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 ‖ 那是生命吐芳华——读华应龙老师《我不只是数学》随感

谢红芳 华应龙化错化人 2022-03-28

那是生命吐芳华


——读华应龙老师《我不只是数学》随感

           

江苏省南通市新区学校   谢红芳  


“‘课前慎思’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长在思考之树上的丁香花;‘课中笃行’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盛开在课堂沃土上的太阳花;‘课后明辨’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窗前明月下的夜来香……”

读着师父为他出版的《我不只是数学》这本书写的后记,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花儿竞相开放、芬芳四溢的仙境花园,而其中最大、最艳丽、最芬芳的一朵,是从师父的心灵里开出来的生命之花,一曲意味隽永的旋律在我的心中响起: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生命吐芳华……


“笑”在课堂,眼里有儿童



师父的课堂总是笑声不断,那是师父生命里吐出来的芳华。

师父对孩子们说:“如果你担心我把你名字中的哪个字念错,请帮我注上拼音。”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师父逗乐了,居然有承认自己会认错字的老师?可真逗!有孩子把自己姓名中的每个字都认真注上了拼音,这样的小可爱又把师父逗乐了,于是师生笑成了一片。

这是师父与孩子初次相识时眼里有儿童,放下老师的身份向学生“示弱”的智慧;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 这一课里,师父让孩子思考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头各占整个身高的几分之几,照片一出,鲜明的对比让孩子们忍俊不禁,

这是师父选择素材时眼里有儿童,带给孩子们欢乐的智慧;


在《分数的再认识》这一课里,师父说:“分数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分数就是先分后数的数。”而在《平均数》一课中,师父带孩子回顾总结时,问孩子:“平均数是一个怎样的人?”孩子们先是惊讶地“啊”,继而眨眨眼睛会心地笑了,

这是师父进行概念解读时眼里有儿童,用幽默而又贴切的华氏自定义,达到师生心灵相契的智慧;


在《找次品》这一课里,孩子们和师父一起说:“世界上的事物往往都是一分为三的:上、中、下,左、中、右……质数、合数、1,过去、现在、未来,软、硬、微软。”孩子们、师父、在场的老师们都开心地笑了,此时课件里飘出一句话:“感谢您的微笑”,

这更是师父眼里有孩子,把“一分为三”的哲学智慧演绎得深入浅出,孩子们在透悟中笑了……


师父的课堂上之所以充满着欢声笑语,他本人的高频率“嘿嘿嘿”笑声也功不可没:学生回答对了,师父开心地“嘿嘿嘿”,目光里透着的满是赞赏;学生回答错了,师父居然大多情况也是“嘿嘿嘿”,那模样煞是调皮可爱;学生有出其不意的想法时,师父摸着头“嘿嘿嘿”地说:“佩服,佩服!我怎么没想到呢?”脸上写着的满是真诚……年轻时,我听师父的课,在心里默数着师父“嘿嘿嘿”的次数,佩服着师父的淡定与从容,但也暗自觉得这样笑的频率也未免太高、太夸张,可是孩子们显然喜欢!我的外甥女所在的班级曾有幸被为师父借班上《游戏的公平性》一课,孩子回家后回味着师父“嘿嘿嘿”的笑声傻乐,说这是她上过的最有趣、最神奇的数学课,华老师也是她见过的最可爱、最喜欢的老师!要知道她可是个为数学头疼的孩子!如今外甥女已经是上海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大学生了,听说华老师成为了我的师父,小姑娘像个孩子似的欢呼雀跃着说:“舅妈,我最难忘的一节数学课就是四年级时华老师上的,你可要跟着华老师好好学习哟!”我真为当年不理解师父“嘿嘿嘿”的笑声而感到羞愧,不禁发出“年轻时未必懂,懂时已不年轻”的感叹!为什么师父从不提前接触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却妙语连珠,仿佛师父自带磁场与光芒一般?秘笈之一就在这“嘿嘿嘿”的笑声里,这样“嘿嘿嘿”笑个不停的老师,孩子怎么可能不被快乐所感染?孩子处在无忧、安全的心理状态下,思绪与灵性当然能自由放飞。这笑声,是师父经得起时光洗礼的独家功夫!儿童,不仅在师父的眼睛里,更是在师父的心里!


“思”在数学,心中有学科



师父的课,总是充满着惊喜与创造,那也是师父生命里吐出来的芳华。什么是面积?师父让孩子领悟:“面是积出来的”,细细琢磨,可不是么?真有道理。什么是分数?“分数是先分再数的数”,可不是么?真是那么回事儿。什么是找次品?“找次品就是找几个有意思的次数慢慢来品。”哈哈哈,可不是么?比起数学书上生涩的概念,师父的定义或解释岂止是孩子们喜欢?我们这些所谓的一线专业数学老师都觉得脑洞大开、拍案叫绝!师父自编的《指尖上的数学》、《 台湾长什么样子》、《规律的规律》等课例更是令人惊艳!我最喜欢的课例要数《规律的规律》一课了,读着师父的课例,我仿佛与学生一起感受着观察、惊讶——“啊,怎么会这样?”;猜想、验证——“哦,原来是这样!”;追问、怀疑——“嗯,不都是这样……”


