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退休旅游散记之卌二:比萨直塔(汪向明)

点击关注👉 知青情缘 2024-02-02



退休旅游散记之卌二

比萨直塔


作者:汪向明

       看官没有看错,标题确实是“比萨直塔”,比萨斜塔作为意大利的地标什么时候成了直塔呢!作者写错了吗?起码作者不是笔误,也不是写错,是有意为之的。


       2013年6月3日,我们前往意大利地标景点比萨斜塔,抵达比萨城后,乘坐小火车前往比萨斜塔景区。


乘坐小火车


景点路标


比萨斜塔


俨然是直塔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处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洗礼堂、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它们的外墙面均用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的罗马式建筑风格。


       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

       钟楼的圆形设计被认为是为了与一旁的大教堂建筑形成反射而相对应,因此有意地模仿教堂半圆形后殿的曲线设计。更重要的是,钟楼与广场上对圆形结构的强调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宏伟的、同样是圆形的洗礼堂奠基以后,整个广场更像是有意设计成耶路撒冷复活教堂的现代版本。这种的设计正来源于经典的古代建筑。


比萨大教堂


防止它倒下


       在塔基上用拉丁文刻的始建年为1174年,于1350年竣工;但实际上比萨古时所使用的历法比公历早一年,所以比萨斜塔应建于公元1173年。比萨斜塔从地面到塔顶高约55米,直径16米,重约1.4万吨。斜塔共有八层,除底层和顶层有所不同外,其余六层结构完全一样。斜塔底层有15根圆柱,中间六层各有31根圆柱,顶层12根。沿石柱有宽4米的环行走道,斜塔每层都有拱门,总共有213个,斜塔底层墙壁上刻有浮雕,顶层有钟亭。塔内有螺旋台阶294级,供游人登塔,远眺全城风光。

       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由于塔身压力过重和地质松软,南面的地基比北面约低2米。在施工期间塔身即出现轻微倾斜,随着工程的进度,倾斜度不断增加。到塔身建到第三层时,可明显看出倾斜,曾一度停工。一百多年以后,经工程师托马索·皮萨诺精心测量和计算,证明比萨斜塔虽倾斜,但不会倒塌,工程才得以按原设计继续施工,直到竣工。由于斜塔倾斜得愈来愈严重(每年0.2毫米),预计它最终都会抵抗不了地心吸力而倒下。意大利政府为了拯救斜塔,无所不用其技,最后以钢铁支撑着并且不再开放斜塔内部,同时进行全面的保护工作。经过11年的整修后,斜塔已于2001年重新对外开放,并确保未来250至300年都不会倒塌。


       比萨斜塔的出名还与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定律有关,那就是被科学界誉为“比萨斜塔试验”的佳话,相传1589年的一天,年方25岁的比萨大学青年数学讲师伽利略,为了推翻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与相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论断,伽利略同他的辩论对手及许多见证人一起来到比萨斜塔。伽利略登上塔顶,将一个重100磅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抛下。众目睽睽之下,两个铁球出人意料地差不多是平行地一齐落到地上。这个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证实了如今大家所公认的自由落体定律。“比萨斜塔试验”作为自然科学实例,也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


斜塔留影


洗礼堂前


        其实斜塔还是斜塔,说它直塔是缘于你把它拍出了笔直的效果,这是因为你观察它的角度与常人不同,拍照片时你的站位和如何取景也决定了你拍出的照片会给人什么样的效果。


看直不直


      许多旅游者遇到一些有标志性的或是有特殊意义的景物,会利用近大远小或前后视觉差异拍上几张画面挺有意思的照片。当然要拍好这样的照片也是不容易的,一是要有构思,知道想拍的是什么,这样拍有什么寓意;二是要构图,能够用好平面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给人想象意义的错觉。


       今年5月在北京,表妹王浈陪我们去国家大剧院,看到两把大椅子,我说这是个好道具。王浈说听我的吧,接下来就有了几张利用近大远小视觉差异的照片。

大手牵小手


两把大椅子


全在我掌下


       眼见为实吗?可是如果站立的位置、观察的角度出了偏差,且不说耳听为虚,眼见可能也不为实,生活有时就是这样诡秘难测或是丰富多彩!事实当然永远是事实,凡事用自己的脑子多想想,依据常识多分析分析,应该能够得出接近真实或者就是事实的结论。古人早就有过论述,东坡先生《题西林壁》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行文至此,比萨斜塔有照片为证成了比萨直塔,你会放弃常识吗?显然不会!但其他情况呢?看官这时想必明白了我以“比萨直塔”为题的用意了吧!


框真是斜的吗?


你能确定是水平取景吗?




作者简历


  汪向明   1949年生于上海,高中68届,1969年上山下乡插队江西万年垱下公社,直至1978年春入上饶师范学院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先在上饶市上饶一中、杭州市求是中学任教,后调回上海,退休前任上海《家庭教育时报·高招周刊》责任编辑,主持学科复习版工作。


作品荐读



【知青情缘】汪向明 文集(22篇)


退休旅游散记之十一:发现( 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十二:上海、南昌、瑞金、北京(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十三:火车(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十四:进入枪手部落(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十五:浙江红旗第一飘(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十六:偶遇(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十七 :红土地上(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十八:《缘寄:第比利斯地下印刷所》(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十九:登上井冈山(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廿:崇明花博会(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廿一:虔诚(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廿二:上海地铁中共一大会址站(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廿三:维权(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廿四:尼泊尔的路和车(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廿五:寻找莱盎(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廿六:游山玩水在尼泊尔(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廿七:伏尔加河看倒影(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廿八:尼泊尔游三题(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廿九:西蒙诺夫号游轮(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卅:参观浦东中学(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卅一:缅甸三题(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卅二:造访兵圣故里(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卅三:贵州二题(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卅四:缅甸爱情桥(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卅五:遭遇爱情小镇(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卅六:爱满天下(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卅七:城市广告语(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卅八:基日岛印象(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卅九:邂逅年画传人(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卌:寻找普希金(汪向明)

退休旅游散记之卌一:感受胜利的喜悦(汪向明)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退休旅游散记之卌二:比萨直塔(汪向明)

点击关注👉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