计这会是开不成了。我向门外四顾张望,家家关门闭户,不见一丝光亮。队长家今天就没有点过火,一个人自顾自地在地铺上睡觉。我也只能不作多想,躺了下来休息。一时间无法入眠,心想瑶区公社有众多干部,却谁也不愿上光明寨来做政治边防宣传工作,马副主任情急之下,拉我这个知青来完成这个差事。天高皇帝远的瑶民最盼望的是公社能拨点救济粮以解粮荒严重的燃眉之急,而确实对根本听不懂的政治术语毫无兴趣。所以连开会学习也搞不成功。


    当年瑶民耕作还是刀耕火种,旱地种了几年,地瘦了就抛荒,另移他处重新建寨。瑶区上海知青陈志强老师在去老白寨小学以前在公社附近的沙仁小学教书,他也去过光明寨。他去的时候,光明寨子的瑶民已经弃寨移往他处。只剩个空荡荡的破寨子。在他写的瑶区回忆录里,很详细地记述了当年颓败的光明寨。他这样写道,“ 有一天班里的女学生班长向我建议说,学校里的课桌椅很多都坏了。她知道附近山上有一个瑶族人寨子,全寨子的人都搬迁到别的山上去了,但房子都没拆,瑶族人盖房子,屋子的墙和门都是用木板做的。于是全班人马一起到山上去拆木板。瑶族人不象傣族人都是住在山上的,山上缺水,可能就是这个原因瑶族人才全寨迁离。爬了1个小时的山,到达瑶人寨子,空荡荡的寨子,因为久没人居住,野草丛生,房屋颓败破残,呼呼的山风在房屋间穿来穿去,死寂的寨子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我不敢多留,拆下木板,大个学生扛大木板,小个学生拿小块木板,每人拿一块,赶紧下山。回到学校,我用锯子照原来课桌面的大小锯下来,再用钉子把木板钉在4个桌腿上。剩下的一块木板给自己做了一个小靠背椅。”


    待第二天早晨,我在会议记录本里写下了一些瑶家人民无限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一致拥护召开全国四届人大,修改宪法的词语后,就匆忙下山,赶去瑶区公社作工作汇报。进了马副主任家里后我不愿和马副主任搭话,把会议记录本交给他后,趁他翻阅时不注意我的时候,转身快步离开,走向了回县里的路。


    不知是否因为我的这次瑶区工作的经历,1971年10月,我被通知去勐腊县南部的炮连营房办招工学习班,学习班结束后,宣布我去瑶区公社任教。我背着行李,又走进了瑶区,这一去就是11年,直到1982年我调离瑶区。


1975年调到老白寨小学任教的本地教师李老师,会吹笛子,会拉二胡,学校放学后提着猎枪上山打猎。

  

(待续)    

                                   

作者简介:

李颂源1969年4月24日从上海虹口区上山下乡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曼龙叫村寨插队落户。1971年上调到勐腊县瑶区公社勐伴大队小学任教师。1982年调离云南瑶区到江苏海门市正余小学任教,至2012年退休。

作者作品链接

虬江路的童年回忆(李颂源)

【西双版纳插队生活纪实】(一)南下的路上(李颂源)

【西双版纳插队生活纪实】(二)傣族村寨曼龙叫(李颂源)

【西双版纳插队生活纪实】(三)咪樱喃(李颂源)

【西双版纳插队生活纪实】(四)我是放牛郎 (李颂源)

【西双版纳插队生活纪实】(五)和傣族村民一起劳动生活(李颂源)

【西双版纳插队生活纪实】(六)曼旦水利工地(李颂源)

【西双版纳插队生活纪实】(八)知青户(李颂源)

【西双版纳插队生活纪实】(九)陈永坚之死(李颂源)

西双版纳插队生活记实  (十)猎人岩帅占(李颂源)

西双版纳插队生活记实 (十一)走进瑶区大山(李颂源)

【西双版纳插队生活纪实】(十二) 黄连山寨(李颂源)


本文 由作者授权《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推文不易,读完文章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和转发。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西双版纳插队生活纪实】(十三)老白寨和光明寨(李颂源)

作者:李颂源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