这种学习的过程多么像登山啊!山路曲折蜿蜒,一步一景的感觉让人惊喜和着迷:刚才还是艳阳高照,转眼又是烟雾弥漫;一路向山的更高处攀登,又得云开雾散、重见光明;终于登至山顶,极目远眺,欢欣鼓舞之余,忽有顿悟……

《认识面积》、《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再认识》这三节课我也上过,也曾绞尽脑汁地想要有所突破,最终还是没能跳出教材的框框,也有几个令我曾沾沾自喜的小亮点,可是与师父的大手笔创造比起来,我不禁汗颜!师父对我直言:“红芳,你的课缺少大的创新。”怕我接受不了,师父又忙不迭地补上一句:“不是说你没有创新,也是有创新的,不过还只是拘泥于某个片段上的创新或亮点。”师父对徒弟,不仅直言一语中的,而又充满了真诚的肯定与鼓励!我曾对师父说:“师父真乃神人也!”我这样的凡人,哪有神人的功力?可我又忍不住问自己:“师父的这些创造真是太妙了,为什么我想不到呢?”也许我既没有师父那样的“为数学而生”的禀赋,更没有师父那样的“我就是数学”的学科底气与自信!但在《我不只是数学》这本书师父的自序中,我找到了更为合理、令自己汗颜的原因。


师父在自序中说, 如果有人问他这样四个问题:“你喜欢什么?”“你能做什么?”“在学校里,你是什么?”“如果一生只能做一件事,你的这件事是什么?”师父的回答都只有一句:“我就是数学。”


我不禁想:如果有人问我这些问题,我会怎么回答呢?说实话,我喜欢的东西太多了,却又仿佛找不出一个最喜欢的;我能做的事也太多了,但根本也找不出一件最擅长的…… 这不正是我不能有大创造的根本原因吗?师父深更半夜还在冥思苦想,想到了就爬起来记,灯开了关、关了开,就像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在别人看来师父“勤奋”且“刻苦”,需要非凡的毅力去坚持去支撑,可是师父却说:“我是在享受幸福,享受自己的全身心投入,享受数学对我的青睐有加。”师父与数学甚至谈的是一场绵长情浓的恋爱,并且发现自己所爱的数学正好也爱着自己,这被师父珍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


师父写道,有个男生问:“华老师,如果您的头脑容量是100%,请问数学占多大比例?”师父回答:“我头脑中的东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数学,另一部分是为了数学。”


自古“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师父如此心无旁骛,心中皆数学,对数学之理至达通透,自然功力无限,自然能生成精妙绝伦、出神入化的创造!更难得的是,师父从不满足于已有的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做着,做着,师父做出了一番令全国小学数学人倍感自豪的事业!提起小学数学,全国人民就想起师父的名字——华应龙。


“志”在天下,化错亦度人



我很好奇:不知师父当年出《我就是数学》一书时,是否预见到时隔多年后会再出一本《我不只是数学》?冥冥之中,前因后果,似乎是一种注定,更是师父生命里吐出来的芳华! 一个小学数学教师的志向是什么?师父曾志向于做数学学科虔诚的传教士,八年多前,师父出版了《我就是数学——华应龙教育随笔》一书,单是书名就足够自信、霸气,透露着师父以数学为中心、为数学而生的学科挚爱,这已经是众多数学教师无法追赶企及的志向,因而这本书成为众多数学教师的案头必备书。多年后,师父出版的新书名是《我不只是数学》,怎能不让人穿越时空,想起《我就是数学》这本书呢?


《我不只是数学》一书,记录了师父近些年最经典的11个案例,每一篇案例随处可见师父以阳光的心态来关照差错所蕴含的发展价值,用点石成金的神功把差错幻化成了课堂上的朵朵奇葩:

在《认识面积》这一课中,一个孩子在创造方法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时出了问题,师父启发大家一起思考:“刚才不是说正方形的面积大吗?怎么现在成了长方形的面积大?”不少孩子立刻找到了原因:两个图形里所画的盘子大小不一样。可师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追问学生:“原因找到了,不过这位同学的画法有没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孩子们转换成欣赏的眼光,发现画圆圈的方法、只画出横行竖排圆圈计算个数更快、写下个数说明面积与面里面的小面个数有关等等优点;在《阅兵中的数学故事》这一课中,师父给出众多原始数据让孩子们计算“方队有多长”这一问题,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自己找好朋友交流方法及结果,然后师父索性直接让刚开始做得不对、后来明白了的学生发言,引导孩子在自我分析、自我反省中明理化错,后来有孩子算出士兵踢正步的速度是140米/秒时,师父与亚洲跑得最快的苏炳添的跑步速度进行对比,幽默地宣布新记录的诞生,在笑作一团中孩子们明白了判断数据的合理性要想象数据的意义;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中,师父让学生用纸表示出3/4 ,有个孩子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只涂了其中的1份,孩子懊恼地说:“我刚才还没涂完,您就给我拿走了。”师父很逗地应答:“嘿嘿嘿,在你没涂完的时候,我就拿走了。”师父一句看似重复的话,却给了孩子自悟的机会,孩子激动地说:“本来我是要继续涂的,不过这样表示也行。”师父装傻:“怎么没涂完也行?”孩子兴奋地说:“您看白色的,白色的部分就是大正方形的3/4。”仿佛一桌球赛,师生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打得漂亮!


