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浅析《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封面设计(孙向荣)

点击关注👉 知青情缘 2024-02-02




▲主编周公正在编辑工作会议上介绍封面设计




浅析《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封面设计

 

作者:孙向荣

2020-12-23


.
 

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知识青年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的《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经四年的努力于2020年10月由今日出版社出版。


《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是一本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在云南的老照片为主要载体,附少量文字说明汇编成的大型影集。影集共326页,分为“离沪赴滇”、“屯垦戍边”、“南疆生活”、“云滇风情”、“返城回家”、“重要纪事”等六个章节,汇编了云南上海知青的老照片1300余张,是当年5.7万上海知青在滇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真实历史写照。影集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本文就《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封面设计作粗略分析。


一、 设计定位


封面设计的总体要求是遵循平面设计的艺术规律,体现云南上海知青的精神风貌、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和云滇风情。



二、 设计元素


1、 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是西藏察隅县东部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云岭以西的雪山群,南北走向,全长150公里。它和西藏的冈仁波齐、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海拔高度6740米的最高峰卡瓦格博峰位于云南德钦县境内,是云南省的最高山峰。因云南地处云岭以南,故称云南,简称“滇”。


以水平方向横贯封面中部的是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


▲坐落在云南北部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

 


2、杆栏式建筑


  杆栏式建筑是流行于云南东南、西南部和湄公河流域,底层架空的建筑形式,以云南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的傣族民居最具代表性,俗称傣家竹楼。


  传统杆栏式建筑的特点是在空间布局上底层架空,用于堆放杂物和圈养牲畜;上层住人,设有入户阶梯、前廊、堂屋、卧室、火塘、凉台。在结构上以榫卯连接,契合牢固,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在用材上就地取材,屋面铺设草排或片瓦,以木板或竹排做墙体围护及楼板,具有良好的通风透气,散热和防潮功能。杆栏式建筑施工方便,成本低廉,是亚热带湿热多雨的山地和坝区独特的建筑形态,是中国西南边陲民族文化和地域风情的重要标志。


  封面右下角为典型的传统杆栏式建筑,傣家竹楼;封底右侧为六、七十年代的西双版纳傣族村寨。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傣族村寨


3、 一组广阔天地里的知青


  这是一张由云南插队落户上海知青提供的老照片,一排男女知青肩扛锄头朝气蓬勃地走在广阔天地的田野上,形象典型而生动。这组知青群体影像用于封面的左下角。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云南农村插队的上海知青

 


4、 爨体书名题词


  爨,拼音:cuàn,爨体字是中国魏晋时期流行的书体,是隶书向楷书转变的过渡书体。爨体字用笔方峻,起收果断,似昆刀切玉,笔力雄强,结体茂密,继承汉碑法度,有隶书遗意,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被誉为书体中的“国宝”。


  陈正义是爨体“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书名题词的作者,原为云南曲靖市沾益县盘江乡小新村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他毕生致力于云南曲靖本土书法瑰宝“大小爨碑”的研究,获得多项成果。2008年,他的爨体书法作品《大观楼长联》被选刻在人民大会堂云南厅。2013年,他的爨行草书作品《沁园春·雪》被人民大会堂收藏。他为昆明国际机场,云南会议中心等近百处作爨体题词,被誉为中国爨体第一人。


  陈正义退休前任中国爨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曲靖市师范学院名誉教授 、二爨书画院院长 、云南省文联书画研究会研究员 、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书画家 。

 

▲陈正义的爨体书名题词

 

▲爨体书法家、原上海知青陈正义

 


5、 篆刻“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作者贺飞


 篆刻“知青老照片”用于封面左上角和封底左下角。篆刻“上海知青在云南”位于封面内折的下部。

 


▲贺飞为《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作的篆刻作品

 


6、曼飞龙白塔 


 曼飞龙白塔坐落在西双版纳景洪市勐龙镇以北3公里处,曼飞龙傣族村寨的后山顶上。因塔身洁白称之为“白塔”,因其造型为葫芦状,像拔地而起的春笋,傣族称之为“塔糯” ,即“笋塔”。佛塔由一座16.29米高的主塔和围绕主塔四周,9.1米高的八座小塔组成。


