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 ‖ 知识之外——华应龙老师《我不是笨小孩》一课赏析

潘红娟 华应龙化错化人 2022-03-28

点击阅读相关文章

“我不是笨小孩” ——以“师徒年龄问题”为例

※ 谈数学教师的眼光 ——以特级教师华应龙“我不是笨小孩”一课为例

※ 为“真学”而教 ——评华应龙《我不是笨小孩》一课

一节散发“教育任务”味道的数学课 ——听华应龙老师《我不是笨小孩》一课有感

                                

知识之外

——华应龙老师《我不是笨小孩》一课赏析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潘红娟

    

      “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方法简单但影响广泛。华应龙老师《我不是笨小孩》,正是这样一节“言近旨远”、“守约施博”的好课!“旨远”——一题一课,但一课一题所蕴含的目标价值,却极为丰富而高远;“言近”——选择设计适合儿童探究的素材与路径。前者,需要教师具有“大教育”的前瞻理念,后者,则需要教师“以生为本”的教学艺术。笔者选其一与大家一起赏析!


“我不止是数学”,是华老师的近作,也是他的数学教育倡导,从《师徒年龄》一课,我们分明看到了这一理念的彰显与落地。那么,我们来看,知识之外,还有什么?



1价值观念、必备品格的无痕浸润


目标的视野与立意,决定着教学的深度与走向。教育要留给学生什么?这是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讨论的热点,在《我不是笨小孩》一课中,我们不难捕捉到华老师“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目标立意,数学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关于习惯、关于思想、关于习惯、关于品格等方面的思考与渗透。


——迎难而上的精神;

——成全他人的气度;

——静静思考的习惯;

——欣赏他人的品格;

……


我们可以选取几个镜头回放:


镜头1

“刚才碰到了什么困难?——“时间不够”、“搞不清楚他们究竟相差多少岁”、“条件不够多”、“我想到方程,但方程列不出来”……当孩子们遭遇困难,老师却用充满欣赏的口吻表扬:“敢于把困难讲出来,雨婷同学,真好!”这一对话,让孩子们形成一种价值认识:有困难是不用掩饰的。


镜头2

“五个同学做出来了,做出答案先不说,说出来,其他同学就没有机会思考了”、“感谢憋着不说的五个同学,不然我们就没有发现的快乐了”。这是希望,学生能形成“心中有他人”的意识。


镜头3

当一学生自己举例、画图、发现关系,思路表达十分清晰时,课堂安静,华老师也没有评价,而是停顿、等待,之后,掌声响起。由此,“欣赏他人并表达欣赏”的个性养成,无声渗透。



2关键能力、方法策略的有序培养


“我不止只是数学”,表达的潜台词是,首先是数学!“师徒年龄问题”,华老师带领孩子经历了“遇到困难——束手无策——投石问路——柳暗花明”的过程,那么,从数学视角,又给了孩子一些什么呢?


笔者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角度进行分析:


华老师捕捉了一个非教材内容的“师徒年龄问题”作为解决问题的素材:


考考你:

徒弟:师傅多大了?

师父:我在你这年龄时,你才5岁;但你到我这年龄时,我就71岁了!

请问:徒弟几岁?师父几岁?


显然,这一问题具有“非常规性”、“趣味性”、“挑战性”、“开放性”等多个特征,学生面对这一问题,没有一个可套用的公式,没有可依据的解法和步骤,更不能依赖通过识别题型、回忆解法、模仿例题等非思维性活动就能解决,于是,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基础。


从能力培养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的能力”、“策略应用的能力”、“回顾反思的能力”,这些,在华老师的课中,都能看到着力培养的清晰轨迹。


1.关注“阅读理解”的方法指导与能力培养。


阅读理解,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与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理解信息的能力、表征信息的意识、信息联想的能力,可能是最为关键的。我们来讨论华老师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所为”“所得”。


理解信息的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哪句不好懂,把这句多读读”,“举个例子来检验你究竟读懂了吗”。过程中,题意的理解,基本信息的把握,十分关注。


表征信息的意识:当题目关系不明晰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外部表征的方式,作为理清关系的手段,比如:画图、摘录、列表、模拟等。华老师运用“举例子”、“点线图”、借助能移动的棋子,非常巧妙地将题意作了外部表征,为“关系”梳理奠定了基础。


信息联想的能力:一个人审题能力的高低,不仅要看他能否“看到”,还要看他能否“想到”,也就是能从“显性信息”中联想到“隐性信息”。课中,借助图的观察与讨论,学生们发现“年龄差不变”、“你长他也长”,发现“过去徒弟年龄+未来师父年龄=现在徒弟年龄+现在师父年龄”、“未来师父的年龄-过去徒弟的年龄差=师徒年龄差的3倍”。显然,这些过程,着力于“审题”要“从现象看本质”。



2.关注“解决问题策略”的渗透与指导。

本课中,华老师主要渗透的解决问题策略是“投石问路”。所谓“投石问路”,在数学上其实就是“假设”、“寻找和建立模型”,以及“从简单问题研究起”。


“假设”、“建立模型”、“从简单问题研究起”,与列表、举反例、画图、尝试与猜想、排除不可能选项、逆推、化归、类比等等一样,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所谓“投石”,就是假设。课中,华老师带着学生,假设师徒现在的年龄分别是“22岁与32岁”、“18岁和33岁”、“28岁和38岁”,推算徒弟之前的年龄、师父将来的年龄。所谓“问路”,就是“建立模型”。


投“石”之后关键是要问出“路”来,“有什么规律?”学生将发现的规律加以梳理,得出“年龄差是3倍”,为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了必要的“关系模型”。


就如数学家张景中教授所说,“尝试与假设”,虽然是一种“笨拙”的办法,却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方法。相信,通过“师徒年龄”问题的解题体验,这种解决策略一定已经深植于学生心中,成为他今后解决其他问题的重要储备。

3.关注“反思”的过程经历与意识培养。

课中,我们也看到华老师多次带领学生回顾、小结,如引导观察下图: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反思:投石问路的办法好吗?好在哪里?——“题试三四,定能生慧”。方法的回顾,使学生获得更为一般的策略与方法。


当然,华老师通过“我不是笨小孩”一课,所传递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从过程视角和学生视角观察,至少还有:


1.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与欣赏。课堂几乎叫到了多半孩子的姓名,“眼中有人”。


2.慢下来,拉长过程的体验。仅阅读理解环节,老师就经历了“默读题目”、“同桌交流”、“举个例子”、“画示意图”、“前后四个交流一下”等过程,没有匆匆过场,让“阅读”真正发生。


3.设置暂停键,促进全体学生的思维跟进与参与。常有这样的场景,“你发现了什么”?已有学生愿意回答,但教师依然“按下不表”,再次引导全班观察、思考、交流,因为,悟出来的方法比听到的方法更利于理解与应用。

原创文章推荐阅读

※ “我不是笨小孩” ——以“师徒年龄问题”为例

※ 谈数学教师的眼光 ——以特级教师华应龙“我不是笨小孩”一课为例

※ 为“真学”而教 ——评华应龙《我不是笨小孩》一课

 一节散发“教育任务”味道的数学课 ——听华应龙老师《我不是笨小孩》一课有感

※  我就是数学

※  我不只是数学

※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真好!

※ 我爱您,“中南海”实验小学 ——为海安实验小学110华诞而写

※ 当学生投“师”所好

※ 不圆中的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