如果说,师父化错的功夫,我也能学到一二,尚可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着“东施效颦”的话,下面的本领则是我只能“永不能至,唯有心向往之”的:《解决连乘问题》中“一个人的爱心×13亿×365=爱的海洋”,学生的心灵受到的是爱的洗礼;《平均数》一课中,学生自主总结出:“平均数是个有代表性的、多面的、一丝不苟的、幽默的、中庸、特别的人”,学生不仅有学科角度的解读,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还有对儒家传统文化角度的领悟;《认识面积》、《找次品》两个案例中学生领悟到的是“真空妙有”、“一分为三”的道家智慧;《台湾长什么样子》和《规律的规律》一课,培养的则是学生质疑、批判的科学研究的精神,还蕴含着含义隽永、启人深思的哲学意味……9月27日,我在现场聆听了师父的课《我不是笨小孩》,师父请孩子们问问自己:“我是一个笨小孩吗?”“投石问路的方法笨吗?题目难的时候,等不是办法,投才有希望。”“不对没关系,只要不放弃”,妙言慧语涤荡着现场每一个师生的心灵;课末,师父问孩子们:“谁是这节课表现最棒的人呢?”孩子们的发言更是触及到了每个人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有孩子说:“黄子杰最棒,因为他会了,却憋着不说,给了其他人思考的机会。”有孩子说:“我觉得所有人表现都很棒,我们原来不会解这道题,现在都找到方法了,都会了。”有孩子说:“我觉得我自己表现最棒,因为我原来不思考,今天我思考了。”说这话的孩子眼中分明闪着泪花……李培芳师兄听完课不禁感叹道:“此课只因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是的,从这些案例中,我们领悟到师父的志向不止局限在学科,师父近些年来更大、更宏伟的志向是——

“志”在天下,把自己对数学、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甚至是对人生的领悟化到了他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摆渡着课堂中每一个孩子,点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灯,达人达己达天下!


其实,师父又岂止是在点化学生呢?郑毓信教授建议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努力将自己由纯粹的“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和“当事者”。我是不由自主地成为一个“参与者”和“当事者”的:在阅读时,有时我的身份是一名数学教师,经常停止阅读,细细揣摩师父某一个令人兴奋、脑洞大开的想法或者某一个酣畅淋漓的片段;有时我的身份又仿佛是一个孩子,静静享受着师父带来的数学课堂的美好,畅想着如果我小时候也上过这样的数学课,我一定会和现在有点不一样;有时我的身份又是师父的弟子,读到深处心中啧啧赞叹着师父绝对震撼的创造,感受着师父“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得更好”的美好人生愿景……而合上书页,脑中浮现的是师父平日里待徒弟们的点点滴滴:看到好的文章,师父第一时间拍了发在群里推荐大家阅读,上面还留着师父刚做的带着温度的批注和感悟;研究了新的课例,师父毫无保留的第一时间发在群里,诚恳地请大家提出批评和建议;写了新的文章,师父也是第一时间发在群里,让大家先“读”为快,作为弟子的我们作为第一读者是何等幸福?而师父新作品的写就与分享大多是在周末、节假日里,在某个深夜或清晨,师父比任何人都更加努力!不,不是努力,我相信师父一定早已不需要像我一样需要毅力和自制,而是上瘾、是痴迷、是享受,不仅用数学修身,也用数学育人,还用数学立命!师父不仅与大家探讨学问,竭尽所能指点、助力弟子们的成长,还与大家分享对生活、对人生的点滴感悟,引领弟子们成为精神充盈、思想明亮的人!在师父用真性情营造的这方空间里,每个人没有一丝善意的伪装,畅所欲言、互相启发、碰撞分享,向师父学着做真研究、真学问,更向师父学做真人!



无疑,师父是有着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大格局、大情怀的,《我不只是数学》一书是师父用智慧、用心灵、用时光写就的对人世最芬芳、最美好的馈赠。我等虽一辈子无法企及,开不出师父那般美丽的花儿,吐不出师父那般生命的芳华,但我愿在师父建造的这个仙境花园里,摘一朵美丽的花儿自珍,积淀一个美丽梦想、拥有一种人文情怀,追求一种心灵状态……



------  End  -------

※ “我不是笨小孩” ——以“师徒年龄问题”为例

※ 谈数学教师的眼光 ——以特级教师华应龙“我不是笨小孩”一课为例

※ 为“真学”而教 ——评华应龙《我不是笨小孩》一课

 一节散发“教育任务”味道的数学课 ——听华应龙老师《我不是笨小孩》一课有感

 知识之外——华应龙老师《我不是笨小孩》一课赏析

※  我就是数学

※  我不只是数学

※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真好!

※ 芬兰游学散记——刘伟男

※ 心到功自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