据碑文记载,“塔糯”始建于傣历565年即公元1204年(南宋泰和四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白塔造型设计和建筑风格体现了东南亚诸国南传佛教的艺术特点和傣族的民族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影响力。   1988年曼飞龙白塔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西双版纳西线旅游的重要景点。  知青下乡期间曾与当地各兄弟民族在白塔欢度泼水节。数十年后知青回访第二故乡都会到白塔故地重游,鸟瞰勐龙坝、眺望中缅边境的群山和当年种植的满山胶林。  钢笔画曼飞龙白塔(作者孙向荣)作为装帧设计图案用于影集的扉页和内页的左上角。

 

▲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海知青在曼飞龙白塔

 

 

▲《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扉页,中为钢笔画曼飞龙白塔。

 


7、三叶橡胶


  天然橡胶原产于南美巴西亚马孙流域,为热带雨林中的大乔木,因每个叶柄上长有三片树叶,称为三叶橡胶树。中国的植胶区域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和台湾,其中海南为主要植胶区。


1957年3月云南农垦局成立后,云南垦区成为继海南后我国第二个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作家刘晓航在《我们要回家》(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0月)“云南农垦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一章中记载:1968年至1971年间,“云南垦区一共接收来自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的知青共计12万。其中北京8000人,上海47600人,成都2万余人,重庆24000人,昆明1万人。” 其中5万余名下乡到云南西双版纳垦区的知青以种植和生产天然橡胶为主业。


在封面设计中橡胶三叶图案用于书脊上部,橡胶林照片位于封底内折上部。

  

▲西双版纳的橡胶叶和胶林

 


三、设计特点


  《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封面设计的特色是


1、南起西双版纳,北至云南的梅里雪山,有醒目的地域特征。


2、知青的形象、傣族竹楼和村寨具明显的时代特征。


3、具有浓郁的南疆风情。


4、橡胶林和橡胶叶体现了西双版纳垦区知青的行业特征。


5、黑白灰的封面色调体现了历史的沧桑感与凝重感。


6、爨体书名题词运笔方中带圆,笔画沉毅挺拔,笔力雄强,体现了云南上海知青刚柔相济、顽强睿智的品格。


7、画面简洁、构图均衡、色调和谐、主题突出,符合平面设计的规律,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编辑组和编委名录。

 


 

 ▲封面设计作者孙向荣和书名题词陈正义(右)/苏其华摄2020-12-10

 

▲《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封面

 

▲《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封底

 

 

内页硬质封面,酱红色意指云南的红土地。

 

 ▲第一章 离沪赴滇

 

 

▲第二章 屯垦戍边

 

 

▲第三章 南疆生活

 

▲第四章 云滇风情

 

 

▲第五章 返城回家

 

 ▲第六章 重要记事


2008年秋孙向荣在东风农场专题片《胶林丰碑》拍摄现场



作者孙向荣简历:


   1967年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中毕业。1968年上山下乡赴云南西双版纳东风农场。1974年赴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读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建筑系讲师。1993年调回上海,从事上海市中心城区的旧区改造,任高级工程师、浦东新区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理事、上海卢湾区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200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室内设计第二专业。2008年退休后以志愿者身份赴西双版纳东风农场,参与东风农场博物馆和知青纪念碑的建设。2013年以高级技术顾问的身份参与东风农场小城镇的旧区改造和知青文化旅游项目的前期策划工作。2018年参于东风农场博物馆的修复工作。2000年至2005年任原东风农场上海知青老照片影集《勐龙印迹》和回忆录《勐龙记忆》的编辑。


作品荐读

勐龙河畔知青村(孙向荣)

不会忘却的纪念(孙向荣 )

怀念离休干部谢一非 (孙向荣)

我心中的白塔  (孙向荣)

生命的尊重(陈新增.孙向荣 )

《 朱梅华失踪案纪实 》孙向荣

版纳四月天,傣家泼水节(孙向荣)

记已故北京知青王开平的亲属来农场扫墓并捐赠遗物(孙向荣)

知青情 - 勐龙缘  ——好友陈尧(上)(孙向荣)

诗的情怀 画的意境  ——好友陈尧(下)(孙向荣)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浅析《知青老照片-上海知青在云南》封面设计(孙向荣)

点击关注👉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